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不要點開,稍後修改)


    (暫時不要點開,稍後修改)


    曹娥江中遊西岸一帶山勢嵯峨,易守難攻,如果這裏有個數千兵丁,裝備火槍、大炮,且子藥充足的話,當可給渡江的東岸人造成極大的困難。


    但事實上沒有!清軍在這裏隻有一個千總,麾下兵額缺損也很厲害,林林總總隻有六七百人,再加上一些臨時動員起來的鄉勇,也不過千人罷了,既缺火槍、又缺火炮,如何濟得了事!因此,在驍勇的第七混成營、第十一混成營揀選出來的兩百名優等射手乘船衝到河岸附近後,隻用了幾分鍾的排槍齊射,就讓這些清軍、團丁一哄而散了,輕鬆地像是一場武裝遊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7噸級小火輪還送過來了兩個工程兵排,這些人在登岸後,立刻第一時間修築起了簡易的工事,防止清軍派出騎兵大隊來衝擊這兩百名當先渡河的火槍手。不過很顯然他們想多了,一直到日上三竿,足足好幾個小時過去,都沒有出現人數上百的清國騎兵。而這個時候,第十一混成營差不多已經全數登岸了,營長李之信少校正指揮部下搶占高地,搭起射擊掩體,一麵防止清軍騎兵衝擊,一麵掩護後續部隊登陸。


    至當天夜間,第七混成營、浙江新軍第五師一部也已登陸完畢,總計約五千餘人,同時還有許多物資、彈藥和器械。第二天(6月8日),前一日臨時打製的不少木筏也被投入了使用,東岸人渡河的效率大大增加,截止當天晚些時分,已經有一萬七千餘人渡河完畢,同時最後一批火藥也已運到西岸,此時尚留在東岸的物資,就隻有一些糧食了。


    6月9日,休息半天後,全軍集結向北進發,直趨紹興府城而去。總指揮儒尼奧有些奇怪,為何在這渡河的兩天兩夜間,不見清軍前來騷擾?如果說第一天沒得到消息的話還情有可原,但當天中午紹興府城應該就得到消息了,如果清軍動作夠快的話,第二天下午晚些十分就可抵達東岸人的渡何處,雖然那個時候用處也已經不大了。


    1680年7月1日,緩緩行進到紹興府城外數裏的東岸大軍停下了腳步,然後派出偵騎四處查探消息。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將一路上搜羅到的人口全都抓了起來,然後用小火輪和木筏將其送到對岸,交由閔鴻貴指揮的運輸輜重、糧草和彈藥的後勤隊伍押解回寧波府,作為日後移民人口的儲備。


    紹興府城是一座大縣,而且兩縣同城(會稽、山陰二縣),不但縣城占地頗廣,這人口、財富也是出了名的多。因此兩萬餘東岸大軍抵達外圍後,個個摩拳擦掌,想要將其一鼓拿下,讓大夥也發發小財,雖然之前攻打上虞縣時眾人收獲已經不小了。


    不過底下人想的是怎麽發財,作為東岸大軍的總指揮,儒尼奧中校想的卻是如何殲滅更多的清軍有生力量。雖然此時手頭隻有兩萬一千人馬(留了兩千名仆從軍守衛渡口,接運補給物資),但他還是很有信心,正麵對上三四萬的清軍時仍可戰而勝之,底氣就是他帶到此地的都是精銳,沒一個慫包,而且裝備精良,後勤相對充足。


    但問題是東岸人在紹興府是兩眼一抹黑,特別是在這北部沿海平原,找個帶路黨都費勁,別說主動前來報告情況的了。因此,儒尼奧中校現在真的摸不清此刻紹興有多少清軍,裝備情況如何,又屯駐於何處等等,讓他很難做一個全盤的策劃。


    沒奈何之下,他一麵派出小股部隊(但數量不多,且嚴格限製距離,盡量不給清軍機會)去附近鄉村搜羅糧食、牲畜,減輕後方輸運糧草的壓力,同時也將遇到的所有人口通通抓走,經渡口送往曹娥江以東。就這樣搞了一天,直到7月日中午,東岸人終於遇到了一波敵人:約兩千名騎兵。


    遇到這股敵人的是第十一混成營及第七混成營各一部(這兩個營的營直屬部隊及騎兵均被抽調他處)。該部在會稽縣城以南剛剛洗劫了一支清軍的運糧隊,不但繳獲了三千餘石糧食,同時也趁機拷問出了一些有用的訊息,比如清國皇帝的弟弟、裕親王福全正駐蹕蕭山縣城,並在那兒設立了總糧台,匯集重兵,隨時援救會稽縣城。不過,正當他們打算繼續去野外捕捉清軍,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時,突然就遇到了這支清軍馬隊。


    倉促的戰鬥很快就打響了。在發射出了槍膛內已經準備好的一發彈藥後,兩個營的步兵快速上前,在大約五百米的距離上就開始射擊,速率還不慢,至少一分鍾兩發的射速維持住不成問題——雖然這個距離上槍彈的威力已經較小了,準頭也非常差,但依然給散得較開的清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炮兵這個時候也已經來不及架設大炮了,紛紛與輜重連的弟兄們一起,盡可能將更多的障礙物堆到陣前,給衝過來的清軍馬隊製造麻煩。指揮戰鬥的李之信少校略微有些緊張,但依然清晰、準確地下達了命令,與他和他的直屬部下們相比,在遠東征戰了好幾年的第七混成營倒頗有些從容不迫之感,軍官們自如地下著口令,鼓號手雖然臉色蒼白,鼓點聲卻沒怎麽亂,這令李之信少校略略有些感慨:戰爭真是鍛煉人哪!


    五百米的射擊距離是可怕的,因為還沒進入清軍騎兵衝鋒距離呢,這就倒下好多了,清軍一下子陷入了混亂之中。不過似乎帶隊的軍官威望比較足,他製止了混亂,然後挑了一名將官,讓其帶著數百名騎兵一馬當先開始提速,打算衝一波試試。而他本人,則將剩下的馬隊分成兩撥,從兩翼繞行突擊,看看能不能讓東岸人的陣腳鬆動,如果可以的話,那真是中大獎了,如果不行,但自然灰頭土臉退去不提。


    射擊在繼續。清軍的騎兵提速較慢,因為不斷有人中槍倒下,這造成了不小的混亂。與此同時,東岸人今天在這麽遠的距離上就進行射擊也極大震撼了他們的內心,許多人現在還處於一種頭腦發白的懵逼狀態,以前隱約聽說藍衣賊的火銃手犀利無比,一直沒個直觀印象,今天算是見識了,這使得一些人下意識放慢了手腳動作,以讓自己能夠處在相對後一點的位置上。


    東岸步兵的射擊仍在繼續,軍官的口令聲已經聽不見了,就連他們吹的銅哨聲漸漸也被淹沒在了爆豆般的槍聲中。而隨著他們的努力,正麵清軍騎兵不斷有人倒下,然後速度始終提不起來,然後繼續被排槍射擊,如此惡性循環。


    這種程度的殺傷令清軍上下有些膽寒。漸漸的,一些人開始撥轉馬頭離去,而他們的行動又帶動了更多的人效仿,於是正麵清軍這波攻勢還未開始就陷入了崩潰之中。當他們最終衝到一百多米速度衝刺的距離時,已經隻有寥寥數十騎還在努力,其餘人不是戰死就是向後潰逃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而正麵的騎兵潰逃,迂回兩翼的清軍騎兵一部進行試探性攻擊,但尚未靠近就被一頓排槍擊退,死傷了數十騎,而另一部壓根連嚐試都沒嚐試,就遠遠地觀望了下,然後便遁走了,可見戰鬥意誌之低下。


    看到三路清軍都撤到遠處後,李之信心頭的那塊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雖然在本土帶隊征討過多次土人,但那種規模和烈度的戰鬥,如何能比得上眼前這種真刀真槍的廝殺!他估摸著,剛才這短短幾分鍾的戰鬥,他的部下基本保持了一分鍾兩發的射速,發揮出了正常水平。而對麵的三路清軍,死傷當以正麵一路最為慘重,估計先後躺下了三四百騎,可謂是大傷筋骨。左右兩翼的清軍死傷不重,左翼大概躺下了七八十騎的樣子,右翼因為放棄進攻,隻有十來個倒黴鬼做了東岸人的槍下亡魂——三路加起來超過了四百騎兵陣亡,結果連東岸官兵的臉都沒看清,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滿蒙鐵騎縱橫多年,不是沒有敗過,但敗得如此之離奇、如此之難堪的,還是頭一回呢。


    剩下的一千多騎清軍此時士氣低落,也不敢再停留了,稍稍整理了下隊形後,一溜煙地撤向了西麵,連陣亡者的屍體也沒法收取。


    不過也幸虧他們跑得快,在他們走後不過半個多小時,千餘名東岸騎兵也騎著黑水大馬趕來了戰場。在看到滿地倒斃的清軍屍體及戰馬後,他們也是張大了嘴巴,有些吃驚。接下來也沒什麽可說的了,李之信讓騎兵兄弟們幫忙警戒,然後招呼大夥拿刀砍下陣亡的清軍騎兵腦袋,打算拿刀會稽縣城下打擊敵軍士氣,當然倒斃或受傷的戰馬也不放過了,通通就地宰殺,充作軍糧,以減輕後勤部隊的運輸壓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唐浮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