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諒一看到皇甫誕就頭痛,在他這麽多手下裏唯獨皇甫誕反對他起兵攻打大興城,其實他知道皇甫誕並非向著楊廣,隻是為黎民百姓著想,隻不過現算他不起兵,楊廣也開始對他動手了。
裴民安看到又是皇甫誕出來勸說,他氣得大罵道:"好你個皇甫誕,你是不是讀書讀壞腦子了,你怎麽總是幫著楊廣那廝說話,難道你是他派來的人故意和咱們作對?"
"裴兵曹此言差矣,我不是故意與你們作對,隻是為了天下萬民著想,這些年大隋一直與突厥戰鬥,消耗已經非常嚴重,我們需要休養生息,如若我等和楊廣一較高下,試圖爭霸天下,必定弄得民不聊生,受苦受累的也隻會是平民百姓。"
"我呸,就算我們不動手,楊廣他也開始對漢王動手了,你沒看到那屈突通說要漢王前往大興城嗎,這一去不就等於送死,哪裏還有機會回來,如果我們不先發製人就是坐以待斃。"
"陛下隻是想和漢王相聚見麵,並非真的想對漢王出手,是你想太多了。"
"你這老家夥是不是存心的,我他娘的不信這世上還有這麽天真的人!"裴民安急得不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好了好了,你們都不用再爭論。"楊諒終於發話,"皇甫誕心係天下,為黎民百姓著想並非不好,然而如今不能隻這樣想,來人,將他壓下去,讓他好好冷靜一下。"
楊諒忍耐已久,今日終於忍無可忍,如今都已經到要動兵的地步,不能再讓皇甫誕在這礙手礙腳,妨礙他們商議大事。
兩個士兵走上來將皇甫誕壓下去,他仍然大聲道:"漢王千萬不要動兵,否則我等經營並州多年的心血就付之東流了。"他的喊叫聲頗為淒厲,可惜在在場沒有一個人願意聽他說話。
"裴兵曹,對於攻打大興城一事你是否有好策略?"
裴文安說道:"末將早已製定好進攻策略,井陘以西完全在大王控製之下,山東部隊派老弱殘兵駐守險要,但仍命他們隨時擴充土地,然後我等率領精銳直入蒲津關,我願充當前鋒,大王率主力繼進,閃電攻擊,挺進霸上,鹹陽以東可以從容不迫地把它平定,這時京師必定震動,軍隊無法馬上集結,上下互相猜疑,人心離散,我們立即發號施令,誰敢不聽,用不了十天大事可定。"
"哈哈哈哈哈,裴兵曹不愧是我軍良將,你所言符合我意,餘公理,我命你抓拿屈突通後帶領一萬兵馬,從太穀出發,前往河陽。"
"末將遵命!"餘公理立即帶領士兵去抓拿屈突通。
楊諒又下令讓大將軍綦良帶領一萬兵馬,從滏口出兵,前往黎陽;大將軍劉建帶領一萬兵馬從井陘出兵,奪取燕趙之地;柱國喬鍾葵帶領一萬兵馬從雁門出兵,然後任命裴文安擔任柱國,與紇單貴、王聃、茹天保等率領七萬大軍直指京師,**黃龍,勢必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大興城。
王頍突然說道:"等下,漢王不要忘記在太原還有一個極大的威脅,如若忽略了他,他很有可能率兵馬攻打我軍後方,要是丟了並州,我們又沒有攻下大興城,那將會被前後夾擊,進退兩難。"
"你是說太原李淵?"楊諒第一時間李淵,李淵鎮守太原,雖然也歸他管,但是李淵在太原統治度極高,而且身份特殊,是先皇楊堅的外甥,即使招收大量兵馬楊堅也從未過問,據他估計李淵麾下起碼有五萬大軍,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
"李淵鎮守太原多年,近年來被封為太原留守,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手中,都藍可汗攻打朔州之時他曾經帶領三萬大軍與童雲飛一起對抗突厥兵馬,所以太原兵力應該不亞於三萬,我估計會在四萬以上,要是我們全軍出動,不對他有所防範,他很可能襲擊我軍後方,致使我們收尾不相顧。"
"那應當如何對付他,難道要出兵攻打太原?"
"出兵攻打太原並非明智之舉,此戰我等目標是大興城,要是又分兵攻打太原那就是撿了芝麻扔了西瓜,對付李淵我們要用一條較為保守的策略。"
"王參軍還請速速說來。"
王頍獻計道:"漢**以派人前去太原試探李淵的口風,先答應他優厚的條件,隻要他不出兵阻攔,那日後登上皇位必定重重有賞,如果他猶豫不定,那我等便留下兩萬士兵鎮守並州,以防他突然偷襲,隻要有大軍鎮守,他短期內無法對我們造成威脅,等我方大軍攻下大興城之後,再回去找他算賬。"
楊諒直拍手叫好:"哈哈哈哈哈,王大人此計甚好,依你所看應當派誰去當使者為好?"
"老身願意親自走一趟,必定說服李淵與我軍站在同一陣線,讓他不敢對並州輕舉妄動。"王頍自告奮勇。
"好極了,那就勞煩王參軍了,如果成功說服李淵就是大功一件,我必定重重有賞!"
"我功勞微薄,不敢領賞,不過有一請求還望漢王能夠答應,我有一賢侄在秘書內省當太常治禮郎,如果我軍攻下大興城,還請漢王能夠保他性命。"
楊諒答應道:"不過小事一樁,何足掛齒,我答應你,如果我率領大軍攻入大興城,絕對不會為難他,必定讓你們叔侄團聚。"
"謝漢王!"王頍感激道,得到楊諒的保證後他才放心出發前往太原,決定使用渾身解數來說服李淵。
屈突通在客房休息,桌上放了一杯熱騰騰的茶水,但是他一口都沒喝,他知道楊諒有造反的打算,他擔心對方不放他離開,所以他連茶水都不敢喝,怕裏麵下了藥。
屈突通在房間裏來回走動,內心始終無法平靜下來,已經過去半個時辰,按理說漢王也應商量完了,為何還不派人前來通知他,他越想就越覺得不對勁,就在這時,他聽聞院子外麵傳來腳步聲,他耳目非常靈敏,一聽就知道人數非常多,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立馬警惕起來。
裴民安看到又是皇甫誕出來勸說,他氣得大罵道:"好你個皇甫誕,你是不是讀書讀壞腦子了,你怎麽總是幫著楊廣那廝說話,難道你是他派來的人故意和咱們作對?"
"裴兵曹此言差矣,我不是故意與你們作對,隻是為了天下萬民著想,這些年大隋一直與突厥戰鬥,消耗已經非常嚴重,我們需要休養生息,如若我等和楊廣一較高下,試圖爭霸天下,必定弄得民不聊生,受苦受累的也隻會是平民百姓。"
"我呸,就算我們不動手,楊廣他也開始對漢王動手了,你沒看到那屈突通說要漢王前往大興城嗎,這一去不就等於送死,哪裏還有機會回來,如果我們不先發製人就是坐以待斃。"
"陛下隻是想和漢王相聚見麵,並非真的想對漢王出手,是你想太多了。"
"你這老家夥是不是存心的,我他娘的不信這世上還有這麽天真的人!"裴民安急得不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好了好了,你們都不用再爭論。"楊諒終於發話,"皇甫誕心係天下,為黎民百姓著想並非不好,然而如今不能隻這樣想,來人,將他壓下去,讓他好好冷靜一下。"
楊諒忍耐已久,今日終於忍無可忍,如今都已經到要動兵的地步,不能再讓皇甫誕在這礙手礙腳,妨礙他們商議大事。
兩個士兵走上來將皇甫誕壓下去,他仍然大聲道:"漢王千萬不要動兵,否則我等經營並州多年的心血就付之東流了。"他的喊叫聲頗為淒厲,可惜在在場沒有一個人願意聽他說話。
"裴兵曹,對於攻打大興城一事你是否有好策略?"
裴文安說道:"末將早已製定好進攻策略,井陘以西完全在大王控製之下,山東部隊派老弱殘兵駐守險要,但仍命他們隨時擴充土地,然後我等率領精銳直入蒲津關,我願充當前鋒,大王率主力繼進,閃電攻擊,挺進霸上,鹹陽以東可以從容不迫地把它平定,這時京師必定震動,軍隊無法馬上集結,上下互相猜疑,人心離散,我們立即發號施令,誰敢不聽,用不了十天大事可定。"
"哈哈哈哈哈,裴兵曹不愧是我軍良將,你所言符合我意,餘公理,我命你抓拿屈突通後帶領一萬兵馬,從太穀出發,前往河陽。"
"末將遵命!"餘公理立即帶領士兵去抓拿屈突通。
楊諒又下令讓大將軍綦良帶領一萬兵馬,從滏口出兵,前往黎陽;大將軍劉建帶領一萬兵馬從井陘出兵,奪取燕趙之地;柱國喬鍾葵帶領一萬兵馬從雁門出兵,然後任命裴文安擔任柱國,與紇單貴、王聃、茹天保等率領七萬大軍直指京師,**黃龍,勢必用最快的速度攻下大興城。
王頍突然說道:"等下,漢王不要忘記在太原還有一個極大的威脅,如若忽略了他,他很有可能率兵馬攻打我軍後方,要是丟了並州,我們又沒有攻下大興城,那將會被前後夾擊,進退兩難。"
"你是說太原李淵?"楊諒第一時間李淵,李淵鎮守太原,雖然也歸他管,但是李淵在太原統治度極高,而且身份特殊,是先皇楊堅的外甥,即使招收大量兵馬楊堅也從未過問,據他估計李淵麾下起碼有五萬大軍,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
"李淵鎮守太原多年,近年來被封為太原留守,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手中,都藍可汗攻打朔州之時他曾經帶領三萬大軍與童雲飛一起對抗突厥兵馬,所以太原兵力應該不亞於三萬,我估計會在四萬以上,要是我們全軍出動,不對他有所防範,他很可能襲擊我軍後方,致使我們收尾不相顧。"
"那應當如何對付他,難道要出兵攻打太原?"
"出兵攻打太原並非明智之舉,此戰我等目標是大興城,要是又分兵攻打太原那就是撿了芝麻扔了西瓜,對付李淵我們要用一條較為保守的策略。"
"王參軍還請速速說來。"
王頍獻計道:"漢**以派人前去太原試探李淵的口風,先答應他優厚的條件,隻要他不出兵阻攔,那日後登上皇位必定重重有賞,如果他猶豫不定,那我等便留下兩萬士兵鎮守並州,以防他突然偷襲,隻要有大軍鎮守,他短期內無法對我們造成威脅,等我方大軍攻下大興城之後,再回去找他算賬。"
楊諒直拍手叫好:"哈哈哈哈哈,王大人此計甚好,依你所看應當派誰去當使者為好?"
"老身願意親自走一趟,必定說服李淵與我軍站在同一陣線,讓他不敢對並州輕舉妄動。"王頍自告奮勇。
"好極了,那就勞煩王參軍了,如果成功說服李淵就是大功一件,我必定重重有賞!"
"我功勞微薄,不敢領賞,不過有一請求還望漢王能夠答應,我有一賢侄在秘書內省當太常治禮郎,如果我軍攻下大興城,還請漢王能夠保他性命。"
楊諒答應道:"不過小事一樁,何足掛齒,我答應你,如果我率領大軍攻入大興城,絕對不會為難他,必定讓你們叔侄團聚。"
"謝漢王!"王頍感激道,得到楊諒的保證後他才放心出發前往太原,決定使用渾身解數來說服李淵。
屈突通在客房休息,桌上放了一杯熱騰騰的茶水,但是他一口都沒喝,他知道楊諒有造反的打算,他擔心對方不放他離開,所以他連茶水都不敢喝,怕裏麵下了藥。
屈突通在房間裏來回走動,內心始終無法平靜下來,已經過去半個時辰,按理說漢王也應商量完了,為何還不派人前來通知他,他越想就越覺得不對勁,就在這時,他聽聞院子外麵傳來腳步聲,他耳目非常靈敏,一聽就知道人數非常多,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立馬警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