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簌簌,帶著深秋的涼意。涼州城門口守夜的門衛打了個哈氣,衝著同伴道:“還有酒嗎?入秋後可真有些涼。”
同伴將腰間的酒壺摘下來遞給他,隨口道:“少喝些,免得待會醉了誤事。”
“能誤什麽事?”先頭的衛兵接過酒壺,擰開蓋子直著脖子便灌了一口,“你還當真大夏人會打過來不成?我們是後方!豐州五萬大軍在前麵頂著,難道都是吃幹飯的不成?”
同伴歎息著搖了搖頭,沒再應他的話,董家鎮滅城之災也就剛過去不到三個月,涼州上下不少人還是心中忐忑的。
兩人正無聊的打發時間,突然看見不遠處的夜色中出現一隊騎兵,如同一團黑雲似得直奔涼州城而來。
“大……大……大夏……”先頭那個守衛驚慌失措的摔了酒壺,他的同伴卻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
“大夏個頭啊!沒瞧見他們披風的雲紋嗎?那是豐州鐵騎!”
豐州鐵騎是豐州五萬駐軍中的精銳部隊,直屬於總兵管轄。他們人數不多,戰鬥力卻相當的強悍,也是唯一能與大夏軍抗衡的部隊。
騎兵小隊共有五人,他們飛也似的行至涼州城下,並未下馬,戰馬被韁繩勒得暴躁的跺了個圈方才停了下來。打頭的人倨傲的掏出一枚腰佩揮了揮,示意門衛開門。
豐州的駐軍對涼州城的守軍總有種天然的優越感,也許這便是一線與後防的差距。涼州守衛倒也並不見怪,他們習慣了在豐州上官麵前低頭哈腰,腰牌他們都認得,豐州鐵騎更是擁有出入無礙的權利。
大門吱呀呀的被打開了,騎兵小隊趕馬前行,直奔涼州府衙。
宋知府是大半夜被人從床上喊起身的,柳師爺隔著門板一個勁的催促,他心情煩躁的整頓好衣冠,走出門剛準備劈頭蓋臉的罵人,卻聽柳師爺道:“老爺,豐州來人了,說是要提審韓燁,我們該如何是好?”
宋知府一呆,脫口而出的反問道:“依師爺之見,該如何呢?”
柳師爺氣苦,人又不是他要放的,這會子到來問他了。當然這話他可不敢說,隻低聲道:“按照老爺的安排,我囑咐獄卒放了韓燁之後,便尋了具屍首,充作他的模樣,卻也不知道能不能瞞過去。”
“怎麽瞞不過去?他們豐州月月派人來下黑手,姓韓的早該被弄死了,反正臉也花了,誰又能分辨的出?隻要我們上下一口咬死韓燁暴斃,他們又有什麽憑據說事?”宋知府淡定的道。
“可是……”柳師爺抹著額頭的冷汗道,“這回可不同,來的是豐州鐵騎!”
一聽是豐州鐵騎,宋知府臉色也變了變,他沒再說話,抄起手腳步飛快的走了出去。
卻說鐵騎小隊按常例直接去了牢房,要求提審人犯韓燁。牢頭領班老徐苦著臉道:“官爺,姓韓的人犯真的已經病死了,小的們也是按照官爺的吩咐,每回上刑之後從未派人給他醫治,因此幾回下來,他身子便熬不住了,前兒晚上剛剛咽得氣!”
鐵騎小隊的副隊長王寶業怒道:“胡說!姓韓的是行伍出身,一人當十的主!他怎麽可能受點刑就熬不過去?說!你們把人藏哪裏去了?”
老徐捶胸頓足的道:“官爺啊,您這是要逼死小的們了,我們哪裏敢私藏人犯?姓韓的真個是死了啊!屍首就埋在城郊亂墳崗,若官爺們不嫌麻煩,小的情願帶路去挖墳驗屍!”
誰都知道,所謂的挖墳驗屍其實就是走形式。牢房裏找人頂替嫌犯的多了去了,獄卒仵作擺弄過的屍體又怎會讓人瞧出端倪來?
王寶業還準備在逼問,卻被隊長潘少榮拉住,隻聽潘隊長道:“又何必和他個獄卒置氣?人總有生老病死的,挨不過也是正常。姓韓的與涼州上下又並無舊故,他們有什麽理由私藏人犯?”
王寶業聞言白了他一眼,道:“得了吧!潘隊長!涼州上下是與韓燁並舊故,恐怕有舊故的正是潘隊長你吧?若不是總兵大人生怕你徇私枉法,也至於沒回都讓我陪著走一趟了。
潘少榮聞言正色道:“過去的情分都是過去的事,總兵大人上任後我潘某人自問兢兢業業,聽命行事,從未忤逆過大人,私通人犯的話又是從何說起?你若再信口開河,汙蔑潘某,待得回了豐州,潘某定要在總兵大人麵前和你分說個清楚!”
王寶業見他較真起來,便也不說話了。老徐發覺鐵騎衛中似乎各有隱情,心中不覺鬆了口氣。若此事糊弄不過去,宋知府倒了黴,他們一幹人等怕是也沒有好果子吃。可隻要來人不是一條心,死磕不放,就有通融的餘地。
他恬著臉笑道:“我們老爺待會便能趕到,各位官爺連夜奔波,定是累了。我想讓人給準備酒食,吃些東西緩緩才是。”
酒菜很快便被端了上來,雖然比較簡陋,但隊長潘少榮卻並不嫌棄,拉著幾位下屬便坐下來與獄卒老徐的人推杯換盞。王寶業仍舊鍥而不舍,去到關押韓燁的牢房裏仔細查看了一番,卻也沒瞧出什麽來。
當宋知府和柳師爺趕到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潘少容與宋知府客套了兩句,便領著小分隊的幾個人隨著他去府衙安頓,準備第二日早上便啟程返回豐州。
宋知府吩咐柳師爺伺候好眾人,放心的回屋睡覺,在他看來,隻要來客不較真,釋放人犯的事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潘隊長一瞧便是個好說話的,趕明兒他們走的時候可得多備些孝敬銀子才是。
卻說柳師爺給鐵騎衛老爺們張羅了洗漱熱水,剛準備離開,卻被王寶業攔住,問道:“不知府衙的茅廁在何處?師爺可否帶個路?”
柳師爺笑著應道:“官爺客氣了,請隨鄙人來。”
兩人出了屋,穿過回廊,走到茅廁門口,柳師爺諂媚的道:“官爺可需要手紙?”
王寶業突然變了臉,厲聲喝道:“柳鴻寶,你可知罪?!”
同伴將腰間的酒壺摘下來遞給他,隨口道:“少喝些,免得待會醉了誤事。”
“能誤什麽事?”先頭的衛兵接過酒壺,擰開蓋子直著脖子便灌了一口,“你還當真大夏人會打過來不成?我們是後方!豐州五萬大軍在前麵頂著,難道都是吃幹飯的不成?”
同伴歎息著搖了搖頭,沒再應他的話,董家鎮滅城之災也就剛過去不到三個月,涼州上下不少人還是心中忐忑的。
兩人正無聊的打發時間,突然看見不遠處的夜色中出現一隊騎兵,如同一團黑雲似得直奔涼州城而來。
“大……大……大夏……”先頭那個守衛驚慌失措的摔了酒壺,他的同伴卻一把捂住了他的嘴巴。
“大夏個頭啊!沒瞧見他們披風的雲紋嗎?那是豐州鐵騎!”
豐州鐵騎是豐州五萬駐軍中的精銳部隊,直屬於總兵管轄。他們人數不多,戰鬥力卻相當的強悍,也是唯一能與大夏軍抗衡的部隊。
騎兵小隊共有五人,他們飛也似的行至涼州城下,並未下馬,戰馬被韁繩勒得暴躁的跺了個圈方才停了下來。打頭的人倨傲的掏出一枚腰佩揮了揮,示意門衛開門。
豐州的駐軍對涼州城的守軍總有種天然的優越感,也許這便是一線與後防的差距。涼州守衛倒也並不見怪,他們習慣了在豐州上官麵前低頭哈腰,腰牌他們都認得,豐州鐵騎更是擁有出入無礙的權利。
大門吱呀呀的被打開了,騎兵小隊趕馬前行,直奔涼州府衙。
宋知府是大半夜被人從床上喊起身的,柳師爺隔著門板一個勁的催促,他心情煩躁的整頓好衣冠,走出門剛準備劈頭蓋臉的罵人,卻聽柳師爺道:“老爺,豐州來人了,說是要提審韓燁,我們該如何是好?”
宋知府一呆,脫口而出的反問道:“依師爺之見,該如何呢?”
柳師爺氣苦,人又不是他要放的,這會子到來問他了。當然這話他可不敢說,隻低聲道:“按照老爺的安排,我囑咐獄卒放了韓燁之後,便尋了具屍首,充作他的模樣,卻也不知道能不能瞞過去。”
“怎麽瞞不過去?他們豐州月月派人來下黑手,姓韓的早該被弄死了,反正臉也花了,誰又能分辨的出?隻要我們上下一口咬死韓燁暴斃,他們又有什麽憑據說事?”宋知府淡定的道。
“可是……”柳師爺抹著額頭的冷汗道,“這回可不同,來的是豐州鐵騎!”
一聽是豐州鐵騎,宋知府臉色也變了變,他沒再說話,抄起手腳步飛快的走了出去。
卻說鐵騎小隊按常例直接去了牢房,要求提審人犯韓燁。牢頭領班老徐苦著臉道:“官爺,姓韓的人犯真的已經病死了,小的們也是按照官爺的吩咐,每回上刑之後從未派人給他醫治,因此幾回下來,他身子便熬不住了,前兒晚上剛剛咽得氣!”
鐵騎小隊的副隊長王寶業怒道:“胡說!姓韓的是行伍出身,一人當十的主!他怎麽可能受點刑就熬不過去?說!你們把人藏哪裏去了?”
老徐捶胸頓足的道:“官爺啊,您這是要逼死小的們了,我們哪裏敢私藏人犯?姓韓的真個是死了啊!屍首就埋在城郊亂墳崗,若官爺們不嫌麻煩,小的情願帶路去挖墳驗屍!”
誰都知道,所謂的挖墳驗屍其實就是走形式。牢房裏找人頂替嫌犯的多了去了,獄卒仵作擺弄過的屍體又怎會讓人瞧出端倪來?
王寶業還準備在逼問,卻被隊長潘少榮拉住,隻聽潘隊長道:“又何必和他個獄卒置氣?人總有生老病死的,挨不過也是正常。姓韓的與涼州上下又並無舊故,他們有什麽理由私藏人犯?”
王寶業聞言白了他一眼,道:“得了吧!潘隊長!涼州上下是與韓燁並舊故,恐怕有舊故的正是潘隊長你吧?若不是總兵大人生怕你徇私枉法,也至於沒回都讓我陪著走一趟了。
潘少榮聞言正色道:“過去的情分都是過去的事,總兵大人上任後我潘某人自問兢兢業業,聽命行事,從未忤逆過大人,私通人犯的話又是從何說起?你若再信口開河,汙蔑潘某,待得回了豐州,潘某定要在總兵大人麵前和你分說個清楚!”
王寶業見他較真起來,便也不說話了。老徐發覺鐵騎衛中似乎各有隱情,心中不覺鬆了口氣。若此事糊弄不過去,宋知府倒了黴,他們一幹人等怕是也沒有好果子吃。可隻要來人不是一條心,死磕不放,就有通融的餘地。
他恬著臉笑道:“我們老爺待會便能趕到,各位官爺連夜奔波,定是累了。我想讓人給準備酒食,吃些東西緩緩才是。”
酒菜很快便被端了上來,雖然比較簡陋,但隊長潘少榮卻並不嫌棄,拉著幾位下屬便坐下來與獄卒老徐的人推杯換盞。王寶業仍舊鍥而不舍,去到關押韓燁的牢房裏仔細查看了一番,卻也沒瞧出什麽來。
當宋知府和柳師爺趕到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潘少容與宋知府客套了兩句,便領著小分隊的幾個人隨著他去府衙安頓,準備第二日早上便啟程返回豐州。
宋知府吩咐柳師爺伺候好眾人,放心的回屋睡覺,在他看來,隻要來客不較真,釋放人犯的事便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潘隊長一瞧便是個好說話的,趕明兒他們走的時候可得多備些孝敬銀子才是。
卻說柳師爺給鐵騎衛老爺們張羅了洗漱熱水,剛準備離開,卻被王寶業攔住,問道:“不知府衙的茅廁在何處?師爺可否帶個路?”
柳師爺笑著應道:“官爺客氣了,請隨鄙人來。”
兩人出了屋,穿過回廊,走到茅廁門口,柳師爺諂媚的道:“官爺可需要手紙?”
王寶業突然變了臉,厲聲喝道:“柳鴻寶,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