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從來不上朝,因此沒看到那樣的盛況,而賈琛雖說也沒上朝,但是在宮學裏頭,消息畢竟靈通一些,回去之後就帶著一點驚歎,跟賈赦說起了這日朝堂上的事情。。し0。
朝堂上如今別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就是甄家的事情。老實說,甄應嘉這些日子以來,上躥下跳,早就叫廟堂上那些人心中不滿了。何況,甄家那邊一向自恃甚高,雖說鬧出了人命,還被告到了官府那裏。甄家那邊雖說也派了人,給甄應嘉報信。
隻是甄家那些下人,一個個款擺得比主子還足,有的事情,主子不做的,他們做得很爽快。因此,也不當這是什麽大事,雖說上頭吩咐了快馬加鞭,趕往京城送信,不過,這些下人一個個也是養尊處優,沒吃過什麽苦頭的人,因此,一路上雖說不是遊山玩水,卻也是該打尖打尖,該住店住店,因此,甄應嘉站在朝堂上,一大堆人彈劾他的時候,他還茫然著呢,壓根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大家也有默契,不會說什麽鹽稅,也不會說別的,總之,就是扣緊了甄家欠錢不還,毆打債主致死,官府傳令,竟是對此不予理睬,甚至語出威脅,說什麽自家才是王法什麽的,然後又有人由此引申出甄家在金陵何等霸道,不臣之心溢於言表雲雲。甄應嘉連家人都教不好,管束不嚴,竟然還有臉麵在朝堂上腆為閣臣,實在是恬不知恥。
總之,朝堂上甄家簡直是變成了落水狗一般,人人喊打。
不過,聖人那邊的態度卻很是微妙,叫人難以琢磨,聖人一方麵扣下了那些彈劾甄家的折子,留中不發,另一方麵,卻是表示,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何況是鬧出了認命,甄家固然算起來是皇親,但是也該調查一番,因此,直接下旨,叫地方上將這個官司好好審一審。
甄應嘉在朝上臉紅脖子粗,他本來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一直保養得很好,也是相貌清臒,氣質堂堂,賣相極為不錯,結果,這回在朝堂上眼見著一大堆人對著甄家喊打喊殺,儼然有些沉不住氣,一點也沒有做宰輔的氣量,在那裏恨不得聲嘶力竭地喊著那些禦史血口噴人,甄家無辜,要聖上給自家主持公道。
開玩笑,甄家要是無辜,天底下就沒不清白的人了!聖人那種近乎曖/昧的態度,讓甄應嘉一邊覺得擔憂,又一邊覺得有些希望,下朝之後,在政事堂那邊一直坐立不安,後來竟是借著出恭的機會,與一個負責灑掃的小太監接上了頭,跟他吩咐了幾句口信,讓他去聯係甄貴太妃。
宮中之前就放出了許多年紀大了的宮女,但是,也僅僅是宮女而已,太監不在此列。太監畢竟是刑餘之人,他們跟宮女還有女官不同,太監這個製度固然殘忍,但是卻是有效地保障了某種意義上皇家的統治還有宮廷的安全。因為太監不能生育,不會有子。而宮女和女官不同,他們卻是可能會有孩子的,因此,她們往往會得到所謂的恩典,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放出宮去,她們的來源無非就是小官宦人家的女兒,或者是一些良家子,想要繼續留在宮中,也隻有自梳做嬤嬤,還得得到自家主子的準許。
但是太監不同,太監的來源有那麽幾種,比如說那些反抗朝廷卻戰敗的俘虜,不過,那也就是開國的時候比較多,那些藩國或者是南方那邊的少數民族,死扛著不肯臣服,那麽,朝廷戰勝之後,俘獲的戰俘便變成了奴隸,女子一般會成為官奴,她們有的會在宮中做粗使的奴仆,有的會被賞賜給功臣,更多的,多半直接被發賣了,最後多半淪落煙花之地,世代不得解脫。
而男子卻是會被直接處以宮刑,沒入宮中為奴。不過,朝廷好多年不曾打仗,這樣來曆的太監卻是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另外兩種,一種就是犯了如夷族重罪的人家,他們家若是年紀還比較小,夠不上砍頭年紀的男丁,就會被充作太監。另外,就是民間采買了,宮中需要的太監多,因此,常有內務府主持此事的人到民間去采買,一些人家窮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是因為另外一些緣故,會將家中的一兩個孩子直接賣進宮中。
甚至,也有自家人下手的,雖說朝廷早就下了嚴令,不許民間私自閹割,但是,這種事情卻是層出不窮,有的人是想要出人頭地,說句難聽點的,你讀書讀個幾十年,或許中個舉人都困難,就算是得中進士,將來如何還得看運氣。但是,若是做了太監,選進宮中了,雖然也是做奴仆,但是,這勉強也算是公務員編製了,若是能混出個前程出來,還能提攜家人。對於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一刀下去,進了宮起碼不至於連飯都沒得吃,至於什麽祖宗廉恥之類的,活都活不下去了,還顧得上這些作甚。
總之,大多數的太監都沒什麽根基,因此,宮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其實也更喜歡用太監,因為,他們固然喜歡什麽黃白之物,也會有些野心什麽的,但是,他們的所有野心都建立在自個主子的前程上頭,跟還存有一些希望的宮女相比,太監更加忠心,更加可靠。
大多數太監,進宮之後,幾乎就沒有機會出宮了,能夠老死宮中,已經算是善終了,若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還好,如戴權那般,他這些年撈足了錢,一直伺候老聖人,老聖人也許諾了,他可以從族中過繼一個子侄,將來為自己摔盆捧靈,等到老聖人百年之後,戴權可以到皇陵為他守陵,這已經算是個極大的恩典,更多的這類大太監,往往等到皇帝駕崩之後,都是要直接殉葬的。
因此,雖說宮中放出了一些宮女,但是,甄貴太妃手底下依舊有不少能用的人,甄家與甄貴太妃之間,依舊能夠通過這些太監互相聯係,雖說這種事情不合規矩,但是,老聖人對甄貴太妃一直榮寵//不衰,甄應嘉這會兒又亂了方寸,按理原本應該是私底下的接觸,他卻是在政事堂外麵就偷偷摸摸做了。
不過,聖人終究入主皇宮有了一段時間,皇後雖說出身並不算太高,但是她當年能主持王府的中饋,宮中的宮務,雖說繁多了一些,但是一方麵原本就有定例,另一方麵,皇後身邊也有熟手幫著,因此,並沒有手忙腳亂,反而很快將宮中的人事梳理了一番。
聖人那邊同樣有自個的人手,尤其政事堂這樣的地方,本來就是重中之重,哪裏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能跑這邊來了,因此,這邊甄應嘉才跟那些小太監說了幾句話,那邊,就有人報到了聖人那裏,聖人一點也不惱怒,他笑吟吟地端著蓋碗,用杯蓋刮著茶裏的茶沫,然後呷了一口,這才說道:“隨意便是,朕還以為這甄應嘉算是什麽人物,原來竟是這般的貨色!嗯,這事回頭偷偷透露到垂拱殿那邊,知道了嗎?”
下麵的人恭謹地答應了下來,又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老聖人對甄家早就仁至義盡,他也早就覺得不怎麽耐煩了,老聖人對甄家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不是因為他對甄家還有多深的情誼,完全是老聖人瞧不上甄家。他給甄家的恩典已經太多了,甄家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妄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就叫老聖人不滿。
隻是,老聖人終究顧念著當年奉聖夫人對自個的照料。奉聖夫人當年滿心都是自己,卻是忽視了自家的幾個兒子,有的時候,老聖人會覺得,自個那幾個奶兄弟一個比一個不成器,卻是因為缺了奉聖夫人的教養,畢竟,這年頭,大多數的孩子,在讀書之前,都是一直養在內宅,歸內宅婦人養育的。再加上中間還有個甄貴太妃,老聖人自然有了些顧忌,不好親自下手,因此,幹脆將這事交給了當今聖人。
等到老聖人知道甄應嘉居然下了朝之後,就通過宮人與甄貴太妃傳話,便是冷笑不已,琢磨了一番,然後便叫人找來了聖人,別的沒說什麽,隻是說了句:“別驚動了奉聖夫人!”
聖人立馬心領神會,奉聖夫人如今可是七八十歲的高齡了,看著挺長壽的,不過前兩年身體就已經算不上好了,也就是說,等到奉聖夫人過世了,甄家也就徹底完蛋了。
老聖人沒提甄貴太妃,甄貴太妃有自個的寵//愛,有位份,有兒子,她這輩子一直有依靠,日子不會過得太差,等到自個百年之後,甄貴太妃就可以跟著徒明昊出宮養老,有個貴太妃的位份,誰也不能委屈了她。女人嘛,出嫁之前靠娘家,出嫁之後靠丈夫,有了兒子靠兒子,甄家那樣隻會拖後腿的娘家,沒了反而能讓甄貴太妃還有徒明昊母子兩個早點認清事實,讓他們不要再去肖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到時候,徒明昀也不會對他們如何。
老聖人吩咐了之後,聖人那邊一直壓著手上的奏折,不管朝中怎麽彈劾,反正就是不多說什麽,並不表示要如何處置甄家,隻是叫甄應嘉上折自辯,然後又叫有司查證那些事情。
有老聖人那邊插手,甄應嘉沒有得到甄貴太妃的答複,一方麵心中不安,見聖人這般,又覺得隻怕這是老聖人想要保自家,存了一些僥幸之心。因此,雖說他的幕僚說聖人如今不過是引而不發,等到徹底發作的時候,甄家將會麵臨滅頂之災,雖說甄應嘉這邊還沒完全準備好,但是,事已至此,應該直接發動兵變,隻要能夠幹掉聖人,扶持十二王爺登基,那麽甄家不光無事,反而可以更進一步。
但是甄應嘉卻不是什麽有多少決斷的人,他覺得這事有些不靠譜,畢竟,甄應嘉進京時間還不長,真正肯死心塌地為他效力的人也沒幾個,大家多半就是在觀望,總之,無非就是牆頭草而已,跟他敷衍一番,真要說起實際的,那是半點也沒有。
因此,甄應嘉在那邊猶豫不決,隻說老聖人會護著甄家的,然後老老實實地找了文書給自個寫了一封長長的折子申辯。
那幕僚恨不得要高呼一聲:“豎子不足與謀!”謀朝篡位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事情,當年唐太宗被逼到走投無路,最後帶著包括天策府的那些文武臣子在內,都不足一百人的手下,就敢衝擊玄武門,雖說有著很大的運氣成分,但是偏偏他們就遇上了當時簡直像是腦袋被驢踢了,在自個處於絕對優勢情況下,還自個出來跟李世民對掐的李建成跟李元吉,硬是被李世民帶著手底下一幫人將兩人給宰了,然後大局已定。
即便李淵氣得要死,也得認命。沒辦法,他沒別的選擇,李淵兒子是挺多的,但是多半年紀還小,而且都是庶出,他們也沒有任何資曆,何況,李世民既然幹掉了兩個兄弟,若是他不鬆口,也不在乎再幹掉一個老爹。
如今這個情況,起碼甄家手上能用的人比當年李世民多多了,宮中有甄貴太妃作為內應,十二王爺府上也有不少可用之人,甄家手上抓著不少官員的把柄,到時候突然發難,誰能想到,在這種時候,甄家會直接兵變呢,按照那個幕僚的算計,起碼有三成以上的成功率,對於謀朝篡位來說,這個概率已經不低了,畢竟這玩意回報也高啊,風險大是自然的。
結果,甄應嘉那般動作,卻是叫那幕僚徹底失望,優柔寡斷,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等到錯過了這個時機,聖人羽翼豐滿之後,就是甄家的滅頂之日。
甄家的反應,一直在聖人的預料之中,甄家人算是溫柔富貴鄉裏頭長大的,他們哪來什麽破釜沉舟之心,什麽都想要等到萬全的時機,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造反這種事情,要是講究什麽天時地利人和,那天底下,改朝換代的事情,也就沒那麽多了。
賈赦那邊聽說樂甄家的事情之後,對甄應嘉嗤之以鼻的同時,也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說起來,甄家跟賈家,祖上關係就挺不錯的,賈赦當初還在榮國府做他的赦大爺的時候,甄家曾經有人到榮國府拜訪,賈赦甚至跟還甄家幾個同輩的少年一塊兒說過話。賈代善在的時候,似乎與甄家關係也挺不錯的,張氏管過家,那時候,年年跟甄家之間往來的年節禮物,都很是豐厚。
賈赦離開榮府,寧國府對榮府又是不冷不熱,當初史氏還走過甄家的路子,想要讓元春進宮給徒明昊做側妃,雖說甄家那邊沒有完成這個許諾,但是問題是,史氏一向是個頗為勢力的人,甄家之前一直勢大,史氏絕不會因此就放開了與甄家這層關係,隻怕還會跟甄家有些聯係。叫史氏和賈政跟著甄家造反,那是不可能的,這母子兩個都不會有這樣的膽氣,但是蛇鼠兩端,兩頭下注,可能性卻很大。
這麽一想,賈赦不由鬱悶起來,隻怕回頭榮府鬧出什麽事情來,又得自個跟賈敬兩人跟在後頭收拾首尾,轉念一想,這樣也好,若是史氏賈政他們這次摻和到這種事情裏頭,那麽,賈敬那邊,即便再有多少憐憫之心,也不肯繼續心慈手軟了,隻怕恨不得要大棍子將榮府一家子給趕出去,不說什麽分宗了,一家子直接除族!以後,也就真的是一了百了,不會再有別的什麽麻煩了。
想到這裏,賈赦也沒有直接上門,卻是寫了一封信,叫人給了賈敬,提醒他,甄家這些年跟榮府往來一直比較密切,元春進宮的事情,走的就是甄家的路子,甄家如今看著隻怕過不了多久了,讓他盯著點榮府,別什麽事都摻和進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賈敬對此倒是挺樂觀,榮府現在有什麽啊,除了一個微末的爵位,連點實權都沒有,甄家看得上他們才怪,他們跟在後頭除了做個嘍囉甚至是炮灰,一點用處都沒有,他們能這樣不智?
榮府一家子自然沒這麽蠢,但是也沒好到哪裏去。賈政倒是不想繼續捧甄家的臭腳,當初他冒著被人罵做賣女求榮的風險,執意將元春送到了宮中,結果元春進去之後,不但沒有入甄家所說,直接由甄貴太妃賜給徒明昊做側妃,反而是直接做起了粗使宮女,回來之後,行情大跌,想要給元春找個比較有權勢的人家都不容易了。
倒是賈珠,之前鄉試考上了舉人,頓時吃香起來,但是看中賈珠的,也多半是些沒什麽根底的人家,一些在賈政看來,跟賈家差不多的人家,倒是樂意將自家女兒嫁給賈珠的,但是卻是庶女,這讓賈政隻覺得自個受到了侮辱,因此,小王氏本來看好了幾個人家,結果跟賈政一說,全叫賈政給否了,還說小王氏因為是繼母,不肯為賈珠出力什麽的,叫小王氏氣得要死。
不管怎麽說,賈政覺得甄家實在是無信無義,聽說甄家被彈劾了之後,還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
但是史氏不同,史氏那邊想法不一樣,甄家這麽多罪名,聖人卻是輕輕落下,可見隻要老聖人還在,甄家就會一直屹立不倒。至於老聖人,這兩年身體不要太好,根據甄家那邊從貴太妃得到的消息,老聖人再活個十幾二十年,大概都沒什麽問題。
因此,史氏卻是覺得甄家還是可以倚重的,起碼,先借助甄家的力量,讓賈家先起來再說,因此,在甄家人進京之後,跑到榮府來拜會的時候,史氏表現得很是熱情。
甄家人進京,其實是送嫁的,甄貴太妃去年的時候,就說動了老聖人,將甄家的一個女兒給了徒明昊做側妃。老聖人自然沒有反對的意思,一個側妃而已,翻不起什麽風浪來,徒明昊如今是親王,他有四個側妃的名額呢,分一個給他甄家的表妹,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雖說是側妃,不過也是上了玉牒的,隻比正妃低了一頭而已,徒明昊的正妃出身也算不上高,徒明昊那位老丈人也是沒什麽實權,光是聽著好聽的,甄家女嫁進去之後,若是得了徒明昊的寵//愛,甚至能跟正妃分庭抗禮。
因此,甄家對此很是重視,何況,他們也得顯示,自家還是皇親國戚,哪怕整個朝堂的人都在彈劾甄家,聖人也沒有拿甄家怎麽樣,因此,想要顯示一下甄家的能耐。因此,一路上光是裝著嫁妝的船就有好幾艘,浩浩蕩蕩進了京,那些東西裝在車上,幾乎壓得車軸都“嘎吱”做響,車隊綿延了足有幾裏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對甄家的富貴那叫一個嘖嘖稱讚。
甄家人進京,自然還得拜訪一下親戚朋友,自然也去了榮府,甄家那邊對榮府也挺客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榮府這些年不過是攤上了賈政這樣不成器的,如今第三代已經起來了,賈珠考上了舉人,過兩年再考個進士,也就能入仕為官了,聽說賈敬對這個侄子挺看重,到時候稍微提攜一番,賈珠升遷應該會很順利,到時候也是甄家的臂助,因此,並沒有因為榮府這些年門庭冷落,看著大不如前顯得有什麽輕視之心,反而頗為親熱。
甄家那邊想要拉攏賈家,肯定是不可能給賈政做個官什麽的,賈政這是在上頭掛了號的人物,這年頭,講究的是德行,賈政之前搞出的那幾樁事,那就是洗不掉的汙點,吏部那邊別管是看誰的麵子,都不會給賈政什麽好臉色。因此,自然將主意打到了賈家第三代身上。
元春是被甄家坑了的,甄家也不提那個茬,要是以前也就算了,但是如今甄家女進了徒明昊府上做側妃了,讓元春再進去,那不是跟自家姑娘爭寵//嗎,至於給元春介紹什麽好親事的事情,也就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甄家身份合適的年紀不合適,年紀合適的,身份不合適,因此,在聽說賈珠還沒訂親之後,直接盯上了賈珠。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址:
朝堂上如今別的事情可以忽略不計,主要就是甄家的事情。老實說,甄應嘉這些日子以來,上躥下跳,早就叫廟堂上那些人心中不滿了。何況,甄家那邊一向自恃甚高,雖說鬧出了人命,還被告到了官府那裏。甄家那邊雖說也派了人,給甄應嘉報信。
隻是甄家那些下人,一個個款擺得比主子還足,有的事情,主子不做的,他們做得很爽快。因此,也不當這是什麽大事,雖說上頭吩咐了快馬加鞭,趕往京城送信,不過,這些下人一個個也是養尊處優,沒吃過什麽苦頭的人,因此,一路上雖說不是遊山玩水,卻也是該打尖打尖,該住店住店,因此,甄應嘉站在朝堂上,一大堆人彈劾他的時候,他還茫然著呢,壓根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大家也有默契,不會說什麽鹽稅,也不會說別的,總之,就是扣緊了甄家欠錢不還,毆打債主致死,官府傳令,竟是對此不予理睬,甚至語出威脅,說什麽自家才是王法什麽的,然後又有人由此引申出甄家在金陵何等霸道,不臣之心溢於言表雲雲。甄應嘉連家人都教不好,管束不嚴,竟然還有臉麵在朝堂上腆為閣臣,實在是恬不知恥。
總之,朝堂上甄家簡直是變成了落水狗一般,人人喊打。
不過,聖人那邊的態度卻很是微妙,叫人難以琢磨,聖人一方麵扣下了那些彈劾甄家的折子,留中不發,另一方麵,卻是表示,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何況是鬧出了認命,甄家固然算起來是皇親,但是也該調查一番,因此,直接下旨,叫地方上將這個官司好好審一審。
甄應嘉在朝上臉紅脖子粗,他本來也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一直保養得很好,也是相貌清臒,氣質堂堂,賣相極為不錯,結果,這回在朝堂上眼見著一大堆人對著甄家喊打喊殺,儼然有些沉不住氣,一點也沒有做宰輔的氣量,在那裏恨不得聲嘶力竭地喊著那些禦史血口噴人,甄家無辜,要聖上給自家主持公道。
開玩笑,甄家要是無辜,天底下就沒不清白的人了!聖人那種近乎曖/昧的態度,讓甄應嘉一邊覺得擔憂,又一邊覺得有些希望,下朝之後,在政事堂那邊一直坐立不安,後來竟是借著出恭的機會,與一個負責灑掃的小太監接上了頭,跟他吩咐了幾句口信,讓他去聯係甄貴太妃。
宮中之前就放出了許多年紀大了的宮女,但是,也僅僅是宮女而已,太監不在此列。太監畢竟是刑餘之人,他們跟宮女還有女官不同,太監這個製度固然殘忍,但是卻是有效地保障了某種意義上皇家的統治還有宮廷的安全。因為太監不能生育,不會有子。而宮女和女官不同,他們卻是可能會有孩子的,因此,她們往往會得到所謂的恩典,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放出宮去,她們的來源無非就是小官宦人家的女兒,或者是一些良家子,想要繼續留在宮中,也隻有自梳做嬤嬤,還得得到自家主子的準許。
但是太監不同,太監的來源有那麽幾種,比如說那些反抗朝廷卻戰敗的俘虜,不過,那也就是開國的時候比較多,那些藩國或者是南方那邊的少數民族,死扛著不肯臣服,那麽,朝廷戰勝之後,俘獲的戰俘便變成了奴隸,女子一般會成為官奴,她們有的會在宮中做粗使的奴仆,有的會被賞賜給功臣,更多的,多半直接被發賣了,最後多半淪落煙花之地,世代不得解脫。
而男子卻是會被直接處以宮刑,沒入宮中為奴。不過,朝廷好多年不曾打仗,這樣來曆的太監卻是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另外兩種,一種就是犯了如夷族重罪的人家,他們家若是年紀還比較小,夠不上砍頭年紀的男丁,就會被充作太監。另外,就是民間采買了,宮中需要的太監多,因此,常有內務府主持此事的人到民間去采買,一些人家窮得活不下去了,或者是因為另外一些緣故,會將家中的一兩個孩子直接賣進宮中。
甚至,也有自家人下手的,雖說朝廷早就下了嚴令,不許民間私自閹割,但是,這種事情卻是層出不窮,有的人是想要出人頭地,說句難聽點的,你讀書讀個幾十年,或許中個舉人都困難,就算是得中進士,將來如何還得看運氣。但是,若是做了太監,選進宮中了,雖然也是做奴仆,但是,這勉強也算是公務員編製了,若是能混出個前程出來,還能提攜家人。對於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的人來說,一刀下去,進了宮起碼不至於連飯都沒得吃,至於什麽祖宗廉恥之類的,活都活不下去了,還顧得上這些作甚。
總之,大多數的太監都沒什麽根基,因此,宮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其實也更喜歡用太監,因為,他們固然喜歡什麽黃白之物,也會有些野心什麽的,但是,他們的所有野心都建立在自個主子的前程上頭,跟還存有一些希望的宮女相比,太監更加忠心,更加可靠。
大多數太監,進宮之後,幾乎就沒有機會出宮了,能夠老死宮中,已經算是善終了,若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還好,如戴權那般,他這些年撈足了錢,一直伺候老聖人,老聖人也許諾了,他可以從族中過繼一個子侄,將來為自己摔盆捧靈,等到老聖人百年之後,戴權可以到皇陵為他守陵,這已經算是個極大的恩典,更多的這類大太監,往往等到皇帝駕崩之後,都是要直接殉葬的。
因此,雖說宮中放出了一些宮女,但是,甄貴太妃手底下依舊有不少能用的人,甄家與甄貴太妃之間,依舊能夠通過這些太監互相聯係,雖說這種事情不合規矩,但是,老聖人對甄貴太妃一直榮寵//不衰,甄應嘉這會兒又亂了方寸,按理原本應該是私底下的接觸,他卻是在政事堂外麵就偷偷摸摸做了。
不過,聖人終究入主皇宮有了一段時間,皇後雖說出身並不算太高,但是她當年能主持王府的中饋,宮中的宮務,雖說繁多了一些,但是一方麵原本就有定例,另一方麵,皇後身邊也有熟手幫著,因此,並沒有手忙腳亂,反而很快將宮中的人事梳理了一番。
聖人那邊同樣有自個的人手,尤其政事堂這樣的地方,本來就是重中之重,哪裏是隨隨便便什麽人都能跑這邊來了,因此,這邊甄應嘉才跟那些小太監說了幾句話,那邊,就有人報到了聖人那裏,聖人一點也不惱怒,他笑吟吟地端著蓋碗,用杯蓋刮著茶裏的茶沫,然後呷了一口,這才說道:“隨意便是,朕還以為這甄應嘉算是什麽人物,原來竟是這般的貨色!嗯,這事回頭偷偷透露到垂拱殿那邊,知道了嗎?”
下麵的人恭謹地答應了下來,又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老聖人對甄家早就仁至義盡,他也早就覺得不怎麽耐煩了,老聖人對甄家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不是因為他對甄家還有多深的情誼,完全是老聖人瞧不上甄家。他給甄家的恩典已經太多了,甄家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妄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就叫老聖人不滿。
隻是,老聖人終究顧念著當年奉聖夫人對自個的照料。奉聖夫人當年滿心都是自己,卻是忽視了自家的幾個兒子,有的時候,老聖人會覺得,自個那幾個奶兄弟一個比一個不成器,卻是因為缺了奉聖夫人的教養,畢竟,這年頭,大多數的孩子,在讀書之前,都是一直養在內宅,歸內宅婦人養育的。再加上中間還有個甄貴太妃,老聖人自然有了些顧忌,不好親自下手,因此,幹脆將這事交給了當今聖人。
等到老聖人知道甄應嘉居然下了朝之後,就通過宮人與甄貴太妃傳話,便是冷笑不已,琢磨了一番,然後便叫人找來了聖人,別的沒說什麽,隻是說了句:“別驚動了奉聖夫人!”
聖人立馬心領神會,奉聖夫人如今可是七八十歲的高齡了,看著挺長壽的,不過前兩年身體就已經算不上好了,也就是說,等到奉聖夫人過世了,甄家也就徹底完蛋了。
老聖人沒提甄貴太妃,甄貴太妃有自個的寵//愛,有位份,有兒子,她這輩子一直有依靠,日子不會過得太差,等到自個百年之後,甄貴太妃就可以跟著徒明昊出宮養老,有個貴太妃的位份,誰也不能委屈了她。女人嘛,出嫁之前靠娘家,出嫁之後靠丈夫,有了兒子靠兒子,甄家那樣隻會拖後腿的娘家,沒了反而能讓甄貴太妃還有徒明昊母子兩個早點認清事實,讓他們不要再去肖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到時候,徒明昀也不會對他們如何。
老聖人吩咐了之後,聖人那邊一直壓著手上的奏折,不管朝中怎麽彈劾,反正就是不多說什麽,並不表示要如何處置甄家,隻是叫甄應嘉上折自辯,然後又叫有司查證那些事情。
有老聖人那邊插手,甄應嘉沒有得到甄貴太妃的答複,一方麵心中不安,見聖人這般,又覺得隻怕這是老聖人想要保自家,存了一些僥幸之心。因此,雖說他的幕僚說聖人如今不過是引而不發,等到徹底發作的時候,甄家將會麵臨滅頂之災,雖說甄應嘉這邊還沒完全準備好,但是,事已至此,應該直接發動兵變,隻要能夠幹掉聖人,扶持十二王爺登基,那麽甄家不光無事,反而可以更進一步。
但是甄應嘉卻不是什麽有多少決斷的人,他覺得這事有些不靠譜,畢竟,甄應嘉進京時間還不長,真正肯死心塌地為他效力的人也沒幾個,大家多半就是在觀望,總之,無非就是牆頭草而已,跟他敷衍一番,真要說起實際的,那是半點也沒有。
因此,甄應嘉在那邊猶豫不決,隻說老聖人會護著甄家的,然後老老實實地找了文書給自個寫了一封長長的折子申辯。
那幕僚恨不得要高呼一聲:“豎子不足與謀!”謀朝篡位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可能是萬無一失的事情,當年唐太宗被逼到走投無路,最後帶著包括天策府的那些文武臣子在內,都不足一百人的手下,就敢衝擊玄武門,雖說有著很大的運氣成分,但是偏偏他們就遇上了當時簡直像是腦袋被驢踢了,在自個處於絕對優勢情況下,還自個出來跟李世民對掐的李建成跟李元吉,硬是被李世民帶著手底下一幫人將兩人給宰了,然後大局已定。
即便李淵氣得要死,也得認命。沒辦法,他沒別的選擇,李淵兒子是挺多的,但是多半年紀還小,而且都是庶出,他們也沒有任何資曆,何況,李世民既然幹掉了兩個兄弟,若是他不鬆口,也不在乎再幹掉一個老爹。
如今這個情況,起碼甄家手上能用的人比當年李世民多多了,宮中有甄貴太妃作為內應,十二王爺府上也有不少可用之人,甄家手上抓著不少官員的把柄,到時候突然發難,誰能想到,在這種時候,甄家會直接兵變呢,按照那個幕僚的算計,起碼有三成以上的成功率,對於謀朝篡位來說,這個概率已經不低了,畢竟這玩意回報也高啊,風險大是自然的。
結果,甄應嘉那般動作,卻是叫那幕僚徹底失望,優柔寡斷,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人,等到錯過了這個時機,聖人羽翼豐滿之後,就是甄家的滅頂之日。
甄家的反應,一直在聖人的預料之中,甄家人算是溫柔富貴鄉裏頭長大的,他們哪來什麽破釜沉舟之心,什麽都想要等到萬全的時機,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造反這種事情,要是講究什麽天時地利人和,那天底下,改朝換代的事情,也就沒那麽多了。
賈赦那邊聽說樂甄家的事情之後,對甄應嘉嗤之以鼻的同時,也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說起來,甄家跟賈家,祖上關係就挺不錯的,賈赦當初還在榮國府做他的赦大爺的時候,甄家曾經有人到榮國府拜訪,賈赦甚至跟還甄家幾個同輩的少年一塊兒說過話。賈代善在的時候,似乎與甄家關係也挺不錯的,張氏管過家,那時候,年年跟甄家之間往來的年節禮物,都很是豐厚。
賈赦離開榮府,寧國府對榮府又是不冷不熱,當初史氏還走過甄家的路子,想要讓元春進宮給徒明昊做側妃,雖說甄家那邊沒有完成這個許諾,但是問題是,史氏一向是個頗為勢力的人,甄家之前一直勢大,史氏絕不會因此就放開了與甄家這層關係,隻怕還會跟甄家有些聯係。叫史氏和賈政跟著甄家造反,那是不可能的,這母子兩個都不會有這樣的膽氣,但是蛇鼠兩端,兩頭下注,可能性卻很大。
這麽一想,賈赦不由鬱悶起來,隻怕回頭榮府鬧出什麽事情來,又得自個跟賈敬兩人跟在後頭收拾首尾,轉念一想,這樣也好,若是史氏賈政他們這次摻和到這種事情裏頭,那麽,賈敬那邊,即便再有多少憐憫之心,也不肯繼續心慈手軟了,隻怕恨不得要大棍子將榮府一家子給趕出去,不說什麽分宗了,一家子直接除族!以後,也就真的是一了百了,不會再有別的什麽麻煩了。
想到這裏,賈赦也沒有直接上門,卻是寫了一封信,叫人給了賈敬,提醒他,甄家這些年跟榮府往來一直比較密切,元春進宮的事情,走的就是甄家的路子,甄家如今看著隻怕過不了多久了,讓他盯著點榮府,別什麽事都摻和進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賈敬對此倒是挺樂觀,榮府現在有什麽啊,除了一個微末的爵位,連點實權都沒有,甄家看得上他們才怪,他們跟在後頭除了做個嘍囉甚至是炮灰,一點用處都沒有,他們能這樣不智?
榮府一家子自然沒這麽蠢,但是也沒好到哪裏去。賈政倒是不想繼續捧甄家的臭腳,當初他冒著被人罵做賣女求榮的風險,執意將元春送到了宮中,結果元春進去之後,不但沒有入甄家所說,直接由甄貴太妃賜給徒明昊做側妃,反而是直接做起了粗使宮女,回來之後,行情大跌,想要給元春找個比較有權勢的人家都不容易了。
倒是賈珠,之前鄉試考上了舉人,頓時吃香起來,但是看中賈珠的,也多半是些沒什麽根底的人家,一些在賈政看來,跟賈家差不多的人家,倒是樂意將自家女兒嫁給賈珠的,但是卻是庶女,這讓賈政隻覺得自個受到了侮辱,因此,小王氏本來看好了幾個人家,結果跟賈政一說,全叫賈政給否了,還說小王氏因為是繼母,不肯為賈珠出力什麽的,叫小王氏氣得要死。
不管怎麽說,賈政覺得甄家實在是無信無義,聽說甄家被彈劾了之後,還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
但是史氏不同,史氏那邊想法不一樣,甄家這麽多罪名,聖人卻是輕輕落下,可見隻要老聖人還在,甄家就會一直屹立不倒。至於老聖人,這兩年身體不要太好,根據甄家那邊從貴太妃得到的消息,老聖人再活個十幾二十年,大概都沒什麽問題。
因此,史氏卻是覺得甄家還是可以倚重的,起碼,先借助甄家的力量,讓賈家先起來再說,因此,在甄家人進京之後,跑到榮府來拜會的時候,史氏表現得很是熱情。
甄家人進京,其實是送嫁的,甄貴太妃去年的時候,就說動了老聖人,將甄家的一個女兒給了徒明昊做側妃。老聖人自然沒有反對的意思,一個側妃而已,翻不起什麽風浪來,徒明昊如今是親王,他有四個側妃的名額呢,分一個給他甄家的表妹,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雖說是側妃,不過也是上了玉牒的,隻比正妃低了一頭而已,徒明昊的正妃出身也算不上高,徒明昊那位老丈人也是沒什麽實權,光是聽著好聽的,甄家女嫁進去之後,若是得了徒明昊的寵//愛,甚至能跟正妃分庭抗禮。
因此,甄家對此很是重視,何況,他們也得顯示,自家還是皇親國戚,哪怕整個朝堂的人都在彈劾甄家,聖人也沒有拿甄家怎麽樣,因此,想要顯示一下甄家的能耐。因此,一路上光是裝著嫁妝的船就有好幾艘,浩浩蕩蕩進了京,那些東西裝在車上,幾乎壓得車軸都“嘎吱”做響,車隊綿延了足有幾裏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對甄家的富貴那叫一個嘖嘖稱讚。
甄家人進京,自然還得拜訪一下親戚朋友,自然也去了榮府,甄家那邊對榮府也挺客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榮府這些年不過是攤上了賈政這樣不成器的,如今第三代已經起來了,賈珠考上了舉人,過兩年再考個進士,也就能入仕為官了,聽說賈敬對這個侄子挺看重,到時候稍微提攜一番,賈珠升遷應該會很順利,到時候也是甄家的臂助,因此,並沒有因為榮府這些年門庭冷落,看著大不如前顯得有什麽輕視之心,反而頗為親熱。
甄家那邊想要拉攏賈家,肯定是不可能給賈政做個官什麽的,賈政這是在上頭掛了號的人物,這年頭,講究的是德行,賈政之前搞出的那幾樁事,那就是洗不掉的汙點,吏部那邊別管是看誰的麵子,都不會給賈政什麽好臉色。因此,自然將主意打到了賈家第三代身上。
元春是被甄家坑了的,甄家也不提那個茬,要是以前也就算了,但是如今甄家女進了徒明昊府上做側妃了,讓元春再進去,那不是跟自家姑娘爭寵//嗎,至於給元春介紹什麽好親事的事情,也就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甄家身份合適的年紀不合適,年紀合適的,身份不合適,因此,在聽說賈珠還沒訂親之後,直接盯上了賈珠。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