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五年,十二月。


    這一年,大宋很多地方出現了饑荒,朝廷雖然早有安排,可還是有疏漏的地方。


    內閣衙門來了一個人,曹州知府李行德,李行德遠道而來不為別的,向朝廷要糧。


    一大早就在內閣等候,結果七位內閣大臣一個鬥不在,李行德萬分焦急,又找不到他們。


    到了晌午時分,趙普行色匆匆地走進廳堂,李行德一看趕緊站了起來。


    “趙大人……”


    李行德想叫住趙普,可趙普好似沒聽見一樣,此時“大人”的稱呼已經流行開來,要說來頭還是從郭浩那裏開始的。


    李行德見趙普不搭理自己,連忙追了上去,七位內閣此時都忙著統計國家一年的情況,要趕在過年前向郭浩匯報。


    “趙大人,趙大人……”


    李行德心急如焚,曹州十萬百姓等著他救命呢,多耽誤一天就可能餓死不少人,所以他耽誤不得。


    迫不得已,李行德一把抓住了趙普,趙普這才停下,回頭看了一眼李行德。


    “趙大人,您一定要幫幫忙啊,曹州大饑,十萬百姓都等著我呢,朝廷什麽時候撥糧啊!”


    聽到這句話,趙普臉色一沉,沉聲道:“要糧你就去戶部,你來找我作甚!”


    李行德聞言苦笑,道:“下官已經找過了,可是石大人說曹州不缺糧,無論下官怎麽解釋,他就是不信!


    趙大人,當初您……可是答應我們,借走的糧食會還的,可是都過去這麽久了,我實在是扛不住了!”


    李行德還想說下去,趙普忽然打斷他道:“住口!”


    隨即看了看左右,看左右沒人,趙普的臉色這才緩和:“李大人,當時的情況你也知道,陛下征討遼東,需要大批的糧食,從南方運一時來不及,隻能從當地籌措。


    朝廷欠你們的糧食會還的,但是現在各地都有天災,朝廷也很難辦啊。


    你身為一州長官,不能什麽都管朝廷要嘛,朝廷每年給你們那麽多俸祿,不就是讓你們解決問題的。


    好了,本官還有事要忙,有什麽事你去找石大人,如果他不給,你就自己想辦法!”


    趙普說完轉身離開,李行德楞在那裏,大腦一片空白,沒有糧食,曹州的百姓怎麽辦!


    對於天災,朝廷其實早有預警的,由於引進、改良糧食作物,郭浩沒擔心過糧食問題。


    可凡事總有意外,郭浩征討遼東,需要大批糧草,之前從地方調度了一些,可是還是不夠。


    後來宋遼兩國決戰,郭浩下令務必保證糧草,於是內閣決定動用山東諸州的糧食,這個決定兩位皇子也是同意的。


    不隻是曹州,還有登州、萊州等州郡,糧庫幾乎被掏空,本以為來年豐收就可以填補上,哪成想山東大旱,部分地區顆粒無收。


    這件事郭浩不知情,兩位皇子又被發配到邊地,王溥因為太子的事致士,此時內閣沒人敢站出來。


    戶部尚書石熙載倒是知情,可是他也不敢給糧啊,六部歸內閣管,內閣歸郭浩管。


    郭浩不知道的事情,肯定是內閣有意隱瞞,此時戶部調糧肯定會驚動郭浩,郭浩如果生氣了,很多人都會收到牽連。


    原本趙普和王溥他們不是一路人,可是郭浩征討遼東他雙手讚成,所以當初他也是投了票的,陳玄也是如此。


    當天晚上,趙府,書房中。


    “趙大人,李行德找到京城來了,照這樣下去,遲早會被陛下知道,我看我們還是告訴陛下吧!”


    趙普聞言皺眉,道:“兩位皇子因為儲位之爭被貶,但也隻是暫時的,如果他再禦駕親征,朝中必須有可靠的人。


    所以兩位皇子遲早會回來,最起碼會有一個,當初這件事是兩位皇子決定的,如果我們此時告知陛下,陛下會怎麽看待他們?”


    趙普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繼續道:“如此多事之秋,我們還是少找麻煩。


    而且之前陛下也提醒過我們,避免這種事發生,山東諸州都不好過,怎麽隻有李行德一個來找?”


    是啊,不少地方都有困難,但隻有李行德一個人來京城,內閣早就知道他的來意,自然不會搭理他。


    李行德想要上表,奏折到了內閣就被攔住了,李行德無法上書,又見不到郭浩,所以隻能幹著急。


    陳玄雖然覺得這樣有些不妥,可是為官多年也懂得官場的規矩,這件事可大可小。


    李行德如果會辦事,根本沒必要來京城,隻需要向周邊州郡借糧,也許就能化解危機。


    可是李行德不會辦事,還是眾所周誌,在山東地界誰不知道他,出了名的耿直,這在官場很難立足,也就沒人願意幫他。


    地方的事情,郭浩不可能事事躬親,興建醫學院等院校的事,已經占據了他大部分精力。


    趙普說的沒錯,郭浩確實需要人幫忙,兩個兒子不能用,就隻能交給大臣。


    趙匡胤一上任,就接到了不少差事,內閣其他人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個小小的知府,沒人當回事,一個州的百姓,也不那麽要緊。


    這就是封建王朝,即便郭浩有心改變,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在這個消息不發達的年代,下麵的人如果有心隱瞞,想無所不知是很難的。


    內閣六人和往常一樣匯報著工作,郭浩也沒懷疑什麽,最可怕的是秋南和李安,他們得知山東的情況,也沒有告訴郭浩。


    所以整個大宋都知道山東大饑,就郭浩一個人不知道,本以為這個年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這時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天,汴梁下著大雪,三德子走了進來,先是拍打了一下身上的雪,然後整了整衣服,走到郭浩近前。


    “陛下,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張昭張大人去世了。”


    “什麽?”


    郭浩此時正圍著爐子看書,聽到這個消息放下書籍,挑眉問道:“張老先生怎麽走的這麽突然,事先沒有一點消息。”


    “回陛下,據奴才了解,張大人春天就得了一場大病,差一點就去了,最後是丁太醫出手,這才保住一命。


    從那以後張大人的身體一直不好,上書致士陛下也不答應,老大人感激陛下知遇之恩,這才堅持到現在。”


    郭浩聞言心裏動容,這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平時在朝堂之上,郭浩根本沒仔細看。


    對於個別年紀大的大臣,郭浩能照顧就照顧,就是覺得官員不好選,這些老人都是寶。


    可是歲月不饒人,該來的總會來,張昭是曆史有名的大儒,是這個時期難得的真學士。


    郭浩讓他當太子太傅,卻沒來得及給太子上一天課,倒是張昭,uu看書 .uuanshu 每天都為朝廷奔波。


    “可惜了……”


    郭浩突然說了這句話,三德子不明所以,站在一旁也不敢問,心裏琢磨著郭浩的意思。


    “罷了,大過年的就去了,他家裏怕也不好過,安排一下,朕去送他一程。”


    “是。”


    三德子答應一聲就去安排,第二天罷朝一日,郭浩帶著文武百官去拜祭張昭。


    到了張府,趙匡胤等大臣都到了,郭浩下了車,張昭長子張秉圖,帶著一家老小,身穿孝服迎接郭浩。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能夠來送家父,微臣實在是……”


    張秉圖說著哽咽起來,郭浩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道:“張先生身逢亂世,卻能一心誌學,實乃難能可貴。


    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為朝廷做事,朕對不起他,無以為編,這幅字就代表朕的愧疚。”


    說罷有人遞上一副畫軸,張秉圖恭敬地接過來,隻見上麵八個大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秉圖激動地顫抖,剛要說什麽,然而一聲哀嚎,打斷了張秉圖!


    (https://)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更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蓮素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蓮素心並收藏更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