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對李嚴的觀點也十分的認同,畢竟他已經是知道這些士族的尿性,劉琮道:“正方如此早早站隊,就不怕吾將來坐不上那個位置,你這一切的籌謀豈不是白費苦功,還會白白惡了吾那位兄長?”


    李嚴便是準備開口,劉琮眼睛一瞪:“休說場麵話,如實說來,吾不怪你!”


    李嚴猶豫了片刻,隨即回答道:“景升公有三個兒子,您的兄長劉琦,還有主公,還有令弟劉修,但是三公子實在太小,繼承人之爭,主要在您兄長和您之間展開,主公與蔡氏家族的聯姻關係得到了舅舅蔡瑁的支持,而且主公的表兄張允一直都是與蔡瑁交好,自然也是對主公鼎力支持。”


    “而且主公的夫人又是蔡氏家族之人,景升公的夫人是看著主公夫人長大的,自然是偏向您這邊,自古以來枕邊風都是……”


    “防不勝防!”劉琮忍不住接嘴了一句。


    “正是如此,蔡夫人在景升公麵前不說借機詆毀大公子,怎麽也會說些好話。”


    “試問老夫少妻,說句難聽的,又有幾人能架得住妻子的軟磨硬泡?”


    劉琮點了點頭,李嚴說得也沒錯,曆史的走向正是如此,但是能夠推斷得如此準備,李嚴對大勢,已經是見解獨道了,劉表也正是如此,漸漸起了廢長立幼的心思,也正是因為劉琦自覺已經失寵,先去劉備的軍營拜訪諸葛亮請教對策,諸葛亮便建議他暫時離開襄陽外出避禍,正巧之前太守黃祖戰死,劉琦便自告奮勇請求擔任江夏太守之職,並獲得了批準劉表。


    而劉表這個時候已經是有些病重之前的模樣,劉表還在這個時候同意劉琦離開襄陽,就代表著劉表也是想以這樣的方式逃避對長子的愧疚,並默認了劉琮繼承人的身份。


    李嚴的推斷也沒有錯,劉表在襄陽病逝之後,劉琮在蔡瑁等人的擁護下,正式提領了荊州牧的職位,此時曹軍已是大兵壓境,因此劉琮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荊州的文武官員討論如何應對的問題。


    隻是劉琮沒想到的是,在會上所有人竟一邊倒的勸劉琮趕緊投降,放眼望去,老父親給劉琮留下的家底大臣,荊州的別駕劉先,治中從事鄧義,主薄蒯良,東曹掾傅巽,樊亭侯蒯越,從事中郎韓嵩,將軍蔡瑁,張允,名士王璨,和洽,裴潛,劉巴,大儒宋忠,全部都是鐵杆的親曹一派,這還不算之前為了聲援曹操而不惜起兵叛亂的長沙太守張羨和功曹桓階等人。


    劉表經營荊州十八年之久,手下的官員除了武將文聘,王威,就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了劉氏父子的基業而拚一把的。


    想起來也真的是悲哀,劉琮知道,這就是士族的力量,這些士族對於劉表坐鎮荊州功勞是不小,但是一旦真的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士族之患,一定是心腹大患,主公要用,也要防,到最後是要好生控製的,但是絕對不是現在,要等到外部一時沒有生死危局的時候再騰出手來,主公,一定要切記啊,士族不是一天兩天成的氣候,即便是外部沒有曹操的威脅,也要緩緩而行,徐徐圖之!”


    劉琮是穿越之人,對於士族之患的理解沒有那麽的深,隻知道在劉表死後,荊州的士族都是想投降,而江東的士族也勸過孫權投降,但是即便是孫權,最後也沒有追究士族的責任。


    “這當真動不得他們了嗎?”劉琮心中也是有些不爽,人家穿越都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自己怎麽那麽難,顧忌那麽多。


    說實話,李嚴說這個問題之前,劉琮正打算在將來殺一批投降派的,即便是蔡瑁,張允,如果再抗曹這件事情上麵拖了後腿,劉琮也準備采取一些手段架空他們,但是這個時候就忍不住又些猶豫,他很想聽聽李嚴的意見。


    李嚴說道:“其實士族的存在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寒門難以做官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做官官員的名額已經被士族所把持,這就是察舉製的弊病所在,被察舉和被征辟的人,成為了推薦者的門生和故吏,他們以察舉而走上仕途,往往對推薦者感恩。”


    劉琮心中略微的明了了一些,說到底就是官員選拔製度出現了問題,怪不得,曹操曹丕父子在一力推行選拔人才的改革,uu看書.ukanh隋煬帝後來還因為推行科舉製被奪了江山。察舉製導致了地方選舉權為少數公卿大臣和名門望族所控製,他們推進官員往往更看重出身而非能力。


    “主公,這些被推舉者做了官之後,又會拿出自己手裏的名額來報恩,於是累世公卿的門閥士族就形成了,察舉製成為了變相的世襲。到了現在,此現象已經根深蒂固,出現了不知道多少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比如袁紹和袁術的家族,汝南袁氏連續四代都有人位至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同樣四世三公的還有弘農楊氏,其餘的名門,還有以王允為代表的太原王氏,以荀彧為代表的潁川荀氏,以陳珪陳登父子為代表的下邳城陳氏,崔琰為代表的清河崔氏,吳郡陸氏,河內司馬氏等等。”


    劉琮感覺這個世界簡直沒愛了,弘農楊氏大家沒聽說過,楊修大家總是知道的,吳郡陸氏,好吧,陸績,陸遜,陸抗都是他家的,河內司馬氏更不用說了,出了一個妖孽司馬懿。


    “這些名門望族之間,互相推舉,彼此聯姻,勢力盤根錯節,實際上也掌握了所在郡縣的官吏任免權,比如關東聯軍考董卓的時候,當時袁紹的官職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渤海郡太守,十一路聯盟軍中不乏像兗州刺史劉岱和豫州刺史孔伷這樣的高官,由於袁術的後將軍隻是個虛職,所以當時的聯軍中官職最高,權力最大的應該是冀州牧韓馥,可韓馥卻是袁氏家族的故吏,還是靠著汝南袁氏的提攜才有了如今的地位,這也就不難理解袁紹這個盟主為什麽是眾望所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漢室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門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門明月並收藏三國之漢室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