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明推窗望去,隻見那雪下得甚大,紛紛揚揚,便如風卷梨花,那地上轉瞬便白了一片。
陳杏娘轉頭吩咐寶珠道:“將炭火燃旺些,叫外頭的媳婦在炕皮底下添把柴禾。再喊來升媳婦子領人把門前掃了,不要等雪積起來,怕晚上老爺回家跌著。”寶珠答應著正要去,傅月明喊住她說道:“順路去後頭跟你桃紅姐姐說,將太湖石上頭的雪掃了,用青瓷翁盛著,等我回去燉茶吃。”寶珠這方去了。
陳杏娘又叫她關窗戶,說道:“外頭風大,你才好些,仔細又給吹病了。”傅月明笑道:“這屋裏燥得慌,讓風吹一吹,頭目倒覺得爽快。”陳杏娘說道:“小姑娘貪涼,當心寒氣進去坐下病來!”說著,就讓夏荷將窗子關了。
傅月明笑道:“今年雪倒是下得早,才剛進臘月呢,大毛衣服也還沒取出來。”陳杏娘接口道:“也不算早了,隻是這幾年雪都降的遲,所以顯著今年早些。”
正說話,桃紅卻打外頭進來,先與太太、姑娘道了安。傅月明見她臉被風吹的通紅,頭上一層的雪,先說道:“這外頭下著大雪,你過來也不知戴個鬥笠,還不撣了去,待會兒化了就是一頭的水!”說畢,便問道:“來做什麽?”
桃紅嘻嘻一笑,自懷裏取了個包著棉套子的手爐遞上前來,笑道:“是二姐看下雪了,知道姑娘沒帶手爐,怕姑娘回去路上凍著,特意叫我送來的。”傅月明聽見,微笑道:“她倒是有心。”
陳杏娘看那手爐套子甚是眼生,便問道:“你近來養病,還得空做針線?”傅月明說道:“這是唐姑姑給做的,是以往我使的那個舊的很了,我又病著,丫頭們顧不上,她便夜間抽空做了。”陳杏娘點頭道:“她倒也算有心了。來咱們這家這幾個月,凡事都記在心裏,倒比咱們家正經的家人媳婦還盡心盡力的。”傅月明接口道:“母親說的很是,我病著這段日子裏,也多得人家照看。就夜裏口渴了,略動一動,她就過來看的。平日裏為人行事,又最是溫和細致不過的,人想不到的她都記著。模樣性情都好,將來也不知誰家有福,不嫌她出身給挑了去呢。”
陳杏娘見她話往歧路上轉,便說道:“前幾日你舅母過來瞧你,因你病著不宜見客,就沒過去看,倒是說了件喜事。我要同你說,卻總也沒顧得上。仁哥兒的親事定下來了,聘的就是金門街上呂大戶的二小姐,倒是門當戶對。若無別事,就是這兩年過門了。”
傅月明聞聽此事,倒暗暗吃了一驚,麵上卻神色不改,隻笑道:“這倒真是好事,那呂家也算咱們徽州城裏的富戶了,廣有莊園土地,頗過得日子。隻是不知那姑娘為人如何,和仁哥兒是否相宜。”陳杏娘說道:“年輕夫妻吵嘴是尋常事,磨上兩年有了兒女自然也就好了。”說著,便向她低聲道:“幸得我沒聽你的,向你舅母張那個口去!不然,豈不尷尬?這事就快休了,你往後也再不要提起。這話若是傳揚出去,讓呂家聽見可怎麽好?那呂家也算有幾分錢勢的,聽見這些言語生了誤會,退了這親事。咱們可就沒臉去見你外祖了。”
一席話,說的傅月明低頭不語,半日才低低說道:“母親教誨,女兒都記在心上。日前之事,是女兒不穩,讓母親操心了。”陳杏娘自炕幾上端了茶碗起來,抿了一口方才又問道:“這無端端的,你倒怎麽想起來與他二人牽線的?我心裏想著,這該不是你想出來的主意?倒是誰捅的,你說與我聽。”傅月明心裏暗自忖度了一陣,料想隻說是自己的意思,母親必定不信,便模糊說道:“是唐姑姑日前在咱們家見了仁哥兒一麵,同女兒說起。女兒見她有那麽一層意思,又看仁哥兒親事沒定,便想著這倒是件好事。也沒多想什麽,就對著母親提了。現下想來,隻是荒唐了。”
陳杏娘頷首道:“這話便是了,我就想著必定是她自己有這個意思。說起來,她也到這個年紀了,有這些心思倒也不為過。也罷,過兩日待老爺閑了,我同他商議商議,看怎樣在這城裏與她挑一戶人家定下來。破著多與她添上些嫁妝也罷了,也算她為咱們家出力一場。”傅月明心裏道:隻怕她未必領情呢。麵上還是笑道:“母親見的有理,就這樣辦罷。”
兩人坐著說了些話,便有些親戚街坊來送年節的禮,陳杏娘忙著收禮打發來人,傅月明就在一旁幫襯著寫寫賬冊。
轉眼已到晌午,廚房送了飯過來,因知傅沐槐自去鋪裏,必得一日方回,這母女二人也不等他,一道圍桌吃了。
飯後,才略歇了半個時辰,家中管采買年貨的家人小廝進來交賬。傅沐槐又自鋪裏打發了人回來送銀子。傅月明陪著陳杏娘算了半日的賬才算幹淨,直忙至日西時分方才回去。
小玉早自後頭取了昭君套過來,與她穿戴整齊了才出門。
自上房裏出來,隻見那天上仍舊如搓綿扯絮一般,西方天際更有幾片紅雲,沉甸甸的壓著。傅月明笑道:“瞧這樣子,這場雪輕易停不了呢。”小玉一麵往手上嗬氣,一麵說道:“姑娘快回去罷,待會兒雪再大起來就要灌人脖子了。”傅月明見她害冷,便將手爐遞與她,說道:“你拿著罷,我倒不冷。”小玉不肯接,說道:“姑娘的爐子,我怎好拿的?”傅月明說道:“你也沒個雪天的衣裳,就拿著罷,仔細手上生凍瘡。”
小玉見她執意,便將手爐接了過去,笑著道了謝。主仆二人一道回去不提。
回至樓內,迎麵隻覺暖香襲人,唐春嬌快步迎上前來,一麵替傅月明脫了外頭的鬥篷,一麵笑道:“姑娘竟去了一日,想是太太有事忙碌?”傅月明說道:“這不到年下了,這鄰裏街坊、親眷各家都送了年禮來,家中還要采買過年的物事,上房裏熱亂不堪,人來客往的。我看太太一人忙不過來,就幫襯著些,不妨就到了這個時候。”唐春嬌笑道:“姑娘聰明能幹,太太自然倚重些。”說著,就要把衣裳收起來。一旁小玉說道:“那昭君套上頭落了好些雪,這樣收進去,別的衣裳也要沾濕了,還是等熨燙過罷。”唐春嬌連忙陪笑道:“可是我糊塗了,還是小玉姑娘提點的是。”說著,自去取熨鬥、氈條出來,就在炕上熨燙起來。
傅月明換了家常衣裳,在一邊坐著看她熨燙,見那火光映著她側臉,越發顯得肌膚脂光水潤,因心裏有話要同她說,便先開發小玉道:“我是吃了飯才回來的,你就不要等了,這拖的越發晚了,就去吃罷。桃紅想必給你留飯了。”小玉正巧也餓了,便一笑去了。
傅月明望著唐春嬌,先試探道:“前兒聽聞舅母過來了,我病著倒也不曾過去見她。”唐春嬌也不抬頭,隻顧熨燙,口裏便笑道:“舅太太來時,姑娘還不得下床哩。天又冷,太太自然不會讓姑娘出去的。”傅月明又說道:“我記得那日倒是打發你往前頭去了一遭,可有聽見什麽話?”唐春嬌將手上的活計略停了停,想了一陣方才說道:“也沒什麽要緊的話,不過是些家長裏短罷了。倒是聽聞秋華姑娘又病了,她那身子骨總也不好。還有什麽鬧著不嫁人,出嫁做姑子的言語。我聽著倒覺得好笑,咱們家有個帶發修行的女道士也罷了,怎麽又出來個她。難道如今世道,姑娘們興這個麽?”傅月明倒不知竟有此事,隻放在心裏,也不提及,又說道:“我今兒過去見著太太,倒聽見了一樁新聞,想要說與你聽聽,又怕你惱了。”
唐春嬌微笑道:“姑娘這是說笑呢,能有什麽事好叫我惱起來?”傅月明便說道:“前回舅母過來,同母親說起,這些日子他們沒過來走動,竟是與仁哥兒定下了親事。”說至此處,隻望著唐春嬌的臉色。
唐春嬌卻麵不改色,隻是低頭不語。傅月明見她既不惱,也不說話,便握著她的手,低聲道:“我也知你心裏委屈,然而他們家的事,原沒咱們插嘴的餘地。如今他們既定下來了,那咱們也是無計可施了。我原想著待哪日去外祖家時,替你問問仁哥兒的意思,若他心裏中意,這事兒便有了三分顏色了。誰知……如今已到這個地步,也算我對你不住了。”那唐春嬌聞言,趕忙說道:“姑娘待我的心意,我都記在心裏。這事兒並非姑娘可做主的,我豈能責怪姑娘?何況,我已本無棲身之所,還是蒙姑娘救拔,才得以托身。前頭這事,我不過白求姑娘一聲罷了。若能成呢,自然是好,既不能成,也是我唐春嬌沒這段緣分。我倒怎敢怪姑娘?豈不是忘恩負義!姑娘放心,我同我那嫂子並不是一路人。”
傅月明見她言語和順,並無一份慍色,心裏倒也歡喜,遂又說道:“姑姑放心,這事雖則不成,太太也記掛著姑姑的婚事呢。今兒還同我說起,待過了年,必然替姑姑選一戶好人家,嫁妝等一應物事家裏必然替姑姑備下,姑姑也不必憂慮。待姑姑出了閣,這裏就是姑姑的娘家,大可隨意走動,不必生疏客氣。”
唐春嬌聽了這話,也隻是笑了笑,隨口應承了幾句,此事就此揭過不提。
陳杏娘轉頭吩咐寶珠道:“將炭火燃旺些,叫外頭的媳婦在炕皮底下添把柴禾。再喊來升媳婦子領人把門前掃了,不要等雪積起來,怕晚上老爺回家跌著。”寶珠答應著正要去,傅月明喊住她說道:“順路去後頭跟你桃紅姐姐說,將太湖石上頭的雪掃了,用青瓷翁盛著,等我回去燉茶吃。”寶珠這方去了。
陳杏娘又叫她關窗戶,說道:“外頭風大,你才好些,仔細又給吹病了。”傅月明笑道:“這屋裏燥得慌,讓風吹一吹,頭目倒覺得爽快。”陳杏娘說道:“小姑娘貪涼,當心寒氣進去坐下病來!”說著,就讓夏荷將窗子關了。
傅月明笑道:“今年雪倒是下得早,才剛進臘月呢,大毛衣服也還沒取出來。”陳杏娘接口道:“也不算早了,隻是這幾年雪都降的遲,所以顯著今年早些。”
正說話,桃紅卻打外頭進來,先與太太、姑娘道了安。傅月明見她臉被風吹的通紅,頭上一層的雪,先說道:“這外頭下著大雪,你過來也不知戴個鬥笠,還不撣了去,待會兒化了就是一頭的水!”說畢,便問道:“來做什麽?”
桃紅嘻嘻一笑,自懷裏取了個包著棉套子的手爐遞上前來,笑道:“是二姐看下雪了,知道姑娘沒帶手爐,怕姑娘回去路上凍著,特意叫我送來的。”傅月明聽見,微笑道:“她倒是有心。”
陳杏娘看那手爐套子甚是眼生,便問道:“你近來養病,還得空做針線?”傅月明說道:“這是唐姑姑給做的,是以往我使的那個舊的很了,我又病著,丫頭們顧不上,她便夜間抽空做了。”陳杏娘點頭道:“她倒也算有心了。來咱們這家這幾個月,凡事都記在心裏,倒比咱們家正經的家人媳婦還盡心盡力的。”傅月明接口道:“母親說的很是,我病著這段日子裏,也多得人家照看。就夜裏口渴了,略動一動,她就過來看的。平日裏為人行事,又最是溫和細致不過的,人想不到的她都記著。模樣性情都好,將來也不知誰家有福,不嫌她出身給挑了去呢。”
陳杏娘見她話往歧路上轉,便說道:“前幾日你舅母過來瞧你,因你病著不宜見客,就沒過去看,倒是說了件喜事。我要同你說,卻總也沒顧得上。仁哥兒的親事定下來了,聘的就是金門街上呂大戶的二小姐,倒是門當戶對。若無別事,就是這兩年過門了。”
傅月明聞聽此事,倒暗暗吃了一驚,麵上卻神色不改,隻笑道:“這倒真是好事,那呂家也算咱們徽州城裏的富戶了,廣有莊園土地,頗過得日子。隻是不知那姑娘為人如何,和仁哥兒是否相宜。”陳杏娘說道:“年輕夫妻吵嘴是尋常事,磨上兩年有了兒女自然也就好了。”說著,便向她低聲道:“幸得我沒聽你的,向你舅母張那個口去!不然,豈不尷尬?這事就快休了,你往後也再不要提起。這話若是傳揚出去,讓呂家聽見可怎麽好?那呂家也算有幾分錢勢的,聽見這些言語生了誤會,退了這親事。咱們可就沒臉去見你外祖了。”
一席話,說的傅月明低頭不語,半日才低低說道:“母親教誨,女兒都記在心上。日前之事,是女兒不穩,讓母親操心了。”陳杏娘自炕幾上端了茶碗起來,抿了一口方才又問道:“這無端端的,你倒怎麽想起來與他二人牽線的?我心裏想著,這該不是你想出來的主意?倒是誰捅的,你說與我聽。”傅月明心裏暗自忖度了一陣,料想隻說是自己的意思,母親必定不信,便模糊說道:“是唐姑姑日前在咱們家見了仁哥兒一麵,同女兒說起。女兒見她有那麽一層意思,又看仁哥兒親事沒定,便想著這倒是件好事。也沒多想什麽,就對著母親提了。現下想來,隻是荒唐了。”
陳杏娘頷首道:“這話便是了,我就想著必定是她自己有這個意思。說起來,她也到這個年紀了,有這些心思倒也不為過。也罷,過兩日待老爺閑了,我同他商議商議,看怎樣在這城裏與她挑一戶人家定下來。破著多與她添上些嫁妝也罷了,也算她為咱們家出力一場。”傅月明心裏道:隻怕她未必領情呢。麵上還是笑道:“母親見的有理,就這樣辦罷。”
兩人坐著說了些話,便有些親戚街坊來送年節的禮,陳杏娘忙著收禮打發來人,傅月明就在一旁幫襯著寫寫賬冊。
轉眼已到晌午,廚房送了飯過來,因知傅沐槐自去鋪裏,必得一日方回,這母女二人也不等他,一道圍桌吃了。
飯後,才略歇了半個時辰,家中管采買年貨的家人小廝進來交賬。傅沐槐又自鋪裏打發了人回來送銀子。傅月明陪著陳杏娘算了半日的賬才算幹淨,直忙至日西時分方才回去。
小玉早自後頭取了昭君套過來,與她穿戴整齊了才出門。
自上房裏出來,隻見那天上仍舊如搓綿扯絮一般,西方天際更有幾片紅雲,沉甸甸的壓著。傅月明笑道:“瞧這樣子,這場雪輕易停不了呢。”小玉一麵往手上嗬氣,一麵說道:“姑娘快回去罷,待會兒雪再大起來就要灌人脖子了。”傅月明見她害冷,便將手爐遞與她,說道:“你拿著罷,我倒不冷。”小玉不肯接,說道:“姑娘的爐子,我怎好拿的?”傅月明說道:“你也沒個雪天的衣裳,就拿著罷,仔細手上生凍瘡。”
小玉見她執意,便將手爐接了過去,笑著道了謝。主仆二人一道回去不提。
回至樓內,迎麵隻覺暖香襲人,唐春嬌快步迎上前來,一麵替傅月明脫了外頭的鬥篷,一麵笑道:“姑娘竟去了一日,想是太太有事忙碌?”傅月明說道:“這不到年下了,這鄰裏街坊、親眷各家都送了年禮來,家中還要采買過年的物事,上房裏熱亂不堪,人來客往的。我看太太一人忙不過來,就幫襯著些,不妨就到了這個時候。”唐春嬌笑道:“姑娘聰明能幹,太太自然倚重些。”說著,就要把衣裳收起來。一旁小玉說道:“那昭君套上頭落了好些雪,這樣收進去,別的衣裳也要沾濕了,還是等熨燙過罷。”唐春嬌連忙陪笑道:“可是我糊塗了,還是小玉姑娘提點的是。”說著,自去取熨鬥、氈條出來,就在炕上熨燙起來。
傅月明換了家常衣裳,在一邊坐著看她熨燙,見那火光映著她側臉,越發顯得肌膚脂光水潤,因心裏有話要同她說,便先開發小玉道:“我是吃了飯才回來的,你就不要等了,這拖的越發晚了,就去吃罷。桃紅想必給你留飯了。”小玉正巧也餓了,便一笑去了。
傅月明望著唐春嬌,先試探道:“前兒聽聞舅母過來了,我病著倒也不曾過去見她。”唐春嬌也不抬頭,隻顧熨燙,口裏便笑道:“舅太太來時,姑娘還不得下床哩。天又冷,太太自然不會讓姑娘出去的。”傅月明又說道:“我記得那日倒是打發你往前頭去了一遭,可有聽見什麽話?”唐春嬌將手上的活計略停了停,想了一陣方才說道:“也沒什麽要緊的話,不過是些家長裏短罷了。倒是聽聞秋華姑娘又病了,她那身子骨總也不好。還有什麽鬧著不嫁人,出嫁做姑子的言語。我聽著倒覺得好笑,咱們家有個帶發修行的女道士也罷了,怎麽又出來個她。難道如今世道,姑娘們興這個麽?”傅月明倒不知竟有此事,隻放在心裏,也不提及,又說道:“我今兒過去見著太太,倒聽見了一樁新聞,想要說與你聽聽,又怕你惱了。”
唐春嬌微笑道:“姑娘這是說笑呢,能有什麽事好叫我惱起來?”傅月明便說道:“前回舅母過來,同母親說起,這些日子他們沒過來走動,竟是與仁哥兒定下了親事。”說至此處,隻望著唐春嬌的臉色。
唐春嬌卻麵不改色,隻是低頭不語。傅月明見她既不惱,也不說話,便握著她的手,低聲道:“我也知你心裏委屈,然而他們家的事,原沒咱們插嘴的餘地。如今他們既定下來了,那咱們也是無計可施了。我原想著待哪日去外祖家時,替你問問仁哥兒的意思,若他心裏中意,這事兒便有了三分顏色了。誰知……如今已到這個地步,也算我對你不住了。”那唐春嬌聞言,趕忙說道:“姑娘待我的心意,我都記在心裏。這事兒並非姑娘可做主的,我豈能責怪姑娘?何況,我已本無棲身之所,還是蒙姑娘救拔,才得以托身。前頭這事,我不過白求姑娘一聲罷了。若能成呢,自然是好,既不能成,也是我唐春嬌沒這段緣分。我倒怎敢怪姑娘?豈不是忘恩負義!姑娘放心,我同我那嫂子並不是一路人。”
傅月明見她言語和順,並無一份慍色,心裏倒也歡喜,遂又說道:“姑姑放心,這事雖則不成,太太也記掛著姑姑的婚事呢。今兒還同我說起,待過了年,必然替姑姑選一戶好人家,嫁妝等一應物事家裏必然替姑姑備下,姑姑也不必憂慮。待姑姑出了閣,這裏就是姑姑的娘家,大可隨意走動,不必生疏客氣。”
唐春嬌聽了這話,也隻是笑了笑,隨口應承了幾句,此事就此揭過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