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原軍加入到王國爭霸,整個萬原王國更加混亂了。


    戰亂一起,首先遭殃的就是農民,因此又產生了更多難民。


    這時的北原郡雖然出動了二百三十萬大軍參戰,可戰爭還沒有打到北原郡,這讓北原郡成為萬原王國唯一的淨土,也讓北原郡成了萬原王國難民逃難之所。


    這時北原郡所有物質都在供應前線大軍,自然沒有餘力救治這些難民。


    當然望北縣除外,望北縣也一直在收容難民。


    這時望北縣成為了難民唯一的活路,大批的難民湧入到望北縣。


    就今年大半年的時間,就讓望北縣收容了近五百萬民。


    在加上上一年收容的二百多萬難民,讓望北縣的難民達到了八百萬。


    八百萬難民,按一人三畝地分,就需要二千四百萬畝地。


    雖然望北縣還有四千多萬畝地沒有分,足夠分給這八百萬難民了。


    可有了大量牛的望北縣,人均能耕種的土地遠遠超過三畝。


    也就是說,剩餘的四千萬畝土地雖然沒有分開百姓,可都給百姓租種著呢。


    現在要收回這些土地,自然會造成矛盾。


    現在一心收民心的吳家,不希望有矛盾出現,自然就不能把土地分給難民。


    不對、在這四千萬畝土地中,有上一年收容的二百多萬難民,一年多開墾出來的一千五百萬畝。


    這一千五百萬畝土地,因為望北縣忙著收容難民,還沒有分。


    可這是二百多萬難民開墾出來的,吳家自然把這一千五百萬畝土地分給他們。


    雖然又解決了二百多萬難民的安置問題,可還有近五百萬難民沒法安置。


    現望北縣已經開墾出五千五百多萬畝土地了,最多還有上千萬萬畝荒地沒有開墾了。


    這上千萬畝土地,顯然不夠安置近五百萬難民的。


    何況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來到望北縣,吳家需要更多的荒地。


    在望北縣東西兩邊還有大量的草原,可以把這些草原開墾出來。


    可這兩邊距離望北縣太遠,不好防禦的同時,開墾出來的成本也大。


    最終吳家看中了距離望北縣不遠的小草原。


    正好鐵麵部落在大草原打下了偌大的地盤,吳凡也想把鐵麵部落遷到大草原。


    在吳凡和吳師賢暗中溝通後,決定把小草原並入到望北縣。


    當然表麵上鐵麵部落和吳家是兩個勢力,還是友好的勢力,吳家自然不能無緣無故吞了鐵麵部落的領地。


    最終雙方經過談判之後,吳家以百萬副重騎兵裝備、無數生活物質的代價,買下了小草原。


    至於無數物質,是多少物質,那就要看鐵麵部落需要多少物質了。


    鐵麵部落在遷移了小草原後,吳家就組織近五百萬難民,在小草原上開荒。


    吳凡回師金水中部之後,也開始了大練兵。


    在練兵之餘,也開始了解金水五部之外的大草原。


    以前鐵麵部落在小草原,金水五部對於鐵麵部落來說,已經是無邊無際了,吳凡自然不會了解金水五部之外的大草原了。


    現在鐵麵部落占領了金水五部,自然要了解身邊的勢力,以分清敵友勢力。


    通過金水東部、金水北部的高層,吳凡對金水五部之外的大草原,總算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在金水五部的北方、東方,都沒有大勢力,隻有中、小勢力。


    在金水五部的西北方,卻接連有五個大勢力,分別是木水部、水水部、火水部、土水部。


    這四部加上金水部,合稱五水。


    據說五水以前是一個部落,最後經過一場內亂之後,分成了五個部落。


    五水部落在分裂之後,之所以都能成為草原大勢力,就是因為五水河。


    五水河是從遙遠的西北草原深處流來,至於五水河的源頭,就算是五水最上遊的土水部都不知道。


    五水河主流加上分流,孕育出了五水部落。


    在大草原,水草代表著肥碩的牛、羊、馬。


    牛、羊、馬又代表著一個部落的強弱。


    所以背靠五水河的五水部,才能成為大勢力。


    在金水部的北方、東方,都沒有五水河這樣的大河,隻能靠天吃飯,這才是這兩個地方沒有大勢力的原因。


    當然就是在惡劣的環境,都能催生出大勢力,隻是誕生大勢力的概率更低。


    恰巧金水部的東方、北方沒有誕生大勢力。


    在了解了金水部周邊情況後,吳凡為了讓鐵麵部落在五水部中更合群,就讓鐵麵部落對外稱鐵水部,對內還稱鐵麵部落。


    至此金水部變成了鐵水部。


    鐵麵部落取代金水部之後,也沒改變五水部的格局,隻是金水部變成了鐵水部。


    同時吳凡心中也有了鐵麵部落的未來發展計劃。


    這個計劃就是對北、東方擴張。


    不往西擴張,是因為五水部保持了這麽多年的平衡,自然有它的道理。


    吳凡往西擴張,打破了這個平衡,有可能會遭到其它四部圍攻。


    現在的鐵麵部落,還遠遠不是其它四部聯手的對手。


    隻有等到鐵麵部落強大到一定程度,吳凡才會考慮對西擴張之路。


    在吳凡按部就班練兵、蠶食其它部落中,時間轉眼而逝。


    轉眼之間就來到了光明曆二千一百三十九年、萬原曆二百五十八年、十月一日。


    到了今年,吳凡已經十八歲了。


    十八歲的吳凡,已經坐擁幾百萬大軍、幾千萬子民。


    對、就是子民,而不是附屬部落的牧民。


    自從吳凡班師回鐵水中部,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吳凡通過各種手段,已經把鐵水部的所有部落,都並入到了鐵麵部落。


    這一連串的吞並,讓鐵麵部落的人口突破到了二千多萬,要是在加上三百萬鐵麵軍,鐵麵部落就擁有了近三千萬人口。


    對、鐵麵軍現在隻有三百萬,而不是六百六十萬。


    這一年多時間,隨著鐵麵部落不停的吞並其它部落,吳凡也不停的裁撤鐵麵軍。


    最終隨著鐵麵部落統一鐵水部所有部落,鐵麵軍也裁撤到三百萬。


    雖然軍隊數量減少了一半,可鐵麵軍的戰力卻不降反升。


    現在的三百萬鐵麵軍,可以說都是最精銳騎兵。


    在這其中,有三十萬重騎兵。


    就這三十萬重騎兵,要是跟之前的六百六十萬騎兵正麵大戰,都有很大的勝算。


    從這就能看出,現在的鐵麵軍有多強大。


    何況隨著吳家的不斷交付重騎兵裝備,重騎兵的數量還能不停的增加,鐵麵軍的戰力還在不停的增加。


    除了重騎兵之外,其它的二百七十萬大軍,也人人都換上了新裝備。


    輕甲、強弓、鋼刀、標槍,這就是鐵麵軍輕騎兵的裝備。


    這樣的裝備,就已經完爆之前的金水五部。


    有這樣裝備的輕騎兵,實力絕對上升幾個級別。


    現在的鐵麵軍,就算除了重騎兵,都有這麽強大。


    鐵麵軍保持在三百萬,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鐵麵部落能養的起。


    一個勢力的軍隊,隻有在自己能養的起的情況下,才是正常的,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


    鐵麵部落有近三千萬人,有三百萬軍隊,九個人養一個士兵,在大草原能養的起嗎?


    在吳凡的治理下,隻能勉強養的起。


    不過隨著吳凡的治理,將來一定能養的起。


    這隻是說鐵麵部落放牧所得食物,要是從外邊購買糧食,別說養三百萬大軍了,就是養六百六十萬大軍,也是綽綽有餘的。


    現在鐵麵部落和吳家通商,讓鐵麵部落在通商中獲得的利益,遠遠大於放牧所得。uu看書.uukansh


    當然通商的利益,也是放牧所得,要是歸根結底的話,通商利益也要放在放牧所得中。


    現在的鐵麵部落,也分為五部,分別鐵麵中部、鐵麵東部、鐵麵西部、鐵麵南部、鐵麵北部。


    鐵水部太大了,要想合理利用鐵水部的水草,就必須要分散部落。


    從這件事情中,吳凡總算知道了一句話什麽意思,那就是存在即合理。


    鐵麵部落雖然分成了五部,卻和金水五部完全不同。


    鐵麵五部並沒有族長,隻有五大長老。


    其中大長老是一部之首,其它四大長老輔助大長老。


    雖然說是輔助大長老,也分了大長老的權。


    其實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五大長老共管一部。


    要是有大事,也要五大長老共同商議。


    要是意見不和的時候,就少數服從多數。


    同時吳凡還建立了監察部,專門監察五部。


    監察部內部又分為明監處、暗監處。


    在一明、一暗的監察下,保證了五大長老不會徇私枉法。


    當然治理鐵麵部落,吳凡還有一個底牌,那就是死忠。


    現在鐵麵五部二十五位長老,都是吳凡的死忠。


    五部的高層也都是吳凡的死忠。


    就連五部的一部分中層,都是吳凡的死忠。


    以這些死忠控製鐵麵部落,鐵麵部落隻會完全掌控在吳凡手中,還會越來越強大。


    隨著鐵麵部落統一鐵水部所有部落,吳凡在鐵麵部落的死忠,已經達到了近九千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源陽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想未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想未來並收藏源陽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