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棣這番話說得相當重,還是當著白璧親兒子麵說的。隻是白璧卻沒有翻臉,默不作聲的站了一會兒,才對勉強開聲道:“我理會得。”
隻是說理會,再沒有別的。李棣看了白璧好一會兒,而白璧也不躲閃,迎著李棣的眼神對視著。良久,李棣歎了聲氣,把目光轉開了。
白璧用手在臉上胡拉了幾下,又恢複了往常的神色,招了招手,對白玉京道:“兒子,你爹剛剛急了,罵了你幾聲。你是你爹的兒子,兒子給老子罵,原也是應該的,就算罵錯了,照樣還是應該的。隻是嚇著你秋水妹妹了。這還是你不好,誰讓你杵在那兒等罵來著?快去,給你妹妹賠禮去。”
秋水這會兒真是瞠目結舌了,知道這舅舅做事不羈,連懷揣牌位的事情都能幹得,沒想到這無賴功夫還是一流的。
哪想到白玉京還是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就要給秋水作揖。李棣這會兒撐不住地笑了,“玉京住了吧。你爹這是在擠兌我呢,誰讓我當著兒子罵老子了呢。”說著,轉過頭對白璧道:
“成了,今日給你兒子麵子,不說你了。要不,我也給你賠個禮?”
白璧嗬嗬一笑,忙擺著手道:“可當不起當不起,我哪有這意思啊?隻要大哥您舒坦就好。”
李棣一伸手,“別,可叫錯了啊,我是你妹夫。”
偏生白璧還不罷休,“是是,我是你大舅子,可心裏一直把你當大哥。”
這番話當著白玉京麵說的,可這孩子還是恭敬的站在邊上,一點臉色都沒變。好像他爹不是在耍寶而是在嚴肅的談論什麽要緊話題似的。
秋水這會兒早就明白過來了,感情剛才她爹雖然提點著她舅舅,可也有在借題發揮,貌似她舅舅算計了什麽。而她舅舅除了聽明白了提點,還有插科打諢給她爹賠禮的意思,不過倆人都沒明白著講,接著孩子耍花腔呢。隻是可憐了白玉京這娃兒。
秋水不由看向白小帥哥。眼裏帶上了幾分同情,有這麽個老子,好像挺不容易的。白玉京雖然恭敬的垂手站著,這會兒相似感覺到了秋水的目光,略略轉頭,對上了秋水的雙眼,忽然飛快地衝她眨了眨眼。然後又是一臉肅穆,好像那個小動作根本不曾有過。
秋水一愣,原先還以為這父子倆秉性截然相反,現在看起來,終究是倆父子。
李棣也就意思意思,並不真打算在孩子麵前多說,這會兒撇開白大舅子,拉著女兒道:“怎麽這會兒就逛到這兒來了?這兒景致雖好,但也要顧惜著身子,慢慢來。”
秋水乖巧的點頭應著。當然也沒忘了解釋。自己一行確實走得很慢,自己也沒敢累著。還有就是白玉京對自己很照顧。
李棣也笑著說白玉京是個好哥哥。這話一出,剛剛還會麵不改色小大人似的白玉京忽然就臉紅了,隻會訥訥說著應該的應該的。倒是他爹一揮手道:“既是照顧得好,那就繼續好好帶著你妹妹逛逛。去吧去吧,我這兒還同你姑父好好說話呢。”
白玉京躬身答了是,又看向李棣。李棣也笑著點頭。
兩人這才辭別了長輩,轉出山坳帶著還傻等在那兒的丫鬟小廝。繼續閑逛起來。
李秋水雖然還在疑惑那個理親王的事情,可這又不是現在能解惑的,索性扔在一邊。她也一向是個心大的,能盡力時自然盡力,暫時無法可想時也就灑灑脫脫,不然,就回京麵對這些人事,就該把她煩死了,要知道人生在世,雖然要謀劃,但也要開心度日。
所以這會兒,就想著怎麽打趣這個小表哥呢。
李秋水時不時打量著白玉京,而白玉京也知道妹妹一直在看著自己,也不知怎麽搞的,平時挺端得住的一個人,這會兒竟然有些心虛,隻覺得耳根子發燙,殊不知其實整個臉都已經紅了起來。
李秋水看著隻覺得稀奇,噗哧的笑了起來,更加讓白玉京心慌。眼看著白玉京的臉色越來越紅,李秋水也不好過份了,隻能隨便指指,或是一塊山石,或是一株花木,讓表哥給說道說道。好一陣子,才把這事給混了過去。
說笑之間,時間過得就是快,估摸著時辰,白玉京也就把妹妹送回李白氏暫住地院子。而後,又留下來一同用了這護國寺出名的素齋,這才罷了。
接下來事情也順,待等第二日淩晨禮佛出來,天才麻麻亮。不過,李棣一家並未多做久留。今兒個是正月十五,再怎麽著,李棣還是安國府嫡長孫。
大戶人家過節就是麻煩,這元宵又叫燈節。早早的,安國府裏到處就擺設了新燈,各種各樣的,就是現在天色未暗,這些燈還未點起,都看著好看。
而且,不光是這些燈,等李秋水回府,還有人給她送來了一禮,估計原本是想讓秋水驚喜的,可惜到了秋水眼裏,就隻有驚沒有喜了。
回了府拜見了長輩,送上了護國寺的齋菜,李棣又忙去了。而秋水卻被李白氏押到了床上。昨兒早起動身,又暢遊了半天,今兒又是淩成即起,雖然秋水現在身子結實了不少,但李白氏還是小心著。
李秋水雖然精神頭不錯,可也不想讓娘親擔心。哪想到這一躺,還真就睡著了,連晌午飯都沒起來用。好容易到了下晌申時,才被奶娘死活拽起來,生怕這要睡下去,晚上又要走了困了。
秋水拾掇了出了屋子正準備去正房娘親處,就被屋外擱著的東西嚇了一跳。這滿院子的,都是什麽?晶瑩剔透,似那琉璃,卻也絕非琉璃,一個個五彩繽紛,形狀各異,有的是蓮花狀,有的是瓊樹,每個的中間還空著,可以點上蠟燭,這些東西,秋水認得,那是以前看過的冰燈!
秋水看著這一地的冰燈,心裏震動,急速的想著,哈爾濱的冰燈這玩意兒,到底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眼前這些,到底是本地風俗,還是。。。。。。
秋水竭力鎮定著,問邊上打著簾子的丫鬟,“這些,哪兒來的?”
細柳這會兒已經跟出來了,聽得姑娘問,忙說道:“剛才忙著給姑娘收拾,倒忘了回姑娘了。這些冰燈,是二姑娘使人送來的。二姑娘飯前來過,見姑娘睡著,不讓人叫,先回去了。”
“冰燈?二妹妹是這樣說的?好精巧的東西,怎麽想出來的?”秋水竭力放輕鬆,一邊似欣賞著這院子裏的東西,一邊看了那打簾子的丫鬟一眼。
這丫鬟,名叫紅葉,現在秋水屋裏伺候著。被姑娘看了一眼,忙機靈的回道:“二姑娘是這樣說的。自我進府兩年了,年年都看二姑娘做這些。虧二姑娘好心思,年年都能想出不同樣兒的。”
秋水笑道,“二妹妹真是伶俐,我還從未見過這些呢。這就是咱們府上有,還是京裏人家都有?”
“早先如何,我不得知。這兩年,各府上的姑娘奶奶,有心思的都做上一些。”
“噢?那是誰最先做這個的?”秋水心裏逼緊,麵上隻作欣賞的看著。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姑娘容我些日子,我去打聽打聽。”紅葉也是人精,見姑娘有興趣,忙要攬事。
李秋水又盯著她看了一眼,這回時間較長。紅葉不知道自己哪兒說錯了,有些閃爍。秋水收回眼神,“不必了。我隻是順嘴一問而已。”
紅葉忙低頭應了。
晚上,又是在錦閣歡聚一堂。此時天色已晚,各處的燈已經點上,一眼望去,天上人間似真似幻。秋水心裏雖然存了那件事,但還是照就該樂就樂,有什麽大不了的?是或不是,還能怎麽自己了?
過了十五,這年算是過完了。府裏的女人又該忙了,這回要把各處過節動的家夥拾掇起來,還要人手交接等等。
隻是這才第二天,小張氏就讓人來請李白氏過去說話。李白氏忙跟著燕子塢的婆子走了。李秋水隻能在自己屋子等著,琢磨著小張氏這回是要說什麽。
正想著呢,就聽見屋門口有人說話,“姑娘,我是紅葉,有件事請姑娘示下。”
秋水點了點頭,細柳忙讓人進來了。這紅葉進來,手捧了個包袱,規規矩矩的給姑娘請了安,才說道:“昨兒個我晚上不當班,白嬤嬤好心,放我家去跟爹娘聚了聚。現在回來了,給姑娘請安。下仆人家,沒什麽好東西,入不得姑娘法眼。隻是這東西是我爹親手收拾出來,早就想獻給姑娘,感念姑娘平日對我照應,可又覺得寒磣。隻是我娘說了,不管如何,也是我們家一點兒心意,還望姑娘看看。”
說著打開了那包袱,原來還真不是什麽,隻是個精巧的空竹,不是什麽好材料,但做的精細。紅葉還在邊上說道:“我們家裏都是府上的家生子,到我這兒都是第四代了,我太爺爺原還是老太爺的花匠。隻是到我爺爺這兒,卻喜歡上了這作坊上的事情,於是我家就該行了。聽我爹說,這冰燈最早的模子,他還見過呢。原是太太想出來逗大哥兒玩的。我爹的手藝還算可以,現在也是大師傅了。”
好聰明的丫鬟!(未完待續)
隻是說理會,再沒有別的。李棣看了白璧好一會兒,而白璧也不躲閃,迎著李棣的眼神對視著。良久,李棣歎了聲氣,把目光轉開了。
白璧用手在臉上胡拉了幾下,又恢複了往常的神色,招了招手,對白玉京道:“兒子,你爹剛剛急了,罵了你幾聲。你是你爹的兒子,兒子給老子罵,原也是應該的,就算罵錯了,照樣還是應該的。隻是嚇著你秋水妹妹了。這還是你不好,誰讓你杵在那兒等罵來著?快去,給你妹妹賠禮去。”
秋水這會兒真是瞠目結舌了,知道這舅舅做事不羈,連懷揣牌位的事情都能幹得,沒想到這無賴功夫還是一流的。
哪想到白玉京還是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就要給秋水作揖。李棣這會兒撐不住地笑了,“玉京住了吧。你爹這是在擠兌我呢,誰讓我當著兒子罵老子了呢。”說著,轉過頭對白璧道:
“成了,今日給你兒子麵子,不說你了。要不,我也給你賠個禮?”
白璧嗬嗬一笑,忙擺著手道:“可當不起當不起,我哪有這意思啊?隻要大哥您舒坦就好。”
李棣一伸手,“別,可叫錯了啊,我是你妹夫。”
偏生白璧還不罷休,“是是,我是你大舅子,可心裏一直把你當大哥。”
這番話當著白玉京麵說的,可這孩子還是恭敬的站在邊上,一點臉色都沒變。好像他爹不是在耍寶而是在嚴肅的談論什麽要緊話題似的。
秋水這會兒早就明白過來了,感情剛才她爹雖然提點著她舅舅,可也有在借題發揮,貌似她舅舅算計了什麽。而她舅舅除了聽明白了提點,還有插科打諢給她爹賠禮的意思,不過倆人都沒明白著講,接著孩子耍花腔呢。隻是可憐了白玉京這娃兒。
秋水不由看向白小帥哥。眼裏帶上了幾分同情,有這麽個老子,好像挺不容易的。白玉京雖然恭敬的垂手站著,這會兒相似感覺到了秋水的目光,略略轉頭,對上了秋水的雙眼,忽然飛快地衝她眨了眨眼。然後又是一臉肅穆,好像那個小動作根本不曾有過。
秋水一愣,原先還以為這父子倆秉性截然相反,現在看起來,終究是倆父子。
李棣也就意思意思,並不真打算在孩子麵前多說,這會兒撇開白大舅子,拉著女兒道:“怎麽這會兒就逛到這兒來了?這兒景致雖好,但也要顧惜著身子,慢慢來。”
秋水乖巧的點頭應著。當然也沒忘了解釋。自己一行確實走得很慢,自己也沒敢累著。還有就是白玉京對自己很照顧。
李棣也笑著說白玉京是個好哥哥。這話一出,剛剛還會麵不改色小大人似的白玉京忽然就臉紅了,隻會訥訥說著應該的應該的。倒是他爹一揮手道:“既是照顧得好,那就繼續好好帶著你妹妹逛逛。去吧去吧,我這兒還同你姑父好好說話呢。”
白玉京躬身答了是,又看向李棣。李棣也笑著點頭。
兩人這才辭別了長輩,轉出山坳帶著還傻等在那兒的丫鬟小廝。繼續閑逛起來。
李秋水雖然還在疑惑那個理親王的事情,可這又不是現在能解惑的,索性扔在一邊。她也一向是個心大的,能盡力時自然盡力,暫時無法可想時也就灑灑脫脫,不然,就回京麵對這些人事,就該把她煩死了,要知道人生在世,雖然要謀劃,但也要開心度日。
所以這會兒,就想著怎麽打趣這個小表哥呢。
李秋水時不時打量著白玉京,而白玉京也知道妹妹一直在看著自己,也不知怎麽搞的,平時挺端得住的一個人,這會兒竟然有些心虛,隻覺得耳根子發燙,殊不知其實整個臉都已經紅了起來。
李秋水看著隻覺得稀奇,噗哧的笑了起來,更加讓白玉京心慌。眼看著白玉京的臉色越來越紅,李秋水也不好過份了,隻能隨便指指,或是一塊山石,或是一株花木,讓表哥給說道說道。好一陣子,才把這事給混了過去。
說笑之間,時間過得就是快,估摸著時辰,白玉京也就把妹妹送回李白氏暫住地院子。而後,又留下來一同用了這護國寺出名的素齋,這才罷了。
接下來事情也順,待等第二日淩晨禮佛出來,天才麻麻亮。不過,李棣一家並未多做久留。今兒個是正月十五,再怎麽著,李棣還是安國府嫡長孫。
大戶人家過節就是麻煩,這元宵又叫燈節。早早的,安國府裏到處就擺設了新燈,各種各樣的,就是現在天色未暗,這些燈還未點起,都看著好看。
而且,不光是這些燈,等李秋水回府,還有人給她送來了一禮,估計原本是想讓秋水驚喜的,可惜到了秋水眼裏,就隻有驚沒有喜了。
回了府拜見了長輩,送上了護國寺的齋菜,李棣又忙去了。而秋水卻被李白氏押到了床上。昨兒早起動身,又暢遊了半天,今兒又是淩成即起,雖然秋水現在身子結實了不少,但李白氏還是小心著。
李秋水雖然精神頭不錯,可也不想讓娘親擔心。哪想到這一躺,還真就睡著了,連晌午飯都沒起來用。好容易到了下晌申時,才被奶娘死活拽起來,生怕這要睡下去,晚上又要走了困了。
秋水拾掇了出了屋子正準備去正房娘親處,就被屋外擱著的東西嚇了一跳。這滿院子的,都是什麽?晶瑩剔透,似那琉璃,卻也絕非琉璃,一個個五彩繽紛,形狀各異,有的是蓮花狀,有的是瓊樹,每個的中間還空著,可以點上蠟燭,這些東西,秋水認得,那是以前看過的冰燈!
秋水看著這一地的冰燈,心裏震動,急速的想著,哈爾濱的冰燈這玩意兒,到底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眼前這些,到底是本地風俗,還是。。。。。。
秋水竭力鎮定著,問邊上打著簾子的丫鬟,“這些,哪兒來的?”
細柳這會兒已經跟出來了,聽得姑娘問,忙說道:“剛才忙著給姑娘收拾,倒忘了回姑娘了。這些冰燈,是二姑娘使人送來的。二姑娘飯前來過,見姑娘睡著,不讓人叫,先回去了。”
“冰燈?二妹妹是這樣說的?好精巧的東西,怎麽想出來的?”秋水竭力放輕鬆,一邊似欣賞著這院子裏的東西,一邊看了那打簾子的丫鬟一眼。
這丫鬟,名叫紅葉,現在秋水屋裏伺候著。被姑娘看了一眼,忙機靈的回道:“二姑娘是這樣說的。自我進府兩年了,年年都看二姑娘做這些。虧二姑娘好心思,年年都能想出不同樣兒的。”
秋水笑道,“二妹妹真是伶俐,我還從未見過這些呢。這就是咱們府上有,還是京裏人家都有?”
“早先如何,我不得知。這兩年,各府上的姑娘奶奶,有心思的都做上一些。”
“噢?那是誰最先做這個的?”秋水心裏逼緊,麵上隻作欣賞的看著。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姑娘容我些日子,我去打聽打聽。”紅葉也是人精,見姑娘有興趣,忙要攬事。
李秋水又盯著她看了一眼,這回時間較長。紅葉不知道自己哪兒說錯了,有些閃爍。秋水收回眼神,“不必了。我隻是順嘴一問而已。”
紅葉忙低頭應了。
晚上,又是在錦閣歡聚一堂。此時天色已晚,各處的燈已經點上,一眼望去,天上人間似真似幻。秋水心裏雖然存了那件事,但還是照就該樂就樂,有什麽大不了的?是或不是,還能怎麽自己了?
過了十五,這年算是過完了。府裏的女人又該忙了,這回要把各處過節動的家夥拾掇起來,還要人手交接等等。
隻是這才第二天,小張氏就讓人來請李白氏過去說話。李白氏忙跟著燕子塢的婆子走了。李秋水隻能在自己屋子等著,琢磨著小張氏這回是要說什麽。
正想著呢,就聽見屋門口有人說話,“姑娘,我是紅葉,有件事請姑娘示下。”
秋水點了點頭,細柳忙讓人進來了。這紅葉進來,手捧了個包袱,規規矩矩的給姑娘請了安,才說道:“昨兒個我晚上不當班,白嬤嬤好心,放我家去跟爹娘聚了聚。現在回來了,給姑娘請安。下仆人家,沒什麽好東西,入不得姑娘法眼。隻是這東西是我爹親手收拾出來,早就想獻給姑娘,感念姑娘平日對我照應,可又覺得寒磣。隻是我娘說了,不管如何,也是我們家一點兒心意,還望姑娘看看。”
說著打開了那包袱,原來還真不是什麽,隻是個精巧的空竹,不是什麽好材料,但做的精細。紅葉還在邊上說道:“我們家裏都是府上的家生子,到我這兒都是第四代了,我太爺爺原還是老太爺的花匠。隻是到我爺爺這兒,卻喜歡上了這作坊上的事情,於是我家就該行了。聽我爹說,這冰燈最早的模子,他還見過呢。原是太太想出來逗大哥兒玩的。我爹的手藝還算可以,現在也是大師傅了。”
好聰明的丫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