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孩子的前途問題,王楊氏和王翠鬆夫妻兩個晚上商量了一下第二天王翠鬆就帶著王冬晨他們去了鎮子上的一家私塾。這個私塾是一個落第秀才辦的,別看隻是個秀才卻是這個小鎮和十裏八鄉的稀罕人物。畢竟這是比較閉塞的山村小鎮,還真沒幾個能有那麽大的條件耗費錢財和時間去讀書學習再參加科考。


    王家這樣一下子把家裏三個小子都送到私塾裏去念書的在這個小山村裏還真是獨一份,不說別的就光是那三個小子的束脩(學費)和在鎮子上的花銷就夠讓村裏的人眼紅的,知道王家送孩子上學,有目光遠的便在心裏感歎一句王家要發達了,以後得多跟王家人多走動,也有暗自在心裏盤算趕緊賺點錢也把家裏的小子送去念書。也有那目光短淺的心裏又嫉妒的就在背地裏說風涼話,說王家這錢多半是要花錢打了水漂之類的。


    王家人對此一概不理,別人愛怎麽說怎麽說去。


    於是王冬晨、王冬晚和萬開三個小子在王家村一眾小孩的羨慕嫉妒下被帶到了鎮子上念書,偏偏王冬晨還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聽說家裏人要送他到私塾念書立馬就不樂意了,跟他爹娘嚷嚷著不願意去,結果把王楊氏給毛了,掃帚疙瘩外加竹條烤肉連番的伺候了一頓這小子終於老實。


    王冬梅看著王冬晨被王楊氏滿院子追著打,被揍的呲牙咧嘴的直跳腳心就忍不住幸災樂禍的想笑,該打,不想上學你還想幹什麽?


    王冬至因為幾個小的去念書心裏別提多羨慕了,他這陣子一直家裏鎮上的兩頭跑,眼界自然是開闊了不少,也認識到了念書識字的好處,所以見王冬晨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不知道珍惜這次機會,不由得也斜著眼睛瞄著他。時不時的說幾句陰陽怪氣的話刺巴刺巴王冬晨:“臭小子你別不知足,你二哥我想念書還沒機會呢。我警告你,你小子要是去了不好好念書拿錢打水漂別怪我跟你不客氣!”


    王冬晨正為不上學這事兒氣苦,結果二哥不但不安慰他還老說酸話來刺巴他。於是也毛了:“你要想念我跟你換啊,你這陰陽怪氣的酸話說給誰聽呢這是?”


    王冬至也瞬間炸毛:“我倒是想把你換下來,可是也得先生願意收我才行啊,你年紀小就了不起啊,你得意什麽,你也就能再念個幾年書罷了,等你跟我一樣大的時候也照樣會被先生攆回來。”


    王冬晨本來還不怎麽樂意的。可是一看他二哥這炸毛的樣子頓時就樂了,心裏頭突然生出一股得意來,於是在他二哥麵前昂首挺胸的跟個驕傲的小公雞一樣:“你還別說,我年紀比你小還就是了不起,有本事你也讓先生收你當學生啊。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說著還搖頭擺尾的,瞅著他那得瑟樣兒就讓人恨得牙根癢癢。


    王冬至脾氣本來就不好,原先被王冬梅給壓製下去的焦躁又給激發了出來,結果兄弟倆為此大打出手。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打的好不痛快。


    家裏其他見他倆打架也沒多管,這倆孩子心裏都擰著一股氣。幹脆就讓他倆借著這次打架把這股氣給發泄出來。要不然老二心裏頭憋著氣,老三估計就算是被暴力鎮壓了同意去念書估計也念不好。反正兄弟之間麽,哪家小時候沒打過架?現在打的熱火朝天的,說不定以後感情反而變好了。


    這兄弟倆打架最後由老大王冬天出麵,一人訓了一頓算是對這次打架的總結。


    把王家三個小子送去念書之後,王冬梅和王冬至也開始行動起來,先是把加工好的紅薯拉到一個製作粉麵的作坊裏賣,一開始作坊主是不願意收的,一是嫌棄紅薯個頭小,數量少覺得肯定出不了多少粉。不合算,不過在王冬梅的堅持下稱了五金的紅薯做粉。本來作坊主還不怎麽樂意,哪知道真等做粉了居然一下子就呆了。這五斤紅薯別看賣相不怎麽好,可是出粉卻非常的多,五斤紅薯居然出了四斤半的粉!


    作坊主的眼睛都綠了,也不說不要了。自己就主動加了價錢把那一車紅薯給包圓了。並且聽到王冬梅說這隻是第一車,家裏還有的時候終於坐不住了,趕緊擬了一個合同要跟王冬梅他們把這獨家收購權給拿下來。作坊主可不傻,這些東西要是被對頭給弄去了到時候吃虧倒黴的可就變成自己了。同時他心裏也抱著一絲僥幸心理,覺得這倆人都還是孩子,肯定沒啥見識,先把這倆人給哄住了以後還愁收不到好原料?


    可是王冬梅那是普通的九歲小丫頭嗎,人可能不夠聰明,可也不傻,她先是認真的看了作坊主擬定的合同,也沒說什麽,轉手就把合同遞給王冬至,讓他也看看。王冬至知道這是小妹在考驗他呢,於是也認真的看起來,等看完了不由得皺起眉頭認真想了一會兒,然後就把這個合同擬定的長期收購給否了,隻說先送這一季的,等下一季的再重新簽合同。


    王冬梅對王冬至的做法表示很滿意,不過見作坊主不怎麽樂意於是就補充道:“我們家不止紅薯種的好,其他作物也種的好,別看跟別人家種出來的差不多,隻是我們家每年都是用新種子,這做出來的產量就高。”


    作坊主這時候再不明白小丫頭的用意那就白活了,她的意思就是要看自己的誠意,而且每一季的東西都待價而沽,誰給的價錢高就把東西賣給誰。


    最後作坊主想了想,沒把話說死,隻說試著用用,要是剩下的紅薯出粉率都跟這一車一樣的話那麽以後收購的價格比其他作坊多百分之十的價格。


    王冬梅也知道這是作坊主的底線了,於是也就點頭答應了,反正她也沒想過長遠的賣紅薯,等以後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說不定會自己開一家製作作坊,反正這東西鄉下人每年都種,原料多的是。而且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掩人耳目,畢竟同樣的土地水質,你再是新品種出粉率也不能比別人多這麽多吧,這有點過去。而且時間久了難免會被有心人注意到,到時候就麻煩了。


    回去時王冬梅在心裏算了一下,這一車的紅薯刨去各項成本居然賺了20文錢,雖然單獨拿出來這錢不算多,可是紅薯畢竟不值錢,能賺這麽多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了,錢少了聚少成多的話也是一筆很客觀的收入。


    王冬至數著賺到的錢高興地一路上都是咧著嘴的,相反王冬梅倒是比較淡定,整個人包裹在厚厚的大棉被裏優哉遊哉的補眠。


    王家人也沒想到那一車紅薯居然能賺這麽多錢,於是便全家總動員四處下鄉收購紅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滿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團子並收藏花開滿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