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丫本來看到媒婆上門也挺不好意思的,現在被小丫頭這麽一看一張臉更是羞的通紅,不過還是大大方方的去跟那個媒婆打招呼:“嬸子。”
“哎哎。”上門的媒婆聽到楊二丫跟她打招呼忙不迭的應著,然後又自我介紹,“我姓梅,叫我梅嬸子就行了。”說著便用大刺刺的目光將楊二丫從頭到腳打量了個遍,然後又圍著她緩慢的轉了一圈,目光落到楊二丫的臀部,臉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古人一般選兒媳婦的時候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要選盆骨寬的閨女,說是那樣好生養。王冬梅不知道這規矩是不是科學,但是被媒婆這麽大刺刺當著她的麵兒盯著楊二丫的臀部看,還兩眼放光的模樣,就囧的說不出話來。這位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一進來就逮著人家未婚的小閨女猛瞧,你再是官媒也不能這樣做吧?
楊二丫作為當事人感受的最深,姓梅的媒婆那麽大刺刺的盯著她的時候,她就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而且又羞又窘,恨不得能找條地縫鑽進去躲起來。可見這梅媒婆的目光又多麽的刺目。
王冬梅在一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終於忍不住咳了一聲,這姓梅的媒婆怎麽回事,這麽冠冕堂皇的跑到人家逮著還沒定親的小閨女猛瞧,這也太不尊重人了。又不是動物園的觀賞動物,讓你這麽一陣的猛瞧?其實是她覺得梅媒婆看向楊二丫的目光就跟看到肉的惡狼一樣,都冒綠光了,這感覺著實讓人不喜歡。
楊二丫有些窘迫,慌亂了一小會兒,不過還是大方的將梅媒婆給引進了屋,又給她倒了一杯茶:“梅嬸子,你喝茶。”
“哎哎。”梅媒婆接過楊二丫遞過來的茶,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這丫頭。真是太貼心了。楊丫頭是吧?還沒說親吧?嬸子給你說們好親事怎麽樣?”
楊二丫聽到梅媒婆的話臉頓時就燒紅了,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王冬梅卻是在一旁聽的直皺眉,這人真讓人懷疑她到底是怎麽考到官媒的從業證書(就是現代的從業資格證)的。這說話怎麽都不過腦子的,她表姐一個雲英未嫁的小姑娘你跟她冒冒失失的說這些幹什麽?
那個梅媒婆倒是看到楊二丫的反應時頓時笑的滿臉褶子,一個勁兒的直誇楊二丫是個好姑娘,一邊誇那眼睛還一邊在楊二丫的身上亂瞟,期間在她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二兩的絞絲銀鐲子上停留的時間最長。
用王冬梅事後的形容,那姓梅的媒婆看到楊二丫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絞絲銀鐲子的時候眼睛刷的就亮了,跟兩萬瓦的電燈泡突然充上電一樣。那叫一個耀眼刺目。簡直能照瞎人的眼。
“楊丫頭啊,你這鐲子好看,是你娘給你置辦的吧?”梅媒婆嘴上漫不經心的問著,其實心裏早已經飛快的轉動起來了,這還沒出嫁的小閨女就給置辦了這麽一對銀鐲子,可見這家也是個疼丫頭的人家,到時候這丫頭出嫁肯定能陪不少的嫁妝吧?
要知道這新娘子的嫁妝可是跟她這些當官媒的賞錢直接掛鉤的,雖然官府裏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他們這地方私下裏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如果媒婆能夠給男方家裏說一個家境好的兒媳婦,而新媳婦的陪嫁又多的話可以拿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不等的提成。
別看提成好像不多。但是如果女方的陪嫁多的話,這麽一算下來還是有不少的,再加上另外給的賞錢和東西,要是運氣好的話一趟媒說下來起碼能賺上一二兩銀子。尤其是王家這樣的在鎮子上算是後起之秀了,他們家有錢那是眾所周知的,對楊二丫這個住在這裏的表姑娘可是有好多人家都暗中盯著呢。
梅媒婆一開始心裏也是沒底,不過現在看到這丫頭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各有二兩重的絞絲銀鐲子那信心陡然爆表了,這絕對是有錢人家的姑娘啊,這陪嫁還會少嗎?
楊二丫被梅媒婆問起來,臉上揚起一絲驕傲的神色來。無比驕傲的說道:“這個是我妹妹讓人給我打製的。”說著就朝王冬梅的方向揚了揚下巴,“嬸子,這就是我妹妹。”
梅媒婆來王家的時候已經把王家的基本情況打聽了清楚了,知道王家這小丫頭雖然才隻有十歲,但卻是不可多得的福星,因為她的關心竟是將王家從原先的一貧如洗發展成了鎮子上的富人。可見這丫頭的福氣有多深厚。對於這樣的人,最受大家喜歡,尤其是像他們這樣的給人說媒的,要是碰上這樣帶著福氣的丫頭,那絕對是晚上睡覺嘴都能笑歪了,因為這就代表了能多拿好多的賞錢跟嫁妝提成的錢呐。
她還記得十好幾年錢也有一個挺有福氣的丫頭,後來成親光是嫁妝銀子娘家就給陪了一百兩銀子,跟別提別的東西了,據說當時那個說媒的光是嫁妝提成就賺了差不多十兩銀子。光是這樣想想都讓人兩眼放光了,不過可惜的是這丫頭居然早早的就訂婚了,這麽一塊肥肉愣是吃不到嘴,怪讓人遺憾的。
梅媒婆將心底的那一絲遺憾強壓下去,這才笑眯眯的看著王冬梅:“這是王家丫頭吧,今年也有十歲了吧?”
王冬梅被梅媒婆看的那麽一瞬間竟然產生了被狼盯上的感覺,頓時頭皮都要炸了,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開始造反了。不過媒婆在古代的職業地位雖然不高,但是卻沒幾家會願意得罪或者冷落她的,因為她那張嘴實在是一大殺器,你要是把她得罪了她能將你一家子的名聲都敗壞光。所以,無論這媒婆多惹人厭煩,一般輕易不會得罪,要知道誰家還沒個兒女,就算有兒女的都結婚了這不還有孫子孫女的麽。
王冬梅硬著頭皮跟梅媒婆打了聲招呼,正好碰上肚子餓了回來找東西吃的王冬至,終於跟見到了救星一樣的跑過去,親人哪這是,肯定是知道她這會兒不自在所以才趕回來將她於水火中解救出來的。
“梅嬸子,這是我二哥,那什麽我去叫大娘回來。”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二哥你保重。
可憐的王冬至就這麽被小丫頭給出賣了,硬著頭皮留下來跟楊二丫一起陪著梅媒婆聊天說話,期間還要強忍著暴走的衝動強裝淡然的接受梅媒婆的目光洗禮。根據王冬至事後的回憶,他敢發誓,這輩子從來沒像那天那樣窘迫過,他當時的感覺就像自己是那關在籠子裏的老鼠,梅媒婆就是那圍著籠子直打轉的貓,那綠油油的眼神盯的他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王楊氏從市集上買完了菜正跟一個鄰居站那兒聊天,就見小丫頭找了過來,跟她說是家裏有個姓梅的媒婆來了,於是她也顧不得說話了,直接跟那鄰居打了聲招呼就急巴巴的幾乎是一路小跑的跑了回來。
不怪王楊氏聽到有媒婆上門會那麽急切,主要是家裏有兩個待嫁的剩男剩女,她不著急都難。楊二丫今年都十九了,王冬至也十八了,這哪怕是在農村也絕對能夠算的上是剩男剩女了,當家長的不著急才怪了。
更何況梅媒婆可是這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媒婆,凡事經過她出麵的,十有八九這婚事都能成。所以聽小丫頭說梅媒婆上門,王楊氏當時就激動的恨不得長一對翅膀飛回去,生怕小孩子不懂事怠慢了人家從而得罪了梅媒婆。
楊二丫和王冬至正被梅媒婆圍追堵截的幾乎一刻都呆不下去,尤其是王冬至這個糧記的東家,這要擱在現代那也絕對是鑽石男級別的,這可是黃金單身漢哪,哪個姑娘願意錯過?又有哪個媒婆願意放過這樣的肥羊?所以她對王冬至關注的尤其多,絲毫不知道其實人家心裏要多厭煩她就有多厭煩,恨不得能一腳把她踹到天邊去,有多遠踹多遠去。
所以王楊氏進屋的時候,倆人都明顯的鬆了口氣,然後各自找了個借口溜了。出來後,倆人相互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的長長舒了口氣,心裏頭一次無比默契的想:媒婆什麽的簡直太凶殘了……
然後王冬至看到小丫頭鬼頭鬼腦的伸著脖子往屋裏瞧熱鬧,不由得伸手在她的腦門上敲了一個板栗,嘴裏抱怨道:“小妹你可真不厚道啊,把我一人撂那兒自己先跑了。”
楊二丫聞言在一旁也忍不住插話道:“二表弟,你怎麽把我給忘了,還有我呢,我也受苦受難了。”要說楊二丫這性子還真是改變了不少,要不然按照她以前的性子絕對不能這麽跟人開玩笑,她也放不開。
王冬至嗤了一聲:“那個姓梅的今天來明顯就是衝著你來的,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們姐倆兒都不是好人,哼!”說完也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麽,忍不住打了個哆嗦,連聲道,“那什麽,我還有事兒先走了啊,小妹,等會兒別忘了跟娘說一聲,隔壁鎮上的店裏有點事兒,我得去處理一下事情,晚上就不回來了啊。”說完不等小丫頭答話,就一溜煙的躥了,瞧那火急火燎的模樣,活像後頭有狗攆似的。(未完待續)
“哎哎。”上門的媒婆聽到楊二丫跟她打招呼忙不迭的應著,然後又自我介紹,“我姓梅,叫我梅嬸子就行了。”說著便用大刺刺的目光將楊二丫從頭到腳打量了個遍,然後又圍著她緩慢的轉了一圈,目光落到楊二丫的臀部,臉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古人一般選兒媳婦的時候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要選盆骨寬的閨女,說是那樣好生養。王冬梅不知道這規矩是不是科學,但是被媒婆這麽大刺刺當著她的麵兒盯著楊二丫的臀部看,還兩眼放光的模樣,就囧的說不出話來。這位還真是一點都不客氣,一進來就逮著人家未婚的小閨女猛瞧,你再是官媒也不能這樣做吧?
楊二丫作為當事人感受的最深,姓梅的媒婆那麽大刺刺的盯著她的時候,她就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而且又羞又窘,恨不得能找條地縫鑽進去躲起來。可見這梅媒婆的目光又多麽的刺目。
王冬梅在一旁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終於忍不住咳了一聲,這姓梅的媒婆怎麽回事,這麽冠冕堂皇的跑到人家逮著還沒定親的小閨女猛瞧,這也太不尊重人了。又不是動物園的觀賞動物,讓你這麽一陣的猛瞧?其實是她覺得梅媒婆看向楊二丫的目光就跟看到肉的惡狼一樣,都冒綠光了,這感覺著實讓人不喜歡。
楊二丫有些窘迫,慌亂了一小會兒,不過還是大方的將梅媒婆給引進了屋,又給她倒了一杯茶:“梅嬸子,你喝茶。”
“哎哎。”梅媒婆接過楊二丫遞過來的茶,臉上笑成了一朵花,“這丫頭。真是太貼心了。楊丫頭是吧?還沒說親吧?嬸子給你說們好親事怎麽樣?”
楊二丫聽到梅媒婆的話臉頓時就燒紅了,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王冬梅卻是在一旁聽的直皺眉,這人真讓人懷疑她到底是怎麽考到官媒的從業證書(就是現代的從業資格證)的。這說話怎麽都不過腦子的,她表姐一個雲英未嫁的小姑娘你跟她冒冒失失的說這些幹什麽?
那個梅媒婆倒是看到楊二丫的反應時頓時笑的滿臉褶子,一個勁兒的直誇楊二丫是個好姑娘,一邊誇那眼睛還一邊在楊二丫的身上亂瞟,期間在她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二兩的絞絲銀鐲子上停留的時間最長。
用王冬梅事後的形容,那姓梅的媒婆看到楊二丫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絞絲銀鐲子的時候眼睛刷的就亮了,跟兩萬瓦的電燈泡突然充上電一樣。那叫一個耀眼刺目。簡直能照瞎人的眼。
“楊丫頭啊,你這鐲子好看,是你娘給你置辦的吧?”梅媒婆嘴上漫不經心的問著,其實心裏早已經飛快的轉動起來了,這還沒出嫁的小閨女就給置辦了這麽一對銀鐲子,可見這家也是個疼丫頭的人家,到時候這丫頭出嫁肯定能陪不少的嫁妝吧?
要知道這新娘子的嫁妝可是跟她這些當官媒的賞錢直接掛鉤的,雖然官府裏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他們這地方私下裏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如果媒婆能夠給男方家裏說一個家境好的兒媳婦,而新媳婦的陪嫁又多的話可以拿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不等的提成。
別看提成好像不多。但是如果女方的陪嫁多的話,這麽一算下來還是有不少的,再加上另外給的賞錢和東西,要是運氣好的話一趟媒說下來起碼能賺上一二兩銀子。尤其是王家這樣的在鎮子上算是後起之秀了,他們家有錢那是眾所周知的,對楊二丫這個住在這裏的表姑娘可是有好多人家都暗中盯著呢。
梅媒婆一開始心裏也是沒底,不過現在看到這丫頭手腕上戴著的那一對各有二兩重的絞絲銀鐲子那信心陡然爆表了,這絕對是有錢人家的姑娘啊,這陪嫁還會少嗎?
楊二丫被梅媒婆問起來,臉上揚起一絲驕傲的神色來。無比驕傲的說道:“這個是我妹妹讓人給我打製的。”說著就朝王冬梅的方向揚了揚下巴,“嬸子,這就是我妹妹。”
梅媒婆來王家的時候已經把王家的基本情況打聽了清楚了,知道王家這小丫頭雖然才隻有十歲,但卻是不可多得的福星,因為她的關心竟是將王家從原先的一貧如洗發展成了鎮子上的富人。可見這丫頭的福氣有多深厚。對於這樣的人,最受大家喜歡,尤其是像他們這樣的給人說媒的,要是碰上這樣帶著福氣的丫頭,那絕對是晚上睡覺嘴都能笑歪了,因為這就代表了能多拿好多的賞錢跟嫁妝提成的錢呐。
她還記得十好幾年錢也有一個挺有福氣的丫頭,後來成親光是嫁妝銀子娘家就給陪了一百兩銀子,跟別提別的東西了,據說當時那個說媒的光是嫁妝提成就賺了差不多十兩銀子。光是這樣想想都讓人兩眼放光了,不過可惜的是這丫頭居然早早的就訂婚了,這麽一塊肥肉愣是吃不到嘴,怪讓人遺憾的。
梅媒婆將心底的那一絲遺憾強壓下去,這才笑眯眯的看著王冬梅:“這是王家丫頭吧,今年也有十歲了吧?”
王冬梅被梅媒婆看的那麽一瞬間竟然產生了被狼盯上的感覺,頓時頭皮都要炸了,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開始造反了。不過媒婆在古代的職業地位雖然不高,但是卻沒幾家會願意得罪或者冷落她的,因為她那張嘴實在是一大殺器,你要是把她得罪了她能將你一家子的名聲都敗壞光。所以,無論這媒婆多惹人厭煩,一般輕易不會得罪,要知道誰家還沒個兒女,就算有兒女的都結婚了這不還有孫子孫女的麽。
王冬梅硬著頭皮跟梅媒婆打了聲招呼,正好碰上肚子餓了回來找東西吃的王冬至,終於跟見到了救星一樣的跑過去,親人哪這是,肯定是知道她這會兒不自在所以才趕回來將她於水火中解救出來的。
“梅嬸子,這是我二哥,那什麽我去叫大娘回來。”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二哥你保重。
可憐的王冬至就這麽被小丫頭給出賣了,硬著頭皮留下來跟楊二丫一起陪著梅媒婆聊天說話,期間還要強忍著暴走的衝動強裝淡然的接受梅媒婆的目光洗禮。根據王冬至事後的回憶,他敢發誓,這輩子從來沒像那天那樣窘迫過,他當時的感覺就像自己是那關在籠子裏的老鼠,梅媒婆就是那圍著籠子直打轉的貓,那綠油油的眼神盯的他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王楊氏從市集上買完了菜正跟一個鄰居站那兒聊天,就見小丫頭找了過來,跟她說是家裏有個姓梅的媒婆來了,於是她也顧不得說話了,直接跟那鄰居打了聲招呼就急巴巴的幾乎是一路小跑的跑了回來。
不怪王楊氏聽到有媒婆上門會那麽急切,主要是家裏有兩個待嫁的剩男剩女,她不著急都難。楊二丫今年都十九了,王冬至也十八了,這哪怕是在農村也絕對能夠算的上是剩男剩女了,當家長的不著急才怪了。
更何況梅媒婆可是這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媒婆,凡事經過她出麵的,十有八九這婚事都能成。所以聽小丫頭說梅媒婆上門,王楊氏當時就激動的恨不得長一對翅膀飛回去,生怕小孩子不懂事怠慢了人家從而得罪了梅媒婆。
楊二丫和王冬至正被梅媒婆圍追堵截的幾乎一刻都呆不下去,尤其是王冬至這個糧記的東家,這要擱在現代那也絕對是鑽石男級別的,這可是黃金單身漢哪,哪個姑娘願意錯過?又有哪個媒婆願意放過這樣的肥羊?所以她對王冬至關注的尤其多,絲毫不知道其實人家心裏要多厭煩她就有多厭煩,恨不得能一腳把她踹到天邊去,有多遠踹多遠去。
所以王楊氏進屋的時候,倆人都明顯的鬆了口氣,然後各自找了個借口溜了。出來後,倆人相互對視一眼都不約而同的長長舒了口氣,心裏頭一次無比默契的想:媒婆什麽的簡直太凶殘了……
然後王冬至看到小丫頭鬼頭鬼腦的伸著脖子往屋裏瞧熱鬧,不由得伸手在她的腦門上敲了一個板栗,嘴裏抱怨道:“小妹你可真不厚道啊,把我一人撂那兒自己先跑了。”
楊二丫聞言在一旁也忍不住插話道:“二表弟,你怎麽把我給忘了,還有我呢,我也受苦受難了。”要說楊二丫這性子還真是改變了不少,要不然按照她以前的性子絕對不能這麽跟人開玩笑,她也放不開。
王冬至嗤了一聲:“那個姓梅的今天來明顯就是衝著你來的,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們姐倆兒都不是好人,哼!”說完也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麽,忍不住打了個哆嗦,連聲道,“那什麽,我還有事兒先走了啊,小妹,等會兒別忘了跟娘說一聲,隔壁鎮上的店裏有點事兒,我得去處理一下事情,晚上就不回來了啊。”說完不等小丫頭答話,就一溜煙的躥了,瞧那火急火燎的模樣,活像後頭有狗攆似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