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投了河內而去,潁川這邊差點鬧出內訌。


    卻是孔伷見荀貞孫堅歸來,因連勝董兵安然撤歸之故,荀貞名望愈盛,他在縣外營中的帳裏常常高客滿座,俱是潁川士人,而孔伷的軍中卻是客人稀少,門可羅雀,完全不能相比,又有那豫州軍中的將校也常與謝容等人飲宴歡聚,提及荀貞必欽慕有加,而對孔伷原本就已不多的敬重則是變得越發漸少了,孔伷因此而坐立難安,起了離潁川歸州府之念。


    荀貞孫堅幾乎同一時間就從豫州軍的將校那裏得知了孔伷的此念。


    荀貞對孫堅說道:孔豫州欲歸州府,我等自不應攔,可他這一走,我豫州義軍的聲勢就會減掉不少,恐將不利討董。為討董計,文台,你說他走前,你我是不是應該去送送他


    孫堅不像荀貞說得這麽婉轉,他直截了當地說道:孔豫州無能之輩,他想走,由他走去,但他那三四萬的部曲卻不能由他悉數帶走。貞之,你說咱們該讓他留下多少兵馬才是合適


    問孔伷借完了糧,借完了兵械,荀貞孫堅又開始打他部曲的主意。


    荀貞說道:孔豫州帳下部曲中,半數為郡兵,難以留下,能借給你我的隻有他那兩萬餘的州兵,你我總不好全問他借過來,以我看來,就借一半吧。


    那就是萬人了孫堅覺得少,嫌不足。


    以你我軍中的儲糧潁川的儲糧,除養現有的兵力外,最多也就是能再養萬人,如再多,糧食就會不夠用了。


    那行吧,就按卿言,問他要萬人州兵。


    不是要,文台,是借。


    對,借。


    荀貞孫堅相對一笑,孫堅又補充一句:隻不過有借無還罷了。


    說借就去借,在打聽出來了孔伷帶軍離郡回去州府的確切日子後,荀貞和孫堅靜靜等待,等到這一天來到,得報孔伷果點齊兵馬,拔營東行,兩人遂也各點兵馬,各帶了三千精銳,從營中出來,抄小道,趕在了孔伷的行軍路前,橫插截住。


    孔伷在中軍得訊,吃驚失色,問從行身邊的孔德李延諸從事:我今返州,荀侯孫侯卻為何當道攔截問來報訊的軍官,荀侯孫侯說了什麽可道出了他兩人的來意麽


    荀侯說是來送使君歸府的。


    孔伷心道:哪有帶兵攔路迎麵堵截這樣的送法


    他猜不出荀貞和孫堅的來意,甚是惶恐,坐不住,站起身,貓著腰在並不算太寬敞的車中來回繞轉,喃喃說道:他兩人到底是何來意這可該如何是好這可該如何是好


    荀貞孫堅出郡進兵時,他以為他兩人必敗無疑,等著看他兩人的笑話,卻沒想到他兩人竟連勝歸來,聲威更振,現在的他,是早已沒了再和荀貞孫堅爭鬥的念頭,要不然也不會主動離開潁川,退回州府,可他已經服軟,人都要走了,這荀貞孫堅卻又為何來攔


    來報訊的軍官在車外說道:使君可要請荀侯孫侯過來麽


    就說我身體不適,不能見客,你去替我對荀侯孫侯說聲感謝,謝謝他兩人親來送我。


    這軍官說道:荀侯孫侯就在使君車前不遠,使君何不如親口致謝


    啊,在我車前不遠


    是。


    孔伷勃然大怒,不用說,這肯定是前頭的軍卒不但沒有攔荀貞和孫堅,反而主動放了他兩人進來,否則,荀貞孫堅怎可能會悄然無息入到他的軍中,出現在他的車前


    可發怒又能怎樣


    孔伷頹然坐下,說道:既已至我車前,便請他兩人過來吧。


    孔德在邊兒上說道:荀侯孫侯既言是來送方伯歸府的,那方伯似不宜坐在車中等候。


    卿言甚是。孔伷不得已,起身下車,在車外相候。


    沒用多久,他看見荀貞孫堅兩人在幾個自家軍中軍官的帶領下,聯袂而至。


    孔伷勉強一笑,說道:何敢勞二位將軍相送。


    荀貞溫聲說道:使君歸府,卻怎也不提前告之我兩人一聲要非得訊及時,險些不能來送。


    兩位將軍操勞軍務,我這點小事不敢打攪。


    孫堅不樂意了,大聲說道:今我等共起義兵,相聚潁川,是為國家大義,使君不言而走,折我豫州軍威,這怎麽能是小事


    我身體不適,故而。


    孫堅打斷他的話,問道:使君哪裏不適


    腸肚不適。


    孔伷這話倒是實話,也不知是吃壞了東西,還是因為什麽緣故,他這幾天腸胃很是不適,常常拉稀。本來他是想說個別的病來當借口的,可在孫堅的咄咄逼問下,他一慌神,就把實話說出了。


    孫堅大怒,前趨一步,斥道:今討董所為者乃是國家堅與荀侯冒矢石,蹈危赴險,臨董兵,突白刃,獻身不顧,縱死而不悔者,正是為了漢室,是為了討逆,而使君卻因一腸肚不適而竟就率軍東返,堅敢問使君:在使君眼中,國家大義竟還比不上你的腸肚不適


    孔伷自知失言,麵赤如滴血,為孫堅氣勢所逼,連著後退了好幾步,囁嚅無所言。


    他身邊的孔德李延等從事也都各麵帶慚色。


    領著荀貞孫堅過來的那幾個豫州軍軍官則是麵帶不屑。


    孫堅拔劍在手,插入地上,目視孔伷,說道:既然國家大義尚不及使君一時的腸肚不適,那使君想走,盡就請走,隻是,走前,我卻有一不情之請。


    孔伷很想答一句:既是不情之請,那就不要說了。到底不敢,恭敬說道,將軍請講。


    董卓兵盛,使君如不走,則使君與我荀侯合兵,差可與董兵一戰,今使君要走,我與荀侯兵少,不足再與董兵戰,請使君留下兩萬兵馬借給我與荀侯。


    孔伷說道:借兵兩萬


    正是。


    我部中雖有四萬眾,然半為郡兵,我回到州府後,這些郡兵怕都也要各歸本郡了,實無兩萬兵馬可借給兩位將軍。


    除去半數郡兵,不是還有兩萬州兵


    孔伷心道:我就這麽兩萬州兵,都借給你倆,我還當個什麽州刺史這話不敢說出,諾諾而已。


    荀貞接口說道:文台,除掉郡兵,州兵總共才有兩萬餘,你我怎能全部借來轉對孔伷說道,我與文台也不為難使君,兩萬,使君借不出來,那減個半,萬人如何


    孔伷看了看把荀貞孫堅領過來的那幾個軍官,這幾人都是州兵裏的軍官,他心道:這些吃裏扒外的東西罷了,便將他們都借給荀孫,看他們來日怎麽死在疆場知道如果不答應借兵給荀貞和孫堅,他肯定就走不了,遂咬牙狠心,應道,萬人尚可。


    荀貞又道:我與文台部中,現下尚稍缺軍械糧秣,使君如有多餘,也請再借些來。


    孔伷心道:你們出兵前,才從我這裏搶去了那麽多的糧秣和軍械,怎可能轉眼缺可不答應也不行,應道,好,好。


    那就請使君把借給我和文台的兵馬點出,再請使君取糧秣軍械出來罷。荀貞仰臉看了看天色,接著說道,天尚未午,使君如能手腳麻利點,還能不耽誤使君今天的路程。


    孔伷把平時對他不敬或為他不喜的州兵將校悉數點出,湊夠了萬人,給了荀貞和孫堅,又打開輜重,取了糧秣軍械,亦給荀貞孫堅。


    確如荀貞所說,等他辦完這些事,天剛過午未久,的確是沒怎麽耽誤他今天的行程。


    得了兵眾糧秣軍械,荀貞和孫堅也不再難為孔伷,任他帶兵離去。


    從在孔伷身邊的孔德坐在車中,跟著孔伷一起啟程,拉開車簾,回望立在路邊的荀貞和孫堅,心中歎道:孔公高談清論,坐席之間,難逢敵手,而放諸軍旅,置之征伐,論及膽烈雄氣,卻是不及荀侯孫侯的一支小指。海內如安,孔公不失良主,天下已亂,孔公實非明君。


    起了離孔伷改換門庭的念頭。


    看著孔伷帶兵遠去,荀貞孫堅心情愉快。


    兩人來找孔伷前就已約好,凡要來之兵物,都二一分作五,一人一半。


    當下,他兩人就在這道邊你一半,我一半,瓜分了那些糧秣物資,又將那萬人的州兵亦分作兩份,一人五千,隨後,自分別令本部的兵卒抬拿起糧秣軍械,帶回營中,又各親與那萬人州兵中的將校們歡快敘話,引他們亦歸營中。


    這被孔伷留下的一萬州兵,大多是對孔伷不怎麽敬重,而卻對荀貞孫堅甚為佩服的,他們對改從荀貞孫堅不但沒有一點抵觸,反倒是十分歡喜。


    荀貞的營地在城南,孫堅的營地在城東,兩人在城下暫別,各歸己營。


    荀貞回到營中,剛到帳中,才下了軍令,命晚上設布酒宴,以備與那五千州兵的將校們把酒言歡,並打算把謝容丁猛劉秉也請來,共飲宴之,帳外典韋走了進來,報道:轅門守卒來報,說是有數百少年在營外求見君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最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子曰並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