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過神來時王冬至發現自己居然被一個小丫頭給唬住了不由得臉皮一陣發燙,感覺很木有麵子,於是嗤了一聲,拿鼻孔對著王冬梅不屑道:“就你種的那幾根破苗兒我還不稀罕給它澆水呢,你把它們當寶可別以為所有人都拿那東西當寶。”


    說完不等王冬梅有所表示,便昂首挺胸如同一隻得勝的大公雞一般雄糾糾氣昂昂的走了,隻留下王冬梅在原地跳腳。反正王冬至是堅決不會承認自己其實是害怕被小丫頭反擊所以才閃人的。


    王冬梅又警告了王冬晨他們,得到了他們一致的保證後覺得還是不放心,索性吃中飯的時候讓王冬天幫忙弄了個竹籬笆將那十盆小麥苗兒給圍了起來,然後又呲牙咧嘴的對王冬晚他們警告了一番才算滿意。


    ……


    前天大集王冬天他們去賣豆芽又是滿載而歸,因為王冬梅說豆芽能催奶的話不知道怎麽的在眾人間傳開了所以每次大集的時候都有許多人來搶著買,別說,豆芽雞蛋湯也的確是管用。不過想不管用都難,這裏普遍都很貧窮,平日裏別說吃點好的就是能頓頓都有炒青菜吃都是個奢望,一般人家吃菜都是用水加上鹽一起煮的,然後才在菜裏加那麽一兩滴的食用油意思意思。但是生了孩子的女人要喂孩子沒奶水又舍不得吃那些雞鴨魚肉補身子,所以王冬梅那天的話一出買豆芽回去的試著吃了兩天一見果然有用,便眼巴巴的等著大集的日子來買豆芽了。


    也有那想省錢自家泡豆芽的,不過因為方法不得當所以不是那些豆芽長出來不是黑了就是臭了,再不然就是連根子一起長出來,完全變成了豆苗,那根本就沒法兒吃啊。就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大家都一致相信了王冬梅的話,那些豆芽是他們家用秘方發的。於是王冬梅他們家的豆芽生意一下子就火了。


    豆芽生意火爆,三伯父的心情也是非一般的好,以前見到王冬梅時都沒個笑臉現在見到了居然還會破天荒的給露個笑臉。三伯娘也讓自個兒女兒王冬雪來跟王冬梅玩了,其實她這樣做是有目的的,這兩天總是聽別人說常常有人天不亮就騎著馬來接王冬梅,下傍晚的時候再給送回來,再一聯想到前不久大伯家送來的那一碗見都沒見的過的燒賣和大晚上去村長家借驢車去鎮子上的行為,女人的直覺告訴她這裏麵肯定有貓膩。(.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所以三伯娘就直接讓自個兒的閨女王冬雪來找王冬梅玩,給的理由是小丫頭也不小了,不能成天跟家裏那幾個小子一起轉悠,不過私下裏卻囑咐王冬雪一定要注意大伯家的一切動向,一察覺到有什麽事情就趕緊回來告訴她,生怕大伯那裏有什麽賺錢的事兒瞞著他們。


    王冬雪為了能讓老娘放她自由也挺光棍,表麵上連連點頭答應,並保證大伯家裏一有事兒就會回來告訴王沈氏(三伯娘),但是心裏卻在嘀咕:告訴你才怪!大伯他們能賺錢那是他們的本事,你跟爹兩個人沒事兒就知道鑽營自家兄弟,也不嫌臊的慌。大伯他們都把發豆芽的技巧告訴你和爹了,有這個就能賺不少錢,你們還不知足。


    三伯娘要是知道自個兒閨女是這樣想她和三伯父的,估計得氣死。


    當天晚上,吃過了晚飯一切收拾妥當之後,王楊氏跟王翠鬆商量道:“當家的,這眼看就要收麥子了,就算驢車先不買但是這耕地的大黃牛是怎麽也要買的,幹脆就趁著現在還沒開始忙正好明天又是大集到鎮子上去轉一趟看看吧。”


    “嗯,我知道了。”王翠鬆點點頭,“原本我也是有這個想法的。”


    王楊氏聽了就接著說:“現在趁著手頭上有錢把該置辦的都置辦一下,雖然大黃牛貴了點兒,但是有它幫忙耕地人能輕省一些,也能早點兒把地給種上,到時候多出時間還能再多割點茅草編幾雙草鞋啥的。這種完了黃豆馬上就到雨季了,總不能還穿布鞋吧,那得有多少布鞋夠糟蹋的。對了,家裏的蓑衣好像也朽了,估計是不能用了。”


    “嗯,這些我都知道了,你就別操心了。”王翠鬆洗完了腳出去倒了洗腳水,然後脫鞋上了床,倚靠在床頭跟王楊氏並肩坐著,“幹脆明兒讓冬至和冬晨那兩小的出去割草吧,冬至都那麽大了總不能老讓他在家裏瞎轉悠,別再跟鄰村的那幾個混小子學壞了。”


    提到王冬至,王楊氏忍不住歎了口氣:“我哪裏還能使的動那小子啊,你那兒子現在大了脾氣硬著呢,我可沒本事使喚他。你沒見那臭小子見天兒的跟我賭氣麽,哪回不是把老娘給氣的半死他才罷休?”


    王翠鬆也跟著歎氣,狠了狠心說:“不聽話就揍吧,我看那小子是不打不成材。”


    王楊氏朝他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說:“我哪回沒揍他?我揍他的次數還少啊,他該不聽話還不是照樣不聽話?”


    王翠鬆被王楊氏拿話一堵頓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頓了一會兒才開口道:“實在不行幹脆就花點錢把那小子送隔壁的六豐鎮上找個手藝師傅學點東西吧,將來學好了也能有一本吃飯的手藝。”


    “這個以後再說吧,現在那小子脾氣正是擰的時候別一點兒不順心再把那手藝師傅給得罪了,出錢還不討好。”


    “哎……”


    夫妻倆又聊了一會兒,因為王翠鬆明天要早起趕集所以倆人就早早的睡了。


    要說這次大集最高興的不是買到了大黃牛的王翠鬆,也不是喜滋滋收銀子的三伯父,而是王冬梅,因為她過了這一天以後就再也不用去來客酒樓幫忙包燒賣。雖然李掌櫃有心要王冬梅繼續幫忙,也說了要給她工錢,不過都被王冬梅給拒絕了。這一個月她可是吃盡了苦頭,以前看電視的時候看到演員騎馬那叫一個羨慕啊,可是真讓她騎到馬背上開跑的時候才知道那感覺有多痛苦,再加上她年紀小天天來回這麽顛簸兩趟讓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李掌櫃提起來想讓她繼續幫忙的時候她想都沒想的就直接拒絕了,雖然她現在仍然缺錢,但是也不差那點兒工錢,再說了,賺錢的法子多的是,也不至於非要窩在一家酒樓的廚房裏,她就算再宅再是吃貨聞了一個月的油煙味也夠了。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冬梅回去的時候坐在牛背上得瑟的跟什麽似的,心裏不住的盤算著明天不睡到日上三竿絕對不起來,一定要把這一個月的覺全都給補回來不可。


    王翠鬆怕小丫頭再給摔著,於是無奈之下隻得跟大兒子兩個人輪流換著牽牛,一麵小心的看著王冬梅,至於三伯父那目光早就被那頭大黃牛給吸引過去了,眼紅的要命,一門心思的在心裏盤算著等收了麥子一定要第一時間把這牛弄到自家地裏耕地去,至於大哥家的地等他們家耕完了再說吧。要不然大哥家那麽多的地,等他家耕完了再換他自己家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其實王翠鬆家裏的地總共也就五畝,三伯父之所以會這樣想不過是在給他的自私找了個借口罷了。


    王翠柏(三伯父)心裏打的小九九先不說,等王翠鬆牽著新買來的大黃牛回到村裏的時候整個小山村都跟著沸騰了。要知道王翠鬆家裏什麽條件大家都是知道的,估計攢了這麽多年了能不能拿出二兩銀子都是個未知數,就這樣的家底居然買了一頭油光水滑的大黃牛回來,這絕對是一件異常轟動的事。


    不管是老的還是小的,或者是從大場上下工回來的壯勞力還是在家準備晚飯的農婦,這會兒都聚集到了王翠鬆家裏,原本不大的小院子一時間人聲鼎沸。


    大家圍著那頭大黃牛一邊看一邊嘖嘖有聲。


    “這牛怎麽也得二兩銀子吧?”


    “嘖嘖,看來王翠鬆這回是真的發財了。”


    “這下王翠鬆要輕省了,等種地的時候都不用自己翻土了,直接用大黃牛耕地就行了,有錢就是好啊。”


    ……


    大家議論紛紛的同時,有羨慕嫉妒恨的也有那心思活絡善於鑽營的,便跟王翠鬆和王楊氏這兩個主事兒的套近乎,無外乎就是打著過幾天收了麥子能讓王翠鬆把這頭大黃牛借給他們耕地用。


    王翠鬆就是個老實本分的農村漢子,又一向寡言,哪裏經曆過被人這樣圍成一圈熱情恭維套近乎的,所以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好了,便一個勁兒的衝著人憨笑,並且連連答應著:“行,到時候一定借。”


    王楊氏要比王翠鬆精明,雖然也應承了要借牛的事兒不過也不忘記說明這牛要等他們自家的地種完了才借,也沒忘記提醒借牛的人家多給牛吃點好的。畢竟這牛借你家幫你幹活,你總不能因為不是自家的牛就虧待它吧?想讓牛耕地又舍不得給牛吃好的,沒那道理。


    對於王楊氏的話大家自然是點頭附和,並保證一定好好給這牛補補。


    這時候三伯娘開口了:“大嫂,這牛咱可說好了啊,到時候一定要先牽到我家去。”別看她現在麵上帶著笑,其實心裏早嫉妒的眼睛都要紅了。她看看牛,再想想三伯父,就忍不住在心裏把三伯父從頭到尾罵了一個遍,那個窩囊男人,他大哥這樣的都買了耕地的黃牛他卻什麽頭緒都沒有,當初真是瞎了眼了才跟了他!總之現在王翠柏在王沈氏眼裏根本就是一無是處。


    王冬梅在旁邊看著不由得壞心眼的想:這回三伯娘回去又該睡不著覺了,估計夫妻倆肯定又有的吵嘍。


    王楊氏跟這個妯娌相處了二十來年了,哪裏還會猜不到她的心思,於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行啊,到時候等我家地耕了就把牛牽你家幫忙去。”


    村裏人都知道王沈氏是個什麽樣的人,差不多除了那幾個愛嚼舌頭的村裏這些女人就沒有喜歡她的,所以看王楊氏對她那態度不鹹不淡的都亮著眼睛在旁邊看好戲。


    三伯娘碰了個軟釘子倒是沒有像往常那樣尖著嗓子還擊,而是陪著笑臉符合:“那是一定的。”


    倒是其他人沒看到妯娌大戰的好戲心裏都不由得有些失望。


    ************************


    (修改稱呼,不影響閱讀……)


    話說大家給點推薦吧,那個點擊和推薦的比例也太那啥了,讓偶情何以堪啊。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午十二點還會有一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開滿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團子並收藏花開滿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