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翁婿之誼已定,便分外親熱起來。傅沐槐又仔細盤問其家世門第並家中尚有何人等語,季秋陽答道:“在下委實是淮南人士,祖上皆是讀書之人。季氏不幸,族人凋零,我家又是幾代單傳,前年父母亡故,更無一個兄弟姊妹,至今孑然一身。家中本有幾畝薄田,因我出來遊學,便托與了家人照管。”
傅沐槐聽了這話,趕忙問道:“那將來你同月兒成婚,你卻打算到何處居住?”季秋陽見他這般問,便知他是舍不得獨女遠嫁,遂笑道:“自是還在徽州,若是出仕調往別處,再另作打算。”傅沐槐聞說,心中鬆了口氣。二人說了回話,季秋陽終究不大放心,便說道:“今日雖並非插定,究竟也是婚約,還是立個文書為好,員外以為如何?”傅沐槐心覺此言有理,也恐他將來金榜題名,富貴榮身之後毀約,反而誤了女兒終身,立時一口應下。
當下,傅沐槐便使小廝取了文房四寶來,登時寫就一封文書,與季秋陽各自署上名諱,一式兩份二人各執其一。
待文書立好,已是晌午時分,傅沐槐了卻一樁心事,甚是開懷,叫家人開飯上來,又將家中存著的玫瑰燒提了一壇上來,與季秋陽對飲。
陳杏娘在上房聽說,不住口的埋怨道:“一個教書先生罷了,也值得這般抬舉!”傅月明聽母親話語蔑屑之意甚濃,心中不平,禁不住說道:“先生初來咱們家時,母親那等殷勤客氣,奉若上賓,唯恐怠慢了人家。到了如今,竟說出這等話來了。先生在咱們家這段日子,裏裏外外也幫了那許多忙,母親不說謝,倒排揎起人家來。”
陳杏娘見她出言維護,心中疑竇更深,向著屋裏幾個丫頭打了個眼色,寶珠、冬梅與小玉便退了出去。陳杏娘這才握著傅月明的手,盯著她的眼睛問道:“我有話要問你,你可得說實話。”傅月明不明所以,略有些心虛,強笑道:“母親有什麽話要問?還把她們也給攆了出去。”陳杏娘望著她,沉聲說道:“我叫丫頭們出去,是要留你的體麵!你實說,你同那個季秋陽到底有些什麽?!”傅月明心中微驚,麵上卻不動聲色,隻說道:“母親這話什麽意思,女兒不明白。”
陳杏娘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你老實講,你同他是不是私下裏好上了?”傅月明頓時雙頰紅透,支吾說道:“母親說這是什麽話?哪有此事!”陳杏娘卻道:“你不要當我病了幾日,就什麽事情都不知道了,任由你胡天胡地的亂來!嗔道前頭你話裏話外總回護於他,家裏凡有大小事,就讓他來出頭。你要自己挑女婿啊,別做夢了!你也不想想看,那季秋陽有什麽身家,窮秀才一個,隻靠著教書,連他自個兒都養活不起!難道你要跟了他去討飯麽?!這麽大的人了,凡事一點成算也沒有的,整日家心裏也不知在想些什麽!我可告訴你,就算林家的事兒不成,你同季秋陽的事兒,我也決不答應!”
一席話,倒把傅月明的心火給挑了起來。按著以往,因敬陳杏娘是母親,她也就忍了,然而今日陳杏娘卻把話給當麵挑破了,傅月明也著實的忍耐不下去,一口氣沒壓住,衝口便說道:“即便跟著他去討飯,也是女兒心甘情願的。又不牽累母親,母親倒怕什麽?!母親成日隻想著攀上那些高門大戶,也不想想,咱們這樣人家,匹配的上麽?”
陳杏娘登時大怒,又見她竟然當麵認了,心中深恐她已同季秋陽做出些什麽越禮的事兒來,嘴裏連聲罵著“不要臉”,伸手就打了傅月明兩個耳光。傅月明因她是生身母親,並不敢相抗,隻捂著臉一麵躲閃,一麵嗚咽。陳杏娘便要捉她上床,驗看貞潔。傅月明隻是不肯,母女兩個在屋裏滾成一團。
那三個丫頭在門外聽見動靜,冬梅心裏有鬼,便說道:“太太好似同姑娘鬧起來了,不進去看看麽?我早說今兒必然有些不好,裏頭沒人不行的。”寶珠隻是個孩子,並沒什麽主意,眼看出了這樣的事,不知如何是好,立在一邊一聲不吭。小玉卻望著冬梅,說道:“冬梅姐姐真是有先見之明,早就知道今日是必有是非的。”冬梅自知失言,臉上訕訕的,遮掩道:“不過是近日太太的脾氣不大好,我所以這般推測,哪有別的意思。”說著,見裏頭的動靜更大了些,不由說道:“太太似是動怒了,還是進去勸勸罷,不然還不知要鬧得怎麽樣呢!”
小玉冷笑道:“若真是太太動怒了,你一個做丫頭的,能勸解的住麽?裏頭一個是太太,一個是姑娘,你算什麽人,夾在裏頭?”冬梅紅了臉,惱羞成怒道:“你才來家裏幾天,就敢這樣子衝我們說話了!如你說的,倒要怎麽好?!”小玉便對寶珠道:“去前頭堂上,請老爺過來,隻說太太身上有些不好了。”寶珠看了冬梅一眼,冬梅卻將臉扭到一邊,她便抬腳去了。
片時,傅沐槐匆忙趕至,走到廊下便問道:“太太如何不好了?可是病又發了?!怎麽不叫大夫?”冬梅趕忙說道:“回老爺,不是太太不好,隻是同姑娘拌了幾句嘴。小玉年紀小,沒經過事兒,見了這個樣子還以為要到什麽地步,就慌不迭的打發人請老爺去了。”傅沐槐聽了,也不打話,徑自邁步進門。
待走進房內,隻見陳杏娘歪在床上,正哭得麵若金紙,氣若遊絲。傅月明立在床邊,正自手足無措,連聲歎息。
傅沐槐連忙走上前去,低聲問道:“這是怎麽了?”傅月明話未出口,臉上卻先自紅了,嘴張了幾張,終究沒說出來。陳杏娘手指著傅月明,泣道:“你問問你的好女兒,看她行出來的好事情!這等沒廉恥,名聲傳出去,往後怎麽出閣?!我哪世裏造下的冤孽,卻生出這麽個不知羞恥的東西來!”傅月明聽她罵的難聽,又當著父親的麵,更覺難堪,索性往外去了,說道:“父親隻管好好問問母親,這像什麽樣子!要我說呢,母親才是不成話,活到這把年紀上,卻跟掉進了錢眼裏一般,非得弄頂珠冠回來戴戴不成的!”陳杏娘聽聞,一咕嚕坐起,張口嗬斥道:“小蹄子,你同誰說話來?!”傅月明卻不接口,快步出去了。
傅沐槐見女兒負氣離去,娘子又哭得雲鬟散亂,花容不整,便在床畔坐了,扶著她的肩,低聲相問。陳杏娘抹了兩把淚,方才將近來心中憂慮之事並適才傅月明的言語一一說了,又道:“待會兒你出去,好生管教管教那個丫頭。如今人大心大了,我這個做娘的是說不得她了!我說一句,她有三句在那兒等著!讓她學規矩,她倒讀了些邪書在肚子裏,三不知就跟外人勾搭上了。那季秋陽有什麽好,她瞧不上林公子,倒被一個窮秀才迷了心竅,當真是瞎了眼睛的!”
傅沐槐聽這一番話,竟是應了季秋陽的言語,他二人果然是私通已久,心中倒暗自慶幸:若是方才一口回絕了季秋陽的求親,那後果還當真不知如何。
然而他雖已定了這門親事,卻知曉自家娘子的脾氣,如這時候講與她聽,那自是火上澆油,更要不可收拾。當下,也不對她提起,隻拿些假話柔聲敷衍了一陣。
陳杏娘總算止了哭泣,卻又厲聲說道:“你明兒就出去,找戶像樣的人家,把這丫頭給許出去,斷絕了她這個念頭!好在咱們發現的早,若不然還不知要生出什麽禍事來!鄭家的事情,你聽聞了麽?也是家門不嚴,弄出來的醜事!鄭三娘子氣生氣死,卻也沒法,隻得招了那不知哪兒來的窮鬼在家,倒成了這徽州城裏的大笑話。咱們家莫不是也要步他們的後塵不成?”
傅沐槐聞言,略有些踟躕,然他到底是生意人,及善應對,當即說道:“你也不要為了一點風吹草動就亂了陣腳。這時候立趕著去找,哪裏能尋出好親事來?若是將月兒許給那紈絝子弟,酒肉之徒,你舍得麽?我知道你素來是最疼月兒的,隻是今兒給氣昏頭了,才有這等言語。”陳杏娘到此時,心情略舒暢了些,便揉著額角說道:“你說的不錯,我真給這丫頭氣昏頭了。原隻是為了仁哥兒並給她請個教女訓的先生,哪曉得竟弄出這樣的事來!也罷,我不生這些閑氣,你趕緊把季秋陽辭了去,再不許他上門來罷。”傅沐槐點頭道:“也不消你說,他倒要辭行呢。”陳杏娘聞言,問道:“辭行?他做什麽去?”傅沐槐說道:“今年又是朝廷大比之年,他進京赴考去。”因又試探道:“他也是個才學出眾之輩,這一去隻怕要高中了呢,到了蟾宮折桂之時,飛黃騰達也是說不定的事。”
陳杏娘卻冷哼道:“他去赴考?早做什麽來?我往日裏聽說,他得這貢生的功名在身,也有個兩年了。若他命裏有那福氣,不早中了?什麽樣的墳頭長什麽樣的草,我是不信他能有什麽大出息!旁的不說,他有入京的盤費麽?”傅沐槐見她如此,因深知她的脾性,隻歎了口氣,不再多話。
傅沐槐聽了這話,趕忙問道:“那將來你同月兒成婚,你卻打算到何處居住?”季秋陽見他這般問,便知他是舍不得獨女遠嫁,遂笑道:“自是還在徽州,若是出仕調往別處,再另作打算。”傅沐槐聞說,心中鬆了口氣。二人說了回話,季秋陽終究不大放心,便說道:“今日雖並非插定,究竟也是婚約,還是立個文書為好,員外以為如何?”傅沐槐心覺此言有理,也恐他將來金榜題名,富貴榮身之後毀約,反而誤了女兒終身,立時一口應下。
當下,傅沐槐便使小廝取了文房四寶來,登時寫就一封文書,與季秋陽各自署上名諱,一式兩份二人各執其一。
待文書立好,已是晌午時分,傅沐槐了卻一樁心事,甚是開懷,叫家人開飯上來,又將家中存著的玫瑰燒提了一壇上來,與季秋陽對飲。
陳杏娘在上房聽說,不住口的埋怨道:“一個教書先生罷了,也值得這般抬舉!”傅月明聽母親話語蔑屑之意甚濃,心中不平,禁不住說道:“先生初來咱們家時,母親那等殷勤客氣,奉若上賓,唯恐怠慢了人家。到了如今,竟說出這等話來了。先生在咱們家這段日子,裏裏外外也幫了那許多忙,母親不說謝,倒排揎起人家來。”
陳杏娘見她出言維護,心中疑竇更深,向著屋裏幾個丫頭打了個眼色,寶珠、冬梅與小玉便退了出去。陳杏娘這才握著傅月明的手,盯著她的眼睛問道:“我有話要問你,你可得說實話。”傅月明不明所以,略有些心虛,強笑道:“母親有什麽話要問?還把她們也給攆了出去。”陳杏娘望著她,沉聲說道:“我叫丫頭們出去,是要留你的體麵!你實說,你同那個季秋陽到底有些什麽?!”傅月明心中微驚,麵上卻不動聲色,隻說道:“母親這話什麽意思,女兒不明白。”
陳杏娘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你老實講,你同他是不是私下裏好上了?”傅月明頓時雙頰紅透,支吾說道:“母親說這是什麽話?哪有此事!”陳杏娘卻道:“你不要當我病了幾日,就什麽事情都不知道了,任由你胡天胡地的亂來!嗔道前頭你話裏話外總回護於他,家裏凡有大小事,就讓他來出頭。你要自己挑女婿啊,別做夢了!你也不想想看,那季秋陽有什麽身家,窮秀才一個,隻靠著教書,連他自個兒都養活不起!難道你要跟了他去討飯麽?!這麽大的人了,凡事一點成算也沒有的,整日家心裏也不知在想些什麽!我可告訴你,就算林家的事兒不成,你同季秋陽的事兒,我也決不答應!”
一席話,倒把傅月明的心火給挑了起來。按著以往,因敬陳杏娘是母親,她也就忍了,然而今日陳杏娘卻把話給當麵挑破了,傅月明也著實的忍耐不下去,一口氣沒壓住,衝口便說道:“即便跟著他去討飯,也是女兒心甘情願的。又不牽累母親,母親倒怕什麽?!母親成日隻想著攀上那些高門大戶,也不想想,咱們這樣人家,匹配的上麽?”
陳杏娘登時大怒,又見她竟然當麵認了,心中深恐她已同季秋陽做出些什麽越禮的事兒來,嘴裏連聲罵著“不要臉”,伸手就打了傅月明兩個耳光。傅月明因她是生身母親,並不敢相抗,隻捂著臉一麵躲閃,一麵嗚咽。陳杏娘便要捉她上床,驗看貞潔。傅月明隻是不肯,母女兩個在屋裏滾成一團。
那三個丫頭在門外聽見動靜,冬梅心裏有鬼,便說道:“太太好似同姑娘鬧起來了,不進去看看麽?我早說今兒必然有些不好,裏頭沒人不行的。”寶珠隻是個孩子,並沒什麽主意,眼看出了這樣的事,不知如何是好,立在一邊一聲不吭。小玉卻望著冬梅,說道:“冬梅姐姐真是有先見之明,早就知道今日是必有是非的。”冬梅自知失言,臉上訕訕的,遮掩道:“不過是近日太太的脾氣不大好,我所以這般推測,哪有別的意思。”說著,見裏頭的動靜更大了些,不由說道:“太太似是動怒了,還是進去勸勸罷,不然還不知要鬧得怎麽樣呢!”
小玉冷笑道:“若真是太太動怒了,你一個做丫頭的,能勸解的住麽?裏頭一個是太太,一個是姑娘,你算什麽人,夾在裏頭?”冬梅紅了臉,惱羞成怒道:“你才來家裏幾天,就敢這樣子衝我們說話了!如你說的,倒要怎麽好?!”小玉便對寶珠道:“去前頭堂上,請老爺過來,隻說太太身上有些不好了。”寶珠看了冬梅一眼,冬梅卻將臉扭到一邊,她便抬腳去了。
片時,傅沐槐匆忙趕至,走到廊下便問道:“太太如何不好了?可是病又發了?!怎麽不叫大夫?”冬梅趕忙說道:“回老爺,不是太太不好,隻是同姑娘拌了幾句嘴。小玉年紀小,沒經過事兒,見了這個樣子還以為要到什麽地步,就慌不迭的打發人請老爺去了。”傅沐槐聽了,也不打話,徑自邁步進門。
待走進房內,隻見陳杏娘歪在床上,正哭得麵若金紙,氣若遊絲。傅月明立在床邊,正自手足無措,連聲歎息。
傅沐槐連忙走上前去,低聲問道:“這是怎麽了?”傅月明話未出口,臉上卻先自紅了,嘴張了幾張,終究沒說出來。陳杏娘手指著傅月明,泣道:“你問問你的好女兒,看她行出來的好事情!這等沒廉恥,名聲傳出去,往後怎麽出閣?!我哪世裏造下的冤孽,卻生出這麽個不知羞恥的東西來!”傅月明聽她罵的難聽,又當著父親的麵,更覺難堪,索性往外去了,說道:“父親隻管好好問問母親,這像什麽樣子!要我說呢,母親才是不成話,活到這把年紀上,卻跟掉進了錢眼裏一般,非得弄頂珠冠回來戴戴不成的!”陳杏娘聽聞,一咕嚕坐起,張口嗬斥道:“小蹄子,你同誰說話來?!”傅月明卻不接口,快步出去了。
傅沐槐見女兒負氣離去,娘子又哭得雲鬟散亂,花容不整,便在床畔坐了,扶著她的肩,低聲相問。陳杏娘抹了兩把淚,方才將近來心中憂慮之事並適才傅月明的言語一一說了,又道:“待會兒你出去,好生管教管教那個丫頭。如今人大心大了,我這個做娘的是說不得她了!我說一句,她有三句在那兒等著!讓她學規矩,她倒讀了些邪書在肚子裏,三不知就跟外人勾搭上了。那季秋陽有什麽好,她瞧不上林公子,倒被一個窮秀才迷了心竅,當真是瞎了眼睛的!”
傅沐槐聽這一番話,竟是應了季秋陽的言語,他二人果然是私通已久,心中倒暗自慶幸:若是方才一口回絕了季秋陽的求親,那後果還當真不知如何。
然而他雖已定了這門親事,卻知曉自家娘子的脾氣,如這時候講與她聽,那自是火上澆油,更要不可收拾。當下,也不對她提起,隻拿些假話柔聲敷衍了一陣。
陳杏娘總算止了哭泣,卻又厲聲說道:“你明兒就出去,找戶像樣的人家,把這丫頭給許出去,斷絕了她這個念頭!好在咱們發現的早,若不然還不知要生出什麽禍事來!鄭家的事情,你聽聞了麽?也是家門不嚴,弄出來的醜事!鄭三娘子氣生氣死,卻也沒法,隻得招了那不知哪兒來的窮鬼在家,倒成了這徽州城裏的大笑話。咱們家莫不是也要步他們的後塵不成?”
傅沐槐聞言,略有些踟躕,然他到底是生意人,及善應對,當即說道:“你也不要為了一點風吹草動就亂了陣腳。這時候立趕著去找,哪裏能尋出好親事來?若是將月兒許給那紈絝子弟,酒肉之徒,你舍得麽?我知道你素來是最疼月兒的,隻是今兒給氣昏頭了,才有這等言語。”陳杏娘到此時,心情略舒暢了些,便揉著額角說道:“你說的不錯,我真給這丫頭氣昏頭了。原隻是為了仁哥兒並給她請個教女訓的先生,哪曉得竟弄出這樣的事來!也罷,我不生這些閑氣,你趕緊把季秋陽辭了去,再不許他上門來罷。”傅沐槐點頭道:“也不消你說,他倒要辭行呢。”陳杏娘聞言,問道:“辭行?他做什麽去?”傅沐槐說道:“今年又是朝廷大比之年,他進京赴考去。”因又試探道:“他也是個才學出眾之輩,這一去隻怕要高中了呢,到了蟾宮折桂之時,飛黃騰達也是說不定的事。”
陳杏娘卻冷哼道:“他去赴考?早做什麽來?我往日裏聽說,他得這貢生的功名在身,也有個兩年了。若他命裏有那福氣,不早中了?什麽樣的墳頭長什麽樣的草,我是不信他能有什麽大出息!旁的不說,他有入京的盤費麽?”傅沐槐見她如此,因深知她的脾性,隻歎了口氣,不再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