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被這齊刷刷的眼神看得咽了一口唾沫,趕緊用大拇指朝後指了指,說道:
“那咱們要往回走,後麵五百米左右,有一個亂石堆,下麵有進入暗河的洞口。”
腿姐一擺手,穀雨打頭,隊伍立即出發。
很快來到一片雜亂的喬木林內。
在林子中央,有一堆烏黑的亂石堆,走進了細看,會發現有些石頭上有一些斷斷續續的紋理。
神經刀用手摸了摸那些石頭,說道:
“不是天然風蝕的紋理。”
言外之意,這些斷續的紋理應該是人工雕刻。
毛眼吹著胡子笑道:
“有啥奇怪的,沒準又是那不可考年代的東西,是文明但不載與史冊的東西。”
他們不是考古隊,對這些東西興區不大。
按照穀雨的指點,眾人開始搬開這些大小不一的碎石,穀雨聽毛眼的意思,這些石頭上的雕刻,很可能是史前的某些文明遺留,心中難免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那些紋理。
在這裏,他發現出現最多的圖案,也是雕刻最深的紋理,是一個三叉戟的腦袋。
於是他疑惑道:
“這個文明有意思了,對魚叉很執著啊。”
費仁美看了一眼穀雨說的那個圖案,說道:
“這個圖案在陰墟最常見,還有就是眼鏡蛇雕塑,別大驚小怪的。”
陰墟常見三叉戟雕刻?
穀雨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麽,但是很顯然現在不是問的時機,而且這些人似乎對“為什麽”並不好奇。
神經刀就在穀雨身邊,扔掉手裏一塊石頭,說道:
“全世界各地各族文明的傳說裏,三叉戟的地位都非同小可,尤其是在最古老的年代,地理文明之間無法互通,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卻幾乎同時記載了三叉戟這種東西。
而且無一例外的,三叉戟都是很強大的神和魔的武器。
印的濕婆,北歐海王三叉戟,路西法的惡魔三叉戟,還有華夏共工的水神戟。
如此共性足以證明,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必然,那麽我們在陰墟裏看到三叉戟的雕刻,就絲毫不奇怪了,不是嗎?”
穀雨點了點頭,繼續搬石頭。
他有些慨歎,如果神經刀之前不和他說地平論,不和他聊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穀雨覺得,這個神經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個博學之人。
但,現在是個不靠譜的博學之人。
石堆不小,眾人忙活到天將亮,才看到穀雨所說的入口。
這是一個垂直向下的深洞,黑幽幽的冒著涼氣。
站在洞口處,已經可以聽到裏麵傳來悶聲悶氣的隆隆聲,可見水流比較湍急。
拿起探照燈向裏麵照射,可以發現殘留的石台階,雖然已經崩塌了大半,但是還能容一人安全爬下去。
神經刀沒用人說,直接順著石台階爬下去,這裏麵就他對水利工程有所了解,需要他去判斷水深水流速度,然後確定如何渡河。
不大一會,神經刀爬上來,說道:
“水很深很急,最主要是太過冰涼,遊過去難度不小。”
太陽在東邊露頭,刺目的光,讓一夜未睡的人有些恍惚。
但這個時候,佘少男卻來了句:
“不管怎麽樣,咱們要抓緊了,一會肯定有大雨,非常大。”
穀雨抬頭看向萬裏晴空,對於佘少男的關節炎天氣預報產生懷疑。
不過,隊伍裏腿姐他們,卻似乎絲毫沒有懷疑,而是當成了定論和必然。
腿姐皺眉道:
“要是下了大雨,地下暗河會更深,水流會更急,少男大約還有多久下雨?”
佘少男錘了錘膝蓋,呲牙道:
“三個小時五十二分之後降雨開始,四個半小時後,雨量達到極致,最少持續六個小時。”
這~~比天氣預報牛批太多。
腿姐看向穀雨,問道:
“水道長嗎?三個小時咱們能不能通過去。”
穀雨搖了搖頭,說道:
“過不去,拐彎的地方太多,而且這裏的水流不是最急的,進入山環底部,水流才開始真的湍急,遊過去的話,挺危險的。”
朱莉指了指旁邊的喬木,疑惑道:
“我們為什麽不紮個大木筏?那樣豈不是安全又省力?”
神經刀道:
“咱們七個人,實心的木頭肯定不成,載不動。”
穀雨搖頭道:
“不是實心的,是空心的,那些倒在地上枯死的喬木,都是空心的。”
“啊?”
一群人疑惑的看著穀雨。
除了竹子,他們還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它夠粗的空心木頭。
毛眼走過去,用手撫摸倒在地上的一根喬木,摸索片刻,突然笑道:
“嗯,是泡桐樹,難怪穀雨聽裏麵是空心的。好了,大家準備紮排吧,就找這些倒地的枯木,足夠承載咱們了。”
費仁美疑惑的拿起一個細的枯泡桐,撅折了一瞧,裏麵真的有空心,也是嘖嘖稱奇。
毛眼則解釋道:
“這種木頭本來不是空心的,但因為是速生木,髓心比較大,所以幹燥後,會留下很大的空洞。這種木頭常用來做音箱,體輕共振好,雖然不是做排的好材料,但是臨時用用卻足夠了。”
說著,他轉頭問穀雨道:
“水道寬度多少,均勻嗎?”
穀雨內心裏測量了一下,說道:
“寬度接近四米,非常均勻,水麵距離水道棚頂高矮不一,水深不平均,與激流有關。”
毛眼點了點頭,對著眾人道:
“紮排,寬度三米三,做短排三個,彼此蜈蚣體相連。”
這個寬度,在四米寬的水道內行走,既保持了安全距離,又能讓眾人依靠雙手和工具,利用水道牆壁控製木排行走速度。
而蜈蚣連的方式做短排,則是預防木排過長容易在拐彎的地方與石壁撞擊損毀。
這些人帶著碳纖維繩,足夠的鉚釘還有每人一把的殲滅者工兵鏟,製作三個小木排,不要太簡單。
反正也不需要造型好看,隻需要暫時足夠結實就可以了。
經過一番忙碌,三個短木排終於製作完成,分別用纖維繩交錯連接結實。
當木排被他們用繩索順到暗河內時,身後傳來了轟隆隆的雷響,震徹萬宇。
大雨傾瀉而下時,眾人剛好坐上木排,順水而下。
嘩啦啦的水響留在身後,越來越遠。
腿姐和費仁美頭排掌舵,木排頭部架起了一個探照燈,四周漆黑的牆壁吸收了大部分的光線,隻能讓大家看到身前不遠處暗沉沉的水麵起伏,很難看到更遠處。
就近借著燈光可以發現,這水道絕對是人工完成的,因為可以看到組成水道的,是一塊塊巨大的石磚,嚴絲合縫的堆砌而成。
河道隻有四米寬,木排三米三,伸手很容易觸碰兩側石壁。
眾人在竹排上,需要利用手裏的工兵鏟隨時刮動石壁,控製木排的流速。
朱莉看著前方水道輪廓,驚歎道:
“天呐,uu看書ww.uukashu 這麽寬闊規整的下水道,除了近代以外,恐怕隻有古羅馬才有這樣宏偉的地下工程吧。”
說到城市排水文明史,古羅馬是名副其實的元老,甚至有些古羅馬時期建造的下水道,現如今還在服役,福澤幾千年。
神經刀瞄了一眼水道輪廓,作為一個建築工程師,他對建築史的了解自然更加專業。
他搖頭道:
“看輪廓不像古羅馬的製式,古羅馬的下水道都呈慢圓形,弧度並不均勻,而這個下水道整個是圓的一部分,弧度無變化,更像是華夏商代的拱橋圓,所以不好判斷到底是哪個文明的產物。
整個下水道現在看來,沒有看到木製結構和陶管結構,可以斷定,這個下水道必定是非常古老的,而古老的年代,可考的,恐怕隻有華夏的商和古羅馬有這樣的能力建造如此巨大的地下水道工程。”
神經刀所言基本是沒錯的,但這裏麵華夏文明的下水道演化有點奇怪。
因為華夏文明在石器時代,就已經使用燒製的陶管作為城市下水道,甚至早在夏朝的二裏頭遺址內,也都是陶管下水管道。
但是這種形式在商代完全被放棄,到了商代,從偃師商城來看,那裏的下水工程已經全都是石頭結構,沒有使用陶管,這也是個謎團。
不多時,水流開始加速,眾人不得不靠著工兵鏟使勁摩擦牆壁,給木排減速。
工兵鏟與石壁的交界處,火花四射,刺耳的聲音在狹窄的空間內回蕩。
突然,穀雨突然大聲道:
“全都臥倒......”
“那咱們要往回走,後麵五百米左右,有一個亂石堆,下麵有進入暗河的洞口。”
腿姐一擺手,穀雨打頭,隊伍立即出發。
很快來到一片雜亂的喬木林內。
在林子中央,有一堆烏黑的亂石堆,走進了細看,會發現有些石頭上有一些斷斷續續的紋理。
神經刀用手摸了摸那些石頭,說道:
“不是天然風蝕的紋理。”
言外之意,這些斷續的紋理應該是人工雕刻。
毛眼吹著胡子笑道:
“有啥奇怪的,沒準又是那不可考年代的東西,是文明但不載與史冊的東西。”
他們不是考古隊,對這些東西興區不大。
按照穀雨的指點,眾人開始搬開這些大小不一的碎石,穀雨聽毛眼的意思,這些石頭上的雕刻,很可能是史前的某些文明遺留,心中難免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那些紋理。
在這裏,他發現出現最多的圖案,也是雕刻最深的紋理,是一個三叉戟的腦袋。
於是他疑惑道:
“這個文明有意思了,對魚叉很執著啊。”
費仁美看了一眼穀雨說的那個圖案,說道:
“這個圖案在陰墟最常見,還有就是眼鏡蛇雕塑,別大驚小怪的。”
陰墟常見三叉戟雕刻?
穀雨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麽,但是很顯然現在不是問的時機,而且這些人似乎對“為什麽”並不好奇。
神經刀就在穀雨身邊,扔掉手裏一塊石頭,說道:
“全世界各地各族文明的傳說裏,三叉戟的地位都非同小可,尤其是在最古老的年代,地理文明之間無法互通,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卻幾乎同時記載了三叉戟這種東西。
而且無一例外的,三叉戟都是很強大的神和魔的武器。
印的濕婆,北歐海王三叉戟,路西法的惡魔三叉戟,還有華夏共工的水神戟。
如此共性足以證明,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必然,那麽我們在陰墟裏看到三叉戟的雕刻,就絲毫不奇怪了,不是嗎?”
穀雨點了點頭,繼續搬石頭。
他有些慨歎,如果神經刀之前不和他說地平論,不和他聊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穀雨覺得,這個神經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個博學之人。
但,現在是個不靠譜的博學之人。
石堆不小,眾人忙活到天將亮,才看到穀雨所說的入口。
這是一個垂直向下的深洞,黑幽幽的冒著涼氣。
站在洞口處,已經可以聽到裏麵傳來悶聲悶氣的隆隆聲,可見水流比較湍急。
拿起探照燈向裏麵照射,可以發現殘留的石台階,雖然已經崩塌了大半,但是還能容一人安全爬下去。
神經刀沒用人說,直接順著石台階爬下去,這裏麵就他對水利工程有所了解,需要他去判斷水深水流速度,然後確定如何渡河。
不大一會,神經刀爬上來,說道:
“水很深很急,最主要是太過冰涼,遊過去難度不小。”
太陽在東邊露頭,刺目的光,讓一夜未睡的人有些恍惚。
但這個時候,佘少男卻來了句:
“不管怎麽樣,咱們要抓緊了,一會肯定有大雨,非常大。”
穀雨抬頭看向萬裏晴空,對於佘少男的關節炎天氣預報產生懷疑。
不過,隊伍裏腿姐他們,卻似乎絲毫沒有懷疑,而是當成了定論和必然。
腿姐皺眉道:
“要是下了大雨,地下暗河會更深,水流會更急,少男大約還有多久下雨?”
佘少男錘了錘膝蓋,呲牙道:
“三個小時五十二分之後降雨開始,四個半小時後,雨量達到極致,最少持續六個小時。”
這~~比天氣預報牛批太多。
腿姐看向穀雨,問道:
“水道長嗎?三個小時咱們能不能通過去。”
穀雨搖了搖頭,說道:
“過不去,拐彎的地方太多,而且這裏的水流不是最急的,進入山環底部,水流才開始真的湍急,遊過去的話,挺危險的。”
朱莉指了指旁邊的喬木,疑惑道:
“我們為什麽不紮個大木筏?那樣豈不是安全又省力?”
神經刀道:
“咱們七個人,實心的木頭肯定不成,載不動。”
穀雨搖頭道:
“不是實心的,是空心的,那些倒在地上枯死的喬木,都是空心的。”
“啊?”
一群人疑惑的看著穀雨。
除了竹子,他們還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它夠粗的空心木頭。
毛眼走過去,用手撫摸倒在地上的一根喬木,摸索片刻,突然笑道:
“嗯,是泡桐樹,難怪穀雨聽裏麵是空心的。好了,大家準備紮排吧,就找這些倒地的枯木,足夠承載咱們了。”
費仁美疑惑的拿起一個細的枯泡桐,撅折了一瞧,裏麵真的有空心,也是嘖嘖稱奇。
毛眼則解釋道:
“這種木頭本來不是空心的,但因為是速生木,髓心比較大,所以幹燥後,會留下很大的空洞。這種木頭常用來做音箱,體輕共振好,雖然不是做排的好材料,但是臨時用用卻足夠了。”
說著,他轉頭問穀雨道:
“水道寬度多少,均勻嗎?”
穀雨內心裏測量了一下,說道:
“寬度接近四米,非常均勻,水麵距離水道棚頂高矮不一,水深不平均,與激流有關。”
毛眼點了點頭,對著眾人道:
“紮排,寬度三米三,做短排三個,彼此蜈蚣體相連。”
這個寬度,在四米寬的水道內行走,既保持了安全距離,又能讓眾人依靠雙手和工具,利用水道牆壁控製木排行走速度。
而蜈蚣連的方式做短排,則是預防木排過長容易在拐彎的地方與石壁撞擊損毀。
這些人帶著碳纖維繩,足夠的鉚釘還有每人一把的殲滅者工兵鏟,製作三個小木排,不要太簡單。
反正也不需要造型好看,隻需要暫時足夠結實就可以了。
經過一番忙碌,三個短木排終於製作完成,分別用纖維繩交錯連接結實。
當木排被他們用繩索順到暗河內時,身後傳來了轟隆隆的雷響,震徹萬宇。
大雨傾瀉而下時,眾人剛好坐上木排,順水而下。
嘩啦啦的水響留在身後,越來越遠。
腿姐和費仁美頭排掌舵,木排頭部架起了一個探照燈,四周漆黑的牆壁吸收了大部分的光線,隻能讓大家看到身前不遠處暗沉沉的水麵起伏,很難看到更遠處。
就近借著燈光可以發現,這水道絕對是人工完成的,因為可以看到組成水道的,是一塊塊巨大的石磚,嚴絲合縫的堆砌而成。
河道隻有四米寬,木排三米三,伸手很容易觸碰兩側石壁。
眾人在竹排上,需要利用手裏的工兵鏟隨時刮動石壁,控製木排的流速。
朱莉看著前方水道輪廓,驚歎道:
“天呐,uu看書ww.uukashu 這麽寬闊規整的下水道,除了近代以外,恐怕隻有古羅馬才有這樣宏偉的地下工程吧。”
說到城市排水文明史,古羅馬是名副其實的元老,甚至有些古羅馬時期建造的下水道,現如今還在服役,福澤幾千年。
神經刀瞄了一眼水道輪廓,作為一個建築工程師,他對建築史的了解自然更加專業。
他搖頭道:
“看輪廓不像古羅馬的製式,古羅馬的下水道都呈慢圓形,弧度並不均勻,而這個下水道整個是圓的一部分,弧度無變化,更像是華夏商代的拱橋圓,所以不好判斷到底是哪個文明的產物。
整個下水道現在看來,沒有看到木製結構和陶管結構,可以斷定,這個下水道必定是非常古老的,而古老的年代,可考的,恐怕隻有華夏的商和古羅馬有這樣的能力建造如此巨大的地下水道工程。”
神經刀所言基本是沒錯的,但這裏麵華夏文明的下水道演化有點奇怪。
因為華夏文明在石器時代,就已經使用燒製的陶管作為城市下水道,甚至早在夏朝的二裏頭遺址內,也都是陶管下水管道。
但是這種形式在商代完全被放棄,到了商代,從偃師商城來看,那裏的下水工程已經全都是石頭結構,沒有使用陶管,這也是個謎團。
不多時,水流開始加速,眾人不得不靠著工兵鏟使勁摩擦牆壁,給木排減速。
工兵鏟與石壁的交界處,火花四射,刺耳的聲音在狹窄的空間內回蕩。
突然,穀雨突然大聲道:
“全都臥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