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稱屬下,宮遷卻不好接受,連連擺手道。
“吳將軍說笑了,我們現在是在私下,不需要遵循北原盟的規矩。
何況之前我隻是代盟主,現在有家兄在,我這個代盟主也卸任了,吳將軍不要這麽客氣。”
聽到宮遷這麽說,吳凡並沒有順著下去,而是又抱拳一禮道。
“宮將軍作為前輩,又是王國十大猛將之一、十大將軍之一,這三個身份無論是哪一個,都值得晚輩尊重。”
能同時成為王國十大猛將之一、十大將軍之一,無論走到哪裏,宮遷都能得到禮遇。
以宮遷的本事,無論到哪一個勢力,都能得到一軍主將的位置。
所以並不是宮家成就了宮遷,而是宮遷以自己的本事、成就了自己。
這樣有本事之人,吳凡又怎麽可能不尊重。
這樣的推崇,宮遷聽過太多、太多了,可是聽到吳凡的推崇,宮遷還是止不住高興。
自從望北山之戰後,宮遷就注意到了吳凡。
宮遷也曾打過吳凡的注意,想把吳凡拉到宮家。
隻是在知道吳凡成為吳家唯一的繼承人之後,宮遷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當然宮遷放棄這個想法,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宮家家主支持。
宮家家主是宮遷的兄長,一母同胞的兄長。
宮家家主叫宮廷。
宮延和宮遷相比,就顯得有點平庸。
不過跟別人相比,宮延也是天縱之才。
當年宮家老家主就想把家主之位傳給宮遷,隻是宮延作為宮家長子,在法理上是第一繼承人,在加上宮遷的相讓,宮延才坐上了家主之位。
剛開始的宮延對宮遷是充滿感激,也對宮遷很信任,把宮家軍交給了宮遷。
隻是等到宮延老了,到了確定宮家下一代繼承人的時候,就跟宮遷之間有了裂痕。
宮遷和宮延的年齡差不多,養尊處優的宮延,自信還是能熬過宮遷的。
問題不是出在宮遷身上,而是出在宮家下一代身上。
宮遷隻有一個兒子、叫宮章,一個孫子、叫宮益。
無論是宮章、還是宮益,都是文武雙全,天資都不比宮遷差。
宮延有七子八女,孫子輩更是有上百人。
可這一百多個後代中,文武天賦連宮延都不如,就更別說跟宮章、宮益相比了。
後代的平庸,讓宮家出現了一個聲音,那就是讓宮章繼承宮家家主之位。
發出這個聲音的宮家人,認為宮延的家主之位本來就是宮遷讓的,現在還給宮遷後人也是一樁美談。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這個亂世,宮家需要更強的家主。
而且宮章繼承家主之位,就連下一代繼承人都不用擔心了。
這種聲音隨意萬原王國大亂、更大了。
隨著這種聲音越來越大,宮延和宮遷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大。
就在十天前,宮延隨便找一個理由,剝奪了宮遷北原盟盟主之位、宮家軍主將之位。
就連宮章的宮家軍副將之位、宮益的宮家軍萬夫長之位都被剝奪了。
宮遷爺孫仨可以說被一擼到底。
心中高興的宮遷,就連眉宇之間的愁容都消散了很多。
“吳將軍才是年少有為,不僅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吳家唯一繼承人,還統領著吳家十萬大軍,這樣的成就,我是自愧不如。”
“宮將軍謙虛了,以宮將軍的本事,要是有適合的平台,早就一飛衝天了。”
以宮遷的本事,宮家的確有點小了。
在萬原王國沒有大亂之前,宮家也就隻有五萬大軍。
這五萬大軍,還都是宮遷訓練出來的。
以前宮家軍雖然比北原郡其它世家的軍隊強大,可跟現在的宮家軍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
而萬原王國其他九大將軍,哪一個不是統帥幾十萬精銳大軍。
隻有一個好的平台,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將軍。
以宮家的平台,竟然培養出一個將軍,可見宮遷的天賦有多強。
要是給宮遷一個更大的平台,宮遷的本事一定比現在還大。
可惜隨意萬原王國大亂,宮家才把宮家軍擴大到二十萬,就把宮遷趕了出去。
而聽到吳凡話的宮遷,露出了向往之色,隻是很快就掩蓋住了,並連連說道。
“吳將軍說笑了,宮家的平台容下老夫綽綽有餘了,老夫哪還需要更大的平台。”
看著宮遷變化,吳凡搖搖頭沒有說話。
看到吳凡沒有繼續說下去,宮遷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就這樣兩個人沉默了下來。
隻是走著走著,吳凡發現了不對,因為這都穿過了北城區了,還沒有停下來,還在繼續往東走,這是去東城區的路。
北原城和望北城一樣,北城區是貴族區,東城區是商業區和平民區,西城區和南城區是農業區。
其實準確的說,是望北城模仿北原城。
北原城模仿中原城。
以宮遷在宮家的地位,應該住在宮府的。
以宮家的實力,宮府應該在北城區。
就算宮遷不住在宮府,宮家也應該給宮遷在北城區置辦府邸。
好像看出了吳凡的疑惑,宮遷開口道。
“吳將軍,前段時間住在宮府住煩了,我就在東城區置辦了一個別院,現在我一家都住在東城別院。”
宮遷對於宮延剝奪了自己的宮家軍主將之位,雖然心中有怨言,可也沒有發泄出來,隻是憋也心裏。
隻是對於宮延剝奪了宮章的副主將之位、宮益的萬夫長之位,宮遷忍不了,就和宮延大吵一架,然後搬出了宮府。
隻是宮遷子孫三代一心撲在宮家軍上,並沒有什麽額外收入,別說在北城區買一個體麵的府邸了,就連在東城區買一個體麵的府邸都做不到。
就在宮遷一家陷入尷尬的時候,北原城的大商人沈賢,解了吳遷一家的尷尬,送給了宮遷一家一套府邸。
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沈賢之所以冒著得罪宮家的危險,把自己的府邸讓出來,贈送給宮遷,是要報恩。
沈賢不是北原郡之人,而是南原郡南原城人士,隻是因為得罪了南原城一個大世家,不得不逃亡到北原郡。
沈賢逃到北原郡的時候,正好遇到了草原騎兵搶驚,被草原騎兵圍住。
就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宮遷帶著宮家軍救了沈賢一家。
到了北原城之後,宮遷對沈賢也多有幫助,讓北原郡世家不敢謀奪沈家的財富。
就連沈賢之後組建了沈家商隊,都雇傭宮家軍護衛。
宮遷對沈家來說,就是天大的恩情。
沈賢也是重感情之人,這才在宮遷落難的時候,寧願得罪宮家,也要把府邸讓給了宮遷。
其實在北原城受過宮遷恩惠的人不少,隻是在宮遷落難的時候,隻有沈賢站了出來。
宮遷在世家中絕對另類,因為宮遷不認同世家先家後國的說法。
對於北原郡世家放任草原騎兵肆虐北原郡,宮遷更是反對。
隻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宮遷改變了不了宮家,也改變不了北原郡的世家。
宮遷隻能在草原肆虐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親衛隊救人,能救多少、是多少。
在萬原王國成為將軍之後,就會有自己的親衛隊。
將軍的親衛隊並不屬於軍隊,而是將軍自己掏錢養著,屬於將軍的私兵。
所以宮遷才能帶著自己的親衛隊救人。
聽到宮遷的理由,吳凡下意識感覺到不對,不過吳凡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
接著整隻隊伍又陷入到沉默中,隻有馬蹄踩著石板的嗒嗒聲。
一段時間之後,吳凡在一個不大的府邸前停了下來。
看到府邸前牌匾上寫的宮府兩字,uu看書wwuuknshu吳凡就知道是新換的。
對於心中的猜測,又確定了一分。
在把吳凡一行人安排好之後,讓吳凡好好休息,宮遷就告辭離開了。
把宮遷送出宅院後,吳凡就帶著白如鏡、曾衛邦來到了客廳。
吳凡坐在主位上後,就閉目沉思了起來。
一段時間後,吳凡突然突然睜開了眼睛,從懷裏拿出一個令牌扔給曾衛邦道。
“衛邦,你拿著令牌去如仙酒樓,把這個令牌給掌櫃看,然後問他這段時間宮家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將軍。”
拿著令牌對吳凡抱拳一禮,曾衛邦就轉身朝外走去。
看著曾衛邦離開的背影,吳凡又從懷裏拿出一個令牌扔給白如鏡道。
“如鏡,你拿著令牌去駿馬打鐵鋪,把這個令牌給老板看,然後問他宮家最近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將軍。”
拿著令牌對吳凡抱拳一禮後,白如鏡就轉身朝外走去。
看著白如鏡身影消失後,吳凡才又閉目沉思了起來。
吳家暗影衛雖然是一個情報組織,內部卻分成兩部、暗部和影部。
暗部和影部並沒有主要分工,就是兩個平行的情報機構。
不過也暗影衛總部協調下,暗部和影部一般不會重合,以免浪費資源。
不過大縣、郡城,兩部都是同時發展的。
北原城作為郡城,自然有暗部和影部的據點。
如仙酒樓、駿馬打鐵鋪,就是暗部、影部在北原城的據點之一。
“吳將軍說笑了,我們現在是在私下,不需要遵循北原盟的規矩。
何況之前我隻是代盟主,現在有家兄在,我這個代盟主也卸任了,吳將軍不要這麽客氣。”
聽到宮遷這麽說,吳凡並沒有順著下去,而是又抱拳一禮道。
“宮將軍作為前輩,又是王國十大猛將之一、十大將軍之一,這三個身份無論是哪一個,都值得晚輩尊重。”
能同時成為王國十大猛將之一、十大將軍之一,無論走到哪裏,宮遷都能得到禮遇。
以宮遷的本事,無論到哪一個勢力,都能得到一軍主將的位置。
所以並不是宮家成就了宮遷,而是宮遷以自己的本事、成就了自己。
這樣有本事之人,吳凡又怎麽可能不尊重。
這樣的推崇,宮遷聽過太多、太多了,可是聽到吳凡的推崇,宮遷還是止不住高興。
自從望北山之戰後,宮遷就注意到了吳凡。
宮遷也曾打過吳凡的注意,想把吳凡拉到宮家。
隻是在知道吳凡成為吳家唯一的繼承人之後,宮遷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當然宮遷放棄這個想法,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得到宮家家主支持。
宮家家主是宮遷的兄長,一母同胞的兄長。
宮家家主叫宮廷。
宮延和宮遷相比,就顯得有點平庸。
不過跟別人相比,宮延也是天縱之才。
當年宮家老家主就想把家主之位傳給宮遷,隻是宮延作為宮家長子,在法理上是第一繼承人,在加上宮遷的相讓,宮延才坐上了家主之位。
剛開始的宮延對宮遷是充滿感激,也對宮遷很信任,把宮家軍交給了宮遷。
隻是等到宮延老了,到了確定宮家下一代繼承人的時候,就跟宮遷之間有了裂痕。
宮遷和宮延的年齡差不多,養尊處優的宮延,自信還是能熬過宮遷的。
問題不是出在宮遷身上,而是出在宮家下一代身上。
宮遷隻有一個兒子、叫宮章,一個孫子、叫宮益。
無論是宮章、還是宮益,都是文武雙全,天資都不比宮遷差。
宮延有七子八女,孫子輩更是有上百人。
可這一百多個後代中,文武天賦連宮延都不如,就更別說跟宮章、宮益相比了。
後代的平庸,讓宮家出現了一個聲音,那就是讓宮章繼承宮家家主之位。
發出這個聲音的宮家人,認為宮延的家主之位本來就是宮遷讓的,現在還給宮遷後人也是一樁美談。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這個亂世,宮家需要更強的家主。
而且宮章繼承家主之位,就連下一代繼承人都不用擔心了。
這種聲音隨意萬原王國大亂、更大了。
隨著這種聲音越來越大,宮延和宮遷之間的裂痕也越來越大。
就在十天前,宮延隨便找一個理由,剝奪了宮遷北原盟盟主之位、宮家軍主將之位。
就連宮章的宮家軍副將之位、宮益的宮家軍萬夫長之位都被剝奪了。
宮遷爺孫仨可以說被一擼到底。
心中高興的宮遷,就連眉宇之間的愁容都消散了很多。
“吳將軍才是年少有為,不僅年紀輕輕就成為了吳家唯一繼承人,還統領著吳家十萬大軍,這樣的成就,我是自愧不如。”
“宮將軍謙虛了,以宮將軍的本事,要是有適合的平台,早就一飛衝天了。”
以宮遷的本事,宮家的確有點小了。
在萬原王國沒有大亂之前,宮家也就隻有五萬大軍。
這五萬大軍,還都是宮遷訓練出來的。
以前宮家軍雖然比北原郡其它世家的軍隊強大,可跟現在的宮家軍相比,還是差的太遠了。
而萬原王國其他九大將軍,哪一個不是統帥幾十萬精銳大軍。
隻有一個好的平台,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將軍。
以宮家的平台,竟然培養出一個將軍,可見宮遷的天賦有多強。
要是給宮遷一個更大的平台,宮遷的本事一定比現在還大。
可惜隨意萬原王國大亂,宮家才把宮家軍擴大到二十萬,就把宮遷趕了出去。
而聽到吳凡話的宮遷,露出了向往之色,隻是很快就掩蓋住了,並連連說道。
“吳將軍說笑了,宮家的平台容下老夫綽綽有餘了,老夫哪還需要更大的平台。”
看著宮遷變化,吳凡搖搖頭沒有說話。
看到吳凡沒有繼續說下去,宮遷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就這樣兩個人沉默了下來。
隻是走著走著,吳凡發現了不對,因為這都穿過了北城區了,還沒有停下來,還在繼續往東走,這是去東城區的路。
北原城和望北城一樣,北城區是貴族區,東城區是商業區和平民區,西城區和南城區是農業區。
其實準確的說,是望北城模仿北原城。
北原城模仿中原城。
以宮遷在宮家的地位,應該住在宮府的。
以宮家的實力,宮府應該在北城區。
就算宮遷不住在宮府,宮家也應該給宮遷在北城區置辦府邸。
好像看出了吳凡的疑惑,宮遷開口道。
“吳將軍,前段時間住在宮府住煩了,我就在東城區置辦了一個別院,現在我一家都住在東城別院。”
宮遷對於宮延剝奪了自己的宮家軍主將之位,雖然心中有怨言,可也沒有發泄出來,隻是憋也心裏。
隻是對於宮延剝奪了宮章的副主將之位、宮益的萬夫長之位,宮遷忍不了,就和宮延大吵一架,然後搬出了宮府。
隻是宮遷子孫三代一心撲在宮家軍上,並沒有什麽額外收入,別說在北城區買一個體麵的府邸了,就連在東城區買一個體麵的府邸都做不到。
就在宮遷一家陷入尷尬的時候,北原城的大商人沈賢,解了吳遷一家的尷尬,送給了宮遷一家一套府邸。
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沈賢之所以冒著得罪宮家的危險,把自己的府邸讓出來,贈送給宮遷,是要報恩。
沈賢不是北原郡之人,而是南原郡南原城人士,隻是因為得罪了南原城一個大世家,不得不逃亡到北原郡。
沈賢逃到北原郡的時候,正好遇到了草原騎兵搶驚,被草原騎兵圍住。
就在這萬分危急時刻,宮遷帶著宮家軍救了沈賢一家。
到了北原城之後,宮遷對沈賢也多有幫助,讓北原郡世家不敢謀奪沈家的財富。
就連沈賢之後組建了沈家商隊,都雇傭宮家軍護衛。
宮遷對沈家來說,就是天大的恩情。
沈賢也是重感情之人,這才在宮遷落難的時候,寧願得罪宮家,也要把府邸讓給了宮遷。
其實在北原城受過宮遷恩惠的人不少,隻是在宮遷落難的時候,隻有沈賢站了出來。
宮遷在世家中絕對另類,因為宮遷不認同世家先家後國的說法。
對於北原郡世家放任草原騎兵肆虐北原郡,宮遷更是反對。
隻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宮遷改變了不了宮家,也改變不了北原郡的世家。
宮遷隻能在草原肆虐的時候,帶著自己的親衛隊救人,能救多少、是多少。
在萬原王國成為將軍之後,就會有自己的親衛隊。
將軍的親衛隊並不屬於軍隊,而是將軍自己掏錢養著,屬於將軍的私兵。
所以宮遷才能帶著自己的親衛隊救人。
聽到宮遷的理由,吳凡下意識感覺到不對,不過吳凡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
接著整隻隊伍又陷入到沉默中,隻有馬蹄踩著石板的嗒嗒聲。
一段時間之後,吳凡在一個不大的府邸前停了下來。
看到府邸前牌匾上寫的宮府兩字,uu看書wwuuknshu吳凡就知道是新換的。
對於心中的猜測,又確定了一分。
在把吳凡一行人安排好之後,讓吳凡好好休息,宮遷就告辭離開了。
把宮遷送出宅院後,吳凡就帶著白如鏡、曾衛邦來到了客廳。
吳凡坐在主位上後,就閉目沉思了起來。
一段時間後,吳凡突然突然睜開了眼睛,從懷裏拿出一個令牌扔給曾衛邦道。
“衛邦,你拿著令牌去如仙酒樓,把這個令牌給掌櫃看,然後問他這段時間宮家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將軍。”
拿著令牌對吳凡抱拳一禮,曾衛邦就轉身朝外走去。
看著曾衛邦離開的背影,吳凡又從懷裏拿出一個令牌扔給白如鏡道。
“如鏡,你拿著令牌去駿馬打鐵鋪,把這個令牌給老板看,然後問他宮家最近發生了什麽大事。”
“是、將軍。”
拿著令牌對吳凡抱拳一禮後,白如鏡就轉身朝外走去。
看著白如鏡身影消失後,吳凡才又閉目沉思了起來。
吳家暗影衛雖然是一個情報組織,內部卻分成兩部、暗部和影部。
暗部和影部並沒有主要分工,就是兩個平行的情報機構。
不過也暗影衛總部協調下,暗部和影部一般不會重合,以免浪費資源。
不過大縣、郡城,兩部都是同時發展的。
北原城作為郡城,自然有暗部和影部的據點。
如仙酒樓、駿馬打鐵鋪,就是暗部、影部在北原城的據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