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裏靜靜的思考了一會,黃海川才又讓秘書於致遠將孔正良請了過來。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黃海川和孔正良關於給文化企業財政支持的一些細節性問題也慢慢統一了意見,總體來說,這次的十個名額,劃出三個給民營文化企業,而給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則不會白給,畢竟國家的錢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給私企,至於資金方案的分配,黃海川和孔正良也敲定了一個章程。


    和孔正良統一了意見後,黃海川也稍稍鬆了口氣,兩人作為市政府的一二把手,隻要兩人統一了意見,其他人基本上也不會反對。


    “唉,今年市裏的財政情況不容樂觀,要不然還可以多拿出一點資金出來。”商量完事情後,孔正良神情略顯輕鬆,微微後仰靠在沙發上休息,和黃海川談了一個多小時,他也都有點累了。


    “傅書記要求保證所有重點項目的建設資金充足,還要預留一部分作為應急之用,要不然不會這麽捉襟見肘。”黃海川笑笑,傅建家要求預留的一部分財政應急資金並不是一筆小數目,黃海川在了解情況之後,其實是頗有微詞的,但前任市長還在時就是這樣,他也不能說什麽,更何況他沒辦法跳出來反對傅建家。


    “沒辦法,傅書記現在在考察研究光伏項目,這又是一個燒錢的投資項目,真要是投入了,可不是十幾二十億能打住的,所以傅書記才會要求預留那麽多資金。”孔正良無奈的搖頭,他知道的情況比黃海川這個新來的市長多點,而傅建家作為江城的一把手,在市裏的權威又無人能觸及,所以哪怕是傅建家沒有特意抓財權,他們同樣不敢違逆其意思,隻要傅建家發話了,不管是多少資金,市財政都要預留出來。


    “光伏項目啊。”黃海川聽到孔正良的話,喃喃自語著,這可不是一般的燒錢,如果傅建家如果決定大手筆投資這個項目,也不知道得燒多少錢進去。


    似乎是心有靈犀的,黃海川和孔正良同時對視了一眼,兩人眼裏都閃過一絲苦笑,黃海川剛來不久都感受到了傅建家的大手筆,更別提孔正良這個在市裏工作多年的老人了。


    其實對傅建家搞一些大項目開發,黃海川並不反對,有些甚至是讚成的,畢竟政府大手筆投資一些公共基礎項目,同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需要,在內需乏力的情況下,政府的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隻能坐視經濟增長的衰退,這是誰都不能忍受的結果,哪怕是黃海川作為市長,如果在他任上,江城的經濟發展沒有保持增長態勢,反而還陷入了衰退,黃海川同樣也無法接受這種結果。


    當然,眼下說江城經濟衰退的結果還為時過早,不過這幾年,江城確實是過分依賴於房地產和政府的公共基礎投資,總的來說,房地產和政府投資成了目前刺激江城發展的兩駕馬車,而以往曾有一段輝煌時光的民營經濟,這兩三年卻是真正陷入了衰退,也不知道有多少民營中小企業倒閉關門。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短暫的沉默後,黃海川道,“正良,其實現在市裏的發展模式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再這樣下去,猶如飲鴆止渴,對江城的發展沒有好處。”


    “雖然都知道現在的發展模式不對,但還不是得繼續走下去,這是一個死結,想解開並不容易,我想市長你也不能接受江城的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甚至是倒退的結果。”孔正良聳了聳肩,兩人現在是閑聊,孔正良說話也較為隨意。


    “你說的沒錯,這是一個不容易解開的死結呐。”黃海川歎了口氣,房地產和政府投資成了江城發展的兩駕馬車,偏偏這兩架馬車又是相輔相成的,政府要大規模投資基建項目,刺激經濟增長,就必須保證財政有錢,隻要財政有錢了,政府才能大手筆的投資一個個大項目,而財政上的錢從哪來?除了正常的稅收,以及政府從銀行的抵押貸款,還有市國投的資本運作等這些財政資金的主要來源外,剩下的一個收入大項就是土地收入了。


    而這些年,土地財政占據市財政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到現在的百分三十多,土地財政收入竟占據了市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強,這就意味著房地產市場一旦不景氣,市財政收入立馬就受到影響了。


    正如同孔正良剛剛所說,這是一個不容易解開的死結,說難聽點,市裏的發展被房地產綁架了,想要有大把大把的錢進行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投資,政府得有錢,而這兩年,企業不景氣,稅收增收之類的是想都不用想了,隻能從土地財政想辦法,那要怎麽辦?市裏必須多拍賣一些土地,要不然沒辦法增收,但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人家房企拿地的積極性就受挫了,土地拍賣不出去又或是賣不出高價,市裏最先坐不住,所以也隻能出台救市政策。


    “現在有人說,江城的房地產市場要是打個噴嚏,咱們市裏都得跟著感冒。”孔正良笑著搖頭。


    “這話雖然誇大了一點,但還真沒錯。”黃海川笑笑。


    “是沒錯,所以哪怕是我們明知道被房地產市場被綁架了,卻是還得心甘情願的上房地產這架馬車,要不然影響到政府投資這架馬車,江城的經濟必將失速,這兩年,由政府投資拉動江城的經濟增長比例可是越來越大了。”孔正良道。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們更要研究如何盤活江城的民營經濟,我查過資料,江城經濟發展最快的那幾年,是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幾年,由此可見,民營經濟跟江城的發展也是息息相關。”黃海川道。


    “哎,現在經濟不景氣,國際大環境同樣不好,這兩年很多本地做出口的民營企業都倒閉了,麵對這種情況,我們政府能做的並不多,更何況這其實也是市場優勝劣汰的一種調節。”


    “我讚成你的觀點,別說是民營企業,哪怕是我們一些國企,也有不少熬不過這個經濟寒冬而倒閉,本質上,這是市場在淘汰落後產能,所以我們不能逆勢而為,該倒閉的企業就讓它倒閉,該淘汰的產能就該淘汰,但倒閉和淘汰之後呢?我們江城沒有及時培育起新興的產業啊,這也是我們江城最大的問題,缺少新鮮血液。”


    黃海川的話讓孔正良頗為震動,若有所思的看了黃海川一眼,“所以市長你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看好這一產業的前景?”


    “不錯,而且我還有個大膽的想法,將來文化產業要成為江城的主要支柱產業。”黃海川擲地有聲。


    孔正良驚訝的看著黃海川,以當前江城文化產業的規模,想要成為支柱產業,難度不知道得有多大,就算是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有著光明的前景,但能否挑起這樣的大梁?


    孔正良對黃海川的想法不太認同,不過對黃海川這種做事的態度和闖勁,孔正良卻又十分欣賞,和黃海川共事這些天,孔正良倒是和黃海川相處得頗為愉快,這也讓孔正良對以後兩人搭班子充滿信心,而作為市政府的一二把手,他們可以有分歧,可以有爭論,但隻要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江城的發展,那就無可厚非。


    此刻看著黃海川那張充滿朝氣的臉,孔正良心裏暗暗感慨,這位新來的黃市長是想大幹一場呐,也不知道他的年輕能不能給這江城注入新的活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憶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憶秋並收藏青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