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你們桐柏縣的胡辣湯
拿著神奇擀麵杖的鐵道炊事兵 作者:沒有橋的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郝世傑同鄉的中年男人非常主動與郝世傑交流;
交流中,郝世傑得知眼前這位同鄉是祿豐軍管會副主任馮德;
軍管會主任兩天前,也就是楚留香他們在富民軍管會當天下午,接到命令到昆明參加保密會議;
“哎呀,小同誌,你有口福啊,正好廚房還有你們桐柏縣的胡辣湯!”
還沒見到人,就聽見剛才那位大嬸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縣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著名革命老區。
桐柏糊辣湯另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湯,說明糊辣湯內涵豐富。
最常見的有麵筋、粉絲、千張絲、花生米、香菜、薑末、榨菜、胡椒粉等。
根據節令和地域的不同,還會有牛肉、羊肉、木耳、黃花菜、菠菜、蔥花等。
做法很繁瑣,先用淡鹽水和麵,揉成麵團,然後不斷加水“洗”出麵筋。
水燒開下麵筋,麵筋熟後將洗麵筋的水,也就是稀澱粉糊倒入鍋內,小火燒至湯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燒沸。
糊辣湯盛到碗裏後,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來粘乎乎、香噴噴。
辣是糊辣湯的主要特征,辣在嘴裏,美在心中。
酸就在其次了,喝這種湯一般都要加點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種原料充分滋味的散發,香、滑、綿、潤,於吞咽之餘又有東西可嚼,十分滿足。
糊辣湯還有另外的一種吃法,把半碗糊辣湯和半碗豆腐腦兒摻在一起,叫做“兩摻兒”。
拿小勺稍微攪和一下,豆腐腦兒的細膩、清淡、微苦澀與糊辣湯的粘稠、酸辣、鮮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
特別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湯下肚,額頭上會滲出細細的汗來,身子暖了,胃口也開了。
郝世傑一聽是家鄉的糊辣湯,原本並不餓的肚子開始不聽話地叫了起來;
自從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就再以沒有喝過家鄉的糊辣湯了,不知道這裏的味道如何?
有沒有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糊辣湯可是天下美食;
郝世傑回想著記憶中糊辣湯的味道,下意識地盯著門口,期盼糊辣湯早點到來;
當看到糊辣湯出現,郝世傑驚呆了,端著糊辣湯的人,他認識;
端著糊辣湯的就是前幾天演習被他們搶了午飯而被淘汰的76號炊事班老班長;
就是那位傳授瑤族大粽和竹筒飯給他們的老班長;
見到此人,郝世傑立馬站了起來,向老班長行了軍禮,即使他並沒有穿軍裝;
雙方相視過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等在場的所有人搞清楚怎麽會事情之後,大家都有一種不打不相識的緣分;
老班長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郝世傑的防備心理,話匣子也打開了;
當知郝世傑關於內奸的想法時,大家不僅沒有怪他,還認為他做的很對;
“來,來,郝同誌,不要光顧說,嚐嚐家鄉的糊辣湯!”
“郝同誌,老班長雖然不是同鄉,但這糊辣湯做的很正宗!當年老班長可是跟隨中野挺近大別山到過桐柏縣哦!”
“我是48年在桐柏縣參軍,招兵的就是我們楚班長,一當兵就趕上淮海戰役!”
郝世傑將他當兵的曆史簡單地說了一下,原來他跟76號炊事班班長還有這樣的緣分;
“等等,郝同誌,喝糊辣湯加點這個,彝族特色石磨豆花!”
“哈哈,糊辣湯配豆花,家鄉的吃法兩摻兒!”
“我覺得把,糊辣湯加這彝族石磨豆花的味道,也是一絕,跟在桐柏吃的味道不一樣,但是這相隔千裏的兩樣美食湊在一起,又是一道美食產生了!”
老班長一邊往郝世傑的糊辣湯碗中加入彝族石磨豆花,一邊跟郝世傑講著他的新發現;
彝族石磨豆花是楚雄彝族一道傳統著名小吃;
因其采用優質山泉水和本土高山出產的黃豆為主料以及傳統的製作工藝而得名;
彝族石磨豆花質地爽滑鮮嫩,味道鮮香甘甜,具有寬中益氣,清熱消炎,止渴利水等功效。
在楚雄地區,彝族石磨豆花可以分為甜、鹹兩種吃法;
甜的一般直接加入融化的紅糖濃汁或者一些花蜜、蜂蜜等;
鹹的一般加入紅油辣子,花椒、蔥花、鹽、醋、薑、蒜佐料,麻辣鮮香;
而與桐柏的糊辣湯組成一道新的美食,也是祿豐軍管會的首創了!
“嗯,是不一樣,跟家鄉的比起來,這雲南糊辣椒味道要醇厚一些,豆花的豆香味要清新一些,嗯,這醋,也有些特別!”
“這醋可是祿豐特產,叫祿豐香醋;曾經是貢品,但現在已經是家家都能吃得起的東西了!”
相傳明代崇禎年間,祿豐籍的王錫袞在朝內官至東閣大學士;
他曾經將祿豐醋作為“貢品”帶進宮廷,uu看書 .uanshu.co 為了攜帶方便,當時還發明了一種“幹醋”;
具體做法是將醋精濃縮在幹淨的帛布上,食用時再將帛布浸泡在水裏還原為醋;
明清時期,祿豐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
是馬幫運送黑井鹽必經之地;
過往的商賈、馬幫、路客,除在此喝到甘甜的古井之水外,還能吃到由祿豐香醋調製而成的美食,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成了“琅井豆腐祿豐醋,新興姑娘河西布”的民間諺語,通過他們的口口相傳,“祿豐香醋”自此名聲漸起。
“味道真不錯,雖然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但也不比記憶中的差,我覺得這樣更加符合雲南人的口味!”
“你這不是廢話嗎?在雲南,肯定或多或少帶雲南風味,哪裏會與桐柏一模一樣呢?吃的水都不一樣!”
開口的是賣臭豆腐米線的大嬸,彝家石磨豆花就是她做的;
“忘了介紹,這位是楚雄軍管會專門負責婦女與民族工作的田蓮田大姐!協助杜小祥他們公安軍處理民族事宜!”
“她可是老地下黨了,1927年就開始為黨在雲南工作了!”
田蓮的丈夫曾是雲南省黨的高級幹部,白色恐怖時期拒絕黨要求其轉移到安全地方工作,堅持戰鬥在第一線,1930年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
今天郝世傑他們吃到的鬆毛豆腐與石磨豆花都是來自烈士的家鄉:琅井!
交流中,郝世傑得知眼前這位同鄉是祿豐軍管會副主任馮德;
軍管會主任兩天前,也就是楚留香他們在富民軍管會當天下午,接到命令到昆明參加保密會議;
“哎呀,小同誌,你有口福啊,正好廚房還有你們桐柏縣的胡辣湯!”
還沒見到人,就聽見剛才那位大嬸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縣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著名革命老區。
桐柏糊辣湯另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湯,說明糊辣湯內涵豐富。
最常見的有麵筋、粉絲、千張絲、花生米、香菜、薑末、榨菜、胡椒粉等。
根據節令和地域的不同,還會有牛肉、羊肉、木耳、黃花菜、菠菜、蔥花等。
做法很繁瑣,先用淡鹽水和麵,揉成麵團,然後不斷加水“洗”出麵筋。
水燒開下麵筋,麵筋熟後將洗麵筋的水,也就是稀澱粉糊倒入鍋內,小火燒至湯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燒沸。
糊辣湯盛到碗裏後,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來粘乎乎、香噴噴。
辣是糊辣湯的主要特征,辣在嘴裏,美在心中。
酸就在其次了,喝這種湯一般都要加點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種原料充分滋味的散發,香、滑、綿、潤,於吞咽之餘又有東西可嚼,十分滿足。
糊辣湯還有另外的一種吃法,把半碗糊辣湯和半碗豆腐腦兒摻在一起,叫做“兩摻兒”。
拿小勺稍微攪和一下,豆腐腦兒的細膩、清淡、微苦澀與糊辣湯的粘稠、酸辣、鮮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
特別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湯下肚,額頭上會滲出細細的汗來,身子暖了,胃口也開了。
郝世傑一聽是家鄉的糊辣湯,原本並不餓的肚子開始不聽話地叫了起來;
自從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就再以沒有喝過家鄉的糊辣湯了,不知道這裏的味道如何?
有沒有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糊辣湯可是天下美食;
郝世傑回想著記憶中糊辣湯的味道,下意識地盯著門口,期盼糊辣湯早點到來;
當看到糊辣湯出現,郝世傑驚呆了,端著糊辣湯的人,他認識;
端著糊辣湯的就是前幾天演習被他們搶了午飯而被淘汰的76號炊事班老班長;
就是那位傳授瑤族大粽和竹筒飯給他們的老班長;
見到此人,郝世傑立馬站了起來,向老班長行了軍禮,即使他並沒有穿軍裝;
雙方相視過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等在場的所有人搞清楚怎麽會事情之後,大家都有一種不打不相識的緣分;
老班長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郝世傑的防備心理,話匣子也打開了;
當知郝世傑關於內奸的想法時,大家不僅沒有怪他,還認為他做的很對;
“來,來,郝同誌,不要光顧說,嚐嚐家鄉的糊辣湯!”
“郝同誌,老班長雖然不是同鄉,但這糊辣湯做的很正宗!當年老班長可是跟隨中野挺近大別山到過桐柏縣哦!”
“我是48年在桐柏縣參軍,招兵的就是我們楚班長,一當兵就趕上淮海戰役!”
郝世傑將他當兵的曆史簡單地說了一下,原來他跟76號炊事班班長還有這樣的緣分;
“等等,郝同誌,喝糊辣湯加點這個,彝族特色石磨豆花!”
“哈哈,糊辣湯配豆花,家鄉的吃法兩摻兒!”
“我覺得把,糊辣湯加這彝族石磨豆花的味道,也是一絕,跟在桐柏吃的味道不一樣,但是這相隔千裏的兩樣美食湊在一起,又是一道美食產生了!”
老班長一邊往郝世傑的糊辣湯碗中加入彝族石磨豆花,一邊跟郝世傑講著他的新發現;
彝族石磨豆花是楚雄彝族一道傳統著名小吃;
因其采用優質山泉水和本土高山出產的黃豆為主料以及傳統的製作工藝而得名;
彝族石磨豆花質地爽滑鮮嫩,味道鮮香甘甜,具有寬中益氣,清熱消炎,止渴利水等功效。
在楚雄地區,彝族石磨豆花可以分為甜、鹹兩種吃法;
甜的一般直接加入融化的紅糖濃汁或者一些花蜜、蜂蜜等;
鹹的一般加入紅油辣子,花椒、蔥花、鹽、醋、薑、蒜佐料,麻辣鮮香;
而與桐柏的糊辣湯組成一道新的美食,也是祿豐軍管會的首創了!
“嗯,是不一樣,跟家鄉的比起來,這雲南糊辣椒味道要醇厚一些,豆花的豆香味要清新一些,嗯,這醋,也有些特別!”
“這醋可是祿豐特產,叫祿豐香醋;曾經是貢品,但現在已經是家家都能吃得起的東西了!”
相傳明代崇禎年間,祿豐籍的王錫袞在朝內官至東閣大學士;
他曾經將祿豐醋作為“貢品”帶進宮廷,uu看書 .uanshu.co 為了攜帶方便,當時還發明了一種“幹醋”;
具體做法是將醋精濃縮在幹淨的帛布上,食用時再將帛布浸泡在水裏還原為醋;
明清時期,祿豐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
是馬幫運送黑井鹽必經之地;
過往的商賈、馬幫、路客,除在此喝到甘甜的古井之水外,還能吃到由祿豐香醋調製而成的美食,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成了“琅井豆腐祿豐醋,新興姑娘河西布”的民間諺語,通過他們的口口相傳,“祿豐香醋”自此名聲漸起。
“味道真不錯,雖然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但也不比記憶中的差,我覺得這樣更加符合雲南人的口味!”
“你這不是廢話嗎?在雲南,肯定或多或少帶雲南風味,哪裏會與桐柏一模一樣呢?吃的水都不一樣!”
開口的是賣臭豆腐米線的大嬸,彝家石磨豆花就是她做的;
“忘了介紹,這位是楚雄軍管會專門負責婦女與民族工作的田蓮田大姐!協助杜小祥他們公安軍處理民族事宜!”
“她可是老地下黨了,1927年就開始為黨在雲南工作了!”
田蓮的丈夫曾是雲南省黨的高級幹部,白色恐怖時期拒絕黨要求其轉移到安全地方工作,堅持戰鬥在第一線,1930年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
今天郝世傑他們吃到的鬆毛豆腐與石磨豆花都是來自烈士的家鄉:琅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