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極了,有你助我,何愁大事不成!"楊玄感心想日後有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他就能省心多了。
"尚書大人,你是不是已經有所打算了?"李密問道。
"你可否聽說過左衛大將軍童雲飛?"
"當然聽過,他是對抗突厥和平叛楊諒的大功臣,我怎麽能沒聽過。"
"就是他把你推薦我給的,他讓我趁著楊廣二次遠征之時起兵,可惜我手上並無多少人馬,軍中士卒也不會聽從我的命令,想要用兵幾乎不可能,你可有妙計替我解憂?"楊玄感把難題拋給李密,反正他是沒什麽好主意了。
李密覺得有些奇怪,他從未見過童雲飛,為何童雲飛會把他推薦給楊玄感,不過他也沒有多問,他想了好一會,回答道:"尚書大人可否告知我此次遠征的行軍路線與策略?"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朝廷大軍兵分兩路,楊廣派遣我前往黎陽督運糧草,他帶領六十萬人馬去攻打遼東城,來護兒率領水軍從東萊出發,走海路襲擊平壤。"楊玄感毫不猶豫地把行軍路線說出來,其實這些都是軍中機密,外人不可能得知。
"尚書大人,欲要成事切勿急躁,軍情緊急,既然你要趕去黎陽督運糧草,不如我們到了那裏觀察一遍再做決定,楊廣遠征高句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有的是機會。"
李密也不急著給楊玄感出主意,出於穩妥,他還是決定先去看看再說。
楊玄感看到對方這麽穩重,他更加滿意了,他就怕李密急於表現,在沒有了解真正的情況下就獻策,這反而會事倍功半。
於是兩人不做多留,收拾行裝後便一起出發前往黎陽,楊玄感數個兄弟跟隨一起去。
兩月後,楊廣已經在涿郡集結六十萬大軍,與上次相比兵力足足少了一半有餘,但是經曆過上次挫敗之後,他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不是兵力越多,越容易打勝仗。
上一次出動這麽多士兵,結果近一半人馬都沒怎麽上過戰陣就大敗而回,士兵越多越難掌控,需要的糧食也成倍增長,有時候反而會成為累贅,而且有一大部分人沒機會參戰,經過上次的教訓後,他這次決定實行精兵策略,減少一半人馬,以提供行軍效率。
中軍帳內,諸將集結,一起商議進攻大事。
"陛下,我軍兵馬已經集結到位,陛下隻需下令便能出發,直抵遼東城,隻不過後方糧草運輸稍有緩慢,要是急於行軍,恐怕會供給不上。"
宇文述這一次依舊三軍統帥,上次的失敗讓他丟了官職,要不是有劉士龍這替死鬼,他可能連命都會丟掉,這半年來他沒有上過朝,但楊廣仍然離不開他,這回再次遠征,他被重新召回,委以重任。
楊廣聞言緊皺眉頭道:"這是怎麽一回事,負責督運糧草的是誰?"
"是禮部尚書楊玄感。"
"楊玄感..."楊廣念了一遍這個名字,自從繼位後他便逐漸疏遠楊家,楊素離世後他更是棄楊家不顧,雖然楊玄感當上了禮部尚書,但這麽做也隻是避免楊家掌控過多的兵力,讓楊玄感負責督運糧草,也是為了限製他擁有兵權。
"派人前去黎陽,催促楊玄感必須把糧草運送到前線,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大軍的需求,要是他辦事不力,朕就革他的職,讓他回去耕田種地!"楊廣毫不客氣地說道,絲毫不給楊玄感麵子。
"陛下打算何時出兵?"
"再等半個月吧,等過了春天後必須出兵,不能再拖延。"
這時,一士兵走進來說道:"陛下,虎賁將軍裴行儼傳來捷報,他率軍於章丘大敗王薄聯軍十餘萬人,孫宣雅,石秪闍與郝孝德等人均被擊敗。"
"哈哈哈哈,好極了,這是朕半年來聽到最好的消息,快把捷報傳上來。"楊廣大喜道,他在遼東打了敗仗,幸好裴行儼沒有讓他失望,領兵三萬就擊敗了一眾叛軍。
士兵把書信呈上去。
楊廣打開信封,信上麵寫了裴行儼打敗王薄聯軍的經過,先是在鄒平擊敗王薄,斬首五千餘級,獲畜禽數以萬計,後又追擊王薄逃兵,數次擊敗,把王薄打得到處亂躥,不得已之下北上聯合孫宣雅等人,率領十多萬叛軍回來複仇,攻打章丘,不過最終還是被裴行儼水陸兩軍擊敗。
楊廣看完後誇讚道:"裴愛卿,你們裴家果真是虎父無犬子,朕回去後必定好好賞賜一番。"
"陛下過獎了,這小子是第一次帶兵打仗,沒有犯下大錯就不錯了,可不能誇他太多,否則他必定自傲。" 裴仁基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裏麵十分高興,哪個父親不望子成龍。
"有功就要賞,否則會涼了將士的心,你也不必對他太過嚴苛,他已經做得非常好,要是沒有他替朕解決這些所謂的起義軍,朕又怎麽放心遠征遼東。"楊廣給了裴行儼極大的肯定。
"陛下說的是,那臣先替他謝過陛下。"裴仁基抱拳道。
"諸位愛卿,你們也看到了吧,人家裴行儼不過才剛二十來歲就能獨擋一麵打勝仗,我們聚集這麽多人馬遠征遼東,要是再一次失敗,那豈不是連一個年輕人都比不上,我希望這次出征你們都能全力以赴,不要再抱著僥幸的心態,要是再出現上次那樣的錯誤,朕必定不輕饒,你們可記住了嗎?"
"臣等謹記皇命。"眾將紛紛回應。
其實大部分人心裏麵都不服,裴行儼怎麽能與他們相比,他們打的是兵精糧足的高句麗大軍,兵力也在數十萬以上,裴行儼隻是剿滅起義軍,所謂的起義軍不過是由百姓和山賊流寇組成,與高句麗大軍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水平,要是換成他們任何一個去打起義軍都不會輸。
隻不過沒人不敢說出來,楊廣好不容易才高興一點,誰願意去說惹怒他的話,而且也沒人想得罪裴仁基。
宇文述說道:"陛下,來護兒水軍快要抵達東萊,他們走水路要比我們快得多,是否下令讓他們出海襲擊平壤?"
"尚書大人,你是不是已經有所打算了?"李密問道。
"你可否聽說過左衛大將軍童雲飛?"
"當然聽過,他是對抗突厥和平叛楊諒的大功臣,我怎麽能沒聽過。"
"就是他把你推薦我給的,他讓我趁著楊廣二次遠征之時起兵,可惜我手上並無多少人馬,軍中士卒也不會聽從我的命令,想要用兵幾乎不可能,你可有妙計替我解憂?"楊玄感把難題拋給李密,反正他是沒什麽好主意了。
李密覺得有些奇怪,他從未見過童雲飛,為何童雲飛會把他推薦給楊玄感,不過他也沒有多問,他想了好一會,回答道:"尚書大人可否告知我此次遠征的行軍路線與策略?"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朝廷大軍兵分兩路,楊廣派遣我前往黎陽督運糧草,他帶領六十萬人馬去攻打遼東城,來護兒率領水軍從東萊出發,走海路襲擊平壤。"楊玄感毫不猶豫地把行軍路線說出來,其實這些都是軍中機密,外人不可能得知。
"尚書大人,欲要成事切勿急躁,軍情緊急,既然你要趕去黎陽督運糧草,不如我們到了那裏觀察一遍再做決定,楊廣遠征高句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有的是機會。"
李密也不急著給楊玄感出主意,出於穩妥,他還是決定先去看看再說。
楊玄感看到對方這麽穩重,他更加滿意了,他就怕李密急於表現,在沒有了解真正的情況下就獻策,這反而會事倍功半。
於是兩人不做多留,收拾行裝後便一起出發前往黎陽,楊玄感數個兄弟跟隨一起去。
兩月後,楊廣已經在涿郡集結六十萬大軍,與上次相比兵力足足少了一半有餘,但是經曆過上次挫敗之後,他深知一個道理,那就是不是兵力越多,越容易打勝仗。
上一次出動這麽多士兵,結果近一半人馬都沒怎麽上過戰陣就大敗而回,士兵越多越難掌控,需要的糧食也成倍增長,有時候反而會成為累贅,而且有一大部分人沒機會參戰,經過上次的教訓後,他這次決定實行精兵策略,減少一半人馬,以提供行軍效率。
中軍帳內,諸將集結,一起商議進攻大事。
"陛下,我軍兵馬已經集結到位,陛下隻需下令便能出發,直抵遼東城,隻不過後方糧草運輸稍有緩慢,要是急於行軍,恐怕會供給不上。"
宇文述這一次依舊三軍統帥,上次的失敗讓他丟了官職,要不是有劉士龍這替死鬼,他可能連命都會丟掉,這半年來他沒有上過朝,但楊廣仍然離不開他,這回再次遠征,他被重新召回,委以重任。
楊廣聞言緊皺眉頭道:"這是怎麽一回事,負責督運糧草的是誰?"
"是禮部尚書楊玄感。"
"楊玄感..."楊廣念了一遍這個名字,自從繼位後他便逐漸疏遠楊家,楊素離世後他更是棄楊家不顧,雖然楊玄感當上了禮部尚書,但這麽做也隻是避免楊家掌控過多的兵力,讓楊玄感負責督運糧草,也是為了限製他擁有兵權。
"派人前去黎陽,催促楊玄感必須把糧草運送到前線,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大軍的需求,要是他辦事不力,朕就革他的職,讓他回去耕田種地!"楊廣毫不客氣地說道,絲毫不給楊玄感麵子。
"陛下打算何時出兵?"
"再等半個月吧,等過了春天後必須出兵,不能再拖延。"
這時,一士兵走進來說道:"陛下,虎賁將軍裴行儼傳來捷報,他率軍於章丘大敗王薄聯軍十餘萬人,孫宣雅,石秪闍與郝孝德等人均被擊敗。"
"哈哈哈哈,好極了,這是朕半年來聽到最好的消息,快把捷報傳上來。"楊廣大喜道,他在遼東打了敗仗,幸好裴行儼沒有讓他失望,領兵三萬就擊敗了一眾叛軍。
士兵把書信呈上去。
楊廣打開信封,信上麵寫了裴行儼打敗王薄聯軍的經過,先是在鄒平擊敗王薄,斬首五千餘級,獲畜禽數以萬計,後又追擊王薄逃兵,數次擊敗,把王薄打得到處亂躥,不得已之下北上聯合孫宣雅等人,率領十多萬叛軍回來複仇,攻打章丘,不過最終還是被裴行儼水陸兩軍擊敗。
楊廣看完後誇讚道:"裴愛卿,你們裴家果真是虎父無犬子,朕回去後必定好好賞賜一番。"
"陛下過獎了,這小子是第一次帶兵打仗,沒有犯下大錯就不錯了,可不能誇他太多,否則他必定自傲。" 裴仁基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裏麵十分高興,哪個父親不望子成龍。
"有功就要賞,否則會涼了將士的心,你也不必對他太過嚴苛,他已經做得非常好,要是沒有他替朕解決這些所謂的起義軍,朕又怎麽放心遠征遼東。"楊廣給了裴行儼極大的肯定。
"陛下說的是,那臣先替他謝過陛下。"裴仁基抱拳道。
"諸位愛卿,你們也看到了吧,人家裴行儼不過才剛二十來歲就能獨擋一麵打勝仗,我們聚集這麽多人馬遠征遼東,要是再一次失敗,那豈不是連一個年輕人都比不上,我希望這次出征你們都能全力以赴,不要再抱著僥幸的心態,要是再出現上次那樣的錯誤,朕必定不輕饒,你們可記住了嗎?"
"臣等謹記皇命。"眾將紛紛回應。
其實大部分人心裏麵都不服,裴行儼怎麽能與他們相比,他們打的是兵精糧足的高句麗大軍,兵力也在數十萬以上,裴行儼隻是剿滅起義軍,所謂的起義軍不過是由百姓和山賊流寇組成,與高句麗大軍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水平,要是換成他們任何一個去打起義軍都不會輸。
隻不過沒人不敢說出來,楊廣好不容易才高興一點,誰願意去說惹怒他的話,而且也沒人想得罪裴仁基。
宇文述說道:"陛下,來護兒水軍快要抵達東萊,他們走水路要比我們快得多,是否下令讓他們出海襲擊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