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問政(二)


    商人最在乎利益得失,這在哪個朝代哪個地方都是一成不變的。但把草根弄到本座的碗裏,這便是本座不能容忍了。尊貴如一國皇後尚且如此,再想想外麵那些老百姓,還不知道被見利忘義的商人弄成什麽樣子。吃的上飯不?穿的暖不?


    “娘娘所料不錯,現在各地商人都在借戰爭之際製造謠言,哄抬物價。現在物價比幾個月前至少貴了十倍。很多人餓死街頭……很多人為了買米被迫賣兒賣女,有些地方竟出現了人相食的殘忍之事……我與朝中眾臣商議過此事,雖命令禁止米價上漲,但自古官商勾結,政令下去卻無甚效果……”說道物價尤其是米價的上漲,木子明方才興奮的心情突然沒了,隻剩下淡淡的歎息和濃重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戰爭之事,動亂之際,百姓最苦。本座雖偶爾吃了草根,但想到連草根吃不上的百姓,本座心裏有些不舒服。


    “米價上漲,百姓吃不飽,其實,現在這種情況,也並不是沒有方法解決……賑災雖是朝廷的責任,卻不僅僅是朝廷的責任,俗話說的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然米價上漲了,讓米商們開倉放糧不就可以了。商人雖然愛利,但也愛名,朝廷不妨賞賜一些有名無實的空頭銜給他們。對於那些投機取巧又不思悔改的,便以勾結外敵之罪拿著禦賜的寶劍抄了家,直接放糧。至於……至於最近國庫錢糧周轉困難之事,本座這裏有些珠寶字畫,哀家一介粗人,不懂欣賞,丞相不妨拿去換成錢糧,也算是本座的一點心意。”對於那些字畫,如果本座料得不錯。定是專門放在青雲殿內的某個地方收藏,畢竟是小胖子的百日禮物,馬虎不得。本座此次拿出這些東西,物盡其用之際,也想問小胖子記得福,願他以後過得好。


    “娘娘如此情懷,真乃盧國百姓之福。若盧國列為先皇地下有知,定會欣慰。老臣雖不甚富足,願拿出一萬兩銀子為過出力。”


    本座不甚曉得錢財多寡,但卻知道一萬兩的確不是小數字。這丞相,也委實有錢的很。聽說木子明是世家出身,應該不是貪汙來的吧。


    “丞相謬讚。先生忠君愛國,為國為政鞠躬盡瘁,此乃眾所周知。丞相位列九宮之首,乃眾臣之表率。既然丞相有如此之心,相信百官定會爭先效仿,盧國這段時間的支出,便不愁了。”人多力量大,平時那些官僚享受了百姓的血脂血膏,現在是回報社會的時候。有丞相這個表率帶頭“募捐”,若是有人不從,委實不甚適合在官場混。


    “娘娘好計謀,當真後生可畏。如此一來,陛下在戰場的軍餉,便富足了,陛下也可安心打仗了。”木子明說話的時候,一臉佩服。早想到募錢,但這個法子到是沒想到。現在必定有皇後帶頭,這事情也好做多了。


    “戰場打仗,糧草後續是戰勝的一方麵。但一將成名萬骨枯,戰爭必然帶來人員傷亡,丞相不妨給陛下的軍營多派去些好廚子和好大夫。士兵在前方打仗不容易,吃了一頓說不定就沒了下一頓,國家還是應該對他們好一點。大夫方麵,若是軍醫不夠,可去發皇家告示,去民間征收名醫,相信愛國的人還是很多的。在軍備方麵,丞相也多給士兵發些舒服的衣服和精良的裝備。戰場上任何一點優勢都可能造成生死的差距,戰爭不是光有勝利,還需要為以後的發展積累後備力量,若是戰爭勝利了,軍隊卻傷亡很多,那也得不償失。再說,邊境還有大片的空地,若是人少人,以後該讓誰去開墾戍邊?”想起曾經在雲朵之上看到的戰爭廝殺的場景,本座便忍不住歎息,那是真正的對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從根本上講,本座是不喜歡戰爭,但若是戰爭不可避免,那便盡可能的減少戰爭的傷亡,以最少的犧牲,換最大的勝利。


    “聽了娘娘一席話,老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娘娘仁德,此乃盧國之福,也是天下蒼生之福。臣定會盡力為前線士兵以最大的待遇。娘娘方才提到的戍邊開墾草地,這讓老臣對一直困擾的問題茅塞頓開。曆來邊疆駐紮軍隊的開支,便是一項讓朝廷很頭疼的問題。若是邊疆的士兵能自給自足了,朝廷的負擔便輕了很多。而邊疆因為有常駐軍隊,也會安穩許多,定然不會像此次這般,被隻能靠數量取勝的外敵長驅直入。”木子明說的很是豪情萬丈,但本座心裏卻有些……草原開墾在解決了現在問題的同時,會不會給後代帶來什麽不好的影響,比如說土地便荒漠化。不過,到時也可以通過一些限製措施補救,比如說規定每畝草原的放牧牛羊數量,比如規定開墾草原的畝數等等。


    “哀家隻是一介婦人,方才說的一些也隻是一個大概。如何落實,還是要靠丞相。丞相有經天緯地之才,雖在先帝時便位列九卿之首,才智抱負卻受官場之累,未受多大施展。為了保證丞相做事的效率,哀家便把陛下離宮前給的禦賜金牌交給丞相,見如此金牌,猶如陛下親臨,以後丞相行事,便無需考慮太多,隻需就事論事便可。”


    俗話說,不關心人類的人,也不會得到人類的關心。本座不曾想到,這次與木子明的談話,竟然被他很好的執行下去。當然,本座說的都是概要,這治國之事麻煩的很,意見再好,不落實等於無。這治國方略的落實,非有大才者不能擔當。也正是他的落實,讓盧國的百姓真正過的比以前好了很多。因他一直借著本座的名義執行,這也讓百姓對本座很是感激。而本座後來流落民間之際,正是靠著這種感激,才能在危險時虎口逃生。


    “木子明叩謝皇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丞相快請起,必須行此大禮。”


    “娘娘才與老夫認識不到半天,便把如此重要的東西交給老夫,難道不怕老夫犯上作亂。”用顫抖的手接過金牌,木子明顯得非常的激動,胡須有開始一顫一顫,眼中似乎閃動這些許淚光。


    “先生可聽過一句話,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哀家雖與先生初次交談,卻深為先生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感動。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哀家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丞相也不會讓哀家失望。”


    其實,聽到木子明方才回話,本座本想告訴他,本座是因為看到他身上圍繞著淡淡的清華之氣,知曉此人定是良善能人。但有些實話卻是不能說出的,本座隻能用比較官方的話去表達對他的信任。若是看錯了,哎,娘現在才四十多歲,寶刀未老。區區朝臣,應該不在話下。況且,木子明也算是娘比較信任的人,本座就算不百分百相信自己的眼光,也該相信娘的判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傾樓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卿安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卿安禪並收藏傾樓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