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朽木、孽障,你個小紈絝、浪蕩子…”
“爹,您不是說要聊天嗎,怎麽罵我?”
“啊?對啊,是聊天呢,為父沒有罵你,隻是和你有分歧,表達一下態度而已。”
“爹,您聊天的態度還真奇怪。”
“咳咳…”
李綱有點束手無奈,和小兒子聊天的難度太高,真想直接給他一頓家法。
不過瞧著兒子雖然混賬,可是怕極了自己,心中不由一動,心想再淘氣再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敢挑戰父親的威嚴啊,是不是用倫理綱常試試。
“小六啊。”
“在,爹請說。”
看來有門,李綱暗自點點頭,問道:“當兒子的得聽老子的吧?”
“那當然,不然還是人麽?”李宗瑞答得決然,心裏卻在腹誹,老子這是提問麽,明明就是直接給出答案,這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
“做臣子的得效忠天子吧?”
“差不多吧?”
什麽態度,這小子欠揍啊。
假裝聽不見,李綱決定繼續誘導:“若真如我兒所說,日後為父能位列宰執,依本朝舊曆,天子自然會賞給你個官職。你既然要領受天子隆恩,現在是不是也該讀書上進,日後才能報效天子?三綱五常,父子之綱次之,君臣之綱才是第一啊。”
“他也配?”
“什麽胡話,你敢不敬天子?”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後世網絡引用極多,李宗瑞倒是記得挺牢,順嘴就扔給了李綱。
李綱無語了,是啊,這是亞聖的話,從這個孽障嘴裏說出來,雖然極為別扭,可不好反駁啊。
順順氣,理理思路,李綱便接著教育:“亞聖所言自然有理,君若不為君,臣便不為臣。可亞聖的意思也可以說,君若為君,臣便當為臣啊。”
“爹,那趙宋天家為君了嗎?”
“當然!當年黃巢作亂,藩鎮割據,朱全忠弑君篡位,以致大唐消亡。而後天下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以致民生枯竭。自我朝太祖皇帝立國,滅後蜀平北漢,收吳越南唐,複南漢荊南,而後與民休息,厚養士人,方有這百餘年的太平日子和文采風流。得國之正,何不為君乎?”
“爹,得國如此之正,那柴氏孤兒寡母怎麽說?”
“這個,這個嘛,那不是…那個啥,你懂吧?”
“兒子不懂。”
李綱為人講的是大是大非,李綱為臣講的是忠君愛國,大是大非和忠君愛國,可不包括逢君之惡掩君之過,給天子皇帝留麵子。否則也不會逼逃跑的徽宗退位,逼逃跑欽宗回宮,孩視偏安的高宗趙構。
可為了教育兒子,李綱隻得違心說道:“這個周朝初立,天下未定,孤兒寡母,人心思定也是情有可原。”
“爹,若您處在太祖皇帝的位置,也要情有可原嗎?”
原個屁,當然是禮敬太後,扶助幼主,匡扶周室平定天下。
這話不好說,隻得解釋道:“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也就是這點做得不當,留下了一處汙點,咱也不能總揪著不放吧?”
“行,聽你老的,爹,那這太宗皇帝怎麽繼的位啊?”
是啊,趙光義怎麽繼的位,金匱之盟就是個人人皆知笑話,隻是當時的大臣不敢言,現在的大臣不願言罷了。
“這個隻是猜度,雖然不和情理,可也都是捕風捉影,不足為憑。”李綱的回複有些底氣不足。
“好,不說這個。那北伐失利,大遼主帥耶律休哥重傷三處猶在奮戰,太宗他老人家屁股上隻中了一箭,就坐著驢車跑了。而且離奇的是,就驢車的速度,居然能穿過數十萬亂軍,跑贏大遼的鐵騎,安安穩穩拉著太宗南歸。爹,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你老給指點指點。”
指點個屁,驢能跑贏戰馬?而且還拉了個車,車上還坐著個人。當然是頭一個跑的,還得讓將士給他阻敵斷後。
見李綱無語,讓自己給問住了,李宗瑞得意地繼續嘚瑟:“真宗皇帝怎麽簽的檀淵之盟?仁宗皇帝怎麽弄出的西夏?英宗皇帝明明是過繼,怎麽弄出了濮議之爭?神宗皇帝變法圖治,怎麽遼人一封國書就送上七百裏疆土?哲宗皇帝和高太後鬥來鬥去,到底是不慈還是不孝?至於當今天子,嗬嗬,兒子都不帶說他。”
說完,拍手,收工。
老教授,學生可是把你為李綱抱不平時,對大宋曆代天子的數落,全都以兒子的身份抖落給你的偶像李綱了。你後世在天有靈,該為當年折騰我半年,uu看書 .kashu.c 而我卻以德報怨的高風亮節,深感慚愧內疚吧。
李綱繼續無語。
說什麽,能說什麽,兒子說得這些,自己和同道友人指點江山縱談國事的時候,罵得可比兒子還惡毒。
真宗為何簽檀淵之盟,嚇得唄。
仁宗怎麽丟了銀夏,懦弱無能唄。
英宗的濮議之爭也讓人無語。若真這麽孝順親爹,繼位前為何不說,接了伯父的皇位後翻臉不認人,人品堪憂啊。
神宗皇帝倒是變法革舊、勵誌圖新,可遼人稍稍威脅,慫貨的底子就露出來了。
高太後和哲宗這對祖孫,更是把國事翻過來調過去,把國家折騰的不輕。
至於當今天子,哎,確實是懶得說他,瞧瞧他辦的都是什麽事兒啊。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曆代天子不能如此簡單定論,可除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及其子孫的確不爭氣,一個個又慫又陰還耍小聰明,兒子瞧不上他們也是情有可原
想不到,這小子有點料啊,看來這小兒子的性格到底隨我,雖然說得混賬見識淺薄,畢竟也有剛直的一麵,看來還有希望。
而且作為老子,也不是來跟你掰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屁事兒的,當爹的是想讓你讀書上進,在這上麵繞個屁啊,純屬瞎耽誤功夫。
“雖然淺薄,可見我兒還是長進了,畢竟學了些東西。隻是我兒隻知其果不知其因,隻究其葉不究其根,還是所學不足所致啊。若我兒要融會貫通聞一知十,當學聖人大義。”
李宗瑞撇撇嘴,不屑道:“聖人,就是個屁!”
“爹,您不是說要聊天嗎,怎麽罵我?”
“啊?對啊,是聊天呢,為父沒有罵你,隻是和你有分歧,表達一下態度而已。”
“爹,您聊天的態度還真奇怪。”
“咳咳…”
李綱有點束手無奈,和小兒子聊天的難度太高,真想直接給他一頓家法。
不過瞧著兒子雖然混賬,可是怕極了自己,心中不由一動,心想再淘氣再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敢挑戰父親的威嚴啊,是不是用倫理綱常試試。
“小六啊。”
“在,爹請說。”
看來有門,李綱暗自點點頭,問道:“當兒子的得聽老子的吧?”
“那當然,不然還是人麽?”李宗瑞答得決然,心裏卻在腹誹,老子這是提問麽,明明就是直接給出答案,這還能有第二種選擇嗎?
“做臣子的得效忠天子吧?”
“差不多吧?”
什麽態度,這小子欠揍啊。
假裝聽不見,李綱決定繼續誘導:“若真如我兒所說,日後為父能位列宰執,依本朝舊曆,天子自然會賞給你個官職。你既然要領受天子隆恩,現在是不是也該讀書上進,日後才能報效天子?三綱五常,父子之綱次之,君臣之綱才是第一啊。”
“他也配?”
“什麽胡話,你敢不敬天子?”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後世網絡引用極多,李宗瑞倒是記得挺牢,順嘴就扔給了李綱。
李綱無語了,是啊,這是亞聖的話,從這個孽障嘴裏說出來,雖然極為別扭,可不好反駁啊。
順順氣,理理思路,李綱便接著教育:“亞聖所言自然有理,君若不為君,臣便不為臣。可亞聖的意思也可以說,君若為君,臣便當為臣啊。”
“爹,那趙宋天家為君了嗎?”
“當然!當年黃巢作亂,藩鎮割據,朱全忠弑君篡位,以致大唐消亡。而後天下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以致民生枯竭。自我朝太祖皇帝立國,滅後蜀平北漢,收吳越南唐,複南漢荊南,而後與民休息,厚養士人,方有這百餘年的太平日子和文采風流。得國之正,何不為君乎?”
“爹,得國如此之正,那柴氏孤兒寡母怎麽說?”
“這個,這個嘛,那不是…那個啥,你懂吧?”
“兒子不懂。”
李綱為人講的是大是大非,李綱為臣講的是忠君愛國,大是大非和忠君愛國,可不包括逢君之惡掩君之過,給天子皇帝留麵子。否則也不會逼逃跑的徽宗退位,逼逃跑欽宗回宮,孩視偏安的高宗趙構。
可為了教育兒子,李綱隻得違心說道:“這個周朝初立,天下未定,孤兒寡母,人心思定也是情有可原。”
“爹,若您處在太祖皇帝的位置,也要情有可原嗎?”
原個屁,當然是禮敬太後,扶助幼主,匡扶周室平定天下。
這話不好說,隻得解釋道:“太祖皇帝英明神武,也就是這點做得不當,留下了一處汙點,咱也不能總揪著不放吧?”
“行,聽你老的,爹,那這太宗皇帝怎麽繼的位啊?”
是啊,趙光義怎麽繼的位,金匱之盟就是個人人皆知笑話,隻是當時的大臣不敢言,現在的大臣不願言罷了。
“這個隻是猜度,雖然不和情理,可也都是捕風捉影,不足為憑。”李綱的回複有些底氣不足。
“好,不說這個。那北伐失利,大遼主帥耶律休哥重傷三處猶在奮戰,太宗他老人家屁股上隻中了一箭,就坐著驢車跑了。而且離奇的是,就驢車的速度,居然能穿過數十萬亂軍,跑贏大遼的鐵騎,安安穩穩拉著太宗南歸。爹,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你老給指點指點。”
指點個屁,驢能跑贏戰馬?而且還拉了個車,車上還坐著個人。當然是頭一個跑的,還得讓將士給他阻敵斷後。
見李綱無語,讓自己給問住了,李宗瑞得意地繼續嘚瑟:“真宗皇帝怎麽簽的檀淵之盟?仁宗皇帝怎麽弄出的西夏?英宗皇帝明明是過繼,怎麽弄出了濮議之爭?神宗皇帝變法圖治,怎麽遼人一封國書就送上七百裏疆土?哲宗皇帝和高太後鬥來鬥去,到底是不慈還是不孝?至於當今天子,嗬嗬,兒子都不帶說他。”
說完,拍手,收工。
老教授,學生可是把你為李綱抱不平時,對大宋曆代天子的數落,全都以兒子的身份抖落給你的偶像李綱了。你後世在天有靈,該為當年折騰我半年,uu看書 .kashu.c 而我卻以德報怨的高風亮節,深感慚愧內疚吧。
李綱繼續無語。
說什麽,能說什麽,兒子說得這些,自己和同道友人指點江山縱談國事的時候,罵得可比兒子還惡毒。
真宗為何簽檀淵之盟,嚇得唄。
仁宗怎麽丟了銀夏,懦弱無能唄。
英宗的濮議之爭也讓人無語。若真這麽孝順親爹,繼位前為何不說,接了伯父的皇位後翻臉不認人,人品堪憂啊。
神宗皇帝倒是變法革舊、勵誌圖新,可遼人稍稍威脅,慫貨的底子就露出來了。
高太後和哲宗這對祖孫,更是把國事翻過來調過去,把國家折騰的不輕。
至於當今天子,哎,確實是懶得說他,瞧瞧他辦的都是什麽事兒啊。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曆代天子不能如此簡單定論,可除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及其子孫的確不爭氣,一個個又慫又陰還耍小聰明,兒子瞧不上他們也是情有可原
想不到,這小子有點料啊,看來這小兒子的性格到底隨我,雖然說得混賬見識淺薄,畢竟也有剛直的一麵,看來還有希望。
而且作為老子,也不是來跟你掰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屁事兒的,當爹的是想讓你讀書上進,在這上麵繞個屁啊,純屬瞎耽誤功夫。
“雖然淺薄,可見我兒還是長進了,畢竟學了些東西。隻是我兒隻知其果不知其因,隻究其葉不究其根,還是所學不足所致啊。若我兒要融會貫通聞一知十,當學聖人大義。”
李宗瑞撇撇嘴,不屑道:“聖人,就是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