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傅,這是在忙什麽呀?來,喝點果漿。”趙玗熱情地上前,跟和尚們打招呼。


    果漿就是果汁,大戶人家在趕路的時候,一般都會備上一些用來解渴。喝的時候兌上些水,解渴解乏再好不過。


    小和尚見他們氣度不凡,出手大方,像是大戶人家,便起身應答:“我們在裏播種,不知施主是哪裏人?”說完,接過果漿喝了一通,直接用袖子擦了擦嘴巴。


    趙玗道:“我們也是儒州人。現在這時節不前不後的,怎麽在這裏播種?”


    小和尚左右看了看,悄悄說道:“施主有所不知,這裏乃是一片無主之地,不知誰來這裏開了荒,人又不見了蹤影。我們趁著現在播上種子,等秋天還能收點糧食。”


    如果土地沒有開荒,地上石頭和雜草很多,撒上種子也長不出多少糧食,長了糧食也不好收割。


    而銀槍軍開墾出的土地,雖然還沒有達到種植的最佳狀態,卻也能勉強收獲一些糧食。


    所以,銀槍軍在開完荒以後,順便就在地裏撒了種子。


    地裏已經撒過種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和尚們不應該看不出來。


    趙玗皺了皺眉頭,說道:“我瞧著這地裏好像已經撒過種子了,怎麽又要重新種一遍?”


    小和尚狡黠地一笑:“自由自己種的莊稼才能收的麽,別人種的莊稼我們去收了,背後豈不是要被人說三道四?”說完,眼睛是不是地瞟一眼馬車上的果漿。


    原來流民流動本來就很大,種了的土地再荒蕪的,不在少數。想來和尚們沾這種光早已不是一次兩次。


    趙玗識趣地抬下一小壇果漿放下:“小師傅想喝隻管拿去,但求日後在佛祖麵前多為我們祈禱幾句。”


    小和尚頓時眉開眼笑:“那是一定。施主留下姓名,小僧一定替施主誦經。”


    “哦,對了,”小和尚指著遠處說道:“那邊還有一片地,也是剛剛開荒。雖然地的肥力不如這邊,但是也能在秋天收獲一季莊稼,施主是儒州本地人,不妨也去撒些種子。”


    “聽說最近契丹人正在打草穀,你們就不怕被搶嗎?”


    小和尚笑道:“施主有所不知了,聽聞儒州官府派出了精兵強將,重傷契丹人大將。現在契丹人已經不敢來了。”


    “原來如此!”趙玗拱了拱手,說道:“最近事情多,顧不上了,等日後再說吧。”說罷,作勢要走。


    小和尚輕輕一拉趙玗胳膊,說道:“施主還沒留姓名呢,小僧不能誦經,豈不是食言了。”


    沒想到這小和尚倒還是一個講信譽的人。


    “我叫趙玗。”


    “施主保重。”


    ……


    “你們漢人就是這麽理論的嗎?”耶律質古有些看不懂趙玗的操作。


    趙玗笑道:“王校尉說的對,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到頭來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王樸也笑了,說道:“我發現你真的可以當一個亂世雄主。”


    趙玗心情大好,眉頭一挑,問道:“哦?何以見得?”


    王樸道:“臉皮厚。”


    “噗……”耶律質古笑了起來,應和道:“我也發現了。”


    趙玗一臉黑線,而張貞衝卻是一臉黑青。


    他發現,如果趙玗跟王樸聯手,整個銀槍軍上下全都玩不過這倆人。也不知道他們接納趙玗,算不算是引狼入室。


    一行人到了儒州,王樸自先回了儒州府衙,等候刺史一起出發。


    趙玗早在山寨上的時候,已經另行準備了給儒州刺史的禮物,這次便沒打算專程再去拜會。


    結果在路上走了沒多遠,便有人來報信,讓趙玗他們稍微等候一下,儒州刺史馬上趕來。


    原來儒州刺史打算跟趙玗他們一起走。


    一起來的,果然有李重吉。


    儒州刺史大老遠地就跟趙玗打著招呼:“讓趙公子就等了。”


    趙玗趕緊下車還禮:“使不得使不得,刺史折煞在下了!”堂堂刺史對自己這麽客氣,那可不是什麽好事。


    果然,刺史一把拉住趙玗的手,親切地問候道:“新州一戰,真是揚我軍威,極大地提振了我儒州軍民的氣勢,趙公子乃是第一功啊!”


    當日戰鬥的情形,王樸早已如實上報,是以趙玗在儒州的名聲很大。


    趙玗謙虛地笑著,摸了摸後腦勺:“哪裏哪裏……”


    卻聽到耶律質古在身後“咕嘰”一笑,趙玗心知不妙,這刺史肯定沒安什麽好心。


    果然,那刺史說道:“本州知道,這次乃是趙公子立下了首攻,杜將軍也是奮勇殺敵。不過王校尉也是一番苦戰,功不可沒。”


    杜將軍說得是杜陶,王校尉自然是指王樸。


    趙玗一陣納悶,應和道:“那是自然。u看書ww.uuknshu”王樸的功勞當然很大,也沒人打算貪他的功勞不是。


    儒州刺史見趙玗態度不錯,拍了拍他的肩膀,親切地說道:“到時候趙相公如有賞賜,可不能虧待了王校尉啊!”


    說完,給了趙玗一個“你懂的”眼神。


    好麽,感情在這裏等著呢。


    “那是那是,王校尉當然功不可沒。況且,沒有刺史給我們提供兵器糧草,我們也隻是一群農夫流民,哪有這立功的機會啊!到時候定有對刺史的重謝。”


    儒州刺史朝趙玗豎了豎大拇指:“有心了!”


    “出發!”


    心情大好的儒州刺史,在路上對趙玗說起了趙德鈞的趣事。


    原來這個趙德鈞,本名叫作趙行實,後來皇家賜名叫作李紹斌,再後來才改名叫作趙德鈞。


    五代時期的混亂感覺,除了皇帝如走馬燈一樣換的勤快,節度使們也流行改名字,仿佛認個幹爹換個姓,就跟喝水吃飯一樣隨意。


    趙德鈞在幽州坐鎮十餘年,時常重創契丹人,以至於契丹人打草穀的方向都轉移到了山西北部的雲州附近。


    這次如果不是逼急了,契丹人也不願意南下打草穀。就這,也隻敢在外圍的儒州附近騷擾一下,根本不敢再往裏走。


    趙德鈞當得起一方雄主稱號,他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幹兒子,叫趙延壽,長得漂亮,還飽讀詩書,很有才幹。


    論起在朝堂的地位,趙延壽比他幹爹趙德鈞還要更勝一籌,坐鎮宣武,忠武兩鎮節度使,加平章事,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趙相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五代幽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桃散人並收藏奮鬥在五代幽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