“奮鬥在五代幽州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掌握住了軍餉,才是握住軍隊的卵子。


    但凡有叛亂的朝代,要麽是軍餉發不夠,要麽是把發軍餉的權力給了地方。


    軍餉發不夠,當兵的自然不幹了,就地造反,先吃飽了飯再說。李自成就是這樣。


    而把發軍餉的權力給了地方,便會導致軍閥割據的局麵產生。


    大頭兵們都很單純,誰給發軍餉,他們就跟著誰幹。朝廷給發軍餉,他們就跟著朝廷幹。刺史發軍餉,他們就跟著刺史幹。節度使發軍餉,他們就跟著節度使幹。


    受限於古代的交通設施,運輸糧食的成本非常地高,由中央來統收統支糧草,很難實現。


    再加上某些時候宰執大臣和皇帝偷個懶,把這個過程來了個簡化。


    既然把糧食收上來再發下去損耗這麽大,還這麽麻煩,幹脆就讓當地政府給當地的軍隊發糧食得了。


    趙玗敢於改變這樣的現狀,自然是有所依仗——建倉,修路。


    建倉乃是建糧倉。全國選幾個重要地點修建糧倉,每個糧倉一定要儲備三年口糧,足夠滿足糧倉輻射範圍內的百姓溫飽。


    修路就是修汽路,修鐵路。有了先進的交通係統,糧食的運輸便不再是難題。當然,這是後話。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地方反叛,選擇了一條畸形的“強中央,弱地方”道路。


    在中央,也就是開封府附近養了數目龐大的禁軍。中央禁軍不論是數量,還是戰鬥力,都比地方部隊要強。


    所謂戰鬥力,其實就是指待遇和武器裝備。


    這一套,仍然是五代時期各地藩鎮節度使玩的套路,並不算什麽創新。所謂禁軍,無非就是牙兵改了個名字而已。


    然而趙匡胤沒想到的是,在開封豢養的禁軍,曆經幾十年之後,全都成了一群廢物。盡管他們拿著更高的軍餉,擁有更先進的武器裝備,戰鬥力卻爛成了渣。


    為了豢養這些禁軍,宋朝不得不從全國各地不停地往開封輸送糧食。於是乎,在防禦上沒有任何屏障的開封,成了北宋不得不選的首都,正是因為開封是漕運的交點。


    反倒是到了南宋,中央政府統治力變弱,不得不讓各地軍閥自行就地籌糧,反而打了不少漂亮仗。


    好在現在的種花軍地盤還小,完全可以滿足中央統收統支的計劃。


    等到統一全國時,第一輪工業革命早已完成,到那時生產力極大發展,糧草問題不再是製約軍隊發展的問題。


    趙玗的提議再次得到全票通過。


    ……


    清晨,燕山。


    一隊三百人的士兵行走在山間,後麵還跟著一隊百人的運輸小隊。


    運輸小隊人手一輛手推獨輪車,負責輜重補給。


    大車當然有,威塞軍現在也不缺牛馬。但是山間路難走,還是老祖宗發明的獨輪手推車最實用。


    這種東西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在許多地方依然大量存在。而他的省級產品鐵鬥推車更是隨處可見。


    這一隊士兵正是原新州的州兵,經過幾個月的整編訓練之後,成了威塞軍,暫時還沒加入種花軍的編製。


    所謂的練兵,能把士兵們訓練得聽從號令,在戰場上能夠正確地前進後退,這兵就算是練得小成了。


    要是還能把士兵的身體素質提上來,力量和體能都在平均水準之上,這便是一支精銳,而領兵的將領,也可以謙虛地自稱一聲名將。


    如果還能更近一步,讓士兵們熟練掌握一些套路技戰法,比如軍體八拳,長槍十式之類的,那麽這支部隊就可以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擁有屬於自己的番號。


    而一旦這樣的部隊擁有了強大的作戰意誌,擁有必死的決心,那麽這樣的軍隊在曆史上,屈指可數。


    比如羽林衛,比如玄甲軍,比如背嵬軍,比如戚家軍,比如種花軍。


    眼前的這支軍隊接受訓練的時間不長,基本上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另外還學了一些基本的軍事操作。


    雖然還算不上當世精銳,但是在州兵中,已經稱得上佼佼者了。


    這次派他們來剿匪,就是為了練兵。


    兵不管怎麽練,上過戰場和沒上過戰場的,就是兩種兵。


    一種叫新兵,一種叫老兵。


    身份的轉變,就差那麽一下。


    燕山的土匪分布情況,以及各個山寨的兵力,都是事前偵查好的,情報全都匯聚在總指揮部內。


    總參謀部根據地形狀況,兵力對比,再確定讓哪支部隊去攻打哪個山寨,攜帶什麽樣的兵器,以及給他們下達戰鬥任務,讓參戰部隊在規定時限之內,拿下自己的目標。


    這一點上,總參謀部也是第一次實際運作,各個參謀們製定作戰任務時,慎之又慎。


    如果他們這裏沒有把住關,犧牲的就是前線的士兵。


    在指揮部中可能隻是一個小紅點,但是在戰場上,就成了幾十條人命。


    各參戰部隊根據作戰任務領取補給品,所有補給品已經由總後勤部統一調度,整整齊齊地碼放在了前進基地裏。


    前進基地的任務除了提供補給品之外,還兼具戰地醫院功效。


    戰士們收繳上來的戰利品,也全都在前進基地上繳,在這裏登記造冊。


    雖然戰利品不許士兵們私藏,但是戰利品可以計算在戰功裏麵。要不然士兵們連拿戰利品的動機都沒了,打仗還有啥士氣可言。


    整個威塞軍猶如一台龐大的機器,uu看書 uuknhu 從理政團下達剿匪的命令開始,這台機器便轟隆隆地運轉起來,仿佛裹挾著無盡的能量,朝著燕山碾壓而去。


    正午時分,作戰小分隊已經抵達目標區域。


    一個都頭拿著望遠鏡觀察了一番,又拿出一張簡易地圖,對照著身邊的環境仔細核對了一遍,才說道:“張指揮,前麵就是黑龍寨了。”


    軍隊的建製暫時還沒有改,“指揮”這個官職,便是一個“營”的長官,一個營大約有三百到五百人,顯然張指揮帶的這個營,並不滿編。


    一個營有五個都,每個都有一個都頭。


    張指揮說道:“埋鍋造飯,讓兄弟們先墊吧墊吧,等後晌打進山寨,咱們晚上喝酒吃肉!”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85章 誰指揮誰)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奮鬥在五代幽州》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五代幽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桃散人並收藏奮鬥在五代幽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