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朔州後,童雲飛的生活過得舒適了許多,白天協助秦瓊訓練士兵,晚上回去陪陪家人,這樣子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然而安穩隻能是短暫的,想要真正的太平,還需等到盛唐到來,隋末注定是一個群雄紛爭的時代。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後,大業元年,楊廣繼位後改了年號,在剛繼位時諸事不順,但隨著楊諒被平,刺客失蹤,似乎一切都在逐漸變好。
楊廣是個雄才大略之人,雖然手段狠辣,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然而為君者往往隻有心狠手辣,顧全大局,方能成就霸業,一些錯誤他不介意多犯幾次。
一切都如童雲飛預料一般,楊廣在一年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先是下令楊素營建東都洛陽,振興大隋經濟,還能控製關東和江南,而楊素僅一年便完成任務。
在洛陽興建後不久,許多從河北,江南以及其他地區的大批豪族和富商都遷居洛陽,增加了洛陽的繁華,大大活躍當地的經濟,在這之後洛陽和長安並稱為大隋二都。
除了興建洛陽,楊廣還鞏固自己的權勢,加強控製地**權和攫取東南財富,他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利用自然河道或前代舊渠,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曆史上聲稱運河的開鑿與楊廣個人需要有關,他巡遊作樂,眷戀江南景色和繁華的生活,這條運河為他提供了最好的交通渠道。
然而擁有雄才大略的楊廣豈會如此無用,隻顧貪圖享樂,運河的更大作用是貫通南北,方便兵力以及糧草運輸,他軍旅出身,必定明白其中道理,巡遊作樂也不過是士族汙蔑而已。
楊廣開鑿運河的確加強了對地**權的管轄,不過也得罪了關隴士族,他的權力握得越緊,士族的權勢就會被大大限製,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這種舉動更加堅定關隴士族想要推翻他的意圖。
再加上開鑿運河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百姓也因此犧牲,造成民怨四起,百姓乃是國之根基,一旦百姓不愛戴君皇,皇帝的江山也將會被動搖,甚至是傾覆。
大興殿內,楊廣正在上早朝。
"陛下,臣有一事要報。"高熲出列道。
楊廣眉頭輕皺,似乎已經意識到高熲要說什麽了,說道:"高愛卿請說。"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陛下半年前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能夠貫通南北,掌控江南等地,此事雖有利,但也有弊,陛下為了開通運河動用百萬民眾,各地民怨諸多,監督的士兵管得太嚴,許多百姓因過勞死,還請陛下暫且終止開鑿運河,讓百姓各地得以休養生息。"
高熲因為此事已經和楊廣上奏過好幾次,然而每次都被拒絕,來來回回已經有十多回了。
楊廣聽完後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為了此事他甚至都和高熲吵過好幾次了,每次都按著怒火拂袖而去,不過今日他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堂堂一國之君,幾乎每次上朝都要被自己的大臣懟一次,讓他極其沒麵子,以後還怎麽總領群臣。
"夠了高熲,你還要說多少次,朕說過不會終止就是不會終止,開鑿運河乃是千秋大業,造福無數百姓子孫後代的大事,你以為朕隻是為了個人嗎,還不是為了百姓,南北渠道貫通,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走水路都比走陸路方便舒適多,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為何你偏偏反對!"
楊廣拍案而起,直指高熲大罵,這一會他不再給高熲麵子,開國功臣又如何,真當自己功高震主,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了嗎。
群臣看到楊廣生氣,都低頭不語,生怕得罪了他,自找沒趣,楊廣剛繼位的時候他們倒是沒有什麽感覺,但當皇帝久了後,他們越發覺得楊廣的氣勢逼人,比楊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熲看到楊廣生氣不僅沒有退半步看,仍然極力勸諫:"陛下,千秋大業固然重要,然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百萬百姓操勞過度而亡,已經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要是再這樣下去,陛下的江山恐怕不穩了!"
"高熲!你是不是要造反,竟敢說朕的江山不穩,難不成你早有謀朝篡位之意!"楊廣火冒三丈,眼中再也容忍不了高熲。
"臣並無此意,隻是為了陛下的江山著想,還請陛下三思,為了天下萬民,終止開鑿運河!"高熲臉色毅然,沒有因為楊廣生氣而膽怯。
"好,好一個高熲,果然有膽色,連朕的旨意也敢違逆,既然你那麽執著要終止開鑿運河,別說朕不公正,就由群臣做主。"楊廣對其他人說道,"你們誰覺得應該終止開鑿運河的就站出來,和高熲站到一起去!"
楊廣說完,對著眾人怒目而視,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所有大臣都原地站著一動不動,甚至連看楊廣一眼都不敢。
此時一些和高熲關係不錯的人也不敢站出來支持高熲,他們看得出楊廣是真動怒火了,要是這時候出來幫高熲說話,豈不是自找沒趣,弄個人頭落地也不是不可能。
一旁的楊素也是看得汗顏,心想高熲你也太正直了吧,當了這麽多年官還不清楚怎麽和皇帝打交道嗎,楊廣可不是楊堅,沒有這麽好說話,如今已經把話說死,也沒有大臣站出來,這回你能保住自己的命都算好了。
"怎麽樣高愛卿,睜開你雙眼仔細看看,有哪一位大臣支持你,除了你之外誰不知道朕用心良苦,開鑿大運河是千秋萬代的功業,大家都支持朕,唯獨你一直和朕作對,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開國功臣,功高震主,以為朕不敢治你的罪了,今天朕就要讓你知道,誰是一國之君,誰的話可以做得了主,來人,把高熲給我退出去斬了!"
楊廣直接下了要殺了高熲,沒有半點猶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後,大業元年,楊廣繼位後改了年號,在剛繼位時諸事不順,但隨著楊諒被平,刺客失蹤,似乎一切都在逐漸變好。
楊廣是個雄才大略之人,雖然手段狠辣,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然而為君者往往隻有心狠手辣,顧全大局,方能成就霸業,一些錯誤他不介意多犯幾次。
一切都如童雲飛預料一般,楊廣在一年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先是下令楊素營建東都洛陽,振興大隋經濟,還能控製關東和江南,而楊素僅一年便完成任務。
在洛陽興建後不久,許多從河北,江南以及其他地區的大批豪族和富商都遷居洛陽,增加了洛陽的繁華,大大活躍當地的經濟,在這之後洛陽和長安並稱為大隋二都。
除了興建洛陽,楊廣還鞏固自己的權勢,加強控製地**權和攫取東南財富,他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利用自然河道或前代舊渠,開鑿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曆史上聲稱運河的開鑿與楊廣個人需要有關,他巡遊作樂,眷戀江南景色和繁華的生活,這條運河為他提供了最好的交通渠道。
然而擁有雄才大略的楊廣豈會如此無用,隻顧貪圖享樂,運河的更大作用是貫通南北,方便兵力以及糧草運輸,他軍旅出身,必定明白其中道理,巡遊作樂也不過是士族汙蔑而已。
楊廣開鑿運河的確加強了對地**權的管轄,不過也得罪了關隴士族,他的權力握得越緊,士族的權勢就會被大大限製,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這種舉動更加堅定關隴士族想要推翻他的意圖。
再加上開鑿運河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許多百姓也因此犧牲,造成民怨四起,百姓乃是國之根基,一旦百姓不愛戴君皇,皇帝的江山也將會被動搖,甚至是傾覆。
大興殿內,楊廣正在上早朝。
"陛下,臣有一事要報。"高熲出列道。
楊廣眉頭輕皺,似乎已經意識到高熲要說什麽了,說道:"高愛卿請說。"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陛下半年前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能夠貫通南北,掌控江南等地,此事雖有利,但也有弊,陛下為了開通運河動用百萬民眾,各地民怨諸多,監督的士兵管得太嚴,許多百姓因過勞死,還請陛下暫且終止開鑿運河,讓百姓各地得以休養生息。"
高熲因為此事已經和楊廣上奏過好幾次,然而每次都被拒絕,來來回回已經有十多回了。
楊廣聽完後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為了此事他甚至都和高熲吵過好幾次了,每次都按著怒火拂袖而去,不過今日他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堂堂一國之君,幾乎每次上朝都要被自己的大臣懟一次,讓他極其沒麵子,以後還怎麽總領群臣。
"夠了高熲,你還要說多少次,朕說過不會終止就是不會終止,開鑿運河乃是千秋大業,造福無數百姓子孫後代的大事,你以為朕隻是為了個人嗎,還不是為了百姓,南北渠道貫通,無論是北上還是南下,走水路都比走陸路方便舒適多,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為何你偏偏反對!"
楊廣拍案而起,直指高熲大罵,這一會他不再給高熲麵子,開國功臣又如何,真當自己功高震主,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了嗎。
群臣看到楊廣生氣,都低頭不語,生怕得罪了他,自找沒趣,楊廣剛繼位的時候他們倒是沒有什麽感覺,但當皇帝久了後,他們越發覺得楊廣的氣勢逼人,比楊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熲看到楊廣生氣不僅沒有退半步看,仍然極力勸諫:"陛下,千秋大業固然重要,然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百萬百姓操勞過度而亡,已經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要是再這樣下去,陛下的江山恐怕不穩了!"
"高熲!你是不是要造反,竟敢說朕的江山不穩,難不成你早有謀朝篡位之意!"楊廣火冒三丈,眼中再也容忍不了高熲。
"臣並無此意,隻是為了陛下的江山著想,還請陛下三思,為了天下萬民,終止開鑿運河!"高熲臉色毅然,沒有因為楊廣生氣而膽怯。
"好,好一個高熲,果然有膽色,連朕的旨意也敢違逆,既然你那麽執著要終止開鑿運河,別說朕不公正,就由群臣做主。"楊廣對其他人說道,"你們誰覺得應該終止開鑿運河的就站出來,和高熲站到一起去!"
楊廣說完,對著眾人怒目而視,沒有一個人敢出聲,所有大臣都原地站著一動不動,甚至連看楊廣一眼都不敢。
此時一些和高熲關係不錯的人也不敢站出來支持高熲,他們看得出楊廣是真動怒火了,要是這時候出來幫高熲說話,豈不是自找沒趣,弄個人頭落地也不是不可能。
一旁的楊素也是看得汗顏,心想高熲你也太正直了吧,當了這麽多年官還不清楚怎麽和皇帝打交道嗎,楊廣可不是楊堅,沒有這麽好說話,如今已經把話說死,也沒有大臣站出來,這回你能保住自己的命都算好了。
"怎麽樣高愛卿,睜開你雙眼仔細看看,有哪一位大臣支持你,除了你之外誰不知道朕用心良苦,開鑿大運河是千秋萬代的功業,大家都支持朕,唯獨你一直和朕作對,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開國功臣,功高震主,以為朕不敢治你的罪了,今天朕就要讓你知道,誰是一國之君,誰的話可以做得了主,來人,把高熲給我退出去斬了!"
楊廣直接下了要殺了高熲,沒有半點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