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隻有一個人不吃王莽這一套,這就是司隸校尉鮑宣。鮑宣素來剛直,見王莽把許多大臣逼走,就當堂質問王莽:“你大司馬想幹什麽?這些大臣都是朝廷元老,國家棟梁,以前勤勤懇懇,現在也兢兢業業。而你卻雞蛋裏麵挑骨頭,一個個將他們逼走,你大司馬究竟要幹什麽?你莫非夾帶著自己的什麽私貨?!”王莽不覺惱羞成怒,鼓爆著兩個大眼吼道:“我夾帶什麽私貨?我王莽對大漢的忠貞,全天下誰不知道?豈是你詆毀得了的?那些人的離去,都是自動告退,太皇太後也批準了的,怎麽是我逼他們?你信口亂說,任意詆毀,怎配做朝廷重臣?!”散朝後就去見太皇太後,心想我正想抓一個出頭鳥呢,沒想到你鮑宣先跳出來了,看我怎麽治你!見了太後,就說鮑宣如此無禮,在朝堂上咆哮詆毀,全無大臣氣度。還說,有這樣的二百五倔驢在朝堂,臣今後還真的不好幹事了。太後知道鮑宣是個好人,就是xing子太直了點。但為了王莽以後能順利管理朝政,還是下詔將鮑宣策免罷官。
鮑宣被罷去官職,心想看王莽那個凶樣,將來肯定饒不了自己,趁早躲他遠點吧。於是帶著老婆孩子,遠徙到上黨山中,到那兒開荒種地去了。
但王莽不光是打壓,更多的是拉攏。除了提拔幾個最親近的人如王舜、甄豐、甄邯等填補孔光、彭宣、龔勝等人走後留下的空缺外,他還不忘多少年前的“舊恩”。如當初的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陳湯、胡騎校尉箕閎、上穀都尉陽並等,這都是曾經在成帝和太後麵前給自己說過好話的。現在自己有權勢了,就要對他們“報恩”。於是王莽乃奏明太後,對這些人加官晉爵,厚加酬賞。但戴涉已經去世,那就封給他兒子。王莽這樣做,就是要給大家看——你們看,我王莽是個重情義的人,誰對我好,我不會忘記他,多少年都記著他的好處。但此前他對一部分人的罷免懲處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誰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絕沒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話: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於是滿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令長、藩國王侯,爭相巴結依附王莽,朝野稱頌之聲不絕。而王莽則把他認為對自己最忠心的一幹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領機事,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另外甄豐的兒子甄尋,劉歆的兒子劉棻,涿郡人崔發,南陽人陳崇等等,也都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幾乎都成了王莽的黨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有必要介紹一下王邑。因為在多年以後的昆陽大戰中,王邑和劉秀是敵對雙方中兩個最主要的角sè,他們兩個決定了新漢兩個政權的生死存亡。當然那個時候王邑都四十好幾了,而劉秀才二十七八歲。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兒子,此時也就是二十多歲。王莽重用他,一是當年四叔要將他的封地分給自己一部分,他現在想表示感謝;二來王邑這年輕人的確也是個人才——雖然自己的那些從兄從弟大都是些紈絝子弟,但這個王邑是個例外,又聰明又能幹事,尤其對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所以就把他和王舜當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權並重,名震天下,但王莽遠不滿足。因為與千百年前幾個著名的輔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譽還差得遠。他的目標,就是趕上或超過他們。
可要超過周公、伊尹、霍光,談何容易?不過這對心機無限的王莽來說,簡直是小事一樁。
元始元年正月,益州牧派人護送著幾個越裳蠻夷人捧著一隻白毛雉雞來獻,長安轟動;王莽更是建議太後將白雉祭獻高廟,向最高祖宗報告這一特大喜訊。
原來越裳人進獻白雉的意義非同一般。此前越裳蠻夷向中國進獻白雉(注1),唯一的一次是一千多年前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那時周公輔政,國家太平,萬民豐足,社會開化文明,萬裏之外的蠻夷人為此仰慕不已,就捧著白雉這樣的稀有珍禽不遠萬裏來中國進獻。如今蠻夷人又來進獻白雉,說明現在大漢天下又一次進入太平盛世,足比一千多年前的周公時代。於是王舜、王邑、甄豐、甄邯、劉歆、崔發等一幹重臣聯名上書太後,說大司馬王莽擁立輔佐幼主,使社稷穩固,百姓安泰,可比霍光。望太後像先朝封賞霍光那樣的封賞大司馬。老太後就召他們問:“你們要老身厚封王莽,究竟是因為他的功大還是因為他是我的至親?”眾臣說:“正因為大司馬功德巍巍,才使國家文明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使得越裳人在相隔千年後又一次來進獻白雉,以表示他們的崇拜仰慕之情。從這個意義講,大司馬實際已經超過了霍光,可直比千多年前的周公。按古代聖王之法,臣子如有大功,則聖王應該賜給這位臣子最高的榮譽稱號,即以國號而冠之,所以周公才稱為周公。王莽安定漢家,功比周公,太後也應比照古聖之法,賜王莽之號曰‘安漢公’。同時增封戶邑,榮其子孫,以順天意人心——望太後益封大司馬食邑三萬戶,加為太傅,賜號‘安漢公’。”於是太後點頭,並責成他們安排封賞。
但王莽的謙恭勁又上來了,說什麽不要這個封賞。並且為了拒領這個封賞,還稱病不上朝。
王莽不上朝,朝廷好像散了架,大家都不知怎麽辦好了。於是公卿百官排著隊地去大司馬府,在王莽的床前苦口婆心,百般勸慰,懇求大司馬趕快上朝;太皇太後也接二連三地派使者拿著詔書來要王莽上朝視事。可是王莽跟鐵了心似的,說太皇太後不撤銷對我的封賞,我今生就不再為官。弄得公卿們都抹著淚說:“大司馬呀,您不上朝,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怎麽辦呀?太後對您的封賞,那是您的功德所致呀。從古到今,除了周公輔成王時蠻夷人進獻過白雉,到現在一千多年了又有誰能獲此殊榮?您現在在朝野吏民中的聲望,其實已經比周公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您不視事,奈天下蒼生何?”此話一出,王莽的床前抽泣聲一片,都嗚嗚咽咽地向王莽喊:“大司馬,為了蒼生社稷,懇求您還是上朝視事吧。”可是王莽根本不為所動,依舊躺在床上說:“我不去。量我王莽何功何德,哪受得了這等重封?叫我以後如何麵對天下百姓?你們還是轉告太後,撤銷對我的封賞。”公卿百官沒法,隻好又排著隊去見老太後,央告太後說:“大司馬虛懷若穀,堅辭封賞,這愈發證明大司馬的道德崇高;社稷離了這樣聖潔高尚的人,隻怕上蒼也要垂淚的。臣等請求太皇太後,不要隻對他下詔命令,還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他;隻要言辭到位,想必大司馬會受到感動的。”於是太後就下詔王莽說:王莽啊,你已曆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之策,援立幼主,功德茂著。是以夷人仰慕,獻白雉以致其情,因而群臣再三請求對你厚加封賜。作為太後我,也早將你的品德功勞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這才按照古製及前例,封你為安漢公,增邑三萬戶,並加為太傅。太後我已屆耄耋之年,能有多少來ri?煌煌漢業,煢煢幼主,都寄托在你身上了。還望你看在我太後老姑姑的份上,聽封受賞,入朝視事。
這番話還真把王莽感動毀了,捧著詔書嘩嘩地往下掉眼淚,最後竟埋頭兩膝間,嗚嗚哭了起來。百官公卿見大司馬如此,也都一個個抽泣嗚咽,涕淚交流。有幾個還抹著眼淚,上前搖晃著王莽的肩膀膝蓋哭說:“大司馬啊,您不要這樣啊,您這樣悲傷,我們心裏也不好受啊。”良久,王莽才止住悲聲,抹著淚哽咽道:“沒想到我王莽竟讓太皇太後這樣感傷,我王莽的罪過大矣。太後老姑姑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我王莽還有啥可說的?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不過,太傅、安漢公的稱號我可以要,三萬戶封邑我是一戶也不要的。”眾公卿一聽,可都不幹了,紛紛說:“那可不行!這是太後老人家按您的功勞封給您的,您怎能不要?你要不要,隻怕朝野吏民也不答應。”王莽說:“三萬戶封邑我說不要就不要。我王莽入朝為官為了啥,難道為了要封賞圖富貴嗎?我從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把匡扶大漢作為己任,把安定天下作為份內之責。現在天下百姓還有很多人沒擺脫貧困,這正需要我們去幫助解救他們,怎麽能在百姓尚在窮困的時候顧自享受呢?請你們轉告太後,務必撤去我三萬戶的封賞,等天下百姓都富足了再賞我也不遲。總之現在賞我,我受之有愧。”
王莽的話,倒使眾官慚愧不已,紛紛說:“我們的心胸境界,與大司馬比真是天地之差啊!”
王莽又說:“請你們再請求太後,現在應該封賞高祖功臣的那些後代,以示我們不忘功臣;對天下的貧民窮戶,以及鰥寡篤癃不能自給者,更要給予足夠的救濟,以展示朝廷恩德。總之要使我大漢長駐人心,千秋萬代。”
於是眾官離開大司馬府,把王莽的話去轉述給太後。太後也感動地說:“俺這個侄兒,真社稷之臣,雖周公、伊尹、霍光也不過如此吧?”遂對眾臣說:“那就暫時撤銷對他的三萬戶之封,什麽時候百姓黎民都富足了,再重重地封他。”
雖然隻是暫時撤封,但王莽還是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欣然而起,以太傅安漢公的身份登上朝堂,開始布置封賞救濟諸項事宜。消息一傳出去,天下沸騰,吏民奔走相告,都說自古及今,哪有這樣的賢臣,三萬戶封賞都不要,而首先想到的是黎民百姓,就算周公、伊尹、霍光也沒這麽辦過啊。安漢公王莽,真是萬古不遇的聖德之神啊!
王莽,終於又一次贏得了無比輝煌的讚譽,一頂“安漢公”的桂冠戴在了頭上。
(注1)中國:與現在“中國”的概念不一樣。古時的中國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因為當時華夏族的四圍南有蠻越,北有諸胡,東有濊貊,西有戎狄,於是處於中間的華夏聚集地就成“中國”了。
鮑宣被罷去官職,心想看王莽那個凶樣,將來肯定饒不了自己,趁早躲他遠點吧。於是帶著老婆孩子,遠徙到上黨山中,到那兒開荒種地去了。
但王莽不光是打壓,更多的是拉攏。除了提拔幾個最親近的人如王舜、甄豐、甄邯等填補孔光、彭宣、龔勝等人走後留下的空缺外,他還不忘多少年前的“舊恩”。如當初的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陳湯、胡騎校尉箕閎、上穀都尉陽並等,這都是曾經在成帝和太後麵前給自己說過好話的。現在自己有權勢了,就要對他們“報恩”。於是王莽乃奏明太後,對這些人加官晉爵,厚加酬賞。但戴涉已經去世,那就封給他兒子。王莽這樣做,就是要給大家看——你們看,我王莽是個重情義的人,誰對我好,我不會忘記他,多少年都記著他的好處。但此前他對一部分人的罷免懲處也使大家不寒而栗——誰要是得罪忤逆了他,也絕沒好果子吃。
大家不由想起了那句話: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於是滿朝文武,包括各州郡的牧守令長、藩國王侯,爭相巴結依附王莽,朝野稱頌之聲不絕。而王莽則把他認為對自己最忠心的一幹人安排到最重要的位置上——王舜王邑為腹心,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領機事,劉歆典文章,孫建為爪牙。另外甄豐的兒子甄尋,劉歆的兒子劉棻,涿郡人崔發,南陽人陳崇等等,也都為王莽重用;朝廷上下,幾乎都成了王莽的黨羽。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有必要介紹一下王邑。因為在多年以後的昆陽大戰中,王邑和劉秀是敵對雙方中兩個最主要的角sè,他們兩個決定了新漢兩個政權的生死存亡。當然那個時候王邑都四十好幾了,而劉秀才二十七八歲。
王邑是王莽四叔成都侯王商的兒子,此時也就是二十多歲。王莽重用他,一是當年四叔要將他的封地分給自己一部分,他現在想表示感謝;二來王邑這年輕人的確也是個人才——雖然自己的那些從兄從弟大都是些紈絝子弟,但這個王邑是個例外,又聰明又能幹事,尤其對自己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所以就把他和王舜當成自己的左膀右臂。
王莽威權並重,名震天下,但王莽遠不滿足。因為與千百年前幾個著名的輔政大臣如周公、伊尹、霍光相比,他的名譽還差得遠。他的目標,就是趕上或超過他們。
可要超過周公、伊尹、霍光,談何容易?不過這對心機無限的王莽來說,簡直是小事一樁。
元始元年正月,益州牧派人護送著幾個越裳蠻夷人捧著一隻白毛雉雞來獻,長安轟動;王莽更是建議太後將白雉祭獻高廟,向最高祖宗報告這一特大喜訊。
原來越裳人進獻白雉的意義非同一般。此前越裳蠻夷向中國進獻白雉(注1),唯一的一次是一千多年前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那時周公輔政,國家太平,萬民豐足,社會開化文明,萬裏之外的蠻夷人為此仰慕不已,就捧著白雉這樣的稀有珍禽不遠萬裏來中國進獻。如今蠻夷人又來進獻白雉,說明現在大漢天下又一次進入太平盛世,足比一千多年前的周公時代。於是王舜、王邑、甄豐、甄邯、劉歆、崔發等一幹重臣聯名上書太後,說大司馬王莽擁立輔佐幼主,使社稷穩固,百姓安泰,可比霍光。望太後像先朝封賞霍光那樣的封賞大司馬。老太後就召他們問:“你們要老身厚封王莽,究竟是因為他的功大還是因為他是我的至親?”眾臣說:“正因為大司馬功德巍巍,才使國家文明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使得越裳人在相隔千年後又一次來進獻白雉,以表示他們的崇拜仰慕之情。從這個意義講,大司馬實際已經超過了霍光,可直比千多年前的周公。按古代聖王之法,臣子如有大功,則聖王應該賜給這位臣子最高的榮譽稱號,即以國號而冠之,所以周公才稱為周公。王莽安定漢家,功比周公,太後也應比照古聖之法,賜王莽之號曰‘安漢公’。同時增封戶邑,榮其子孫,以順天意人心——望太後益封大司馬食邑三萬戶,加為太傅,賜號‘安漢公’。”於是太後點頭,並責成他們安排封賞。
但王莽的謙恭勁又上來了,說什麽不要這個封賞。並且為了拒領這個封賞,還稱病不上朝。
王莽不上朝,朝廷好像散了架,大家都不知怎麽辦好了。於是公卿百官排著隊地去大司馬府,在王莽的床前苦口婆心,百般勸慰,懇求大司馬趕快上朝;太皇太後也接二連三地派使者拿著詔書來要王莽上朝視事。可是王莽跟鐵了心似的,說太皇太後不撤銷對我的封賞,我今生就不再為官。弄得公卿們都抹著淚說:“大司馬呀,您不上朝,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怎麽辦呀?太後對您的封賞,那是您的功德所致呀。從古到今,除了周公輔成王時蠻夷人進獻過白雉,到現在一千多年了又有誰能獲此殊榮?您現在在朝野吏民中的聲望,其實已經比周公有過之而無不及了。您不視事,奈天下蒼生何?”此話一出,王莽的床前抽泣聲一片,都嗚嗚咽咽地向王莽喊:“大司馬,為了蒼生社稷,懇求您還是上朝視事吧。”可是王莽根本不為所動,依舊躺在床上說:“我不去。量我王莽何功何德,哪受得了這等重封?叫我以後如何麵對天下百姓?你們還是轉告太後,撤銷對我的封賞。”公卿百官沒法,隻好又排著隊去見老太後,央告太後說:“大司馬虛懷若穀,堅辭封賞,這愈發證明大司馬的道德崇高;社稷離了這樣聖潔高尚的人,隻怕上蒼也要垂淚的。臣等請求太皇太後,不要隻對他下詔命令,還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他;隻要言辭到位,想必大司馬會受到感動的。”於是太後就下詔王莽說:王莽啊,你已曆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之策,援立幼主,功德茂著。是以夷人仰慕,獻白雉以致其情,因而群臣再三請求對你厚加封賜。作為太後我,也早將你的品德功勞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這才按照古製及前例,封你為安漢公,增邑三萬戶,並加為太傅。太後我已屆耄耋之年,能有多少來ri?煌煌漢業,煢煢幼主,都寄托在你身上了。還望你看在我太後老姑姑的份上,聽封受賞,入朝視事。
這番話還真把王莽感動毀了,捧著詔書嘩嘩地往下掉眼淚,最後竟埋頭兩膝間,嗚嗚哭了起來。百官公卿見大司馬如此,也都一個個抽泣嗚咽,涕淚交流。有幾個還抹著眼淚,上前搖晃著王莽的肩膀膝蓋哭說:“大司馬啊,您不要這樣啊,您這樣悲傷,我們心裏也不好受啊。”良久,王莽才止住悲聲,抹著淚哽咽道:“沒想到我王莽竟讓太皇太後這樣感傷,我王莽的罪過大矣。太後老姑姑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我王莽還有啥可說的?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不過,太傅、安漢公的稱號我可以要,三萬戶封邑我是一戶也不要的。”眾公卿一聽,可都不幹了,紛紛說:“那可不行!這是太後老人家按您的功勞封給您的,您怎能不要?你要不要,隻怕朝野吏民也不答應。”王莽說:“三萬戶封邑我說不要就不要。我王莽入朝為官為了啥,難道為了要封賞圖富貴嗎?我從踏入仕途的那一天起,就把匡扶大漢作為己任,把安定天下作為份內之責。現在天下百姓還有很多人沒擺脫貧困,這正需要我們去幫助解救他們,怎麽能在百姓尚在窮困的時候顧自享受呢?請你們轉告太後,務必撤去我三萬戶的封賞,等天下百姓都富足了再賞我也不遲。總之現在賞我,我受之有愧。”
王莽的話,倒使眾官慚愧不已,紛紛說:“我們的心胸境界,與大司馬比真是天地之差啊!”
王莽又說:“請你們再請求太後,現在應該封賞高祖功臣的那些後代,以示我們不忘功臣;對天下的貧民窮戶,以及鰥寡篤癃不能自給者,更要給予足夠的救濟,以展示朝廷恩德。總之要使我大漢長駐人心,千秋萬代。”
於是眾官離開大司馬府,把王莽的話去轉述給太後。太後也感動地說:“俺這個侄兒,真社稷之臣,雖周公、伊尹、霍光也不過如此吧?”遂對眾臣說:“那就暫時撤銷對他的三萬戶之封,什麽時候百姓黎民都富足了,再重重地封他。”
雖然隻是暫時撤封,但王莽還是像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欣然而起,以太傅安漢公的身份登上朝堂,開始布置封賞救濟諸項事宜。消息一傳出去,天下沸騰,吏民奔走相告,都說自古及今,哪有這樣的賢臣,三萬戶封賞都不要,而首先想到的是黎民百姓,就算周公、伊尹、霍光也沒這麽辦過啊。安漢公王莽,真是萬古不遇的聖德之神啊!
王莽,終於又一次贏得了無比輝煌的讚譽,一頂“安漢公”的桂冠戴在了頭上。
(注1)中國:與現在“中國”的概念不一樣。古時的中國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因為當時華夏族的四圍南有蠻越,北有諸胡,東有濊貊,西有戎狄,於是處於中間的華夏聚集地就成“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