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德五年的年過得很平靜,史從雲除了帶大量禮物去看望閑居在家的劉仁贍和周行逢之外沒有做任何事,閉門不見人。


    劉仁贍氣色逐漸好轉,再見他也比較平和,雖然兩人曾經是敵人但老劉是儒將,讀書多,也沒那麽多計較,隻是感慨一番當初在壽州的往事,還對他這些年的功績表示敬佩。


    周行逢就暴躁多了,還在那嚷嚷如果當初三江口一戰不是史從雲使詐(用火雷),他怎麽也不會輸,不過她老婆一開口,馬上就罵罵咧咧的老實很多了。


    其實對於他而言,這樣的日子也挺好的。


    年很快過去,到了顯德六年,一切都忙碌起來。


    .......


    “隻有這些嗎。”史從雲拍大堆堆疊一塊的甲胄堆,從庫房一角向另一邊延伸,大堆大堆的東西塞滿了整間東西數十米的長房,高度甚至高過了他。


    甲胄表麵塗著牛油,摸著光滑油膩,沒有半點灰塵。


    除了這裏的庫房,外麵還有好幾間這樣長房,都是兵部用來存放甲胄兵器的。


    “庫房裏當下共有甲胄一萬兩千七百,其中鐵甲兩千二百一十六,如果現在加班加點,估計到五月能多加五千件上下,主要是庫中的牛皮快用完了。


    這幾年來禁軍一直在擴軍,而且連年打仗,損耗巨大,地方上繳的牛皮一時不夠,補充不過來,還希望大帥多多擔待,我們兵部也想讓將士們都穿戴甲胄,可這次擴軍人數太多,希望大帥多給我們一些時間。”兵部侍郎陶穀小心的的說,臉上都是緊張的神色,額頭隱約有細密汗珠,他原本就是個膽小的人。


    如今禁軍擴軍兩廂四萬多,兵部卻一下子沒有那麽多甲胄可以配給士兵,他很害怕史從雲會發火遷怒於他。


    史從雲點頭,甲胄主要材料是牛皮,而因為連年戰亂,牛皮是重要戰略資源。


    這玩意的多少幾乎能決定一個國家能製作多少甲胄,有多少甲胄就能決定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幾何。


    最簡單的來說,像史從雲這類身材高大的人根本不需要會什麽武術,隻要讓他披上五層以上的牛皮保證箭矢難以輕易殺死他,拿著斧頭或大劍衝到對麵人堆裏去,就能把對麵殺得心驚膽寒。


    蒙古人攻打南宋城池的時候就使過一招,造不出宋朝那樣的好甲,他們就經常找一些人高馬大的壯士,在普通甲胄外披上十層牛皮,就可以頂著普通弓弩衝鋒陷陣。


    所以牛皮這玩意在這個年代是重要戰略物資。


    唐末開始,因為連年戰亂,牛皮更是供不應求,各個王朝和割據政權都嚴格管控,要求每年下來每個州縣都必須向朝廷上交定額的牛皮,比之前多很多。


    而且從唐末以來更是規定,所有牛皮都要上交朝廷官府,就算當年數額已經夠了也不能私藏,不得私自買賣,更不能賣給鄰國,否則一旦發現就是死罪。


    到了大前年,官家體恤天下百姓,才下令說隻要當年該上交的牛皮夠了,剩下百姓可以自己買賣,當然依舊不能賣給鄰國,但對百姓來說已經是大好事了。


    史從雲心想,官家在很多方麵都是明君,至少大周有郭威、郭榮兩代國君是這國家的幸事,隻盼這次北伐能夠一切順利吧。


    “這件事不怪你,去年增兵確實太多了,這幾年來連年增兵,還南征北戰,損耗巨大是肯定的。


    去年更是一次增兵兩個廂,接近五萬人,甲胄兵器都是大數目,兵部下的軍器監我也去過了,那裏的工匠確實都在忙碌,汴河邊上數百間作坊都在加班加點,這些某都看在眼裏,陶大人可以寬心些。


    不過也請陶大人繼續督促兵部工匠加班加點,盡快多趕製些出來,再想想辦法,這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不能怠慢,否則你我都擔待不起這責任。”史從雲一麵走一麵說。


    陶穀連連點頭:“某定會全力做好,請大帥放心!”


    史從雲點點頭,這幾天他一直在檢查這些戰備物資,從城北大營倉庫一直到兵部的倉庫,因為這幾年接連的大勝使得禁軍如日中天,官家對禁軍信心暴漲,不斷擴軍。


    擴軍帶來的重要後果就是武備跟不上,大周畢竟隻是割據一方的區域性大國,經濟人口遠遠跟不上。


    漢唐當初都差不多養了四五十萬軍隊,這些還隻是常備軍隊,如果全國開戰,那還能臨時征召大量預備役人員,及時用龐大的武庫武裝起來,就像當代人考古發現的漢朝一個重郡庫存五十多萬張弩一樣,那樣的龐大武備是需要綜合國力支撐的。


    她們的疆域龐大,人口眾多,養起來不會那麽吃力。


    可現在大周禁軍別說五十萬,剛擴充到十八萬左右就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甲胄兵器等武備開始短缺。


    史從雲腦殼疼,甲胄和兵器的空缺大概有三萬,這是朝廷公布的數字,為了好看些,其實遠不止三萬,至少還有五萬左右空缺。


    因為打仗必須有後備儲備,甲胄兵器都好,戰爭中損耗是很大的,需要有足夠後備,而這些富餘物資其實隻夠後備的,所以他才沒有急著讓兵部把這些東西送到大營中下發將士。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他現在身為殿前司都點檢,以前這些事不需要他操心,現在也要操心了。


    史從雲感慨,國力還是不夠啊。


    以前他從來不用操心這些事,專心打仗就成,現在不行了,整個殿前司十二萬禁軍將士他都需要管理。


    樞密院是軍事決策機構,權力大是大,但將士的吃喝拉撒這些可不歸他們管理協調,最終還是要他來管。


    .......


    晚上他睡覺前把這些煩心事說給趙侍劍聽,小姑娘建議要不要去找那些邊將節度使幫忙,比如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


    史從雲一愣,這確實是個辦法,這些地方性的大節度使,長久鎮守邊疆的如昭義軍節度使,天雄軍節度使等,賦稅都是先把自己喂飽才往上交的,肯定囤積大量的軍用物資,壯大自己的實力。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和符家關係又還不錯......


    不過最終史從雲還是把這個念頭給打消了,符家已經是個龐大的勢力了,他這樣去一求,又會欠符家人情,他不想被符家左右。


    他隱約有點同情官家了,或者說感同身受,他們都娶了符家的女兒,一方麵他們都需要符家幫忙,另一方麵又不想過度依賴符家,對其很害怕。


    不說符家三代封王,光符彥卿這一代,他們兄弟七八人,出了四個節度使,一堆刺史、防禦使等,誰敢保準如果符家再壯大下去,會不會又效仿仙君郭威來一個黃旗加身呢?


    史從雲也十分不想欠著符家人情,所以這件事他沒同意。


    隻能暫時把事情壓下去,大不了到時候四萬多新兵先不往北吧,他這麽想。


    到顯德六年三月初,史從雲和官家,幾位宰相商議之後決定先讓韓通北上,到河北征發民夫,修理拓寬滄州的河道,好讓後續大軍船隻能夠順利北上。


    韓通領命,在三月初二奉詔離開京城北上,去處理這件事了。


    同時三月初四,當初因為在壽州疏忽大意被劉仁贍打得落戶流水的李繼勳也被調回京城,他當初已經是侍衛步軍都指揮使,侍衛司三把手了,結果被罰降職為河陽節度使,幾年後的現在終於把他調回京城,官家準備打大戰,猛將都要調回來。


    三月六日,淮南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奉詔從淮南揚州趕回來,開始重新統領侍衛司。


    史從雲沒有去見他,他和李重進關係很差,見麵說不了好話,加之他們現在是禁軍兩司的頭把手,見麵也不合適。


    此外還有大批外鎮將領逐步調會京城。


    稍有頭腦的人都明白官家這是要有大動作了,而且這次的動作不同以往的大,幾乎所有的戰將都開始調集回京。


    .......


    到三月十四,史從雲一大早就騎馬到樞密院官署和魏仁浦等人商議這次出兵的事,眾人已經開始準備出兵借口了。


    師出有名是很重要的,即便有絕對的力量。


    以後世兩個超級大國作比,m國和s國,他們都出兵過中亞,碰的頭破血流,都是赤裸裸的侵略,但不同的是s國幾乎受到全世界的抵製,m國卻沒有那麽大的輿論壓力。


    為什麽?


    因為s國傻,做事不動腦子,自以為自己武裝力量強大無比,天下無敵。於是就連個師出有名的戰爭借口都懶得找了,結果國內百姓不支持,自己的士兵士氣低迷無心作戰,國外口誅筆伐,全世界群起而攻之。


    而m國很狡猾,開戰有理由最好,沒理由就自己製造理由也要“師出有名”。


    這就有點像當初沮授和田豐勸阻袁紹不要急著跟曹操打官渡之戰的理由一樣,己方力量是強大,可天子還在曹操那呢,咱們一打不成反賊了嗎?到時外麵口誅筆伐,自己這邊可能士氣低迷,不得人心,應該找個合理的戰爭借口再開戰。


    而對遼國的戰爭借口眾人商議了一下午,有一條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收回燕雲十六州。


    這樣對外他們已經有說法了,能讓南唐、蜀國、南漢、吳越、北漢等國放心。


    但對內如何安撫國內百姓和將士還需要一個借口。


    他們高層是有雄心壯誌,但百姓的想法不一樣。


    這時候可沒什麽中華民族的概念,也沒有什麽曆史責任感,民族責任感。


    百姓們多數大字不識一個,活著都困難,哪有那功夫跟你學這些了解這些。


    多數百姓隻會覺得你們不打仗我們過得都一樣,憑什麽要讓我們去拚死拚活,流血流淚,家破人亡,打下來十六州我們有什麽好處嗎?反正怎麽還不是過苦日子。


    站在每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去考慮這件事,確實也有道理,而且當下不少人都有這種想法。


    所以對內也需要戰爭借口,他們提議就拿去年和之前遼國不斷出兵,搶掠他們的邊境百姓,殺了數百人,劫掠上千人作為借口,這種實實在在的仇恨是必須的。


    下午,官家也來了,他們把商議出來的寫好的檄文給官家看,官家看後很滿意。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時,北方又送來加急戰報,為了不打擾他們魏仁浦出去外麵的廂房聽取戰報,結果才出去一會兒就笑嗬嗬的進來了。


    官家好奇的問:“前線有捷報?”


    “回稟官家,不是捷報,是河北的,遼國南京留守蕭思溫率軍奪了咱們河北北麵的一個縣。”


    眾人一愣,這不是壞消息麽,咱們魏仁浦還笑成這樣,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這下師出有名了!”王樸也撫須笑道。


    .......


    春三月末,遼國南京留守蕭思溫給想睡覺的大周送了一個枕頭,他大概是急於想要表現或是想弄點戰功升職,也可能是單純的就是手賤,見周軍防守鬆懈動了心思。


    無論是哪種,他的這個做法可幫了大周一個大忙,朝廷正想辦法激起百姓和將士們對戰爭的熱情,減少抵觸,瀟思溫立即就幹出這樣的事情來。


    之後幾天,官家下令讓翰林院的陶穀,盧多遜,暫居潤等文人立即起草文章,怒斥遼國罪行,其中誇大許多然後散布出去,說遼國進攻北方邊鎮,奪取了大周好幾個縣,屠殺將士和百姓數萬,慘絕人寰,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實在惡貫滿盈,喪盡天良。


    一時間大周民怨沸騰,京城及其周邊州縣處處憤慨,不少讀書人進京在東華門外請願,希望朝廷出兵,嚴懲遼國。


    最多的時候居然多達上千人,東華門外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人。


    官家於是帶著史從雲和李重進在眾多禁軍將士保護下出去見人,同時向他們保證定會嚴懲遼國,為百姓討回公道。


    此事也很快傳揚出去,到四月下旬,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事情已經在周國境內大麵積傳開,大周舉國都開始支持這次北伐了。


    而百姓和將士們心目中最合適的將領毫無意外正是接連打敗過北漢、契丹(忻口小勝一陣,吹開了)、蜀國、唐國、南平、武平的史從雲。


    官家也順應民意,四月二十八的大朝會上正式任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師,殿前都點檢史從雲為河北招討使,全權主理北伐契丹的大事。


    史從雲心想,隻怕到現在蕭思溫心裏還是懵逼的。


    他大概以為打個縣就像以前一樣,他們和大周在邊境上打來打去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沒想到這次會招至周國的十萬大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河山風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長槍依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長槍依在並收藏五代河山風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