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裏,最寶貴的就是知識跟經曆。


    央媽的《開講啦》,相當於華夏的TED,就是請名人把自個的親身經曆說給年輕人。


    雖然葉秦也不過是個年輕人,才26歲。


    想那年橫店,站如螻蟻,演揮鞭太監。


    結果,《雪豹》、《步步驚心》,爆紅成一線小生,《繡春刀》、《失戀33天》,雄赳赳,氣昂昂,跨進電影咖門檻……


    葉秦站在演播廳,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說著他“平平無奇”的人生。


    半圓形的觀眾席坐著300名來自各大院線的學生,其中混入不少的小森林、舔狗,全都滿臉羨慕。


    啊,簡直是開掛的人生。


    叮達人突然冒出來:【.....((/--)/,葉秦,你敢說你沒有掛?】


    葉秦伸出一個手指,像極了上課老師敲黑板記重點的手勢:


    “最後,我要談談的是華語電影工業化,網上很多網友都在說,《尋龍訣》是國產電影工作化的代表,這裏我要潑一個冷水,它不算是。”


    “工業化是流程、是工業體係在主導,而不是靠某個人、某個環節。現在華夏電影還是手工業階段,停留在商業化,止步不前,靠的是某些製片人、某些監製、某些演員。”


    “揭開華夏電影商業化的大片,《英雄》,可靠的還是章國師的個人號召力和能力。”


    “過去十幾年,商業電影市場的確繁榮,但依然是這套商業邏輯,所以大而不強,不強就不強在沒有擺脫作坊式,沒有電影工業體係支撐。”


    “《尋龍訣》,隻能說是華語電影工業化的起步,突破之一是把風水八卦、天幹地支、十二生肖、遼代文明、薩滿宗教這些華夏文明、建築審美係統化,開創出東方韻味的奇幻冒險片。”


    “而不是工業化電影,請多給我們電影人一些時間,我們會拿出獨屬於華夏特有的工業大片!”


    “謝謝,我的演講結束。”


    “嘩嘩嘩~”


    台下的學生掌聲雷動。


    撒貝檸走上舞台,驚歎道:““你演講讓我很意外!”


    “怎麽講?”


    “講自己說過往很少,講電影工業化的經曆很多。”


    “因為知道我經曆的人很多,而華語電影工業化說的太少,就要多講。”


    葉秦一本正經道:“這是我們電影人的使命,國家要成為強國,要發展工業,電影也是這樣,華語電影要想走出國門,從電影大國轉變為電影強國,工業化勢在必行!”


    撒貝檸切換主題,進入下個程序。“好,下麵開始有請我們這些優秀青年代表提問。”


    第一個站起來的是馬昊,優越感十足的一枚杠精:“葉秦,我想代表電影觀眾說一句……”


    葉秦頓時翻翻白眼,看到他座位牌寫的是“青年代表”,差點脫口而出:


    你丫的能代表青年嘛?


    你隻代表你自己!


    18億票房,5500萬觀影人次怎麽來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明白你一直強調開創新的類型片,有什麽用呢?”


    “沒有華語電影工業化,不是還有好萊塢電影嘛?我覺得《尋龍訣》,質量不如《木乃伊》、《奪寶奇兵》!”


    …………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電影舊的體係麵臨電視的衝擊,陷入瓶頸,有兩個人,一個是弗朗西斯科波拉,顛覆敘事,引領學院派革新。”


    電視機裏播放著《開講啦》,韓三爺坐在沙發上,餘光瞥向吃著蘋果的韓加女。


    “一個是喬治盧卡斯,沒有他的《星球大戰》,好萊塢不會有資本願意往科幻片這個類型上砸錢。”


    “也不會有那麽多電影人投身於科幻片領域,像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斯皮爾伯格的《E·T》,以及卡梅隆的《阿凡達》!”


    “《星球大戰》就像是一把鑰匙,為好萊塢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進入‘科幻競賽’的奇觀化電影時代。”


    “我之所以熱衷開辟新類型,就是讓資本看到,這個類型片領域有利可圖!”


    韓三爺突然想到什麽,轉臉麵朝韓加女:“他找你寫的劇本,怎麽樣啦?”


    “初稿已經寫好,上交審批等意見呢。”


    “什麽類型的電影?”


    “劇情片,emm,故事類似《達拉斯賣家俱樂部》,但不是抄襲,這個陸勇也是真人真事。”


    韓加女抿抿嘴,難為情道:“爸,這個本子比較敏感,題材涉及醫保,你看,你能不能保保女兒我?”


    “到時候我給你章叔叔打個電話。”韓三爺語氣寵溺道:“葉秦會參演嗎?”


    “會!”


    “那就不用我舍下老臉。”


    韓三爺露出淡淡的笑容,“有這小子就夠了,電影局現在就認他這張臉!”


    “他現在有這麽大麵子?”韓加女驚愕道。


    “隻要這小子自己不犯事,沒人動得了他。”


    韓三爺心裏跟明鏡似的。


    就像90年代力捧鞏皇,00年代力捧國際章,好不容易國內出了這麽個巨星苗子,可不得栽培!


    在後世,吳晶就是這待遇。


    “這個秦子,如果我晚幾年退休,一定挺他大幹一場,華夏的電影工業化,美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其實,我們曾經也有過自己的工業化雛形,但隻是類型片,就是古裝武俠。”


    電視機畫麵裏,葉秦狂懟馬昊:


    “首開先河的是香江的武俠武打片,最巔峰就是《黃飛鴻》,之後內地接棒。”


    “章國師的《英雄》、《黃金甲》,陳凱哥的《無極》,馮褲子的《夜宴》,質量差強人意,但好歹有華夏古裝大片的氣質。”


    “慢慢地就形成一套古裝武俠的工業流水線,服化道、武指、美術置景,都有一套規整的標準,像《畫皮》、《狄仁傑》……包括我主演的《繡春刀》,都得益這套體係,但可惜古裝武俠電影市場縮水,工業崩塌。”


    青年代表關怡問道:“請問小葉……請問葉秦,既然古裝武俠工業中途夭折,你心目中的華夏電影工業化方向是什麽?”


    “工業講究產品門類齊全,電影工業,分輕工業和重工業,歐洲很多國家的電影工業,法蘭西、意呆利,往往以藝術電影、劇情片、喜劇片等小成本,形成獨特的審美,而把最大頭的商業領域拱手讓給好萊塢。”


    葉秦繪聲繪色地勾勒心中的版圖:“華夏電影工業,不單單要有青春片、愛情片、喜劇片、恐怖片等輕工業,還要有魔幻片、科幻片、戰爭片等重工業。”


    “《火星救援》,是華夏第一次科幻嚐試,場景、特效、劇組有三分之一來自華夏。”


    “而《湄公河行動》,更是大型軍事動作的一次嚐試,我希望把美利堅主旋律商業片的模式,運用到其中。”


    “主旋律商業模式?!”


    監製過建字頭電影的韓三爺,嗅到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聚精會神地盯著,突然章宏森的電話打來。


    “韓哥,主旋律商業電影,這話你給參謀的?”


    韓三爺道:“哪的話,他壓根沒給我審稿,全是他自己肚子裏的貨,這小子去好萊塢深造,回來搞改革。”


    “你給他打個電話,讓這小子寫個報告。”


    電影工業化,畢竟是一個長期目標,政績大見效慢。


    可主旋律商業化,是一個短期效益,無他,國內的主旋律電影市場前景,一片黯淡。


    唯一的火苗,去年的《智取威虎山》,半沾邊的《戰狼》。


    這可是政績!


    ……………………


    “哢。”


    “哢哢。”


    7月2日,中影國際電影城,《道士下山》如期舉行。


    郭舞王、王保強、黑澤誌玲站在陳凱哥夫妻左右兩側,單論卡司陣容,也算盛大。


    媒體發文道:“您在圍脖裏說,這次的野心是創作一部‘工業合格’的電影。”


    “華夏電影發展到現在,不過工業關,僅僅依靠‘都市喜劇’、‘校園愛情’,是跟華夏電影大國的地位不相符合。”


    陳凱哥笑眯眯著:“這回《道士下山》,既是我下山,也是華夏工業下山!”


    “但這部電影的視覺、特技、剪輯、音效的團隊,都來自好萊塢。”


    陳凱哥的臉色一變,變得鐵青:“不想吹製作多大,花費多少,片子多好,隻想請人幫我過‘工業關’,不過這個關,看不到中國電影的新曙光。”


    前排的某位影迷拿著話筒,質疑道:“可是細分的話,您這個根本不算是什麽武俠工業電影。”


    “誰說的?”


    陳凱哥拉下臉,額頭滿是黑線,居然有人比他更懂電影工業化?


    “純粹是信口開河,那個人,他根本不懂電影工業化。”


    “陳老師,這個人是葉秦。”


    媒體拱火道:“他也沒資格?”


    陳凱哥眉頭緊皺,麵色凝重:“他是年輕人,雖然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從業經驗短,看行業的眼光也淺……”


    “可是,《尋龍訣》剛剛12天,票房破20億,烏爾閃采訪也說,它不是華語工業電影代表作,跟葉秦說的一模一樣,《尋龍訣》都不算,您的……”


    影迷在主持人投來的眼神下,及時地閉嘴打住,差點就說出,“您的《道士下山》算個錘子?”


    然而,陳凱哥麵若寒霜,殺氣騰騰:


    “票房不是一切,品質內容才是,年輕人,你電影還是看的太少,眼光太狹小,看完《道士下山》,你再評評!”


    說話間,嘴角掛著輕蔑的笑容,對提問的影迷媒體,也是對腦海裏浮現出的葉秦:


    年輕人,你們好自為之。


    我等了三年,就是等今天,我要發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帝從簽到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柯一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柯一涼並收藏影帝從簽到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