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核裁軍,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說白了,在顧祝同擔任總統的時候,中國在戰略上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掌握了冷戰的主動權,如果大規模核裁軍對中國沒有好處,或者是中國獲得的好處不如對手,那麽中國就沒有理由進行核裁軍。
後來,就有很多人認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戰略裁軍葬送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國的軍備壓力一點都不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小,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讓國民經濟難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戰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崩潰,也許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時候,中國的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所占比例超過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遞增,而中國的財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國民經濟增幅則不到百分之三。顯然,過大與增長過快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十年之內讓中國政府不得不宣布破產。
當然,如果軍費開支得到控製,也許能多支撐幾年。
隻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局麵肯定會嚴重惡化。
這就是,按照中國的軍備發展計劃,到二十世紀末的時候,陸海空三軍的常規裝備都將更新換代,到時候第五代戰鬥機、第三代核動力超級航母、第四代核潛艇、第四代主戰坦克等大量新式裝備都將問世,因此隻要冷戰的局麵維持下去,中國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此時迎來一個新高峰。根據後來這些新式裝備的采購價格,到時候軍費在政府開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許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顯然,這絕對會導致中國政府破產,甚至會導致中國經濟徹底崩潰。
結果顯而易見,中國要麽在堅持冷戰的基礎上爆發國內革命,要麽就是以退讓的方式結束冷戰。(.好看的小說)
問題是,出現這樣的局麵必須有一個大前提。
這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在中國之前倒下,而且德意誌第二帝國仍然對中國構成了足夠大的威脅,即德意誌第二帝國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迫使中國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顯然,這個前提是不存在的。
隻要冷戰維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紀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會徹底崩潰。
顯然,隻要德意誌第二帝國完蛋了,冷戰就將宣告結束,中國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說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拯救德意誌第二帝國,隻是獲得的好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大。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裁軍中,德意誌第二帝國是沒有多少談判餘地的。
別忘了,主導戰略裁軍的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至少在進行戰略裁軍談判的時候,中國有第二種選擇,即繼續進行軍事對抗,等待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內亂中崩潰。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這樣的選擇,沒有戰略裁軍,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將完蛋。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明白當時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了。
通過戰略裁軍,在核武庫規模大幅度減小之後,中國的核軍費急劇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資金來研製常規武器,以及提高國家的戰略防禦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整體軍費得到了有效控製。
不可否認,德意誌第二帝國受到的戰略威脅也有所降低,花在核武器上的經費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費開支有了大幅度減少,即常規軍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對戰略力量造成的負麵影響,讓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在常規軍備上奮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國空軍的兩種第四帶戰鬥機。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國空軍隻獲得了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即he-550型前線支援戰鬥機。受作戰使命限製,he-550是一種重量在二十噸左右的中型戰鬥機,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空軍的j-84多用途戰鬥機,隻是更加強調了製空作戰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樣重視對地打擊能力。
顯然,he-550不具備與j-80對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製空作戰半徑隻有四百公裏,即便攜帶三具副油箱,也僅有七百公裏。j-80在不攜帶副油箱時的作戰半徑為八百公裏,攜帶三具副油箱時能達到一千五百公裏。
更重要的是,過小的機體,限製了he-550攜帶電子設備的能力。
可以說,除了機動能力值得稱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麵,特別是由雷達性能決定的超視距空戰上,根本無法與以j-8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最多隻是比第三代戰鬥機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戰鬥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別說重型戰鬥機,即便是j-84與j-88這樣的輕型與中型戰鬥機,其後期改進型號也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he-550無法與j-80抗衡,迫使德軍研製重型戰鬥機。
這就是bf-400型戰鬥機。
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bf-400還處於設計階段。僅僅過了兩年,即一九八八年,這種以j-80為假想敵的重型戰鬥機就正式定型,並且製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機,開始了緊張的試飛測試。
bf-400是典型的重型製空戰鬥機,其載彈量與航程都能與j-80匹敵,還有足夠的內部空間來安裝大功率雷達。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大推力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bf-400的機動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過了he-550。在試飛中,bf-400的原形機就打破了二十多項飛行紀錄。
問題是,bf-400的量產時間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這種戰鬥機上投入的研製經費十分驚人,其總體花費甚至超過了中國空軍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的總和。
當然,德軍在當時的先進裝備項目不僅僅是bf-400。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赫岑道夫執政的前四年,德軍的實際軍費開支並沒有比他執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赫岑道夫沒有能夠兌現大選時的承諾,在國內的支持率開始降低。
到一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內,很多選民都對他十分不滿。
顯然,這絕非好事。
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大選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黨輸掉了聯邦國會選舉,那麽他就將下野。
要想贏得大選,就必須推出一些能夠為老百姓帶來實際好處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讓赫岑道夫在一九**年底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變了帝國命運的事情。
這就是,實行以市場化為核心的全麵經濟改革。
名義上,德意誌第二帝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但是實際卻並非如此,而且正與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冷戰有關。
冷戰期間,鑒於綜合國力不如中國,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經濟上采取了國有化策略,即以國家控股的方式來控製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力的企業,並且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數十個國營集團。
當然,企業國營化並不是在冷戰時期開始的。
早在大戰期間,為了戰爭需求,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把像克虜伯軍事工業集團、德意誌船舶建造集團、西門子電氣工業集團、蔡司光學設備公司、梅塞德斯集團、寶馬公司等大型企業收並國營。
戰後,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並沒有放棄國營政策,而是加強了對主要企業的控製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國營企業在帝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製著帝國最大的一百多家企業。
不可否認,在冷戰中,這些國營企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問題是,國營企業的弊端也表露無餘,即運行效率低下,**嚴重等等,而且國營企業以重工業為主,以軍事工業為核心,長期霸占著大量資源,導致以輕工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很難得到發展。
赫岑道夫麵對的問題就是民眾得不到足夠的生活用品。
顯然,要想改變這一局麵,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除國營企業對資源的壟斷,讓以生產民用品的私營企業得到發展。
不可否認,帝國必須進行經濟改革,也必須廢除以國營經濟為主的模式。
問題是,赫岑道夫這一步走得太急,也邁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將在一年之內,把占國營企業總量半數的非軍事企業轉變成私營企業,並且鼓勵這些企業生產民用商品,並且在五年之內把除了核心軍工企業之外的所有國營企業轉化成私營企業。
顯然,過快的改革速度,隻會導致混亂。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腳刹車,讓德意誌第二帝國這輛高速行進的戰車當場翻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說白了,在顧祝同擔任總統的時候,中國在戰略上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掌握了冷戰的主動權,如果大規模核裁軍對中國沒有好處,或者是中國獲得的好處不如對手,那麽中國就沒有理由進行核裁軍。
後來,就有很多人認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戰略裁軍葬送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國的軍備壓力一點都不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小,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讓國民經濟難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戰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崩潰,也許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時候,中國的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所占比例超過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遞增,而中國的財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國民經濟增幅則不到百分之三。顯然,過大與增長過快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十年之內讓中國政府不得不宣布破產。
當然,如果軍費開支得到控製,也許能多支撐幾年。
隻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局麵肯定會嚴重惡化。
這就是,按照中國的軍備發展計劃,到二十世紀末的時候,陸海空三軍的常規裝備都將更新換代,到時候第五代戰鬥機、第三代核動力超級航母、第四代核潛艇、第四代主戰坦克等大量新式裝備都將問世,因此隻要冷戰的局麵維持下去,中國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此時迎來一個新高峰。根據後來這些新式裝備的采購價格,到時候軍費在政府開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許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顯然,這絕對會導致中國政府破產,甚至會導致中國經濟徹底崩潰。
結果顯而易見,中國要麽在堅持冷戰的基礎上爆發國內革命,要麽就是以退讓的方式結束冷戰。(.好看的小說)
問題是,出現這樣的局麵必須有一個大前提。
這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在中國之前倒下,而且德意誌第二帝國仍然對中國構成了足夠大的威脅,即德意誌第二帝國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迫使中國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顯然,這個前提是不存在的。
隻要冷戰維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紀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會徹底崩潰。
顯然,隻要德意誌第二帝國完蛋了,冷戰就將宣告結束,中國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說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拯救德意誌第二帝國,隻是獲得的好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大。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裁軍中,德意誌第二帝國是沒有多少談判餘地的。
別忘了,主導戰略裁軍的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至少在進行戰略裁軍談判的時候,中國有第二種選擇,即繼續進行軍事對抗,等待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內亂中崩潰。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這樣的選擇,沒有戰略裁軍,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將完蛋。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明白當時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了。
通過戰略裁軍,在核武庫規模大幅度減小之後,中國的核軍費急劇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資金來研製常規武器,以及提高國家的戰略防禦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整體軍費得到了有效控製。
不可否認,德意誌第二帝國受到的戰略威脅也有所降低,花在核武器上的經費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費開支有了大幅度減少,即常規軍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對戰略力量造成的負麵影響,讓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在常規軍備上奮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國空軍的兩種第四帶戰鬥機。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國空軍隻獲得了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即he-550型前線支援戰鬥機。受作戰使命限製,he-550是一種重量在二十噸左右的中型戰鬥機,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空軍的j-84多用途戰鬥機,隻是更加強調了製空作戰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樣重視對地打擊能力。
顯然,he-550不具備與j-80對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製空作戰半徑隻有四百公裏,即便攜帶三具副油箱,也僅有七百公裏。j-80在不攜帶副油箱時的作戰半徑為八百公裏,攜帶三具副油箱時能達到一千五百公裏。
更重要的是,過小的機體,限製了he-550攜帶電子設備的能力。
可以說,除了機動能力值得稱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麵,特別是由雷達性能決定的超視距空戰上,根本無法與以j-8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最多隻是比第三代戰鬥機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戰鬥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別說重型戰鬥機,即便是j-84與j-88這樣的輕型與中型戰鬥機,其後期改進型號也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he-550無法與j-80抗衡,迫使德軍研製重型戰鬥機。
這就是bf-400型戰鬥機。
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bf-400還處於設計階段。僅僅過了兩年,即一九八八年,這種以j-80為假想敵的重型戰鬥機就正式定型,並且製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機,開始了緊張的試飛測試。
bf-400是典型的重型製空戰鬥機,其載彈量與航程都能與j-80匹敵,還有足夠的內部空間來安裝大功率雷達。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大推力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bf-400的機動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過了he-550。在試飛中,bf-400的原形機就打破了二十多項飛行紀錄。
問題是,bf-400的量產時間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這種戰鬥機上投入的研製經費十分驚人,其總體花費甚至超過了中國空軍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的總和。
當然,德軍在當時的先進裝備項目不僅僅是bf-400。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赫岑道夫執政的前四年,德軍的實際軍費開支並沒有比他執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赫岑道夫沒有能夠兌現大選時的承諾,在國內的支持率開始降低。
到一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內,很多選民都對他十分不滿。
顯然,這絕非好事。
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大選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黨輸掉了聯邦國會選舉,那麽他就將下野。
要想贏得大選,就必須推出一些能夠為老百姓帶來實際好處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讓赫岑道夫在一九**年底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變了帝國命運的事情。
這就是,實行以市場化為核心的全麵經濟改革。
名義上,德意誌第二帝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但是實際卻並非如此,而且正與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冷戰有關。
冷戰期間,鑒於綜合國力不如中國,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經濟上采取了國有化策略,即以國家控股的方式來控製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力的企業,並且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數十個國營集團。
當然,企業國營化並不是在冷戰時期開始的。
早在大戰期間,為了戰爭需求,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把像克虜伯軍事工業集團、德意誌船舶建造集團、西門子電氣工業集團、蔡司光學設備公司、梅塞德斯集團、寶馬公司等大型企業收並國營。
戰後,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並沒有放棄國營政策,而是加強了對主要企業的控製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國營企業在帝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製著帝國最大的一百多家企業。
不可否認,在冷戰中,這些國營企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問題是,國營企業的弊端也表露無餘,即運行效率低下,**嚴重等等,而且國營企業以重工業為主,以軍事工業為核心,長期霸占著大量資源,導致以輕工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很難得到發展。
赫岑道夫麵對的問題就是民眾得不到足夠的生活用品。
顯然,要想改變這一局麵,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除國營企業對資源的壟斷,讓以生產民用品的私營企業得到發展。
不可否認,帝國必須進行經濟改革,也必須廢除以國營經濟為主的模式。
問題是,赫岑道夫這一步走得太急,也邁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將在一年之內,把占國營企業總量半數的非軍事企業轉變成私營企業,並且鼓勵這些企業生產民用商品,並且在五年之內把除了核心軍工企業之外的所有國營企業轉化成私營企業。
顯然,過快的改革速度,隻會導致混亂。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腳刹車,讓德意誌第二帝國這輛高速行進的戰車當場翻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