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了麽……”


    秋南麵無表情的點點頭,隨即開口道:“不過你和我在一起,我會照顧你的,隻要你聽話,咱們還是有機會還陽的。


    咱們生活這個世界,是和陽間相連的,處於陰陽兩界之間,平時我們可以正常生活,但是不能和陽間聯係。


    我們要隱藏自己,不能被人發現,否則閻羅王知道了,我們就要下地獄了!”


    秋南說的煞有其事,柴宗宜哪會想到秋南在騙他,主要是秋南失蹤這麽多年,郭浩那麽大勢力都沒找到,隻有死了才能做到。


    而郭浩其實也沒想到,他之所以找不到秋南,其實就是燈下黑,秋南利用手段收買了一些人,其他人又都不認識她,所以根本發現不了她。


    “秋南姑姑,我真的回不去了麽……”


    秋南再次點頭。


    柴宗宜絕望的躺在床上,眼淚止不住的流,他現在真的後悔了,為什麽要貪玩。


    ……


    太子失蹤,柴榮大怒,根據重重線索,嫌疑最大的是遼國!李安的計謀很成功,就連郭浩都被騙了,以為是遼國幹的。


    可是柴榮卻覺得事有蹊蹺,他分析了遼國的動機,覺得無端刺殺一個太子,對大周的影響並不大,他現在還很年輕,而且不止一個兒子。


    而且兩國曆來麵和心不和,在柴榮禦駕親征時,契丹曾經趁虛而入,柴榮不得已返回汴梁,命令張永德領兵到北部邊界防備禦敵。


    契丹對於大周,基本上是想來就來,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根本沒必要費盡心思搞什麽刺殺。


    而後蜀就在南唐旁邊,這次戰爭沒有參與,孟昶不是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南唐臣服,下一個就是他後蜀。


    而在淮南之戰中,南邊的荊南也是出過力的,隻不過占的比重太少,所以沒有人當回事,其他政權並沒有參與。


    如此一來,後蜀的嫌疑最大,因為他要將戰火北引,一旦大周和遼國打起來,那麽幾天不會針對後蜀了,至於要不要聯合南唐伐周,這個事成後再說。


    無論是契丹還是後蜀,嫌疑都很大,柴榮更傾向於後蜀,柴榮想要伐蜀,但大周剛剛經曆過大戰,不宜立即出兵。


    此時,已經是顯德五年五月,自從南唐主歸附中原,柴榮隻通過對方使者賜給書信,還未曾派遣使者到唐國。


    五月二十九日,方始命令太仆卿馮延魯、衛尉少卿鍾謨出使到南唐,賜給禦衣、玉帶等物品以及犒勞軍隊的絹帛十萬匹,並賜當年的《欽天曆》。


    劉承遇從金陵返回,李璟派陳覺稟報柴榮,因為江南地區沒有鹽鹵之田,希望得到海陵監歸屬江南來供應軍需。


    柴榮道:“海陵在長江北岸,難以歸屬江南而使南、北官吏交錯雜居,應當另有安排。”


    到這時,詔令每年撥出三十萬斛鹽給江南地區,所俘獲的江南士兵,漸漸地釋放回國。


    六月,荊南高保融派遣使者勸說後蜀主向後周稱臣,孟昶回複說去年派胡立送致書信給後周而未予答複。


    柴榮這才想起來,曾經是有這麽一回事,不過當時他隻關注兩國戰事,根本沒在意,如今孟昶以此回複,其實也是心存僥幸。


    秋季,七月初七,大周開始實行《大周刑統》。


    統治國家,除了戰爭以外,田地同樣重要,再和大臣們商議一番後,柴榮準備平均田租,初八,將元稹《均田圖》普遍賜發各地。


    柴宗宜還是沒有找到,柴榮更加懷疑後蜀了,想著秋收以後出兵討伐,此時南唐卻不平靜。


    ……


    南昌府,南唐新都。


    “陛下,如今安定公已及弱冠,且豐額駢齒、一目重瞳,貌有奇表,乃聖人之像,實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曾經的太子黨,在李弘冀死後,把目光投向了李煜,在他們看來,誰當皇帝都可以,就是不能讓李璟遂當,因為他們已經把李璟遂得罪死了!


    況且和李璟遂相比,李煜應該更軟,更好控製,如果不是李弘冀太強勢,他們也想過扶李煜上位。


    可是李璟經曆了大起大落,是一點心氣沒有了,他隻要守住剩下的國土,李璟遂畢竟要比李煜年長,政務方麵也有經驗。


    “從嘉性格淳樸,卻又過人之處,可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從嘉在這方麵還有所欠缺。”


    李璟說完,馮延巳看了馮延魯一眼,馮延魯站出來道:“陛下,國戰期間,安定公協助陛下處理政務,所表現出來的才能,不在齊王之下。


    況且安定公尚且年輕,陛下春秋鼎盛,隻需稍加陪養,即可接手大任!”


    馮延魯說完,其他人紛紛附和,宰相嚴續卻沒有說話,樞密使唐鎬也保持沉默。


    “嚴續,此事你怎麽看。”


    宰相不說話,李璟卻沒打算讓他閑著,嚴續這個人雖然才能不怎麽樣,可人還算正直。


    “陛下,安定公天性純孝、好生戒殺,如今周國兵鋒正盛,確實需要一位這樣的繼承人,來安定其心。


    而且自古以來,凡有基業都是父死子繼,老百姓尚且如此,更何況一國之君呢!”


    嚴續這話,雖然有些大不敬,可是話糙理不糙,一下切中要害,那就是祖製。


    要說兄終弟及,乃是老趙開的先河,事實上他想多了,他死以後他的弟弟沒一個聽他的,趙光義很自然的就把皇位傳給了兒子。


    所以這個時期的人,有的比較特殊,說他們大公無私,可是他又不會想到別人,說他們明事理,可是後人看來又覺得傻。


    在這個混亂的年代,禮義廉恥是奢侈品,也許是受郭威的影響,看他把皇位傳給養子都沒什麽。


    後世之人習慣叫周世宗柴榮,實際上柴榮並沒有改過姓,隻是曆史上如此記載。


    當皇帝有了情感,皇家好像也不像演義裏那麽冷血,尤其是這個年代,這是道德的複蘇,禮儀的重新覺醒。


    “此事朕還要考慮一下,容後再議吧。u看書 ww.ukau ”


    李璟還在猶豫,與其說是猶豫,不如說是不甘心,然而這時候聽聞大周太子柴宗宜遭遇刺殺,李璟被嚇得夠嗆。


    此時南唐已經是草木皆兵,否則李璟也不會遷都南昌,得知消息後李璟趕緊上表澄清此事,以宗室名譽發誓,這件事絕對不是南唐幹的。


    而柴榮也知道不是南唐幹的,他恰好也聽說了南唐立嗣之事,於是回書安撫李璟,並且把李煜誇讚了一番。


    柴榮和李煜從來沒見過麵,但是他也聽說了郭浩和李煜的關係,郭浩雖然沒有正麵評價過李煜,可是對他的詩詞卻十分讚賞。


    如此一來,聰明的柴榮大致知道了李煜是什麽人,作為一個附屬國,不需要有強勢的皇帝,繼承人最好是沒有什麽能力的,這樣才利於他的統治。


    柴榮的話雖然說的委婉,可意思表達的很明顯,李璟真的被打怕了,於是隻能聽從柴榮的意思,選李煜做了太子。


    郭浩得知這個消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曆史到底有沒有改變,南唐曆史已經被他改的七零八落,後周的曆史也偏離了軌道。


    可是決定曆史的一些大事,卻好像沒有改變,南唐稱臣,李煜繼位,後周的一切也在恢複,他什麽都不做也會繼續發展。


    郭浩覺得曆史恢複了,殊不知經此一役,他在軍中的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禁軍還是藩鎮,對他都十分敬佩。


    而立之年的郭浩,真正成為後周頂尖的勢力,哪怕他不上朝,不管事,文武百官也不敢輕視他。


    所謂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國之棟梁是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更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蓮素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蓮素心並收藏更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