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金記 ()”
143
紅日出東隅,滿院晴光。
一個雙丫小鬟捧著個素漆托盤小心地走著,托盤上頭放著一隻帶蓋彩盅。
小丫鬟轉過月亮門,進了正院。夫人顏氏已經起了,貼身的大丫鬟正在給她梳頭。
小丫頭進門請安,把托盤遞了過來。
顏氏的另一個大丫鬟接過來捧了過去,揭開蓋子,裏頭是一盅文火燉的銀耳羹。
“昨天的燕窩有些欠火候,今兒的銀耳看著還好,已經出膠了。”大丫鬟說:“夫人這就吃吧,涼了不好。”
夫人單日吃燕窩,雙日吃銀耳,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今日初八,自然該吃銀耳羹。
顏氏整了整妝,起身坐到桌邊。小銀勺子光可鑒人,是專用來吃燕窩銀耳之類的補品的。
顏氏一邊慢條斯理地吃銀耳羹,一邊問道:“給大小姐送去了沒?”
小丫鬟連忙說:“大小姐的那一份她們屋子裏的春雨姐姐已經端過去了。”
顏氏點頭道:“今天是她的好日子,讓跟前的人都盡心些。”
顏氏身邊的大丫鬟聽了忙答應著,道:“昨兒賴嬤嬤已經過去叮囑一遍了,夫人放心吧!這會兒大小姐也一定起了,想必就要過來問安了。”
她們口中的大小姐就是玉如璧。
“老爺今早還特意叮囑呢,說這門親事務要成就。可千萬別出了什麽差錯,免得有人說我不盡心。”顏氏歎口氣道。
“夫人對大小姐可是全心全意,咱們全府上下誰不稱讚呐!”一旁的丫鬟婆子忙說。
“罷了,不落埋怨就阿彌陀佛了,我可不稀罕稱讚。”顏氏低眉一笑。
顏氏是玉如璧的繼母,她自己也有兩個女兒,隻是這兩個孩子都還小,隻有八九歲。
玉如璧還有一個長兄,如今在涼州軍中任職,已經去了三年了。可惜是個妾生的,出身差了點兒。
不過玉老爺隻有這一個兒子,將來的家業自然也得由他繼承。
玉如璧已經十七歲了,因為品貌俱佳,來上門提親的大有人在。不過玉父對這個女兒的親事十分在意,務要選一個門第才華都高的女婿。
顏氏當然也不反對,雖然玉如璧不是她親生的女兒。可作為家中長姐,她嫁的好,自然對兩個妹妹以後的親事有幫助。
顏氏沒有兒子,因此把兩個女兒的親事看作是頭等要緊的大事。
所以對於玉如璧的親事,她也很上心。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她的態度很是博得玉家加長輩包括玉老爺的好感。
大周朝風氣開化,若男女雙方彼此有意,先要互相相看一番,這樣能更了解一些,就算最後不成,對彼此也都沒什麽影響,畢竟一家有女百家求。
今日這位是秦國公家的三公子周逸辰,如今在太學讀書,是有名的才子,且長相俊逸。
他雖然不是周家的嫡長子,但卻是周家最受寵的一個兒子。因為不能襲爵,所以就打算走考科考這條路來博取功名。
而早有官媒在兩家之間通過氣了,玉如璧的父親是見過周逸辰的,自然十分滿意。
今天便是周家人來相看玉如璧,之前已經知會過了。
據說這周逸辰是去年上元節的時候曾遠遠見過玉如璧一麵,當時便留了心。
似玉如璧這等容貌,凡是了她的男子又有幾個不動心的呢?
隻是她平時十分低調,輕易不怎麽出門。否則隻怕來提親的更多。
雖然玉家的門第和周家比起來稍低一些,但自古有言:抬頭嫁女低頭娶媳,所以也算合適。
果然,玉如璧稍後便來向繼母請安。
顏氏十分和藹地叮囑了她幾句,說道:“你一向是個懂事兒的,不需要我多說。等會兒周家的人來了,你便陪著說幾句話就成。”
玉如璧乖巧的點頭,淺淺含笑的樣子美不勝收。
顏氏常常心裏覺得不平,因為她自己生的這兩個女兒在容貌上和玉如璧沒法相提並論。
不過她不願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容貌比不上玉如璧的生母。
辰時初刻,周家的人就來了。是他家的二夫人杜氏,也就是周逸辰的嬸娘。
杜氏也不過才四十出頭,為人幹練。相看這種事,從來都是長輩出麵。
而這個長輩必須能夠拿得了主意,由此可知杜氏在周家也算是有身份的。
顏氏帶著玉如璧早早迎了出去,她和杜氏自然早就認識,平日裏各家女眷聚會也是常見的。
因此甫一見麵便十分熱情,顏氏攜著杜氏的手走入中堂,一疊聲兒地叫人看茶。
玉如璧落落大方地上前請安,uu看書ww.uukanshu 杜氏一把拉住她,一麵不捉痕跡地打量一麵滿麵含笑地說道:“瞧瞧,這才多久沒見,出落的更好了。小時候我見你就喜歡得很,如今女大十八變,越發叫人見了割舍不下。”
“二夫人您過獎啦,她究竟還是孩子呢!有些禮數不周的地方,您不要見怪。”顏氏很懂得在外人麵前做個無可挑剔的後母。
“瞧你說的,妹妹教出來的孩子哪裏會差?”杜氏說的讓顏氏心裏十分受用。
接下來便是喝茶吃點心,順便聊一聊家常。
這時候雙方都不會把話挑明,但彼此又是心知肚明的。
杜氏來的時候身後跟著兩個丫鬟,一人拿著個首飾盒子,一人抱著幾尺彩緞。
這也是老規矩,凡是男方的長輩來女方家裏相看,到最後都要送給女孩兒一件禮物。
不過兩件禮物可是大有講究的,到時不需明說,隻看送的是哪個禮物,便知道這事成與不成了。
外人若打聽也不會直接問成不成,隻問送的是首飾還是彩緞。
而那首飾盒子裏裝的大多都是一支珠釵。若是滿意了,臨走前便將那珠釵給女子戴上,稱為插釵子。
若是不滿意,便將彩緞留下,說是給姑娘壓壓驚。
因為緞與斷諧音,就表示這門親事不成了。
“時候不早了,我也打擾許久啦!”杜氏笑著起身:“今日來帶了樣禮物給侄女,算是見麵禮吧!還請不要嫌棄。”
當顏氏看著杜氏取出首飾盒中的丹鳳珠釵,輕輕地戴在玉如璧綠雲般的鬢發上時,心裏的石頭終是落了地。
143
紅日出東隅,滿院晴光。
一個雙丫小鬟捧著個素漆托盤小心地走著,托盤上頭放著一隻帶蓋彩盅。
小丫鬟轉過月亮門,進了正院。夫人顏氏已經起了,貼身的大丫鬟正在給她梳頭。
小丫頭進門請安,把托盤遞了過來。
顏氏的另一個大丫鬟接過來捧了過去,揭開蓋子,裏頭是一盅文火燉的銀耳羹。
“昨天的燕窩有些欠火候,今兒的銀耳看著還好,已經出膠了。”大丫鬟說:“夫人這就吃吧,涼了不好。”
夫人單日吃燕窩,雙日吃銀耳,這是雷打不動的規矩。今日初八,自然該吃銀耳羹。
顏氏整了整妝,起身坐到桌邊。小銀勺子光可鑒人,是專用來吃燕窩銀耳之類的補品的。
顏氏一邊慢條斯理地吃銀耳羹,一邊問道:“給大小姐送去了沒?”
小丫鬟連忙說:“大小姐的那一份她們屋子裏的春雨姐姐已經端過去了。”
顏氏點頭道:“今天是她的好日子,讓跟前的人都盡心些。”
顏氏身邊的大丫鬟聽了忙答應著,道:“昨兒賴嬤嬤已經過去叮囑一遍了,夫人放心吧!這會兒大小姐也一定起了,想必就要過來問安了。”
她們口中的大小姐就是玉如璧。
“老爺今早還特意叮囑呢,說這門親事務要成就。可千萬別出了什麽差錯,免得有人說我不盡心。”顏氏歎口氣道。
“夫人對大小姐可是全心全意,咱們全府上下誰不稱讚呐!”一旁的丫鬟婆子忙說。
“罷了,不落埋怨就阿彌陀佛了,我可不稀罕稱讚。”顏氏低眉一笑。
顏氏是玉如璧的繼母,她自己也有兩個女兒,隻是這兩個孩子都還小,隻有八九歲。
玉如璧還有一個長兄,如今在涼州軍中任職,已經去了三年了。可惜是個妾生的,出身差了點兒。
不過玉老爺隻有這一個兒子,將來的家業自然也得由他繼承。
玉如璧已經十七歲了,因為品貌俱佳,來上門提親的大有人在。不過玉父對這個女兒的親事十分在意,務要選一個門第才華都高的女婿。
顏氏當然也不反對,雖然玉如璧不是她親生的女兒。可作為家中長姐,她嫁的好,自然對兩個妹妹以後的親事有幫助。
顏氏沒有兒子,因此把兩個女兒的親事看作是頭等要緊的大事。
所以對於玉如璧的親事,她也很上心。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她的態度很是博得玉家加長輩包括玉老爺的好感。
大周朝風氣開化,若男女雙方彼此有意,先要互相相看一番,這樣能更了解一些,就算最後不成,對彼此也都沒什麽影響,畢竟一家有女百家求。
今日這位是秦國公家的三公子周逸辰,如今在太學讀書,是有名的才子,且長相俊逸。
他雖然不是周家的嫡長子,但卻是周家最受寵的一個兒子。因為不能襲爵,所以就打算走考科考這條路來博取功名。
而早有官媒在兩家之間通過氣了,玉如璧的父親是見過周逸辰的,自然十分滿意。
今天便是周家人來相看玉如璧,之前已經知會過了。
據說這周逸辰是去年上元節的時候曾遠遠見過玉如璧一麵,當時便留了心。
似玉如璧這等容貌,凡是了她的男子又有幾個不動心的呢?
隻是她平時十分低調,輕易不怎麽出門。否則隻怕來提親的更多。
雖然玉家的門第和周家比起來稍低一些,但自古有言:抬頭嫁女低頭娶媳,所以也算合適。
果然,玉如璧稍後便來向繼母請安。
顏氏十分和藹地叮囑了她幾句,說道:“你一向是個懂事兒的,不需要我多說。等會兒周家的人來了,你便陪著說幾句話就成。”
玉如璧乖巧的點頭,淺淺含笑的樣子美不勝收。
顏氏常常心裏覺得不平,因為她自己生的這兩個女兒在容貌上和玉如璧沒法相提並論。
不過她不願承認是因為自己的容貌比不上玉如璧的生母。
辰時初刻,周家的人就來了。是他家的二夫人杜氏,也就是周逸辰的嬸娘。
杜氏也不過才四十出頭,為人幹練。相看這種事,從來都是長輩出麵。
而這個長輩必須能夠拿得了主意,由此可知杜氏在周家也算是有身份的。
顏氏帶著玉如璧早早迎了出去,她和杜氏自然早就認識,平日裏各家女眷聚會也是常見的。
因此甫一見麵便十分熱情,顏氏攜著杜氏的手走入中堂,一疊聲兒地叫人看茶。
玉如璧落落大方地上前請安,uu看書ww.uukanshu 杜氏一把拉住她,一麵不捉痕跡地打量一麵滿麵含笑地說道:“瞧瞧,這才多久沒見,出落的更好了。小時候我見你就喜歡得很,如今女大十八變,越發叫人見了割舍不下。”
“二夫人您過獎啦,她究竟還是孩子呢!有些禮數不周的地方,您不要見怪。”顏氏很懂得在外人麵前做個無可挑剔的後母。
“瞧你說的,妹妹教出來的孩子哪裏會差?”杜氏說的讓顏氏心裏十分受用。
接下來便是喝茶吃點心,順便聊一聊家常。
這時候雙方都不會把話挑明,但彼此又是心知肚明的。
杜氏來的時候身後跟著兩個丫鬟,一人拿著個首飾盒子,一人抱著幾尺彩緞。
這也是老規矩,凡是男方的長輩來女方家裏相看,到最後都要送給女孩兒一件禮物。
不過兩件禮物可是大有講究的,到時不需明說,隻看送的是哪個禮物,便知道這事成與不成了。
外人若打聽也不會直接問成不成,隻問送的是首飾還是彩緞。
而那首飾盒子裏裝的大多都是一支珠釵。若是滿意了,臨走前便將那珠釵給女子戴上,稱為插釵子。
若是不滿意,便將彩緞留下,說是給姑娘壓壓驚。
因為緞與斷諧音,就表示這門親事不成了。
“時候不早了,我也打擾許久啦!”杜氏笑著起身:“今日來帶了樣禮物給侄女,算是見麵禮吧!還請不要嫌棄。”
當顏氏看著杜氏取出首飾盒中的丹鳳珠釵,輕輕地戴在玉如璧綠雲般的鬢發上時,心裏的石頭終是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