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東雖沒有爭霸天下的興趣,沒有刻意的去增強山穀內的武力,可身處亂世,想要過的安穩,必要的防衛力量還是要有的。


    明末時期,稍有點家底的官紳都會養一些家丁,武將就更不用說了,一名武將的實力,取決於他眷養家丁的數量。


    道觀的產業現在也不小了,沒有一定的武力看護,想打這些產業主意的人,就會層出不窮。


    道觀雖然有文啟東坐鎮,不至於讓道觀的產業被人搶了去,可文啟東不可能啥都不幹,天天盯著道觀的各處產業。


    文啟東就像那手持獵槍的牧羊人,幾十隻幾百隻羊看顧的過來,要是有了幾萬隻羊,羊群散布在方園十幾平方公裏的地麵時,邊緣的羊被狼偷吃就不可避免了。


    這時,就需要養一些牧羊犬協助看護羊群,山陽鎮鄉勇民團,就是文啟東眷養的牧羊犬。


    山陽鎮民團經過幾次招募重組,現在擁有團丁二百多人,這二百多團丁可不像是修武縣裏的那些鄉勇壯丁,隻是記名在編,用時召集起來,不用時放歸鄉裏還去種自己的地。


    山陽鎮的團丁是全脫產專職的兵丁,每天都要訓練的,這種訓練強度,比三五天才一集訓的邊軍還要頻繁和嚴格。


    好在文啟東對這些團丁供給的也充足,足夠的營養吃食,完全能滿足團丁的身體訓練消耗,半年下來,這些團丁在李虎的眼中,已經不遜色於那些邊軍將領的家丁了。


    不比那些家丁差的,是團丁的身體和軍事技能,要是比起裝備,不要說那些家丁,就是那些將軍也比不了啊!


    團丁手中的武器就不說了,都是精鋼打製,邊軍手中的那些破爛貨,和團丁手中的精良兵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就是在裝甲防護上,團丁身上的防護甲具,也比那些邊軍身上的要好。


    山陽鎮的團丁,每人都配有一頂頭盔兩身甲,一身改良的棉甲,一身輕便的半身鋼甲,頭盔是不鏽鋼加減震內襯的半帽簷式圓頂鋼盔。


    這些甲具,比現在明軍裝備的所有兵甲都要好,可以說是全方位碾壓,團丁身上的甲具不單單比明軍的堅固結實,最大的優點是輕便。


    同樣一身鐵甲,道觀出品的隻有十來斤,明軍和後金兵的,最精良的也有三十多斤。


    這樣質量的裝備,本來以現在的加工條件,是生產不出來的,可有了文啟東作弊的金手指,指導工匠們采用最優材料配方,最合理的製作工藝,一切都沒有了問題。


    強壯的士兵,精良的武器裝備,對於帶兵的李虎來說,這樣的兵才是真正敢戰之士,帶著這樣的兵士上戰場,才能有底氣。


    可惜,這樣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兵丁,現在隻能用來防備災民。


    李虎陪著自家觀主,登上了還沒完工的城牆。


    山陽鎮的城牆,現在還是帶壕溝的夯土牆,用三合土堆起來的夯土牆隻有五米來高,離設定的十二米還差一大半,城牆的內瓤還沒完工,城牆磚當然也沒有砌。


    建山陽鎮的時候,先建的是流民住房,城牆由於工程量太大,暫時又不是緊要的建築,所以就放到了最後。


    一行人上了夯土牆,鎮外的情景立即一覽無餘。


    隻見夯土牆下的壕溝外,已經收獲了的田地中,密密麻麻好幾千人聚集在哪裏,負老攜幼的等候在進出山陽鎮的出入口處。


    還隻是幾米高半截牆的出入口,這時已被兩排全副武張的團丁把守住,一部分擠在出入口處的災民,對看守的團丁祈求著什麽,人群中時不時的會有一些推攘,在幾名團丁領隊的嗬斥聲下,又很快的安靜下來。


    堆積在城門口想進城的隻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分散在大路兩邊的田地裏,三五個人、十幾個人的以家為單位聚在哪裏,等候著團丁們的放行。


    由於這些災民到來早的,已經在出入口處等待了兩三天了,田地裏到處都是他們生火做飯和取暖的痕跡,出入口大路兩旁的幾十畝田地,已經被糟蹋的不成樣子。


    文啟東看到有不少道觀專用的糧食口袋,被災民提在手中和背在身上,糧食袋中很明顯有一些糧食,就問道:“對這些災民,糧食是按什麽標準發的?。”


    站在旁邊的何成文,連忙答道:“回道爺,按人頭發的,壯丁不分男女都是二鬥,老人和小孩都是一鬥。”


    文啟東默算了一下,大人一個人給了二十多斤糧食,小孩老人十幾斤,就是光吃細糧,也夠吃一個月了。


    要是把這些糧食摻和著野菜等食物吃,節省一些,吃到明年開春都問題不大。


    可能是因為手中有了糧食,這些災民雖然不肯離去,可也沒有行為激烈的鬧事。


    當然,這也和手拿兵器的團丁,就在旁邊不遠處看著有關。


    文啟東又問道:“做動員宣傳了嗎?,所有人都不肯離開?”


    “做了,每天都要勸說好幾遍,可這些人就是不走,有些人得了糧食後,沒有自己吃,都賣了,賣了糧食後,又來討要。


    現在那些堵在出入口的人,就是賣了糧食,又來討要的人。”


    文啟東看著壕溝外田地中的流民,沉思了半天後,對李虎命令道:“你把團丁召集起來,把手中有糧食的人家,集中起來帶到那一片坡地處,在那處刺棗林旁邊建臨時窩棚營地。


    那些賣了糧食的,趕出山陽鎮地界,膽敢反抗的,不用留手。”


    接著,文啟東又對何成文吩咐道:“你們政務處,派幾個人協助民團安置災民。


    在安置災民過程中,對那些想走的,任其走,對那些不服從安排的,也全部趕走。”


    交代完何成文,又對著範江安排道:“你派幾個人,關注這些災民的動態,對那些想挑動災民鬧事的人,嗯,你應該知道怎麽做……”


    範江立即躬身領命,“道爺,您放心,屬下保證那些災民老老實實的。”


    對災民作了安排,揮手讓他們各自散去做事後,文啟東帶著兩名政務處的書辦和幾名雜役,圍著未完工的城牆進行巡視。


    當時建山陽鎮的時候,文啟東把建鎮的位置,放在了平原與丘陵的交界處,這已經是他購買的地盤最外圍,等於是已經出了山區。


    雖然是出了山區,地勢還是很高,是一處北高南低,綿延七八裏的坡地。


    這處大小有十幾萬畝的坡地,背靠後麵的丘陵山地,南望幾十裏外的黃河,地勢很是不錯,可就是沒有水源。


    雨水豐富的年景,有山水從北山上下來,但沒有水利設施,山水留不住,很快就流走了。


    這兩年由於幹旱,被山水衝出的溝壑中,連往常的細流都沒有了,連生活在這片坡地上的野生動物,喝個水都得進山或是下坡。


    <a id="wzsy" href="http://m.1200ksw.net">零點看書網</a>


    就是這樣的坡地,也是有主的,離山陽鎮最近的那片坡地,就屬於鄭王府所有。


    這片坡地,是山陽鎮地勢的延續,買地時,文啟東本來想把這片坡地一起買下,可能是產權有貓膩,當時賈縣令已經同意了,最後卻沒有達成交易。


    山陽鎮算是建在了坡地的頂點,現在城牆雖沒建好,可站在幾米高的夯土牆上,向南望去時,也能給人一種登高望遠的感覺。


    整個山陽鎮占地不到三平方公裏,鎮子的城牆周長近六千米,是一個不規則的四方形。


    就這樣的規模,已經比修武縣城還要大了。


    幾千米的城牆,目前還都是幾米高的三合土夯土堆,看樣子,離完工還遙遙無期。


    要是擱在後世,這幾千米的土方工程,各種機械一上陣,一兩個月就能完成。


    而在古代,靠人力肩挑手提,這就是一項很消耗人力的浩大工程。


    山陽鎮的城牆,是在鎮內的民居大部分完工後,才開始建設的,三個多月的時間,近六千米的城牆能初具模樣,還多虧了文啟東指導工匠們,製造出了一些精鋼打造的工具。


    其中帶軸承的獨輪車,可以抬重一噸的杠杆滑輪組,近二噸的壓路鋼滾等設備的使用,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才得以在三個多月的時間,把城牆建成現在這個模樣。


    在文啟東眼中,這慢如磨洋工的建造速度,本土的工匠們卻視為奇跡。


    對參加過其它城牆建造的工匠來說,山陽鎮城牆的建造,總共才動用了六百多人,這點人,三個月就能起一半的城牆,這樣的建造速度,以前哪裏見過,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奇跡。


    在城牆正在動工的路段,文啟東和負責城牆建造的大匠交談後,得知最耗工時的就是配製三合土後,對跟在身後的書辦吩咐道:“記錄一下,讓政務處去動員城外災民參與城牆建造,對參與建造城牆的人,可酌情給一些報酬。


    另外,通知民團和治安所,那些不服從管教的人員,押到工地,勞動改造。”


    在文啟東忙著收治本地的災民,忙著建設山陽鎮時,修武縣城內,已經上任了幾個月的史縣令,正在對著一群胥吏訓話。


    “……不要找理由,完不成秋收稅賦,老爺我無法向朝廷交差,你們也不會好過,不管爾等用什麽辦法,解銀日期一到,本縣要看到遞解朝廷稅銀收齊,……”


    坐在公堂上史縣令訓話的口幹舌燥,堂下的胥吏們低垂著頭默然不語,無視大老爺一個人在那唱獨角戲。


    有些胥吏心裏暗暗嘀咕,“人都跑光了,到哪裏去收稅,那些官紳老爺們有錢,你大老爺要是有本事,找他們收稅去。”


    史縣令在堂上吼了半天,看堂下的胥吏們無動於衷,心中的火氣更大了,一拍驚堂木,正要大發脾氣,師爺走了過來。


    從後堂出來的師爺,輕邁著腳步來到史縣令身邊,附耳說道:“東翁,消息確定了,那鳳山觀確實想買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明末開始生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正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正月並收藏從明末開始生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