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楊素走後,晉王和他經常通信。聊一些朝政大事,也聊一些家庭瑣事。在此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越來越好了。
時光如梭,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晉王妃看著晉王給楊素寫信,笑著說:“再過一個月就是朝見之日了,殿下又可以見到你那位老朋友了。”
晉王拍了下腦袋,“對啊,我把朝見的事情給忘了,這信還是不寄了吧,到時候我跟他見麵聊。”
近幾年來每年秋天這個時候對晉王府的人來說比春節還要熱鬧。大家都忙著準備回長安。
從準備每個人穿的衣服,到帶給家人們的江南特色禮物。還有路上用的各種,每一樣都得用心。
剛開始的一兩年沒有經驗,大家在路上沒少將就。現在來來回回的大家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於各種情況的準備都十分的充足。
終於,這一天到來了。
這次王韶也跟著他們一起回去了。
皇上來信要求晉王一定要帶王韶一起去長安。
王韶看到來信就有種不好的預感,“皇上這次肯定要調我回長安了。”
晉王吃驚地看著王韶,自從拜師王韶以來,他從來沒有預想過有一天他離自己而去。在晉王看來太多的事情沒有王韶的幫忙更不就完不成。
“如果父皇要調你去長安,我會極力反對的。”晉王表情堅定地說。
王韶笑笑不說話。晉王你縱有天大的本事怎麽能跟皇上相抗衡?默默地已經做好了離開揚州的打算。
自從平陳戰勝利以來,王韶就坐鎮揚州了。一直在為江南各方的穩定而拚盡全力。
如今楊素大軍平叛勝利,江南幾乎大體穩定。自己也該功成身退了。
他們長途跋涉了二十天左右,終於到了長安。
王韶看著這長安城門,在很久之前他和晉王一起從並州來到這城門之下。時間流逝,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那時候的精力,雖然那時候也感歎自己老了,現在卻更老了。
時間啊,耐你何!
晉王看王韶盯著城門發呆,想起來那次從並州回來在朱雀大街上賽馬的情形。似乎就在昨天,令人好生懷念。
“師傅,要不要再比試一場?”晉王輕挑眉稍,眼含笑意地看著王韶。
若是在以前,王韶肯定毫不猶豫地答應。此時的他已經略感力不從心。搖搖頭說:“不了,這把老骨頭從揚州來到長安已經快要散架了。哪裏還能跟殿下賽馬?”
晉王看看略顯疲態的王韶,竟然有些傷感。時間真是殘忍!
清早的長安城門剛剛打開,街上隻有三三兩兩的商賈帶著商品向東西兩市場走著,顯得格外寬廣。
晉王帶著自己的人馬向皇宮行去。
這一次,慢慢地欣賞,將朱雀大街兩旁的景物都記在心底。
很快他們就到了皇宮,跟以往每一次一樣,大多數人都可以回家省親。
皇上皇後還有阿五楊昭還是像以前一樣伸著脖子等著他們的到來。看到晉王之後紛紛過來噓寒問暖。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合,但是還是會被這種溫馨的場麵感動到流淚。
經過了溫馨的家人團聚時光之後,就到了上朝匯報的時候了。
朝堂上,晉王匯報了江南各地平叛情況,和各氏族勢力的歸附情況後,皇上大為滿意,頻頻點頭。朝堂上所有的官員也都紛紛誇讚晉王功不可沒。
“晉王想要什麽賞賜盡管說!”皇上龍顏大悅,覺得一定要賞賜點什麽給晉王才行。
晉王覺得這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沒有想過皇上會賞賜什麽東西。這個時候忽然被問要什麽賞賜,一時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皇上看晉王不說話以為他是不好意思,鼓勵他說:“沒關係,想要什麽盡管說!”
晉王想要帶昭兒回揚州,可是皇上肯嗎?晉王想讓阿五嫁給蕭禹,皇上會答應嗎?
一想到這些真正想要的什麽都不能說,晉王笑著對皇上說,“回父皇,這些都是兒臣應該做的,並且目前父皇已經給了兒臣很多東西,不需要再賞賜什麽給兒臣了。”
皇上聽到晉王如此說,也不再勉強他。心下越是喜歡這個兒子了,不居功自傲,不貪慕虛榮。他怎麽就不是長子呢?若是長子,這大好江山交給他治理也就放心了。
群臣也對晉王這樣的態度紛紛誇讚。晉王這些年的表現有目共睹。在治理並州的時候深得人心,在抵禦匈奴的戰事中屢立戰功。前不久的平陳戰爭更是表現堪稱完美。如今的平定江南局勢更是漂亮的完成了。
皇上笑得合不攏嘴,瞥見晉王旁邊的王韶笑的最開心。當年將晉王托付給他,真是沒有看錯人。
“子相,晉王如今這樣謙和有為,離不開你的輔佐教導。朕從心底感謝你啊!你想要什麽封賞盡管說。”
王韶聽到皇上如此說,非常的感動。他這一生做到如此地位,雖然離不開自己的努力。皇上的知遇之恩也是必不可少。
“是我該感謝皇上賜我如此賢能的徒弟才是。晉王雖然年輕,麵對各種情況已經頗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老夫也到了歸隱的時候了。”王韶雖然沒有說自己想要什麽。隱含的意思卻是希望皇上能夠批準他回鄉養老。
皇上怎麽可能讓他這樣的能臣就這樣歸隱了,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於是他假裝沒有聽出王韶把歸隱當賞賜要。
“子相還是正當年的年紀,說什麽歸隱?既然你不說自己要什麽朕就自己賞賜了。另外,朕有重任囑托與你。”皇上說著,眼睛看向不遠處的秦王楊俊。
秦王本人生性賢亮,卻因為身邊奸佞小人太多。導致現在生活混亂,政績寥寥。
“現在秦王鎮守在並州,並州是抵禦匈奴的軍事重地。他身邊少有子相這樣的賢人。子相能不能替朕去教導輔佐秦王?”皇上語氣懇切,就差跑下龍椅跪地相托了。
王韶聽後麵露難色。這種情況下答應也不是不答應更不行。萬萬沒想到皇上會給自己出這樣的難題!
時光如梭,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晉王妃看著晉王給楊素寫信,笑著說:“再過一個月就是朝見之日了,殿下又可以見到你那位老朋友了。”
晉王拍了下腦袋,“對啊,我把朝見的事情給忘了,這信還是不寄了吧,到時候我跟他見麵聊。”
近幾年來每年秋天這個時候對晉王府的人來說比春節還要熱鬧。大家都忙著準備回長安。
從準備每個人穿的衣服,到帶給家人們的江南特色禮物。還有路上用的各種,每一樣都得用心。
剛開始的一兩年沒有經驗,大家在路上沒少將就。現在來來回回的大家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於各種情況的準備都十分的充足。
終於,這一天到來了。
這次王韶也跟著他們一起回去了。
皇上來信要求晉王一定要帶王韶一起去長安。
王韶看到來信就有種不好的預感,“皇上這次肯定要調我回長安了。”
晉王吃驚地看著王韶,自從拜師王韶以來,他從來沒有預想過有一天他離自己而去。在晉王看來太多的事情沒有王韶的幫忙更不就完不成。
“如果父皇要調你去長安,我會極力反對的。”晉王表情堅定地說。
王韶笑笑不說話。晉王你縱有天大的本事怎麽能跟皇上相抗衡?默默地已經做好了離開揚州的打算。
自從平陳戰勝利以來,王韶就坐鎮揚州了。一直在為江南各方的穩定而拚盡全力。
如今楊素大軍平叛勝利,江南幾乎大體穩定。自己也該功成身退了。
他們長途跋涉了二十天左右,終於到了長安。
王韶看著這長安城門,在很久之前他和晉王一起從並州來到這城門之下。時間流逝,現在的他已經沒有了那時候的精力,雖然那時候也感歎自己老了,現在卻更老了。
時間啊,耐你何!
晉王看王韶盯著城門發呆,想起來那次從並州回來在朱雀大街上賽馬的情形。似乎就在昨天,令人好生懷念。
“師傅,要不要再比試一場?”晉王輕挑眉稍,眼含笑意地看著王韶。
若是在以前,王韶肯定毫不猶豫地答應。此時的他已經略感力不從心。搖搖頭說:“不了,這把老骨頭從揚州來到長安已經快要散架了。哪裏還能跟殿下賽馬?”
晉王看看略顯疲態的王韶,竟然有些傷感。時間真是殘忍!
清早的長安城門剛剛打開,街上隻有三三兩兩的商賈帶著商品向東西兩市場走著,顯得格外寬廣。
晉王帶著自己的人馬向皇宮行去。
這一次,慢慢地欣賞,將朱雀大街兩旁的景物都記在心底。
很快他們就到了皇宮,跟以往每一次一樣,大多數人都可以回家省親。
皇上皇後還有阿五楊昭還是像以前一樣伸著脖子等著他們的到來。看到晉王之後紛紛過來噓寒問暖。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場合,但是還是會被這種溫馨的場麵感動到流淚。
經過了溫馨的家人團聚時光之後,就到了上朝匯報的時候了。
朝堂上,晉王匯報了江南各地平叛情況,和各氏族勢力的歸附情況後,皇上大為滿意,頻頻點頭。朝堂上所有的官員也都紛紛誇讚晉王功不可沒。
“晉王想要什麽賞賜盡管說!”皇上龍顏大悅,覺得一定要賞賜點什麽給晉王才行。
晉王覺得這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沒有想過皇上會賞賜什麽東西。這個時候忽然被問要什麽賞賜,一時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皇上看晉王不說話以為他是不好意思,鼓勵他說:“沒關係,想要什麽盡管說!”
晉王想要帶昭兒回揚州,可是皇上肯嗎?晉王想讓阿五嫁給蕭禹,皇上會答應嗎?
一想到這些真正想要的什麽都不能說,晉王笑著對皇上說,“回父皇,這些都是兒臣應該做的,並且目前父皇已經給了兒臣很多東西,不需要再賞賜什麽給兒臣了。”
皇上聽到晉王如此說,也不再勉強他。心下越是喜歡這個兒子了,不居功自傲,不貪慕虛榮。他怎麽就不是長子呢?若是長子,這大好江山交給他治理也就放心了。
群臣也對晉王這樣的態度紛紛誇讚。晉王這些年的表現有目共睹。在治理並州的時候深得人心,在抵禦匈奴的戰事中屢立戰功。前不久的平陳戰爭更是表現堪稱完美。如今的平定江南局勢更是漂亮的完成了。
皇上笑得合不攏嘴,瞥見晉王旁邊的王韶笑的最開心。當年將晉王托付給他,真是沒有看錯人。
“子相,晉王如今這樣謙和有為,離不開你的輔佐教導。朕從心底感謝你啊!你想要什麽封賞盡管說。”
王韶聽到皇上如此說,非常的感動。他這一生做到如此地位,雖然離不開自己的努力。皇上的知遇之恩也是必不可少。
“是我該感謝皇上賜我如此賢能的徒弟才是。晉王雖然年輕,麵對各種情況已經頗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老夫也到了歸隱的時候了。”王韶雖然沒有說自己想要什麽。隱含的意思卻是希望皇上能夠批準他回鄉養老。
皇上怎麽可能讓他這樣的能臣就這樣歸隱了,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於是他假裝沒有聽出王韶把歸隱當賞賜要。
“子相還是正當年的年紀,說什麽歸隱?既然你不說自己要什麽朕就自己賞賜了。另外,朕有重任囑托與你。”皇上說著,眼睛看向不遠處的秦王楊俊。
秦王本人生性賢亮,卻因為身邊奸佞小人太多。導致現在生活混亂,政績寥寥。
“現在秦王鎮守在並州,並州是抵禦匈奴的軍事重地。他身邊少有子相這樣的賢人。子相能不能替朕去教導輔佐秦王?”皇上語氣懇切,就差跑下龍椅跪地相托了。
王韶聽後麵露難色。這種情況下答應也不是不答應更不行。萬萬沒想到皇上會給自己出這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