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堅決不走?”宋知府沒聽清楚前麵半句話,隻聽到堅決不走四個字,急的肝火都冒上來了!眼看天就快亮了,可不能再拖,得趕早將這位小姑奶奶給送出去先啊!~
“我沒說不走,隻要您同意再放一個人。”楊子熙慢條斯理的道。
“放放放!要放誰放誰!趕緊的!”宋知府煩躁的揮揮手,便準備簽字放人,卻被柳師爺猛的拽住了手。
柳師爺湊到宋知府耳邊,低聲道:“老爺,萬萬不可啊!那韓燁可不是一般人!楊子熙可以放,韓燁卻斷不能放!!”
宋知府一愣,說實話,他壓根記不得韓燁是誰。印象中自己好像沒有審理過什麽韓燁的案子,這韓燁又怎麽會在牢房裏呆著呢?
“老爺您難道忘了?那韓燁是姓韓的!”柳師爺鬼鬼祟祟的道。
“姓韓?姓韓又怎麽了?”宋知府沒反應過來。
柳師爺一拍大腿,急道:“老爺,韓氏和齊氏的關係,老爺您又不是不知道,怎麽這會子卻忘了呢?豐州齊總兵將人押解到我們涼州大牢關押,若我們當下把姓韓的給放了,齊總兵發起火來……”他說到此處,便不再往下說了。
豐州是距離大夏最近的關防重地,相比起來,涼州不過是豐州的後方城市,主要是替豐州駐軍供給糧草才修築的。豐州總兵齊耀輝是本朝開國九王烈王齊氏的子孫,他年紀輕輕便身居二品,轄下執掌邊地五萬大軍,可謂位高權重。
而韓氏……就比較特殊了。同樣是開國功臣之後,同是開國九王,韓氏後代也多數從軍,為國效力,韓氏九子皆戰死沙場,第三代隻餘下兩子一女。這其中固然是與大夏戰事頻頻的緣故,但也存在自己人的打壓擠兌的因素。雖同是武將,韓氏和齊氏不和那是本朝公開的秘密,其中是什麽原因卻沒人知道。
韓燁正是韓氏第二子,他的哥哥韓衝原來便是豐州總兵,韓燁也在豐州軍中供職,卻不知為何,一年前從京都傳來皇帝詔書,罷免了他哥哥韓衝的官職,宣其回京聽參,而接替他總兵職的便是齊耀輝。
韓衝歸京之後,韓燁便落入了齊耀輝的手中,沒過多久,齊耀輝便尋了個名目將韓燁下了獄,最後又輾轉被關到了涼州來。
聽柳師爺這麽一提醒,宋知府才想起這回事。齊氏對韓氏是恨之入骨,齊耀輝不但將韓燁人弄進了大牢,而且每隔幾個月便派人來拷問折磨一番,卻又不將他弄死,倒好像是準備讓他活著受罪。
宋知府自問不是什麽忠肝義膽的人,但也看不慣齊總兵仗勢欺人的姿態,他原本就不想參合進齊韓兩家的恩怨中,可奈何他官小人微,說不上話,便幹脆眼不見為淨,把這事就給置之腦後了。
當下被柳師爺一提醒……他轉過臉,衝著楊子熙道:“本朝律法,無罪者方可開釋,本官已經宣判了你無罪,就快快去吧,至於其他人,斷不可隨意放行。”
楊子熙翻了個白眼,方才還說要放誰便放誰呢!不過是那師爺說了幾句話,便改口了?
韓燁的身份看來果真很複雜,僅憑知府和師爺的態度來看,韓燁便八成是被冤枉的。楊子熙越發堅定了救人的念頭,這已經不僅僅是治療值的問題。
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昨日知府老爺是判我有罪的,證據便是劉秀成提供的遺書,現在剛過了一夜,老爺您就改口判我無罪了,依據仍舊是那份遺書。可見世事難料,斷案子總有錯漏遺失不是嗎?與我關在一間牢房裏的韓燁,年紀輕輕,文采斐然,不像是作奸犯科的人,他身負重傷卻無人照管,究竟是犯了何罪?又違背了哪一條律法?不如老爺也明察秋毫,重新審理一番再說?”
宋知府聞言一口血差點沒噴出來!他替她翻案,倒成了審案子有差錯了?
“刁民無禮!不必再說了!我們老爺不是沒有原則的人。”柳師爺代為開口道。
楊子熙笑了,她撣了撣衣裳,轉身出了公堂。宋知府大喜,這丫頭終於走了!卻見楊子熙走到衙門門口,猛然掉轉身,麵朝著官府大門便席地而坐。
她大聲道:“既然知府老爺判了我無罪,我便是自由人。我選擇在此為韓燁靜坐示威,直到知府老爺同意重新審理韓燁的案子為止!”
宋知府瞬間麵色如土,這丫頭怎麽就如此不知好歹呢?人家都是哭著喊著出獄歸家,她倒好!竟然還賴著不走了?
微微泛出魚肚白的天空,掩映著楊子熙小小的身體,宋知府急的都要哭了!回想起昨夜眼前出現的黃泉地獄,他從骨子裏往外冒涼氣!
該死的!韓氏和齊氏的紛爭關他宋賢智什麽事?
柳師爺見狀忍不住道:“老爺,這小丫頭也太不識相了!幹脆打她一頓板子,給她點顏色瞧瞧!”
“可使不得!”宋知府連忙回道,隨即怕柳師爺瞧出自己的異狀,又補充道:“我宋某可是那等欺負小娃娃的人?”
柳師爺不吭聲了,心道莫非這楊子熙有什麽厲害的背景?
卻說宋知府猶豫了半天,眼看著天便要亮了,最終還是咬咬牙道:“好!依你,最遲明日,我一定重新審理韓燁的案子,你且先回家去,莫再生事了!”
楊子熙見他應了,便見好就收,不再糾纏,她起身衝宋知府拜了拜道:“青天大老爺宋知府明察秋毫、公正嚴明,小女先在此謝過。”
“我沒說不走,隻要您同意再放一個人。”楊子熙慢條斯理的道。
“放放放!要放誰放誰!趕緊的!”宋知府煩躁的揮揮手,便準備簽字放人,卻被柳師爺猛的拽住了手。
柳師爺湊到宋知府耳邊,低聲道:“老爺,萬萬不可啊!那韓燁可不是一般人!楊子熙可以放,韓燁卻斷不能放!!”
宋知府一愣,說實話,他壓根記不得韓燁是誰。印象中自己好像沒有審理過什麽韓燁的案子,這韓燁又怎麽會在牢房裏呆著呢?
“老爺您難道忘了?那韓燁是姓韓的!”柳師爺鬼鬼祟祟的道。
“姓韓?姓韓又怎麽了?”宋知府沒反應過來。
柳師爺一拍大腿,急道:“老爺,韓氏和齊氏的關係,老爺您又不是不知道,怎麽這會子卻忘了呢?豐州齊總兵將人押解到我們涼州大牢關押,若我們當下把姓韓的給放了,齊總兵發起火來……”他說到此處,便不再往下說了。
豐州是距離大夏最近的關防重地,相比起來,涼州不過是豐州的後方城市,主要是替豐州駐軍供給糧草才修築的。豐州總兵齊耀輝是本朝開國九王烈王齊氏的子孫,他年紀輕輕便身居二品,轄下執掌邊地五萬大軍,可謂位高權重。
而韓氏……就比較特殊了。同樣是開國功臣之後,同是開國九王,韓氏後代也多數從軍,為國效力,韓氏九子皆戰死沙場,第三代隻餘下兩子一女。這其中固然是與大夏戰事頻頻的緣故,但也存在自己人的打壓擠兌的因素。雖同是武將,韓氏和齊氏不和那是本朝公開的秘密,其中是什麽原因卻沒人知道。
韓燁正是韓氏第二子,他的哥哥韓衝原來便是豐州總兵,韓燁也在豐州軍中供職,卻不知為何,一年前從京都傳來皇帝詔書,罷免了他哥哥韓衝的官職,宣其回京聽參,而接替他總兵職的便是齊耀輝。
韓衝歸京之後,韓燁便落入了齊耀輝的手中,沒過多久,齊耀輝便尋了個名目將韓燁下了獄,最後又輾轉被關到了涼州來。
聽柳師爺這麽一提醒,宋知府才想起這回事。齊氏對韓氏是恨之入骨,齊耀輝不但將韓燁人弄進了大牢,而且每隔幾個月便派人來拷問折磨一番,卻又不將他弄死,倒好像是準備讓他活著受罪。
宋知府自問不是什麽忠肝義膽的人,但也看不慣齊總兵仗勢欺人的姿態,他原本就不想參合進齊韓兩家的恩怨中,可奈何他官小人微,說不上話,便幹脆眼不見為淨,把這事就給置之腦後了。
當下被柳師爺一提醒……他轉過臉,衝著楊子熙道:“本朝律法,無罪者方可開釋,本官已經宣判了你無罪,就快快去吧,至於其他人,斷不可隨意放行。”
楊子熙翻了個白眼,方才還說要放誰便放誰呢!不過是那師爺說了幾句話,便改口了?
韓燁的身份看來果真很複雜,僅憑知府和師爺的態度來看,韓燁便八成是被冤枉的。楊子熙越發堅定了救人的念頭,這已經不僅僅是治療值的問題。
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昨日知府老爺是判我有罪的,證據便是劉秀成提供的遺書,現在剛過了一夜,老爺您就改口判我無罪了,依據仍舊是那份遺書。可見世事難料,斷案子總有錯漏遺失不是嗎?與我關在一間牢房裏的韓燁,年紀輕輕,文采斐然,不像是作奸犯科的人,他身負重傷卻無人照管,究竟是犯了何罪?又違背了哪一條律法?不如老爺也明察秋毫,重新審理一番再說?”
宋知府聞言一口血差點沒噴出來!他替她翻案,倒成了審案子有差錯了?
“刁民無禮!不必再說了!我們老爺不是沒有原則的人。”柳師爺代為開口道。
楊子熙笑了,她撣了撣衣裳,轉身出了公堂。宋知府大喜,這丫頭終於走了!卻見楊子熙走到衙門門口,猛然掉轉身,麵朝著官府大門便席地而坐。
她大聲道:“既然知府老爺判了我無罪,我便是自由人。我選擇在此為韓燁靜坐示威,直到知府老爺同意重新審理韓燁的案子為止!”
宋知府瞬間麵色如土,這丫頭怎麽就如此不知好歹呢?人家都是哭著喊著出獄歸家,她倒好!竟然還賴著不走了?
微微泛出魚肚白的天空,掩映著楊子熙小小的身體,宋知府急的都要哭了!回想起昨夜眼前出現的黃泉地獄,他從骨子裏往外冒涼氣!
該死的!韓氏和齊氏的紛爭關他宋賢智什麽事?
柳師爺見狀忍不住道:“老爺,這小丫頭也太不識相了!幹脆打她一頓板子,給她點顏色瞧瞧!”
“可使不得!”宋知府連忙回道,隨即怕柳師爺瞧出自己的異狀,又補充道:“我宋某可是那等欺負小娃娃的人?”
柳師爺不吭聲了,心道莫非這楊子熙有什麽厲害的背景?
卻說宋知府猶豫了半天,眼看著天便要亮了,最終還是咬咬牙道:“好!依你,最遲明日,我一定重新審理韓燁的案子,你且先回家去,莫再生事了!”
楊子熙見他應了,便見好就收,不再糾纏,她起身衝宋知府拜了拜道:“青天大老爺宋知府明察秋毫、公正嚴明,小女先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