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先是把這幾個資曆比較老的大臣拉攏起來組成一個內閣組,主要任務是在吳衛和幾個皇子不在皇宮或者京都的時候,他們可以監督和處理一些簡單的朝中事務。
因為吳衛有個打算,就是帶著三個皇子到錦國的國土上走一走,看看民俗風情,這樣他們才能知道百姓們真正需要什麽。
所以朝中需要一些能夠願意或者被收買的一些大臣能壓得住朝中的那些官員的人震場。
好在這幾個大臣因為聽到木槿城城主的事情,所以對於吳衛又怕又敬畏,吳衛說什麽他們都點頭表示讚同。
所以吳衛也不用詢問他們的意見,直接讓他們接各自負責一個領域給安排好,吳衛知道這威懾力就要盡快利用,不然等時效一過就沒有用了,自己之前的努力造勢也就白費了。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吳衛直接就宣布,以後自己不在皇宮,三個皇子組成的親王議政團掌管朝廷事務。
自己和三個皇子都不在的話,就是五個重量級大臣組成的內閣共同掌管朝中事務,而且五個人不可以相互推諉,必須都在場才能處理事務,相互監督相互督促。
朝中的大臣們都不出聲,吳衛也不管他們不出聲就就當默認了,反正他和三個皇子出去最多三五天就會回來,而且也不是很頻繁的出門,出不了什麽大事情。
公布這個事情後,吳衛就開始部署要帶著皇子們要先從什麽地方開始去考察民情。
就木槿城事情帶來的影響,估計一年內賭坊和青樓都不敢冒頭了。
那城中就沒有必要再去了。
吳衛比較掛念自己曾經帶著的那一百多百姓,他進宮前把他們安排在一個看著還比較安定的城郊,現在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樣了。
那個城好像是木槿城左邊還是右邊的吳衛記不清了,既然沒有多遠,那就先去那邊看看吧。
主要是讓三哥皇子了解百姓們在田間勞作時的辛苦,和莊稼從播種到收成都有很複雜的過程和長時間的周期。
知道最底層的百姓的疾苦的國主才會有憐憫的心,才可能會出仁政。
有惠民仁政的朝廷也能長治久安。
這是吳衛在衛國做了六七年國主才悟出來的道理,他要是直接和三個皇子說這些道理,一方麵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還有一方麵就是他們出身皇室從小考慮問題的角度和立場就不同。
和他們說了也沒有多大的用,因為思考方式早就形成了,沒有重大的刺激是不可能發生改變的。
既然不用走很遠,吳衛第三天就帶著三個皇子出門,皇子們有了第一次經驗,這次出門都很低調,穿的比上次還樸素。
吳衛看著他們的表現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跟他們說了一下到了地方需要注意的事項。
提前和他們約法三章方便事情的進展。
因為天氣比較冷,這個時候天地裏基本上是沒有多少農活的。
但是如果家裏沒有餘糧的百姓就必須出門找吃的,扒開凍土找一些野山芋和草根。
或者去河裏敲冰塊撈點魚蝦,不過收獲都不會很多。
所以,吳衛和三個皇子約定,看到河裏在冰上走的百姓不要好奇的過去跟風,因為那冰並不是很堅固萬一掉下去不淹死也會凍死。
還有走進農田的時候注意腳下不要踩到莊稼的苗苗。
三個皇子不明白什麽是苗苗,吳衛就說但凡是綠色的長在地裏的都是不能踩的。
三個皇子點頭表示明白了。
大概四五十裏地的樣子,馬車晃悠了一個時辰就到了。
三個皇子好像出了鳥籠的老鷹,跳下馬車就開始舒展筋骨,吳衛笑笑也不管他們,再怎麽瘋他們也不能瘋出錦國去。
走在種了大麥小麥的田地間,看著冒出的細細的淡綠的小苗子,吳衛的心裏有點難受。
出苗率太低不說,土地還是太貧瘠了,沒有肥料的滋養長勢也不好,這樣就是到了明年午收季節也不見得就會有好收成。
因為天氣有點冷,外麵沒有人,也沒有看到有出來挖草根的人,吳衛有點奇怪人都去哪裏了?
他帶著三個皇子往有房屋的地方走去,三五個院子圍成一個小村莊,安靜的很既沒有狗叫聲,也沒有雞打鳴。
吳衛有點奇怪,他記得清楚自己好像是把那些人帶到這附近讓他們安頓下來。
因為之前這裏被沈維義的人攻占過,當地的人都逃難走了,或者有的被殺了,這裏幾乎沒有人住。
現在房子看著好好的怎麽會沒有人?
吳衛看了一圈,房子都挺幹淨整潔像是被人收拾過,但是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三個皇子不明白吳衛在找什麽,傻傻的站在馬車變看著吳衛走過來走過去。
證實了附近幾個村子都沒有人,吳衛才死心帶著他們幾個繼續往前走。
遠遠的就看到一大塊四方形的田裏,圍著很多農人都伸著脖子不知道在看什麽,而且現場很安靜,隻有一個人在說話。
因為圍得比較緊密,吳衛他們看不到說話的是誰,聽聲音是個中老年的男子。
吳衛站在馬車上看到那些人圍著一個手裏拿著鋤頭的五十左右的男子,他一邊用鋤頭在翻土一邊說著什麽一鋤土,半鋤糞,再用細土蓋上。
看著那動作就知道是個熟練的莊稼人,吳衛知道他在教大家怎麽施肥,而且這應該是肥料不是很多的時候施肥方法。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吳衛帶著三個皇子擠到人群中去,慢慢到那個說教的人麵前。
看清他的樣子後吳衛發覺並不認識他。
“大伯,您這個施肥方法是自己發明的嗎?”吳衛出聲問。
老伯看著吳衛搖搖頭:“這個是我們飛燕國那邊種地常用的施肥方法。”
吳衛一聽什麽時候出來一個飛燕國?
他回頭看看三個皇子,二皇子伸手指了一下東南方意思是那邊的鄰國。
點點頭吳衛表示明白了。
“鄉親們都學會了嗎?其實我也會點點施肥的方法。
我可以用下鋤頭嗎?”吳衛笑著看著老伯,本來吳衛沒有打算自己要去示範。
隻是聽到老伯說不是錦國人時,吳衛下意識的就不想讓人覺得錦國人種地連施肥都不會。
“我們家以前是有牛,羊和雞鴨,所以這些牲口和家禽的糞便就會收集起來堆在空地發酵,
等需要用的時候,糞便裏摻和上樹葉,青草灰或者土,這麽拌均勻後拉到田間地頭。
等要翻地的時候灑在地裏,然後用鐵橋翻地。
這個鋤頭翻地太慢而且有點淺。”吳衛一邊說一邊示範給大家看,每個動作都做的很到位而且讓人信服。
三個皇子都傻眼了,這個吳衛不光武功厲害還會種地?
百姓們也是一陣鼓掌聲,誰能想到這麽一個年輕人會說的頭頭是道,而且用起鋤頭這麽老練熟練。
其實,吳衛也就鋤頭用的比較熟悉一點,真的要用鐵鍁他不一定能裝的這麽好。
因為吳衛有個打算,就是帶著三個皇子到錦國的國土上走一走,看看民俗風情,這樣他們才能知道百姓們真正需要什麽。
所以朝中需要一些能夠願意或者被收買的一些大臣能壓得住朝中的那些官員的人震場。
好在這幾個大臣因為聽到木槿城城主的事情,所以對於吳衛又怕又敬畏,吳衛說什麽他們都點頭表示讚同。
所以吳衛也不用詢問他們的意見,直接讓他們接各自負責一個領域給安排好,吳衛知道這威懾力就要盡快利用,不然等時效一過就沒有用了,自己之前的努力造勢也就白費了。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吳衛直接就宣布,以後自己不在皇宮,三個皇子組成的親王議政團掌管朝廷事務。
自己和三個皇子都不在的話,就是五個重量級大臣組成的內閣共同掌管朝中事務,而且五個人不可以相互推諉,必須都在場才能處理事務,相互監督相互督促。
朝中的大臣們都不出聲,吳衛也不管他們不出聲就就當默認了,反正他和三個皇子出去最多三五天就會回來,而且也不是很頻繁的出門,出不了什麽大事情。
公布這個事情後,吳衛就開始部署要帶著皇子們要先從什麽地方開始去考察民情。
就木槿城事情帶來的影響,估計一年內賭坊和青樓都不敢冒頭了。
那城中就沒有必要再去了。
吳衛比較掛念自己曾經帶著的那一百多百姓,他進宮前把他們安排在一個看著還比較安定的城郊,現在也不知道他們怎麽樣了。
那個城好像是木槿城左邊還是右邊的吳衛記不清了,既然沒有多遠,那就先去那邊看看吧。
主要是讓三哥皇子了解百姓們在田間勞作時的辛苦,和莊稼從播種到收成都有很複雜的過程和長時間的周期。
知道最底層的百姓的疾苦的國主才會有憐憫的心,才可能會出仁政。
有惠民仁政的朝廷也能長治久安。
這是吳衛在衛國做了六七年國主才悟出來的道理,他要是直接和三個皇子說這些道理,一方麵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還有一方麵就是他們出身皇室從小考慮問題的角度和立場就不同。
和他們說了也沒有多大的用,因為思考方式早就形成了,沒有重大的刺激是不可能發生改變的。
既然不用走很遠,吳衛第三天就帶著三個皇子出門,皇子們有了第一次經驗,這次出門都很低調,穿的比上次還樸素。
吳衛看著他們的表現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跟他們說了一下到了地方需要注意的事項。
提前和他們約法三章方便事情的進展。
因為天氣比較冷,這個時候天地裏基本上是沒有多少農活的。
但是如果家裏沒有餘糧的百姓就必須出門找吃的,扒開凍土找一些野山芋和草根。
或者去河裏敲冰塊撈點魚蝦,不過收獲都不會很多。
所以,吳衛和三個皇子約定,看到河裏在冰上走的百姓不要好奇的過去跟風,因為那冰並不是很堅固萬一掉下去不淹死也會凍死。
還有走進農田的時候注意腳下不要踩到莊稼的苗苗。
三個皇子不明白什麽是苗苗,吳衛就說但凡是綠色的長在地裏的都是不能踩的。
三個皇子點頭表示明白了。
大概四五十裏地的樣子,馬車晃悠了一個時辰就到了。
三個皇子好像出了鳥籠的老鷹,跳下馬車就開始舒展筋骨,吳衛笑笑也不管他們,再怎麽瘋他們也不能瘋出錦國去。
走在種了大麥小麥的田地間,看著冒出的細細的淡綠的小苗子,吳衛的心裏有點難受。
出苗率太低不說,土地還是太貧瘠了,沒有肥料的滋養長勢也不好,這樣就是到了明年午收季節也不見得就會有好收成。
因為天氣有點冷,外麵沒有人,也沒有看到有出來挖草根的人,吳衛有點奇怪人都去哪裏了?
他帶著三個皇子往有房屋的地方走去,三五個院子圍成一個小村莊,安靜的很既沒有狗叫聲,也沒有雞打鳴。
吳衛有點奇怪,他記得清楚自己好像是把那些人帶到這附近讓他們安頓下來。
因為之前這裏被沈維義的人攻占過,當地的人都逃難走了,或者有的被殺了,這裏幾乎沒有人住。
現在房子看著好好的怎麽會沒有人?
吳衛看了一圈,房子都挺幹淨整潔像是被人收拾過,但是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三個皇子不明白吳衛在找什麽,傻傻的站在馬車變看著吳衛走過來走過去。
證實了附近幾個村子都沒有人,吳衛才死心帶著他們幾個繼續往前走。
遠遠的就看到一大塊四方形的田裏,圍著很多農人都伸著脖子不知道在看什麽,而且現場很安靜,隻有一個人在說話。
因為圍得比較緊密,吳衛他們看不到說話的是誰,聽聲音是個中老年的男子。
吳衛站在馬車上看到那些人圍著一個手裏拿著鋤頭的五十左右的男子,他一邊用鋤頭在翻土一邊說著什麽一鋤土,半鋤糞,再用細土蓋上。
看著那動作就知道是個熟練的莊稼人,吳衛知道他在教大家怎麽施肥,而且這應該是肥料不是很多的時候施肥方法。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吳衛帶著三個皇子擠到人群中去,慢慢到那個說教的人麵前。
看清他的樣子後吳衛發覺並不認識他。
“大伯,您這個施肥方法是自己發明的嗎?”吳衛出聲問。
老伯看著吳衛搖搖頭:“這個是我們飛燕國那邊種地常用的施肥方法。”
吳衛一聽什麽時候出來一個飛燕國?
他回頭看看三個皇子,二皇子伸手指了一下東南方意思是那邊的鄰國。
點點頭吳衛表示明白了。
“鄉親們都學會了嗎?其實我也會點點施肥的方法。
我可以用下鋤頭嗎?”吳衛笑著看著老伯,本來吳衛沒有打算自己要去示範。
隻是聽到老伯說不是錦國人時,吳衛下意識的就不想讓人覺得錦國人種地連施肥都不會。
“我們家以前是有牛,羊和雞鴨,所以這些牲口和家禽的糞便就會收集起來堆在空地發酵,
等需要用的時候,糞便裏摻和上樹葉,青草灰或者土,這麽拌均勻後拉到田間地頭。
等要翻地的時候灑在地裏,然後用鐵橋翻地。
這個鋤頭翻地太慢而且有點淺。”吳衛一邊說一邊示範給大家看,每個動作都做的很到位而且讓人信服。
三個皇子都傻眼了,這個吳衛不光武功厲害還會種地?
百姓們也是一陣鼓掌聲,誰能想到這麽一個年輕人會說的頭頭是道,而且用起鋤頭這麽老練熟練。
其實,吳衛也就鋤頭用的比較熟悉一點,真的要用鐵鍁他不一定能裝的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