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的悲觀情緒,讓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了。
不提徐義早年在隴右軍的名望,就說這幾年隴右軍的變化,就讓徐義在隴右軍有絕對的威信,讓整個隴右軍的將士絕對信任。
可不嘛,能給他們帶來高質量生活的大帥,那就是最好的大帥。
“大帥,你是說叛軍會顛覆大盛王朝?”
這是所有人心裏的疑問,隻是薛嵩說出來而已。
“想多了,不存在顛覆大盛,別說我們隴右軍尚未出征,就是河西軍、劍南軍等等,都未抵達勤王的戰場。”
“我擔心的這些,而是混亂的朝廷會讓所有有心勤王的武將猶豫。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斬,就是前車之鑒,誰做事不會斟酌一番?”
“加上現在在是否啟用大帥領兵,朝廷都這般爭鬥······形勢難料呀!”
“或許,在朝廷的那些人眼裏,安祿山這是一藩鎮爾,甚至還認為隻不過是介廯之疾吧······叛軍已經到潼關了,朝廷居然還在以誰為帥的問題上爭論不休,這朝堂混亂到何種程度了!”
徐義嘴裏這樣說,而心裏卻是很清楚······即將出現聖人南逃的景象吧?
也就是說,在不遠的將來,原本曆史記載的事件就要發生了,楊家人恐怕也······已經這樣了,楊國忠居然還有心在朝堂攪合?
徐義這時候心裏也有點亂了。
他清楚,大盛不會被滅亡,隻不過會走向更加混亂而已。自己以及自己的隴右軍,自己在西域的勢力,又該如何走。
“大帥,我隴右軍何時出兵?怎樣出兵?”
就在徐義心裏糾結時,郭子儀突兀的就這樣問了。
郭子儀的問話,就像一錘猛鼓,瞬間將徐義從那種迷茫、糾結和恍惚中拖出來了。
“準備了這麽多年,本帥就是為有一天朝廷出現意外時,隴右軍可以作為國之利器,能力挽狂瀾!”
“出兵是肯定的,並且,咱們出兵不能等朝廷的詔令,必須在事態沒有到不可挽回的情況下,就要大軍進發!”
“就這樣的朝堂,咱們能接到正規的調兵詔令嗎?我是擔心,朝廷這樣下去,長安危矣!”
“然而,此時最應該考慮的便是如何出兵方能不引起朝廷的戒備?如今安祿山謀反,朝廷對於咱們這類邊軍的信任還剩幾何?”
“另外就是,我擔心,基於朝廷目前對邊軍的信任問題,即便是朝廷有詔令讓隴右軍支援,那也是添油式的增兵。這樣的結果,同樣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些年,隴右軍的步卒、騎兵和戰車兵的配合作戰,已經初見成效,並且,這樣的戰術最適合大軍團作戰。如果是朝廷因為某些原因,將隴右軍看做常規軍伍,分散安置,結果會是怎樣,我想諸位也很明白。”
“我不希望隴右軍支援是去送死,同樣,我也不希望因為朝廷存在奸佞,而讓我隴右軍的大將,想封常清、高仙芝一般蒙冤致死!”
“所以,咱們要考慮的不是出兵不出兵,也不是等不等朝廷詔令。如今大盛的狀況,我隴右軍出兵是必須,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出兵。”
“在不引起朝廷懷疑的情況下,同時也能起到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的效果!”
徐義對於朝廷。以及目前戰局的分析,是真正的契合隴右軍這些將領心理的。事實上,在接到有關安祿山反叛的情報之後,諸位就有了出兵勤王的意願。
隻是,緊跟著收到了封常清、高仙芝因為正確的作戰方法,卻被朝廷斬殺的信息後,諸位便有些遲疑了。
偏偏求援的是書信,還是太子殿下的書信,這就說明了,在聖人心裏,或者朝廷的普遍認知裏,對於隴右軍大軍入關也是存在一些疑慮的。
這樣的情況下,出兵勤王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一次妄自動用大軍的罪名。
本來還擔心大帥會隻考慮勤王的功勞,而不考慮實情······
“大帥,末將自以大帥馬首是瞻,一切聽從大帥決斷!”
“主公,末將聽大帥決斷!”
徐義並沒有反意,並且能理智的,客觀的,清晰的明確此時隴右軍的局麵,這讓諸位將領都放心了,也就沒有了任何擔憂,隻需要按照大帥的軍令行事便可。
徐義是真沒有想過謀反,對於整個隴右軍的教化也是忠誠為先。隻是,徐義看到這時候自己的這些屬下似乎有種放鬆的情緒時,徐義才明白,這些人居然對自己的心思有了懷疑。
也是,徐義這些年經營整個隴右的情況,還真的具備了建立獨立王國的基礎。
經濟上、軍事上、政務上包括外交上等等,都有些不同於朝廷,更是一種新的理念。也難怪這些人瞎想了。
徐義不可置否。一個安祿山起事,也是攪動整個大盛局麵的誘因。不止是隴右軍,恐怕大盛朝各地的節度使,都在觀望著整個戰局的走向吧。
所謂出兵增援,所謂勤王,恐怕都浮於表麵了。
徐義這時候才能深刻理解了原本曆史中,安祿山叛軍能所向披靡的原因了。
不亂想了,也該是下決斷的時候了,這是真正的事不宜遲的時候。至於分析成敗得失,那是史學家的事。
“諸位,uu看書 ww.ukans.co 我想過了,若想達到力挽狂瀾的效果,卻還能避開朝廷的猜忌,或者說朝廷猜忌也不影響咱們出兵,甚至可以完全撇開朝廷用兵的策略,唯有一個辦法·······出兵針對叛軍,但卻不受製於朝廷。”
“簡單點說,現在我們隴右軍就出兵平叛,不必等朝廷詔令。但是,咱們出兵不能直接趕往長安勤王。”
“我的策略是,我隴右軍直接向東,殺向河東,然後打穿河東、朔方,直接插到安祿山叛軍身後,從河北道將叛軍的後方打散。”
“然後順著叛軍行軍的路線,一路南下。到那時,有朝廷抵抗叛軍的力量,加上我們自河北道包剿的大勢,可以將叛軍全殲於中原!”
“當然,我隴右軍的戰略必須以規範的文書,奏報於朝廷。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朝廷對隴右軍的疑慮,又可以以圍魏救趙之策,朝廷之危!”
“最為關鍵的是,我隴右軍這樣的出兵勤王,不需要在意朝廷的奸佞的非議,也自然就有了便宜行事之權。”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不提徐義早年在隴右軍的名望,就說這幾年隴右軍的變化,就讓徐義在隴右軍有絕對的威信,讓整個隴右軍的將士絕對信任。
可不嘛,能給他們帶來高質量生活的大帥,那就是最好的大帥。
“大帥,你是說叛軍會顛覆大盛王朝?”
這是所有人心裏的疑問,隻是薛嵩說出來而已。
“想多了,不存在顛覆大盛,別說我們隴右軍尚未出征,就是河西軍、劍南軍等等,都未抵達勤王的戰場。”
“我擔心的這些,而是混亂的朝廷會讓所有有心勤王的武將猶豫。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斬,就是前車之鑒,誰做事不會斟酌一番?”
“加上現在在是否啟用大帥領兵,朝廷都這般爭鬥······形勢難料呀!”
“或許,在朝廷的那些人眼裏,安祿山這是一藩鎮爾,甚至還認為隻不過是介廯之疾吧······叛軍已經到潼關了,朝廷居然還在以誰為帥的問題上爭論不休,這朝堂混亂到何種程度了!”
徐義嘴裏這樣說,而心裏卻是很清楚······即將出現聖人南逃的景象吧?
也就是說,在不遠的將來,原本曆史記載的事件就要發生了,楊家人恐怕也······已經這樣了,楊國忠居然還有心在朝堂攪合?
徐義這時候心裏也有點亂了。
他清楚,大盛不會被滅亡,隻不過會走向更加混亂而已。自己以及自己的隴右軍,自己在西域的勢力,又該如何走。
“大帥,我隴右軍何時出兵?怎樣出兵?”
就在徐義心裏糾結時,郭子儀突兀的就這樣問了。
郭子儀的問話,就像一錘猛鼓,瞬間將徐義從那種迷茫、糾結和恍惚中拖出來了。
“準備了這麽多年,本帥就是為有一天朝廷出現意外時,隴右軍可以作為國之利器,能力挽狂瀾!”
“出兵是肯定的,並且,咱們出兵不能等朝廷的詔令,必須在事態沒有到不可挽回的情況下,就要大軍進發!”
“就這樣的朝堂,咱們能接到正規的調兵詔令嗎?我是擔心,朝廷這樣下去,長安危矣!”
“然而,此時最應該考慮的便是如何出兵方能不引起朝廷的戒備?如今安祿山謀反,朝廷對於咱們這類邊軍的信任還剩幾何?”
“另外就是,我擔心,基於朝廷目前對邊軍的信任問題,即便是朝廷有詔令讓隴右軍支援,那也是添油式的增兵。這樣的結果,同樣是我不想看到的。”
“這些年,隴右軍的步卒、騎兵和戰車兵的配合作戰,已經初見成效,並且,這樣的戰術最適合大軍團作戰。如果是朝廷因為某些原因,將隴右軍看做常規軍伍,分散安置,結果會是怎樣,我想諸位也很明白。”
“我不希望隴右軍支援是去送死,同樣,我也不希望因為朝廷存在奸佞,而讓我隴右軍的大將,想封常清、高仙芝一般蒙冤致死!”
“所以,咱們要考慮的不是出兵不出兵,也不是等不等朝廷詔令。如今大盛的狀況,我隴右軍出兵是必須,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出兵。”
“在不引起朝廷懷疑的情況下,同時也能起到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的效果!”
徐義對於朝廷。以及目前戰局的分析,是真正的契合隴右軍這些將領心理的。事實上,在接到有關安祿山反叛的情報之後,諸位就有了出兵勤王的意願。
隻是,緊跟著收到了封常清、高仙芝因為正確的作戰方法,卻被朝廷斬殺的信息後,諸位便有些遲疑了。
偏偏求援的是書信,還是太子殿下的書信,這就說明了,在聖人心裏,或者朝廷的普遍認知裏,對於隴右軍大軍入關也是存在一些疑慮的。
這樣的情況下,出兵勤王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一次妄自動用大軍的罪名。
本來還擔心大帥會隻考慮勤王的功勞,而不考慮實情······
“大帥,末將自以大帥馬首是瞻,一切聽從大帥決斷!”
“主公,末將聽大帥決斷!”
徐義並沒有反意,並且能理智的,客觀的,清晰的明確此時隴右軍的局麵,這讓諸位將領都放心了,也就沒有了任何擔憂,隻需要按照大帥的軍令行事便可。
徐義是真沒有想過謀反,對於整個隴右軍的教化也是忠誠為先。隻是,徐義看到這時候自己的這些屬下似乎有種放鬆的情緒時,徐義才明白,這些人居然對自己的心思有了懷疑。
也是,徐義這些年經營整個隴右的情況,還真的具備了建立獨立王國的基礎。
經濟上、軍事上、政務上包括外交上等等,都有些不同於朝廷,更是一種新的理念。也難怪這些人瞎想了。
徐義不可置否。一個安祿山起事,也是攪動整個大盛局麵的誘因。不止是隴右軍,恐怕大盛朝各地的節度使,都在觀望著整個戰局的走向吧。
所謂出兵增援,所謂勤王,恐怕都浮於表麵了。
徐義這時候才能深刻理解了原本曆史中,安祿山叛軍能所向披靡的原因了。
不亂想了,也該是下決斷的時候了,這是真正的事不宜遲的時候。至於分析成敗得失,那是史學家的事。
“諸位,uu看書 ww.ukans.co 我想過了,若想達到力挽狂瀾的效果,卻還能避開朝廷的猜忌,或者說朝廷猜忌也不影響咱們出兵,甚至可以完全撇開朝廷用兵的策略,唯有一個辦法·······出兵針對叛軍,但卻不受製於朝廷。”
“簡單點說,現在我們隴右軍就出兵平叛,不必等朝廷詔令。但是,咱們出兵不能直接趕往長安勤王。”
“我的策略是,我隴右軍直接向東,殺向河東,然後打穿河東、朔方,直接插到安祿山叛軍身後,從河北道將叛軍的後方打散。”
“然後順著叛軍行軍的路線,一路南下。到那時,有朝廷抵抗叛軍的力量,加上我們自河北道包剿的大勢,可以將叛軍全殲於中原!”
“當然,我隴右軍的戰略必須以規範的文書,奏報於朝廷。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朝廷對隴右軍的疑慮,又可以以圍魏救趙之策,朝廷之危!”
“最為關鍵的是,我隴右軍這樣的出兵勤王,不需要在意朝廷的奸佞的非議,也自然就有了便宜行事之權。”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