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杏娘看罷帖子,心裏計較了一回,便打發冬梅到後頭請了傅月明過來,商議此事。
少頃,傅月明到來,與她見禮畢,椅上坐了。陳杏娘因把帖子與她看,傅月明接來看過,就說道,“記得前回那李裁縫來說,這林家繡房乃是林公子開的,這帖子上寫的名兒倒怎麽是這個林小月,咱們家同林知府家素無往來的,他們怎麽會忽然拿貼來請咱們去賞花,”陳杏娘蹙眉道:“我也這麽想,所以叫你過來商議一回。我想著,莫不是林家如今也做買賣,見這城裏數咱們家老爺生意做的大,就想來同咱們結交?”
傅月明搖頭道:“這般卻說不通,林家開的是繡房,與咱們家通沒什麽相幹。我說句不中聽的,咱們家是商賈出身,人是官宦門第,雖則開這個繡房,我瞧著不過是有錢人家子弟閑著打發日子的玩意兒,當不得真的。這樣的人家,咱們家上趕著結交,還要說高攀,倒怎麽會忽然上趕著下帖來請咱們?真是怪事一樁。再一則,這林小月又是何人?”
陳杏娘說道:“這該是林家的姑娘,我聽人說起,林家太太養了二子一女。她那姑娘是正月十五養下來的,就取了個小名叫小月。下這帖子的,該是這位姑娘了。”說著,因又笑道:“她這名字倒和你是一樣的來由,說不定你們還有什麽緣法呢?”話至此時,傅月明忽然憶起,這開繡坊的林公子正是日前在白雲庵調戲自己的那個登徒子,不由有些不悅。當下也不接這話,隨手將帖子遞還了冬梅,隻問道:“那母親預備如何?”
陳杏娘笑道:“難得人家的好意,我倒是想去的。隻是還想問問你的意思?”傅月明說道:“父親不在家,家裏事情又多,蘭香的事兒尚沒了結,哪有閑工夫幹此事?父親臨出門時,還特特的囑咐,叫咱們嚴禁門戶,少招是非上門。莫不是咱們倒上趕著惹是生非去?依我說,還是不去的好。”
陳杏娘心裏卻是極願意去的,聽了這話,便有些不合意,就說道:“你說的雖也在理,然而這林家的人,是不好得罪的。人家巴巴的下帖請咱們,咱們倒硬挺著不去,沒得叫人說咱們狂妄。這林姑娘恁大點年紀,麵皮薄的很,咱們推拒不去,薄了她的麵子,她豈有不羞臊的?難保不心裏生恨,回家再學給她家老爺太太聽,倒要作禍呢。那林知府據聞是京裏齊大尚書的女婿,又見做著這個官,咱們哪裏開罪的起!”
傅月明聽了這話,便知她母親那老病又發了。她雖心中不願與這林家有何牽扯,卻是個本性純孝之人,又經上一世父母雙亡之苦,這一世輕易是不願違逆父母心願的。當下,便笑道:“母親既高興去,那便去罷。好歹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這時節倒正好賞桂。前頭聽那李裁縫說的熱鬧,誰知道裏頭到底如何?咱們如今也進去開開眼界,瞧瞧這人間仙境究竟是何等樣子。就是父親回來,聽聞是林知府家的小姐相請,想必也不會說什麽。”
陳杏娘聽她這般說來,方才高興了,笑道:“你說的這話,倒是有理。就是老爺回來聽見,想必也不會怪罪。”傅月明又問道:“那貼上寫著八月初二,那時候想必父親還沒回來。咱們都出去了,家裏留誰看管?”陳杏娘說道:“那日請你外祖一早過來罷。”
傅月明低頭想了一回,說道:“倒也好。”又問道:“隻是此事來的莫名,我心裏好生奇怪。”陳杏娘卻笑道:“哪有這許多想頭,想必這位林小姐是想辦個賞花會,這城裏夠格的女眷也就這些人了。咱們家雖是商賈門第,但在這徽州城裏也算數的著的,就下了帖子罷。”傅月明想不透徹,就不再理會,隻問道:“她貼上寫的邀請咱家一應女眷,那可要帶薇仙去麽?”陳杏娘說道:“我方才也想呢,這不是什麽正經事,帶她去也罷了,免得人說咱們家小氣,作踐庶出的女兒。”傅月明聽了,淺淺一笑,說道:“母親說的是。”
兩人說了回話,陳杏娘打發了冬梅到後頭將傅薇仙傳來。趕冬梅出去,傅月明便說道:“如今母親屋裏隻冬梅一個伺候了,人手不夠,我瞧冬梅姐姐這幾日也累得很。過些日子,還是再買幾個進來的好。”陳杏娘點頭歎道:“我何嚐不是如此說,然而老爺不在家,我也不敢就招人進來。若是弄的不好,再鬧出前頭蕙香的故事,這滿城裏就隻剩看咱家的笑話了。”
傅月明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傅賴光的事兒辦的如何了?怎麽再聽不見消息了。”陳杏娘見她問,隻得將此事原委告與她,又喜孜孜的笑道:“我說這傅潑皮不是好人,平日裏不做好事,活該他有這牢獄之災!如今是京裏要人,我看他是要把這牢底兒坐穿了呢。”傅月明心裏忖道:這事兒也未免忒巧了些,他才在我家裏鬧出事來,京裏就來人將他拿了。那吳參政早也不知,晚也不曉的,怎麽偏這當口上知道了?想了一回,見陳杏娘興頭極高,便也不再提起。因看冬梅不在,遂親自起來,拿茶葉重新燉了茶上來。
少頃,傅薇仙到了,陳杏娘將此事同她說了,又叮嚀教誨了一番。傅薇仙立在底下,恭敬聆聽。
說了這一晌的話,陳杏娘已是倦了,便打發她姊妹二人出去。這兩人出門,便自回住處,一路無話。
又過幾日,一眾婦人的秋冬衣裳已造辦完畢,陳杏娘驗看已畢,開發了裁縫工錢,便使小廝送到個人屋裏去。一共六大箱子,眾小廝抬了許多一下午的功夫,方才料理完畢。
傅月明在屋裏,看著兩個丫頭將衣裳一件件拿了出來。桃紅便拿了一件大紅織金百蝶穿花石榴裙過來,向著傅月明笑道:“姑娘你瞧,這顏色染得極好,上頭金絲掐的也好。穿出去,可亮眼的很呢。”小玉在旁接口道:“下個月去繡坊賞花,姑娘就穿這個去罷,紅色的嬌豔。姑娘本就生得好,再穿這樣的衣裳,就更好看了。”兩人嘰嘰喳喳說了一陣,傅月明卻一聲不響,也不瞧那些衣裳,隻悶悶地出神。
小玉瞧出來,心裏忖度著,就低聲問道:“姑娘可是為近來沒有先生消息的事兒煩惱麽?”傅月明瞅了她一眼,低低笑道:“你倒是個聰明的。”
小玉含笑說道:“姑娘的心事,差不離就在臉上寫著。我哪兒瞧不出來呢!姑娘也別太過煩心,想必近來因家裏門禁森嚴的緣故,先生不好傳話進來的,故而一時沒有消息。我聽聞,老太爺管束的極嚴,別說外人難進咱們家門,就是昭仁少爺的學堂,每日裏也隻兩個時辰,多一刻鍾也不成的。待下了學,老太爺就同昭仁少爺並季先生一道在外堂上吃午飯,有時也說些閑話。姑娘請想,如此這般,先生又不是咱們家的人,倒怎好傳話進來呢?前者抱書進來,是為天氣湊巧,哪能回回如此。就是不怕旁人口舌,也要防著這個。”說著,她便伸出兩根手指,晃了一下。
傅月明情知,她指的是二姑娘傅薇仙,心裏倒也很以為然:若是自己同季秋陽的把柄落在了傅薇仙手裏,一時傳揚出去,聲張到父母耳朵裏。父親倒罷了,母親卻是個名利心極重的人,她看不上季秋陽,又聽到這消息,難保不一時情急之下,隨意揀個略可匹配的人家,將自己嫁了,那當真是糟糕至極。當真如此,一則自己若出了閣,這出嫁的姑娘管不得娘家的事,傅家還不由著傅薇仙並唐睿作弄;二來這世間男子除季秋陽外,她是一概看不入眼的,前世不知風月滋味,待適人方才後知後覺,那也還罷了。今生既已心有所屬,再要迫她嫁與旁人,那重活這一世又有何滋味?
她低頭隻顧想心事,一時沒有言語。小玉知她是聽進去了,便也沒再多嘴。桃紅卻望著外頭喊了一聲:“誰在那裏,鬼頭鬼腦的!”傅月明不妨她這一聲,唬了一跳,忙問道:“什麽事?”桃紅說道:“才見著廊外有個小子,伸頭伸腦,不知什麽勾當!被我這一喊,連頭也不敢露了。”嘴裏說著,就走到外間,不多時便推著一個小廝進來。
傅月明一見那人,不禁說道:“啊呀,原來是你。你怎麽跑進來的?”原來這小廝就是前頭偷傳東西,被傅月明抓了個正著的來安。
來安進來,先打千問禮,方才回道:“太太使小的與二姑娘抬箱子,送衣裳,小的故此能進園子。”傅月明聽說,心裏知局,笑問道:“那你該是見過二姑娘了,這會兒跑過來,可是有話要說?”來安倒有些局促,囁嚅了半日,方才說道:“二姑娘問小的知不知道那蘭香生孩子的事兒,又問大姑娘可同她有什麽往來。小的沒敢說,就推不知情,二姑娘遂與了小的一些吃食銀兩,叫小的帶給蘭香。二姑娘又囑咐了,定要說明是她送的,讓那蘭香領情。”傅月明耳裏聽著,心內盤算了一回,點頭笑道:“你倒是乖覺,來時可有人瞧見?”來安連忙搖頭,說道:“小的出寧馨堂時,二姑娘說身上乏,睡去了。臨來前,又仔細瞧了好幾遍,並沒看見什麽人。”
傅月明聽了,便向小玉說道:“把你前兒做下的東西拿來。”小玉點頭,轉身往裏屋去,不多時就拿了一隻青瓷小瓶出來。
少頃,傅月明到來,與她見禮畢,椅上坐了。陳杏娘因把帖子與她看,傅月明接來看過,就說道,“記得前回那李裁縫來說,這林家繡房乃是林公子開的,這帖子上寫的名兒倒怎麽是這個林小月,咱們家同林知府家素無往來的,他們怎麽會忽然拿貼來請咱們去賞花,”陳杏娘蹙眉道:“我也這麽想,所以叫你過來商議一回。我想著,莫不是林家如今也做買賣,見這城裏數咱們家老爺生意做的大,就想來同咱們結交?”
傅月明搖頭道:“這般卻說不通,林家開的是繡房,與咱們家通沒什麽相幹。我說句不中聽的,咱們家是商賈出身,人是官宦門第,雖則開這個繡房,我瞧著不過是有錢人家子弟閑著打發日子的玩意兒,當不得真的。這樣的人家,咱們家上趕著結交,還要說高攀,倒怎麽會忽然上趕著下帖來請咱們?真是怪事一樁。再一則,這林小月又是何人?”
陳杏娘說道:“這該是林家的姑娘,我聽人說起,林家太太養了二子一女。她那姑娘是正月十五養下來的,就取了個小名叫小月。下這帖子的,該是這位姑娘了。”說著,因又笑道:“她這名字倒和你是一樣的來由,說不定你們還有什麽緣法呢?”話至此時,傅月明忽然憶起,這開繡坊的林公子正是日前在白雲庵調戲自己的那個登徒子,不由有些不悅。當下也不接這話,隨手將帖子遞還了冬梅,隻問道:“那母親預備如何?”
陳杏娘笑道:“難得人家的好意,我倒是想去的。隻是還想問問你的意思?”傅月明說道:“父親不在家,家裏事情又多,蘭香的事兒尚沒了結,哪有閑工夫幹此事?父親臨出門時,還特特的囑咐,叫咱們嚴禁門戶,少招是非上門。莫不是咱們倒上趕著惹是生非去?依我說,還是不去的好。”
陳杏娘心裏卻是極願意去的,聽了這話,便有些不合意,就說道:“你說的雖也在理,然而這林家的人,是不好得罪的。人家巴巴的下帖請咱們,咱們倒硬挺著不去,沒得叫人說咱們狂妄。這林姑娘恁大點年紀,麵皮薄的很,咱們推拒不去,薄了她的麵子,她豈有不羞臊的?難保不心裏生恨,回家再學給她家老爺太太聽,倒要作禍呢。那林知府據聞是京裏齊大尚書的女婿,又見做著這個官,咱們哪裏開罪的起!”
傅月明聽了這話,便知她母親那老病又發了。她雖心中不願與這林家有何牽扯,卻是個本性純孝之人,又經上一世父母雙亡之苦,這一世輕易是不願違逆父母心願的。當下,便笑道:“母親既高興去,那便去罷。好歹也是人家的一番心意,這時節倒正好賞桂。前頭聽那李裁縫說的熱鬧,誰知道裏頭到底如何?咱們如今也進去開開眼界,瞧瞧這人間仙境究竟是何等樣子。就是父親回來,聽聞是林知府家的小姐相請,想必也不會說什麽。”
陳杏娘聽她這般說來,方才高興了,笑道:“你說的這話,倒是有理。就是老爺回來聽見,想必也不會怪罪。”傅月明又問道:“那貼上寫著八月初二,那時候想必父親還沒回來。咱們都出去了,家裏留誰看管?”陳杏娘說道:“那日請你外祖一早過來罷。”
傅月明低頭想了一回,說道:“倒也好。”又問道:“隻是此事來的莫名,我心裏好生奇怪。”陳杏娘卻笑道:“哪有這許多想頭,想必這位林小姐是想辦個賞花會,這城裏夠格的女眷也就這些人了。咱們家雖是商賈門第,但在這徽州城裏也算數的著的,就下了帖子罷。”傅月明想不透徹,就不再理會,隻問道:“她貼上寫的邀請咱家一應女眷,那可要帶薇仙去麽?”陳杏娘說道:“我方才也想呢,這不是什麽正經事,帶她去也罷了,免得人說咱們家小氣,作踐庶出的女兒。”傅月明聽了,淺淺一笑,說道:“母親說的是。”
兩人說了回話,陳杏娘打發了冬梅到後頭將傅薇仙傳來。趕冬梅出去,傅月明便說道:“如今母親屋裏隻冬梅一個伺候了,人手不夠,我瞧冬梅姐姐這幾日也累得很。過些日子,還是再買幾個進來的好。”陳杏娘點頭歎道:“我何嚐不是如此說,然而老爺不在家,我也不敢就招人進來。若是弄的不好,再鬧出前頭蕙香的故事,這滿城裏就隻剩看咱家的笑話了。”
傅月明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傅賴光的事兒辦的如何了?怎麽再聽不見消息了。”陳杏娘見她問,隻得將此事原委告與她,又喜孜孜的笑道:“我說這傅潑皮不是好人,平日裏不做好事,活該他有這牢獄之災!如今是京裏要人,我看他是要把這牢底兒坐穿了呢。”傅月明心裏忖道:這事兒也未免忒巧了些,他才在我家裏鬧出事來,京裏就來人將他拿了。那吳參政早也不知,晚也不曉的,怎麽偏這當口上知道了?想了一回,見陳杏娘興頭極高,便也不再提起。因看冬梅不在,遂親自起來,拿茶葉重新燉了茶上來。
少頃,傅薇仙到了,陳杏娘將此事同她說了,又叮嚀教誨了一番。傅薇仙立在底下,恭敬聆聽。
說了這一晌的話,陳杏娘已是倦了,便打發她姊妹二人出去。這兩人出門,便自回住處,一路無話。
又過幾日,一眾婦人的秋冬衣裳已造辦完畢,陳杏娘驗看已畢,開發了裁縫工錢,便使小廝送到個人屋裏去。一共六大箱子,眾小廝抬了許多一下午的功夫,方才料理完畢。
傅月明在屋裏,看著兩個丫頭將衣裳一件件拿了出來。桃紅便拿了一件大紅織金百蝶穿花石榴裙過來,向著傅月明笑道:“姑娘你瞧,這顏色染得極好,上頭金絲掐的也好。穿出去,可亮眼的很呢。”小玉在旁接口道:“下個月去繡坊賞花,姑娘就穿這個去罷,紅色的嬌豔。姑娘本就生得好,再穿這樣的衣裳,就更好看了。”兩人嘰嘰喳喳說了一陣,傅月明卻一聲不響,也不瞧那些衣裳,隻悶悶地出神。
小玉瞧出來,心裏忖度著,就低聲問道:“姑娘可是為近來沒有先生消息的事兒煩惱麽?”傅月明瞅了她一眼,低低笑道:“你倒是個聰明的。”
小玉含笑說道:“姑娘的心事,差不離就在臉上寫著。我哪兒瞧不出來呢!姑娘也別太過煩心,想必近來因家裏門禁森嚴的緣故,先生不好傳話進來的,故而一時沒有消息。我聽聞,老太爺管束的極嚴,別說外人難進咱們家門,就是昭仁少爺的學堂,每日裏也隻兩個時辰,多一刻鍾也不成的。待下了學,老太爺就同昭仁少爺並季先生一道在外堂上吃午飯,有時也說些閑話。姑娘請想,如此這般,先生又不是咱們家的人,倒怎好傳話進來呢?前者抱書進來,是為天氣湊巧,哪能回回如此。就是不怕旁人口舌,也要防著這個。”說著,她便伸出兩根手指,晃了一下。
傅月明情知,她指的是二姑娘傅薇仙,心裏倒也很以為然:若是自己同季秋陽的把柄落在了傅薇仙手裏,一時傳揚出去,聲張到父母耳朵裏。父親倒罷了,母親卻是個名利心極重的人,她看不上季秋陽,又聽到這消息,難保不一時情急之下,隨意揀個略可匹配的人家,將自己嫁了,那當真是糟糕至極。當真如此,一則自己若出了閣,這出嫁的姑娘管不得娘家的事,傅家還不由著傅薇仙並唐睿作弄;二來這世間男子除季秋陽外,她是一概看不入眼的,前世不知風月滋味,待適人方才後知後覺,那也還罷了。今生既已心有所屬,再要迫她嫁與旁人,那重活這一世又有何滋味?
她低頭隻顧想心事,一時沒有言語。小玉知她是聽進去了,便也沒再多嘴。桃紅卻望著外頭喊了一聲:“誰在那裏,鬼頭鬼腦的!”傅月明不妨她這一聲,唬了一跳,忙問道:“什麽事?”桃紅說道:“才見著廊外有個小子,伸頭伸腦,不知什麽勾當!被我這一喊,連頭也不敢露了。”嘴裏說著,就走到外間,不多時便推著一個小廝進來。
傅月明一見那人,不禁說道:“啊呀,原來是你。你怎麽跑進來的?”原來這小廝就是前頭偷傳東西,被傅月明抓了個正著的來安。
來安進來,先打千問禮,方才回道:“太太使小的與二姑娘抬箱子,送衣裳,小的故此能進園子。”傅月明聽說,心裏知局,笑問道:“那你該是見過二姑娘了,這會兒跑過來,可是有話要說?”來安倒有些局促,囁嚅了半日,方才說道:“二姑娘問小的知不知道那蘭香生孩子的事兒,又問大姑娘可同她有什麽往來。小的沒敢說,就推不知情,二姑娘遂與了小的一些吃食銀兩,叫小的帶給蘭香。二姑娘又囑咐了,定要說明是她送的,讓那蘭香領情。”傅月明耳裏聽著,心內盤算了一回,點頭笑道:“你倒是乖覺,來時可有人瞧見?”來安連忙搖頭,說道:“小的出寧馨堂時,二姑娘說身上乏,睡去了。臨來前,又仔細瞧了好幾遍,並沒看見什麽人。”
傅月明聽了,便向小玉說道:“把你前兒做下的東西拿來。”小玉點頭,轉身往裏屋去,不多時就拿了一隻青瓷小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