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在德軍粉碎了俄軍的反擊行動之後,德皇威廉二世高興得過了頭,竟然命令帝國空軍恢複對英國的大規模轟炸行動,並且下令在一個月之內,通過轟炸讓頑固的英國佬投降。
德皇的胡亂指揮,打亂了德軍的戰略部署。
要知道,在德俄戰爭打響後,德軍總參謀部就製訂了一份極為明確的戰爭計劃…,即在擊敗紅俄之前,不能與英國發生大規模戰爭。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帝國空軍的主力全部在德俄戰場上。
此外,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航空工業也做了針對xìng調整,即提高了戰術飛機的產量。
問題是,轟炸英國本土,戰術飛機根本派不上用場。
當時,德軍甚至沒有合適的護航戰鬥機。要到fw-190型戰鬥機的後期型號出現,德軍才有航程足夠遠的護航戰鬥機。
顯然,對帝國空軍來說,轟炸英國本土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此外,英國已經參戰,皇家空軍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剛參戰的時候,皇家空軍總共隻有大約兩千架飛機,其中隻有不到一千架是戰鬥機,而到一九四零年底,皇家空軍的戰機總量超過了四千架,戰鬥機超過了一千八百架。
相比之下,帝國空軍能夠轟炸英國本土的戰機數量卻沒有實質xìng增長。相反,因為在德俄戰場上遭受了較大損失,帝國空軍的中型轟炸機數量反而有所降低,僅剩下了不到一千四百架。
此消彼漲之下,帝國空軍就更沒有優勢可言了。
問題是,德皇是德意誌第二帝**事力量的最高統帥,而且每一個帝**人都在服役的是宣誓效忠德皇。
按照帝國的傳統,帝**人隻向德皇效忠,而不是向帝國效忠。
按照德皇的命令,帝固空軍在十二月十日,重新開始轟炸英國本土,並且在當天出動了兩支規模均在四百架以上的轟炸機群。
轟炸行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遠遠比不上所婁受的損失。
當天,帝國空軍重點轟炸了倫敦、以及倫敦周邊的工業區,至少有一千多名平民在轟炸中喪生,還有數千棟建築物被毀。隻是,帝國空軍也為此付出了四十八架轟炸機被擊落,七十六架被擊傷,傷亡與失蹤飛行員近四百人的慘重代價,而且還有十七架護航戰鬥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被擊落。
可以說,運天的轟炸得不償失。
要知道,帝國空軍損失的都是最精銳的飛行員,而要培養一名參加了上百次戰鬥,有著豐富經驗的飛行員,不但需要耗費大量資源,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甚至得讓很多飛行員做鋪墊。
大戰期間,王牌飛行員與陣亡飛行員的比例在一比五十以上。
也就是說,每陣亡五十名飛行員,才有可能誕生一名王牌飛行員。
戰爭的殘酷xìng,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問題是,帝國空軍的戰機依然前仆後繼的飛往英國。
對英轟炸,一直持續到一九一四年五月底,也就是德軍在德俄戰場上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候。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在這將近半年的轟炸行動中,帝國空軍損失了近兩千架作戰飛機,將近七千名優秀飛行員葬身英吉利海峽。與如此巨大的損失相比,帝國空軍取得的戰果卻極為有限,轟炸僅造成不到兩萬名平民傷亡,英國的工業產值僅降低了不到百分之五,即便是遭到破壞的建築物也在數個月內修複。
更重要的是,大規模轟炸,並沒打垮英國人的鬥誌,反而讓英國人更加團結。
這裏,不得不提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即那個因愛美女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親弟弟。
在英國遭到轟炸期間,喬治六世每天都會在白金漢宮,通過廣播與廣播電台向英國民眾講話,以此表示他與英國民眾同樣麵對敵人的凶猛轟炸,以此鼓舞英**民的士氣,讓英國人奮戰到底。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份,也就是德軍的轟炸進行到**的時候,喬治六世還奔走於英國各地,問候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英**民,甚至還冒險前往軍事醫院,看望了在保衛國土的戰鬥中負傷的軍人。
半年間,喬治六世成為了所有英國人的精神支柱。
可想而知,當英國民眾看到他們愛戴的國王也像他們一樣,出沒在被轟炸摧毀的城市裏麵、與市民一道救助在轟炸中負傷的人員、在冰天雪地裏去看望高射炮部隊的官兵、進出於軍事醫院,英**民還會投降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喬治六世一個人撐起了英國的脊粱。
當時,英國民眾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在傍晚的時候,收在收音機旁邊,收聽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國王講話。
對英**民來說,國王的演講是不可否缺的精神糧食。
英國堅持了下來,德意誌第二帝國卻陷入了窘境。
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隨著德俄戰場上的惡仗再度打響,德軍不得不暫時停止了轟炸英國本土的行動。
問題是,英國皇家空軍已經在戰鬥中鍛煉得極為強大。
即便在本土遭到轟炸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也沒有忘記反擊,在一九四零年底就對德意誌第二帝國進行了大規模報複xìng轟炸。
當時,英國皇家空軍鎖定的目標正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心髒,即首都柏林。
十二月二十七日夜間,由一百二十八架遠程轟炸機組成的機群飛到柏林上空,投下了數百噸炸彈。
因為柏林從來沒有遭到過轟炸,所以帝國空軍甚至沒有做出及時反應。
當時,連德皇都沒想到,英國皇家空軍會轟炸柏林。
被爆炸聲吵醒的時候,威廉二世竟然詢問近shì,是不是柏林郊外的化工廠因事故發生了爆炸。
當然,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並不大。
問題是,英國皇家空軍成功達到了目的,即jī怒了德皇,讓德皇下令對倫敦進行大規模報複xìng轟炸,而且主要轟炸市區。
可以說,這又是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
在此之前,帝國空軍的轟炸行動很有章法,即重點轟炸英國的工業設施,以削弱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為目的。雖然也轟炸過倫敦幾次,但是轟炸目標都是郊區的工廠,以及工廠附近的工人居住區。
顯然,這是非常有效的戰略轟炸手段。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英國的工業產值就下降了將近百分之二十。雖然沒有炸毀多少工廠,但是高強度轟炸使很多工廠都無法開工,或者是無法全速生產,從而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
隨著帝國空軍開始轟炸倫敦市區,英國的工業產值開始迅速回升。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德皇威廉二世沒有胡亂指揮,那麽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國就有可能在轟炸下投降。原因很簡單,在最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帝國空軍就使英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如果轟炸持續半年,那麽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國的工業生產基本上得癱瘓了。
沒有工業,英國自然得投降。
暫且不說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轟炸工業設施要比轟炸大城市更有價值。
可惜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錯過了這個機會。
到德俄戰場再次開打的時候,英國不但沒有投降,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大,而且英**民的鬥誌也更加旺盛。
從某種意義上講,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失去了讓英國投降的機會。
在戰略上,德意誌第二帝國走了最為錯誤的一多,〖中〗國也受到了影響。
原因很簡單,英國不肯投降,而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即將到來,德意誌第二帝國要想迅速取得勝利、甚至可以說是要想取得勝利,就得爭取盡快擊敗紅婁,然後回師英吉利海峽,攻打英國本土。這樣一來,德意誌第二帝國自然要求〖中〗國盡快向紅俄宣戰,配合德軍從兩個方向夾擊俄軍。
一九四一年一月初,帝國大使在向〖中〗國外長遞交國書的時候就提到,如果英國沒有在五月底之前投降,那麽〖中〗國最遲得在六月底向紅俄宣戰,幫助德軍牽製住兩百萬俄軍,不然德軍不可能在下一個冬季到來的時候推進到莫斯科。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不及時參戰,那麽德俄戰爭將拖到一九四二年。
雖然馮承乾與吳鐵生都認為,即便〖中〗國參戰,德軍在年內擊敗俄軍的希望都很渺茫,德俄戰爭很有可能拖到一九四二年,但是兩人更加清楚,德軍能否在冬季到來之前攻占莫斯科具有決定xìng意義。
要知道,美國已經莫道赫赫,而久拖不決的德俄戰爭必然會成為同盟國集團的禍根。
顯然,〖中〗國當局再也不能死抱著當初許下的承諾不放了。
問題是,〖日〗本還沒有戰敗,如果向紅俄宣戰,那麽〖中〗國就得取代德意誌第二帝國,被迫兩線作戰。
可以說,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戰略上的失誤,把〖中〗國推到了深淵的邊緣。
當然,德意誌第二帝國帶來的不僅僅是壞的影響,也產生了一些好的影響。!。
德皇的胡亂指揮,打亂了德軍的戰略部署。
要知道,在德俄戰爭打響後,德軍總參謀部就製訂了一份極為明確的戰爭計劃…,即在擊敗紅俄之前,不能與英國發生大規模戰爭。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帝國空軍的主力全部在德俄戰場上。
此外,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航空工業也做了針對xìng調整,即提高了戰術飛機的產量。
問題是,轟炸英國本土,戰術飛機根本派不上用場。
當時,德軍甚至沒有合適的護航戰鬥機。要到fw-190型戰鬥機的後期型號出現,德軍才有航程足夠遠的護航戰鬥機。
顯然,對帝國空軍來說,轟炸英國本土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此外,英國已經參戰,皇家空軍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剛參戰的時候,皇家空軍總共隻有大約兩千架飛機,其中隻有不到一千架是戰鬥機,而到一九四零年底,皇家空軍的戰機總量超過了四千架,戰鬥機超過了一千八百架。
相比之下,帝國空軍能夠轟炸英國本土的戰機數量卻沒有實質xìng增長。相反,因為在德俄戰場上遭受了較大損失,帝國空軍的中型轟炸機數量反而有所降低,僅剩下了不到一千四百架。
此消彼漲之下,帝國空軍就更沒有優勢可言了。
問題是,德皇是德意誌第二帝**事力量的最高統帥,而且每一個帝**人都在服役的是宣誓效忠德皇。
按照帝國的傳統,帝**人隻向德皇效忠,而不是向帝國效忠。
按照德皇的命令,帝固空軍在十二月十日,重新開始轟炸英國本土,並且在當天出動了兩支規模均在四百架以上的轟炸機群。
轟炸行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遠遠比不上所婁受的損失。
當天,帝國空軍重點轟炸了倫敦、以及倫敦周邊的工業區,至少有一千多名平民在轟炸中喪生,還有數千棟建築物被毀。隻是,帝國空軍也為此付出了四十八架轟炸機被擊落,七十六架被擊傷,傷亡與失蹤飛行員近四百人的慘重代價,而且還有十七架護航戰鬥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被擊落。
可以說,運天的轟炸得不償失。
要知道,帝國空軍損失的都是最精銳的飛行員,而要培養一名參加了上百次戰鬥,有著豐富經驗的飛行員,不但需要耗費大量資源,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甚至得讓很多飛行員做鋪墊。
大戰期間,王牌飛行員與陣亡飛行員的比例在一比五十以上。
也就是說,每陣亡五十名飛行員,才有可能誕生一名王牌飛行員。
戰爭的殘酷xìng,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問題是,帝國空軍的戰機依然前仆後繼的飛往英國。
對英轟炸,一直持續到一九一四年五月底,也就是德軍在德俄戰場上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時候。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在這將近半年的轟炸行動中,帝國空軍損失了近兩千架作戰飛機,將近七千名優秀飛行員葬身英吉利海峽。與如此巨大的損失相比,帝國空軍取得的戰果卻極為有限,轟炸僅造成不到兩萬名平民傷亡,英國的工業產值僅降低了不到百分之五,即便是遭到破壞的建築物也在數個月內修複。
更重要的是,大規模轟炸,並沒打垮英國人的鬥誌,反而讓英國人更加團結。
這裏,不得不提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即那個因愛美女而放棄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的親弟弟。
在英國遭到轟炸期間,喬治六世每天都會在白金漢宮,通過廣播與廣播電台向英國民眾講話,以此表示他與英國民眾同樣麵對敵人的凶猛轟炸,以此鼓舞英**民的士氣,讓英國人奮戰到底。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份,也就是德軍的轟炸進行到**的時候,喬治六世還奔走於英國各地,問候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英**民,甚至還冒險前往軍事醫院,看望了在保衛國土的戰鬥中負傷的軍人。
半年間,喬治六世成為了所有英國人的精神支柱。
可想而知,當英國民眾看到他們愛戴的國王也像他們一樣,出沒在被轟炸摧毀的城市裏麵、與市民一道救助在轟炸中負傷的人員、在冰天雪地裏去看望高射炮部隊的官兵、進出於軍事醫院,英**民還會投降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喬治六世一個人撐起了英國的脊粱。
當時,英國民眾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在傍晚的時候,收在收音機旁邊,收聽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國王講話。
對英**民來說,國王的演講是不可否缺的精神糧食。
英國堅持了下來,德意誌第二帝國卻陷入了窘境。
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隨著德俄戰場上的惡仗再度打響,德軍不得不暫時停止了轟炸英國本土的行動。
問題是,英國皇家空軍已經在戰鬥中鍛煉得極為強大。
即便在本土遭到轟炸的時候,英國皇家空軍也沒有忘記反擊,在一九四零年底就對德意誌第二帝國進行了大規模報複xìng轟炸。
當時,英國皇家空軍鎖定的目標正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心髒,即首都柏林。
十二月二十七日夜間,由一百二十八架遠程轟炸機組成的機群飛到柏林上空,投下了數百噸炸彈。
因為柏林從來沒有遭到過轟炸,所以帝國空軍甚至沒有做出及時反應。
當時,連德皇都沒想到,英國皇家空軍會轟炸柏林。
被爆炸聲吵醒的時候,威廉二世竟然詢問近shì,是不是柏林郊外的化工廠因事故發生了爆炸。
當然,這次轟炸造成的損失並不大。
問題是,英國皇家空軍成功達到了目的,即jī怒了德皇,讓德皇下令對倫敦進行大規模報複xìng轟炸,而且主要轟炸市區。
可以說,這又是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
在此之前,帝國空軍的轟炸行動很有章法,即重點轟炸英國的工業設施,以削弱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為目的。雖然也轟炸過倫敦幾次,但是轟炸目標都是郊區的工廠,以及工廠附近的工人居住區。
顯然,這是非常有效的戰略轟炸手段。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英國的工業產值就下降了將近百分之二十。雖然沒有炸毀多少工廠,但是高強度轟炸使很多工廠都無法開工,或者是無法全速生產,從而導致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
隨著帝國空軍開始轟炸倫敦市區,英國的工業產值開始迅速回升。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德皇威廉二世沒有胡亂指揮,那麽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國就有可能在轟炸下投降。原因很簡單,在最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帝國空軍就使英國的工業產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如果轟炸持續半年,那麽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英國的工業生產基本上得癱瘓了。
沒有工業,英國自然得投降。
暫且不說這種觀點是否正確,至少轟炸工業設施要比轟炸大城市更有價值。
可惜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錯過了這個機會。
到德俄戰場再次開打的時候,英國不但沒有投降,反而變得比以前更加強大,而且英**民的鬥誌也更加旺盛。
從某種意義上講,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失去了讓英國投降的機會。
在戰略上,德意誌第二帝國走了最為錯誤的一多,〖中〗國也受到了影響。
原因很簡單,英國不肯投降,而一九四一年的夏季即將到來,德意誌第二帝國要想迅速取得勝利、甚至可以說是要想取得勝利,就得爭取盡快擊敗紅婁,然後回師英吉利海峽,攻打英國本土。這樣一來,德意誌第二帝國自然要求〖中〗國盡快向紅俄宣戰,配合德軍從兩個方向夾擊俄軍。
一九四一年一月初,帝國大使在向〖中〗國外長遞交國書的時候就提到,如果英國沒有在五月底之前投降,那麽〖中〗國最遲得在六月底向紅俄宣戰,幫助德軍牽製住兩百萬俄軍,不然德軍不可能在下一個冬季到來的時候推進到莫斯科。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不及時參戰,那麽德俄戰爭將拖到一九四二年。
雖然馮承乾與吳鐵生都認為,即便〖中〗國參戰,德軍在年內擊敗俄軍的希望都很渺茫,德俄戰爭很有可能拖到一九四二年,但是兩人更加清楚,德軍能否在冬季到來之前攻占莫斯科具有決定xìng意義。
要知道,美國已經莫道赫赫,而久拖不決的德俄戰爭必然會成為同盟國集團的禍根。
顯然,〖中〗國當局再也不能死抱著當初許下的承諾不放了。
問題是,〖日〗本還沒有戰敗,如果向紅俄宣戰,那麽〖中〗國就得取代德意誌第二帝國,被迫兩線作戰。
可以說,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戰略上的失誤,把〖中〗國推到了深淵的邊緣。
當然,德意誌第二帝國帶來的不僅僅是壞的影響,也產生了一些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