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皇上還是覺得有點多,但是皇後這麽爽快的已經減少了賞賜,自己也沒有理由再說什麽。實際上這正是皇後的策略。她就是猜到皇上會嫌自己獎賞的太多,所以最開始就說了個更高的數字。
“王韶的事情就這麽定了,可是去並州的事情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
“去並州還是得去,但是這次肯定不能大張旗鼓的去了。”
“陛下是說微服私訪嗎?”
“對,就是這個意思。”
“要不要通知晉王他們呢?”
“還是不要通知他們的好。我們默默地去,給他們一個驚喜。”
“也好,這樣他們就不必費心準備這樣那樣的迎接儀式。”
皇上和皇後密謀著微服私訪。晉王和晉王妃這時候完全不知道,還在為王韶的事情操心著。
王夫人收到了皇後賞賜的奴婢和錦緞,開心得找晉王妃分享。
”讓我開心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皇後的支持,她還下旨將那四個侍女都收回去了。皇後真是一位明事理的聖賢。當為我等楷模。”
晉王妃點頭笑著表示讚同。在她的內心深處讚歎著這位婆婆,就算在她穿越前的21世紀,這樣的婆婆也是值得讚賞的。
晉王妃記起去年在大行宮養胎的時候,皇後手不釋卷的樣子。經常推薦好的書給自己這個兒媳看,興趣愛好高雅,舉止得體。不僅教育自己的兒女要博覽群書,勤儉修身。連自己這個兒媳婦也是抽空就會分享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
現在才發現,身為一國之母,她已經將人民看做了自己的兒女,在無形之中教導著天下的所有人。真可謂一國之賢母。
晉王妃知道自己將來也必定成為一國之母,真是應該要多跟這位婆婆多多學習了。
送走了王夫人,晉王妃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拿起一本書看著。
“愛妃,愛妃!”晉王還沒有進來,聲音已經傳了進來。
他每天回來都是這樣,第一件事情就是喊著他的愛妃。晉王妃放下手裏的書迎了出去。
“今天真是太好了,師傅終於答應不告老還鄉了。工程進度也暫時緩和了下來。”
“那真是太好了,恭喜晉王。”
“今天慶祝一下吧!好久沒有這麽開心過了。”
“讓廚房準備酒菜。今天多準備兩道下酒菜。”晉王妃向身邊的侍女吩咐道。
“王大人和他的夫人和好了嗎?”
“都和好了,師傅本來就是想著玩玩,沒想到夫人認真了。兩個人一路慪氣就到了最後那個場景。”
“很多事情就是誤會積累的多慮,所以還是要經常說出心裏的想法,不要造成誤會釀成大禍為好啊!”晉王妃有感慨說。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萬萬想不到,後來她和晉王因為誤會的積累釀成了什麽樣的大禍。
很快酒菜都準備好了,晉王和晉王妃喝著酒,分享著這一天的喜怒哀樂。
“不過,父皇母後不來了嗎?”
“嗯,信上是這樣寫的,由於王韶夫婦的事情,父皇母後知道了我們為他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需要費很大功夫準備。所以決定還是不來了。”
“那我們不是見不到昭兒了嗎?”
“誰說不是呢?小昭兒不知道長成什麽樣子了。”
在他們說這話的時候,皇後和皇上正在討論微服私訪要不要帶昭兒去。
“雖說微服私訪或許比較不安全,但是畢竟我們一路還是用驛站,身邊帶的侍衛也不少。不需要擔心昭兒的安危吧!”
“這說的也是,那就帶他一起去吧!”
“晉王和晉王妃肯定也非常期待見到自己的兒子。到時候給他們一個驚喜。”
這邊晉王和晉王妃想著自己好久沒見麵的兒子楊昭,慢慢進入了夢想。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一天引水工程終於完工了。
王韶開心地來跟晉王報告這件喜事。
“太好了,需要好好慶祝一下。”晉王說。
“這是一件全並州百姓的喜事,我覺得慶祝的事情應該將百姓全部召集起來。”王韶興奮地說。
“將百姓全部召集起來的事情,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還得規劃一下。右仆射可有什麽好的想法?”
“暫時還沒有。不過我覺得日期應該定在三天後。這三天再全麵的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麽地方有問題。之後就放水。”
“太好了,那你就負責檢查,我來負責慶祝的準備。”
“好,那就這麽定了。”
王韶興奮地離去了。晉王看著他的背影,活力又重新回來了。可能是由於引水這件大事的完成,他甚至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精神。
“想什麽呢這麽出神?”晉王妃不知道什麽時候到了晉王身邊。
“我在想,師傅跟之前的變化可真大!”
“所以啊,人需要做大事,先要將小事解決清楚。這樣才能一心一意做大事。”
“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是,人需要做一些真正有利於民眾的事情。當這件偉大的事情落成,做這件事的人本身似乎也覺得變偉大了。”
晉王妃看著晉王,想著他將來的所做所為,或許就是因為這一刻的感悟。那個想要做一些偉大的事情的人,最終為何落得了那樣的結局?
“話說回來,如何讓百姓都參與到這次的慶祝裏麵來?愛妃你可有什麽好的妙招啊?”
因為之前晉王妃每次都有很好的主意,晉王覺得她聰慧過人,之後遇到事情都習慣了找她商量。
樂怡想了想,在21世紀的時候,舉國歡慶的國慶節,全國放假,看表演,看軍事演習。那麽放到現在,最好是讓所有的百姓停工一天。在渠道的沿線,擺好免費的粥飯點。
於是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晉王。
“這樣所有的百姓都就聚集在了河道的兩邊,可以同時觀看喝水第一次流過河道的壯觀景象!”晉王說著,開心地抓住了晉王妃的手。
“太好了,愛妃果然機智過人。那就這麽定了!”
於是晉王讓人發出了告示,將在開河那天設為開河日。所有人在這一天不勞作。全部來到河邊吃免費的官糧。
“王韶的事情就這麽定了,可是去並州的事情到底是要去還是不去?”
“去並州還是得去,但是這次肯定不能大張旗鼓的去了。”
“陛下是說微服私訪嗎?”
“對,就是這個意思。”
“要不要通知晉王他們呢?”
“還是不要通知他們的好。我們默默地去,給他們一個驚喜。”
“也好,這樣他們就不必費心準備這樣那樣的迎接儀式。”
皇上和皇後密謀著微服私訪。晉王和晉王妃這時候完全不知道,還在為王韶的事情操心著。
王夫人收到了皇後賞賜的奴婢和錦緞,開心得找晉王妃分享。
”讓我開心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皇後的支持,她還下旨將那四個侍女都收回去了。皇後真是一位明事理的聖賢。當為我等楷模。”
晉王妃點頭笑著表示讚同。在她的內心深處讚歎著這位婆婆,就算在她穿越前的21世紀,這樣的婆婆也是值得讚賞的。
晉王妃記起去年在大行宮養胎的時候,皇後手不釋卷的樣子。經常推薦好的書給自己這個兒媳看,興趣愛好高雅,舉止得體。不僅教育自己的兒女要博覽群書,勤儉修身。連自己這個兒媳婦也是抽空就會分享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
現在才發現,身為一國之母,她已經將人民看做了自己的兒女,在無形之中教導著天下的所有人。真可謂一國之賢母。
晉王妃知道自己將來也必定成為一國之母,真是應該要多跟這位婆婆多多學習了。
送走了王夫人,晉王妃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拿起一本書看著。
“愛妃,愛妃!”晉王還沒有進來,聲音已經傳了進來。
他每天回來都是這樣,第一件事情就是喊著他的愛妃。晉王妃放下手裏的書迎了出去。
“今天真是太好了,師傅終於答應不告老還鄉了。工程進度也暫時緩和了下來。”
“那真是太好了,恭喜晉王。”
“今天慶祝一下吧!好久沒有這麽開心過了。”
“讓廚房準備酒菜。今天多準備兩道下酒菜。”晉王妃向身邊的侍女吩咐道。
“王大人和他的夫人和好了嗎?”
“都和好了,師傅本來就是想著玩玩,沒想到夫人認真了。兩個人一路慪氣就到了最後那個場景。”
“很多事情就是誤會積累的多慮,所以還是要經常說出心裏的想法,不要造成誤會釀成大禍為好啊!”晉王妃有感慨說。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萬萬想不到,後來她和晉王因為誤會的積累釀成了什麽樣的大禍。
很快酒菜都準備好了,晉王和晉王妃喝著酒,分享著這一天的喜怒哀樂。
“不過,父皇母後不來了嗎?”
“嗯,信上是這樣寫的,由於王韶夫婦的事情,父皇母後知道了我們為他準備迎接他們的到來,需要費很大功夫準備。所以決定還是不來了。”
“那我們不是見不到昭兒了嗎?”
“誰說不是呢?小昭兒不知道長成什麽樣子了。”
在他們說這話的時候,皇後和皇上正在討論微服私訪要不要帶昭兒去。
“雖說微服私訪或許比較不安全,但是畢竟我們一路還是用驛站,身邊帶的侍衛也不少。不需要擔心昭兒的安危吧!”
“這說的也是,那就帶他一起去吧!”
“晉王和晉王妃肯定也非常期待見到自己的兒子。到時候給他們一個驚喜。”
這邊晉王和晉王妃想著自己好久沒見麵的兒子楊昭,慢慢進入了夢想。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一天引水工程終於完工了。
王韶開心地來跟晉王報告這件喜事。
“太好了,需要好好慶祝一下。”晉王說。
“這是一件全並州百姓的喜事,我覺得慶祝的事情應該將百姓全部召集起來。”王韶興奮地說。
“將百姓全部召集起來的事情,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還得規劃一下。右仆射可有什麽好的想法?”
“暫時還沒有。不過我覺得日期應該定在三天後。這三天再全麵的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麽地方有問題。之後就放水。”
“太好了,那你就負責檢查,我來負責慶祝的準備。”
“好,那就這麽定了。”
王韶興奮地離去了。晉王看著他的背影,活力又重新回來了。可能是由於引水這件大事的完成,他甚至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精神。
“想什麽呢這麽出神?”晉王妃不知道什麽時候到了晉王身邊。
“我在想,師傅跟之前的變化可真大!”
“所以啊,人需要做大事,先要將小事解決清楚。這樣才能一心一意做大事。”
“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是,人需要做一些真正有利於民眾的事情。當這件偉大的事情落成,做這件事的人本身似乎也覺得變偉大了。”
晉王妃看著晉王,想著他將來的所做所為,或許就是因為這一刻的感悟。那個想要做一些偉大的事情的人,最終為何落得了那樣的結局?
“話說回來,如何讓百姓都參與到這次的慶祝裏麵來?愛妃你可有什麽好的妙招啊?”
因為之前晉王妃每次都有很好的主意,晉王覺得她聰慧過人,之後遇到事情都習慣了找她商量。
樂怡想了想,在21世紀的時候,舉國歡慶的國慶節,全國放假,看表演,看軍事演習。那麽放到現在,最好是讓所有的百姓停工一天。在渠道的沿線,擺好免費的粥飯點。
於是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晉王。
“這樣所有的百姓都就聚集在了河道的兩邊,可以同時觀看喝水第一次流過河道的壯觀景象!”晉王說著,開心地抓住了晉王妃的手。
“太好了,愛妃果然機智過人。那就這麽定了!”
於是晉王讓人發出了告示,將在開河那天設為開河日。所有人在這一天不勞作。全部來到河邊吃免費的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