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輕輕劃過,一條血箭飛出,騎手沉重的軀體重重摔倒在了草地上,輕輕抽搐了兩下,再無聲息。
李紹榮輕夾馬腹,再度追上一人。那還是個半大孩子,估計十四五歲的樣子,手裏拿著一杆木矛。驚慌失措之下亂跑亂撞,消耗了太多體力,此時手中的木矛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支撐著他不倒下去的拐杖。
“噗!”少年毫無章法地揮動著木矛,結果胸口被一把厚背大刀劃中。刀刃並不鋒利,但借助馬勢,幾乎將少年的胸口給切成了兩半。
“這是最後一個了!”李紹榮下馬,將少年的頭顱斬落,懸於馬鞍之下。
這個龐咩部,是在宥州西北三十多裏的地方被圍上的,幾乎就要進入鹽州境內了。該部總共一千五百多男丁,據說派了兩百人進宥州城助守,都是族中勇士。剩下的人在附近放牧,等得到消息時,發現拓跋部但固守城池,根本不敢戰,覺得事情有點不對,開始逃跑。
但這個時候逃跑,又豈是那麽容易?
於是在數日後,被鐵林軍騎兵綴上,先打了一仗,大敗,死傷三百餘人,隨後便被兩千騎衝入部落中,大砍大殺,現在基本可以說除名了。男丁死傷大半,婦孺被俘三千多,牛羊馬驢四萬餘頭盡成了他人的戰利品。
“隊副,折將軍命我們留下來,將丁口牛羊送往烏延城。”一騎從遠方過來,報道。他的馬鞍下也掛了兩顆人頭,這個龐咩部,看來真的是完了。
“遊奕使要去哪裏?”李紹榮翻身上馬,皺著眉頭問道。
他是銀城人,遊奕使折嗣裕是新秦大族,同為麟州老鄉,折將軍對他還是很照顧的。再加上他本人騎術高超,弓槊雙絕,甚有勇力,因此在馬隊大擴軍那會,順利升了一級,當上了隊副。今日攻龐咩部一戰,又立了點功勞,但若想升隊正,感覺還差了那麽點意思。正想繼續廝殺立功呢,結果得了個押運俘虜財貨的差事,頓時心中煩悶。
“折將軍去追歲香部了。斥候已經發現了他們的牧場,大概有數萬頭牲畜,折將軍不想被武威軍那幫人搶走功勞,急匆匆帶人去追了。”
“李唐賓……”李紹榮無語。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武威軍遊奕使確實有兩把刷子,一杆鐵槍使得出神入化,箭術也不差。手底下那兩千騎也很能打,一日間便連破兩部,旺莽額部的幾個頭人皆被陣斬,確實凶悍得緊。
草原上的拓跋氏附庸部落,如今都是待宰牛羊。算上正在鹽州突襲吳移四部的經略軍騎卒,竟然有上萬騎兵在搶功勞。他估摸著,再抄掠個月餘,就算直接退兵,不打宥州了,這趟也大有斬獲。
拓跋家丟了大臉,附庸部落或死或逃或降,如此表現,南山、東山各部黨項心裏也會瞧不起吧?那樣可就是死狗一隻了!開春過後,他們的實力會愈發衰弱,屆時大帥多半能拉攏到更多的黨項部族來分食拓跋家的財富。
這宥州,很可能不攻而破啊!
跟著大帥打仗,可真是帶勁。若是換個人來,多半已經在鎮內征發全部士卒、民壯,弄個六七萬人,將宥州城圍個裏三層外三層,然後蟻附攻城,那樣要死多少人?一旦攻城過程中損失大了,宥州的拓跋氏更不敢投降,因為害怕城破後被人屠城泄憤。這一方猛攻,一方死守的,打到最後,天知道是什麽結局,反正雙方傷亡都會很大。
“走吧,去崔副將那邊集合吧。”李紹榮有些意興闌珊。
與李紹榮他們這邊類似的,還有已經運動到宥州以南百裏的義從軍部。
兩千草原部族騎兵數日前擊破了兩個部落,俘獲不少牛羊。隨後,他們甚至衝到橫山北麓,劫掠了一個據說是沒藏氏附庸的小部落。這個部落以種田為主,有寨子,不像草原上牧民一樣全無守禦,因此隻被劫掠了少數牛羊、穀物和丁口。
不過魏蒙保也從這些俘虜口中得出了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渾州川沒藏氏要出兵了,已經令他們部落準備糧食以及仆從士兵。
消息很快便送到了邵樹德案頭,於是他決定調整部署。
主力步軍不動,仍在城外屯著,不停邀戰敵軍,誘使他們野戰。騎兵開始慢慢收攏,一萬三千餘騎呢,從橫山到宥州,一百多裏地,沒藏氏的步兵真敢大舉深入嗎?若敢來,那正好!一路上騎兵各部輪番上陣騷擾甚至小規模襲擊,讓你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焦慮、緊張,始終處於全神戒備的狀態,待露出破綻時,騎軍各部一擁而上,如群狼捕獵,將其分食殆盡。
不露出破綻也沒關係。老子是靠步兵起家的,倚為心腹的也一直是鐵林軍、武威軍這一萬多步卒,這是自己最主要的財富,是自己的權力來源。以養精蓄銳的百戰精兵,對上你疲累至極、器械不全的山民,就不信打不贏!說不定,還能把拓跋家的人從城裏騙出來點,一起打了呢!
“李一仙!”邵樹德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來劃去,一會在百井戍停留一下,一會是烏延城,一會又移到了宥州。
“大帥。”李一仙行禮道。
“折嗣倫到哪了?”
“已入宥州境,路上挑了一個部落。聽說是拓跋家近支,折將軍恨極,屠了不少人,因此耽擱了些時日。”李一仙答道。
邵樹德搖了搖頭。“屠了不少人”的意思,估計就是全屠了吧,李一仙這話說得委婉了。
邵樹德對折掘氏、拓跋氏之間的恩怨沒興趣,那個部落算他倒黴,多半手裏有折掘氏的血債。以前有拓跋家撐腰當然無事,可這會拓跋家龜縮不出,他們遇到折掘氏,自然慘到不能更慘。
但這種事怎麽說呢,折嗣倫應該也折損了一些兵馬吧?在知道自己必死的情況下,自然要是拚死抵抗的。如果知道戰敗後還能投降,那打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不用打就能降。
昨日梅訛十族中的一部,就主動過來表示願降。邵樹德赦免了他們的罪過,隻要求他們殺了部中傾向於拓跋氏的人,這事就算過去了,以後安心給夏州納貢即可。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個部落其實隻是過來探路的。自己放過了他們,可想而知接下來會有更多的部落趕過來投靠。拓跋氏的羽翼,將一天比一天少,直到光禿禿為止。
“大帥,拓跋思恭之弟思諫來了。”正在思考各軍部署之時,李一仙又進來稟報道。
邵樹德嘴角微微翹起了點弧度。
“讓他過來。”轉身坐到高背交椅上後,下令道。
搜完身後,拓跋思諫便被帶進了大帳。
“宥州黨項兵馬副使拓跋思諫見過大帥。”拓跋思諫大概三十餘歲,一臉風霜之色,看起來就像是個草原上的尋常漢子。
“拓跋將軍還認邵某是大帥?那為何屢召不至?”
“州內不靖,各部時常鬧事,兄長亦是走不開。”
“竟有此事?”邵樹德訝異道:“那是得給拓跋刺史益兵了。武威軍數千人,能征慣戰,便讓其屯駐宥州,協助拓跋刺史,如何?”
“大帥要如何才肯退兵?”發現耍嘴皮子功夫沒用後,拓跋思諫深吸了口氣,直接問道。
“本帥上任以來,還沒到過宥州城呢。拓跋刺史何不出城相迎?某亦不是趕盡殺絕之人,拓跋刺史多年來勞苦功高,恰綏州裴刺史數次告老,便讓拓跋刺史去綏州主政好了。”邵樹德說道:“綏州繁華,亦讓拓跋氏得享富貴,窩在這宥州有甚意思,拓跋將軍以為如何?”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拓跋思諫明白,這其實是邵樹德開出的條件了。說得好聽!綏州是他起家的地方,到那裏去當刺史,那是真刺史嗎?怕是連大門都出不了吧?識相的話,不與舊部聯係,或能當個富家翁,若還與宥州草原上有聯係,“暴斃”是大概率的事情。
生死操於人手,這如何可以!
“大帥,拓跋部願進獻馬千匹、牛萬頭、羊十萬隻,隻要大帥退兵。”拓跋思諫知道雙方其實很難談了,但仍然打算嚐試下,於是開出了自己的條件:“聽聞大帥英雄風流,吾弟思敬有一女,年方二八,秀外慧中,亦願獻予大帥為妾。”
邵樹德聞言一笑,道:“拓跋刺史這是還不死心啊。”
拓跋思諫聞言臉色一變,頓時也換了口氣,道:“大帥自信一定能勝?須知平夏黨項數十萬口,拓跋氏向為共主,隻需一聲號令,各部集結兵馬來戰,屆時又如何?”
這就是吹牛了!平夏黨項,拓跋氏何德何能號令諸部?當麟州折家不存在麽?當地斤澤嵬才氏不存在麽?如今困守一城,各部離散,還有多少人願意聽你家號令?
“既如此,何複多言?”邵樹德笑道:“拓跋將軍還是回去吧,告訴拓跋刺史,本帥要在宥州過年。”
李紹榮輕夾馬腹,再度追上一人。那還是個半大孩子,估計十四五歲的樣子,手裏拿著一杆木矛。驚慌失措之下亂跑亂撞,消耗了太多體力,此時手中的木矛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支撐著他不倒下去的拐杖。
“噗!”少年毫無章法地揮動著木矛,結果胸口被一把厚背大刀劃中。刀刃並不鋒利,但借助馬勢,幾乎將少年的胸口給切成了兩半。
“這是最後一個了!”李紹榮下馬,將少年的頭顱斬落,懸於馬鞍之下。
這個龐咩部,是在宥州西北三十多裏的地方被圍上的,幾乎就要進入鹽州境內了。該部總共一千五百多男丁,據說派了兩百人進宥州城助守,都是族中勇士。剩下的人在附近放牧,等得到消息時,發現拓跋部但固守城池,根本不敢戰,覺得事情有點不對,開始逃跑。
但這個時候逃跑,又豈是那麽容易?
於是在數日後,被鐵林軍騎兵綴上,先打了一仗,大敗,死傷三百餘人,隨後便被兩千騎衝入部落中,大砍大殺,現在基本可以說除名了。男丁死傷大半,婦孺被俘三千多,牛羊馬驢四萬餘頭盡成了他人的戰利品。
“隊副,折將軍命我們留下來,將丁口牛羊送往烏延城。”一騎從遠方過來,報道。他的馬鞍下也掛了兩顆人頭,這個龐咩部,看來真的是完了。
“遊奕使要去哪裏?”李紹榮翻身上馬,皺著眉頭問道。
他是銀城人,遊奕使折嗣裕是新秦大族,同為麟州老鄉,折將軍對他還是很照顧的。再加上他本人騎術高超,弓槊雙絕,甚有勇力,因此在馬隊大擴軍那會,順利升了一級,當上了隊副。今日攻龐咩部一戰,又立了點功勞,但若想升隊正,感覺還差了那麽點意思。正想繼續廝殺立功呢,結果得了個押運俘虜財貨的差事,頓時心中煩悶。
“折將軍去追歲香部了。斥候已經發現了他們的牧場,大概有數萬頭牲畜,折將軍不想被武威軍那幫人搶走功勞,急匆匆帶人去追了。”
“李唐賓……”李紹榮無語。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武威軍遊奕使確實有兩把刷子,一杆鐵槍使得出神入化,箭術也不差。手底下那兩千騎也很能打,一日間便連破兩部,旺莽額部的幾個頭人皆被陣斬,確實凶悍得緊。
草原上的拓跋氏附庸部落,如今都是待宰牛羊。算上正在鹽州突襲吳移四部的經略軍騎卒,竟然有上萬騎兵在搶功勞。他估摸著,再抄掠個月餘,就算直接退兵,不打宥州了,這趟也大有斬獲。
拓跋家丟了大臉,附庸部落或死或逃或降,如此表現,南山、東山各部黨項心裏也會瞧不起吧?那樣可就是死狗一隻了!開春過後,他們的實力會愈發衰弱,屆時大帥多半能拉攏到更多的黨項部族來分食拓跋家的財富。
這宥州,很可能不攻而破啊!
跟著大帥打仗,可真是帶勁。若是換個人來,多半已經在鎮內征發全部士卒、民壯,弄個六七萬人,將宥州城圍個裏三層外三層,然後蟻附攻城,那樣要死多少人?一旦攻城過程中損失大了,宥州的拓跋氏更不敢投降,因為害怕城破後被人屠城泄憤。這一方猛攻,一方死守的,打到最後,天知道是什麽結局,反正雙方傷亡都會很大。
“走吧,去崔副將那邊集合吧。”李紹榮有些意興闌珊。
與李紹榮他們這邊類似的,還有已經運動到宥州以南百裏的義從軍部。
兩千草原部族騎兵數日前擊破了兩個部落,俘獲不少牛羊。隨後,他們甚至衝到橫山北麓,劫掠了一個據說是沒藏氏附庸的小部落。這個部落以種田為主,有寨子,不像草原上牧民一樣全無守禦,因此隻被劫掠了少數牛羊、穀物和丁口。
不過魏蒙保也從這些俘虜口中得出了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渾州川沒藏氏要出兵了,已經令他們部落準備糧食以及仆從士兵。
消息很快便送到了邵樹德案頭,於是他決定調整部署。
主力步軍不動,仍在城外屯著,不停邀戰敵軍,誘使他們野戰。騎兵開始慢慢收攏,一萬三千餘騎呢,從橫山到宥州,一百多裏地,沒藏氏的步兵真敢大舉深入嗎?若敢來,那正好!一路上騎兵各部輪番上陣騷擾甚至小規模襲擊,讓你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焦慮、緊張,始終處於全神戒備的狀態,待露出破綻時,騎軍各部一擁而上,如群狼捕獵,將其分食殆盡。
不露出破綻也沒關係。老子是靠步兵起家的,倚為心腹的也一直是鐵林軍、武威軍這一萬多步卒,這是自己最主要的財富,是自己的權力來源。以養精蓄銳的百戰精兵,對上你疲累至極、器械不全的山民,就不信打不贏!說不定,還能把拓跋家的人從城裏騙出來點,一起打了呢!
“李一仙!”邵樹德的手指在地圖上劃來劃去,一會在百井戍停留一下,一會是烏延城,一會又移到了宥州。
“大帥。”李一仙行禮道。
“折嗣倫到哪了?”
“已入宥州境,路上挑了一個部落。聽說是拓跋家近支,折將軍恨極,屠了不少人,因此耽擱了些時日。”李一仙答道。
邵樹德搖了搖頭。“屠了不少人”的意思,估計就是全屠了吧,李一仙這話說得委婉了。
邵樹德對折掘氏、拓跋氏之間的恩怨沒興趣,那個部落算他倒黴,多半手裏有折掘氏的血債。以前有拓跋家撐腰當然無事,可這會拓跋家龜縮不出,他們遇到折掘氏,自然慘到不能更慘。
但這種事怎麽說呢,折嗣倫應該也折損了一些兵馬吧?在知道自己必死的情況下,自然要是拚死抵抗的。如果知道戰敗後還能投降,那打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甚至不用打就能降。
昨日梅訛十族中的一部,就主動過來表示願降。邵樹德赦免了他們的罪過,隻要求他們殺了部中傾向於拓跋氏的人,這事就算過去了,以後安心給夏州納貢即可。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個部落其實隻是過來探路的。自己放過了他們,可想而知接下來會有更多的部落趕過來投靠。拓跋氏的羽翼,將一天比一天少,直到光禿禿為止。
“大帥,拓跋思恭之弟思諫來了。”正在思考各軍部署之時,李一仙又進來稟報道。
邵樹德嘴角微微翹起了點弧度。
“讓他過來。”轉身坐到高背交椅上後,下令道。
搜完身後,拓跋思諫便被帶進了大帳。
“宥州黨項兵馬副使拓跋思諫見過大帥。”拓跋思諫大概三十餘歲,一臉風霜之色,看起來就像是個草原上的尋常漢子。
“拓跋將軍還認邵某是大帥?那為何屢召不至?”
“州內不靖,各部時常鬧事,兄長亦是走不開。”
“竟有此事?”邵樹德訝異道:“那是得給拓跋刺史益兵了。武威軍數千人,能征慣戰,便讓其屯駐宥州,協助拓跋刺史,如何?”
“大帥要如何才肯退兵?”發現耍嘴皮子功夫沒用後,拓跋思諫深吸了口氣,直接問道。
“本帥上任以來,還沒到過宥州城呢。拓跋刺史何不出城相迎?某亦不是趕盡殺絕之人,拓跋刺史多年來勞苦功高,恰綏州裴刺史數次告老,便讓拓跋刺史去綏州主政好了。”邵樹德說道:“綏州繁華,亦讓拓跋氏得享富貴,窩在這宥州有甚意思,拓跋將軍以為如何?”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拓跋思諫明白,這其實是邵樹德開出的條件了。說得好聽!綏州是他起家的地方,到那裏去當刺史,那是真刺史嗎?怕是連大門都出不了吧?識相的話,不與舊部聯係,或能當個富家翁,若還與宥州草原上有聯係,“暴斃”是大概率的事情。
生死操於人手,這如何可以!
“大帥,拓跋部願進獻馬千匹、牛萬頭、羊十萬隻,隻要大帥退兵。”拓跋思諫知道雙方其實很難談了,但仍然打算嚐試下,於是開出了自己的條件:“聽聞大帥英雄風流,吾弟思敬有一女,年方二八,秀外慧中,亦願獻予大帥為妾。”
邵樹德聞言一笑,道:“拓跋刺史這是還不死心啊。”
拓跋思諫聞言臉色一變,頓時也換了口氣,道:“大帥自信一定能勝?須知平夏黨項數十萬口,拓跋氏向為共主,隻需一聲號令,各部集結兵馬來戰,屆時又如何?”
這就是吹牛了!平夏黨項,拓跋氏何德何能號令諸部?當麟州折家不存在麽?當地斤澤嵬才氏不存在麽?如今困守一城,各部離散,還有多少人願意聽你家號令?
“既如此,何複多言?”邵樹德笑道:“拓跋將軍還是回去吧,告訴拓跋刺史,本帥要在宥州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