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當今群臣無首,陛下不管政事,得需要有個帶頭之人主持朝政才行,化及不才,承蒙我爹宇文述的功績方能在朝上謀得一官半職,如今天下大亂,百姓受苦,將士軍心不穩,我內心難安,不忍繼續這樣下去,我自願承擔重責,擔任丞相一職,統領百官,安撫軍心,重振朝綱,不知諸位意為如何,如果有反對者請站出來。"
宇文化及對群臣激昂道,他等了好一會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每個人都低著頭,那樣子像極了小雞碰到老鷹,他心想這就是當皇帝的心情嗎,沒人敢得罪你,你說什麽大家都隻能認同。
"好極了,看來你們都讚成我當丞相,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宇文化及滿意道。
過了沒一會,司**戡把楊廣推進來。
楊廣好歹曾經當過江都總管,年輕時跟隨楊堅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就連高熲,楊素,賀若弼和魚具羅等大將也追隨過他,那時何等意氣風發,如今淪落到這個地步,被遠不如楊素高熲的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欺壓,不得不讓人感歎世事多變,楊廣也老了,遠不如年輕時霸氣,早些年他胸懷大誌,如今已經被消磨得一幹二淨。
眾人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淪落成今天的階下囚,心中都無限感慨,楊廣現在還哪裏有皇帝的威風,衣衫不整,披頭散發,滿臉愁容,原來的那種精氣神都消失不見,沒人想過他的下場會這麽慘。
宇文化及看到楊廣就來氣:"德戡,如今我大權在握,哪裏還用得著這家夥出來,把他弄回去了結了。"
群臣一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宇文化及好大的膽子,竟敢當著眾人的麵要殺皇帝,縱使你大權在握也不能這麽放肆。
楊廣看到宇文化及不把自己當作一回事,他也不生氣,看了看在場的眾人,沒有找到虞世基,他問道:"虞世基去哪裏了,朕為何找不到他?"
虞世基乃楊廣心腹之臣,此人個性恬靜,不喜形於色,與其兄虞世南都是極有才幹之人,他們出生宦官世家,年少盛名,年輕時人們甚至把他們與晉時"二陸"相比。
二陸即為陸機和陸雲,他們是東吳名將陸遜之孫,在晉朝時極有才氣,虞世基和虞世南能被拿來與他們相比,可見這二人的才學已經得到眾人的認可。
虞家兩兄弟才學都很高,不過性情大為不同,虞世基喜愛奢華生活,平日出門都穿金戴銀,非常顯貴;兄長虞世南恰恰相反,他清貧節儉,從不鋪張浪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兄弟二人雖性情不同,但感情很好,還住在同一個宅子,可見他們關係要好,十分難能可貴。
自東征以來虞世基深得楊廣器重,他非常善於觀察,發現楊廣是個剛愎自用之人,聽不得別人的勸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苦口良藥利於病,隻要說了不迎合楊廣的話都不會有好下場,高熲,童雲飛和宇文述便是如此。
虞世基深諳其中道理,自此之後他不再勸諫楊廣,專說阿諛奉承的話,忠臣良將在前麵勸諫,他在後麵奉迎,久而久之越來越得楊廣的喜歡,很快就坐上九卿之位,專典機密,參掌朝政,成為楊廣的心腹之臣。
自從來到江都之後,虞世基變得越發猖狂,處處迎合楊廣心意,不斷逢迎拍馬,群臣勸說楊廣返回大興城,他便勸阻楊廣回去,要留在江都;將軍勸說楊廣要愛惜將士,他卻說將士為臣下,應當聽從聖上命令;賢臣勸說楊廣要剿滅起義軍,不能放縱他們,他便說起義軍都是逆賊,各地郡城的士兵自會剿滅,無須楊廣費心。
他的種種作為都專門與忠臣良將作對,朝上不少大臣都對他極其厭惡,甚至覺得他比當時的楊素還讓人討厭,但奈何他深得楊廣器重,大家都拿他沒有辦法。
昨夜司**戡闖入宮中抓住楊廣後,他便立即派人去抓拿虞世基,在朝上他最疼恨這個人,想殺此人許久,如今形勢大變,他決定抓到就殺。
看到楊廣要找虞世基,司**戡麾下將領馬文舉出來說道:"虞世基已被梟首,陛下不用再找他了。"
所謂梟首即是將人****,如果隻是普通的砍頭不會示眾。
虞世基被抓的時候虞世南甚至願意用自己的命來替代他,讓司**戡殺了他保虞世基一命。這一舉動反倒是感動了司**戡,他放過虞世南,隻抓殺了虞世基。
得知虞世基已死,楊廣心中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他無力地跌倒地上。
宇文化及想下令在這裏殺了楊廣,司**戡勸阻道:"丞相莫要心急,楊廣雖失勢,不過在場的都是大隋之臣,要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殺他,必定遭人怨恨,我等還是把他帶回寢宮再處置吧。"
宇文化及心想也是,於是下令讓士兵把楊廣帶回寢宮,與群臣敷衍幾句便退朝,讓眾人散去。
大臣們都知道楊廣會有什麽樣的下場,然他們無力改變,隻能接受眼前的事實。
退朝後宇文化及來到寢宮,驍果軍的將領都在此等候,他看著楊廣說道:"楊廣啊楊廣,你是不是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這麽一天?"
"宇文化及,我待你父親宇文述一向不錯,你宇文家也深得我器重,我更是將南陽公主許配給你三弟宇文士及,你為何要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楊廣話中帶著怒意,早知如此,他當初就先滅了宇文家,無論是李淵抑或宇文化及,士族果然一個都不能信,無論是對他們好或者對不好,關隴士族皆有逆反之意。
"楊廣,你確實曾經對我們不錯,不過也因為一些小事把我關進大牢,還想殺了我與二弟,這些事我可從未忘記過。"
"那是你們犯事了我才會罷免你們官職,關你們進大牢,但最後我不都放了你們,還讓你們官複原職嗎。"
宇文化及對群臣激昂道,他等了好一會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每個人都低著頭,那樣子像極了小雞碰到老鷹,他心想這就是當皇帝的心情嗎,沒人敢得罪你,你說什麽大家都隻能認同。
"好極了,看來你們都讚成我當丞相,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宇文化及滿意道。
過了沒一會,司**戡把楊廣推進來。
楊廣好歹曾經當過江都總管,年輕時跟隨楊堅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就連高熲,楊素,賀若弼和魚具羅等大將也追隨過他,那時何等意氣風發,如今淪落到這個地步,被遠不如楊素高熲的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欺壓,不得不讓人感歎世事多變,楊廣也老了,遠不如年輕時霸氣,早些年他胸懷大誌,如今已經被消磨得一幹二淨。
眾人看到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帝淪落成今天的階下囚,心中都無限感慨,楊廣現在還哪裏有皇帝的威風,衣衫不整,披頭散發,滿臉愁容,原來的那種精氣神都消失不見,沒人想過他的下場會這麽慘。
宇文化及看到楊廣就來氣:"德戡,如今我大權在握,哪裏還用得著這家夥出來,把他弄回去了結了。"
群臣一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宇文化及好大的膽子,竟敢當著眾人的麵要殺皇帝,縱使你大權在握也不能這麽放肆。
楊廣看到宇文化及不把自己當作一回事,他也不生氣,看了看在場的眾人,沒有找到虞世基,他問道:"虞世基去哪裏了,朕為何找不到他?"
虞世基乃楊廣心腹之臣,此人個性恬靜,不喜形於色,與其兄虞世南都是極有才幹之人,他們出生宦官世家,年少盛名,年輕時人們甚至把他們與晉時"二陸"相比。
二陸即為陸機和陸雲,他們是東吳名將陸遜之孫,在晉朝時極有才氣,虞世基和虞世南能被拿來與他們相比,可見這二人的才學已經得到眾人的認可。
虞家兩兄弟才學都很高,不過性情大為不同,虞世基喜愛奢華生活,平日出門都穿金戴銀,非常顯貴;兄長虞世南恰恰相反,他清貧節儉,從不鋪張浪費。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兄弟二人雖性情不同,但感情很好,還住在同一個宅子,可見他們關係要好,十分難能可貴。
自東征以來虞世基深得楊廣器重,他非常善於觀察,發現楊廣是個剛愎自用之人,聽不得別人的勸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苦口良藥利於病,隻要說了不迎合楊廣的話都不會有好下場,高熲,童雲飛和宇文述便是如此。
虞世基深諳其中道理,自此之後他不再勸諫楊廣,專說阿諛奉承的話,忠臣良將在前麵勸諫,他在後麵奉迎,久而久之越來越得楊廣的喜歡,很快就坐上九卿之位,專典機密,參掌朝政,成為楊廣的心腹之臣。
自從來到江都之後,虞世基變得越發猖狂,處處迎合楊廣心意,不斷逢迎拍馬,群臣勸說楊廣返回大興城,他便勸阻楊廣回去,要留在江都;將軍勸說楊廣要愛惜將士,他卻說將士為臣下,應當聽從聖上命令;賢臣勸說楊廣要剿滅起義軍,不能放縱他們,他便說起義軍都是逆賊,各地郡城的士兵自會剿滅,無須楊廣費心。
他的種種作為都專門與忠臣良將作對,朝上不少大臣都對他極其厭惡,甚至覺得他比當時的楊素還讓人討厭,但奈何他深得楊廣器重,大家都拿他沒有辦法。
昨夜司**戡闖入宮中抓住楊廣後,他便立即派人去抓拿虞世基,在朝上他最疼恨這個人,想殺此人許久,如今形勢大變,他決定抓到就殺。
看到楊廣要找虞世基,司**戡麾下將領馬文舉出來說道:"虞世基已被梟首,陛下不用再找他了。"
所謂梟首即是將人****,如果隻是普通的砍頭不會示眾。
虞世基被抓的時候虞世南甚至願意用自己的命來替代他,讓司**戡殺了他保虞世基一命。這一舉動反倒是感動了司**戡,他放過虞世南,隻抓殺了虞世基。
得知虞世基已死,楊廣心中失去了最後的希望,他無力地跌倒地上。
宇文化及想下令在這裏殺了楊廣,司**戡勸阻道:"丞相莫要心急,楊廣雖失勢,不過在場的都是大隋之臣,要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殺他,必定遭人怨恨,我等還是把他帶回寢宮再處置吧。"
宇文化及心想也是,於是下令讓士兵把楊廣帶回寢宮,與群臣敷衍幾句便退朝,讓眾人散去。
大臣們都知道楊廣會有什麽樣的下場,然他們無力改變,隻能接受眼前的事實。
退朝後宇文化及來到寢宮,驍果軍的將領都在此等候,他看著楊廣說道:"楊廣啊楊廣,你是不是想不到自己也會有這麽一天?"
"宇文化及,我待你父親宇文述一向不錯,你宇文家也深得我器重,我更是將南陽公主許配給你三弟宇文士及,你為何要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楊廣話中帶著怒意,早知如此,他當初就先滅了宇文家,無論是李淵抑或宇文化及,士族果然一個都不能信,無論是對他們好或者對不好,關隴士族皆有逆反之意。
"楊廣,你確實曾經對我們不錯,不過也因為一些小事把我關進大牢,還想殺了我與二弟,這些事我可從未忘記過。"
"那是你們犯事了我才會罷免你們官職,關你們進大牢,但最後我不都放了你們,還讓你們官複原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