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王乾一看明白了朱振的狠辣,這些林州府衙的署官也都不是白給的。說起來朱振的這一手其實也並不是多麽高明,更達不到無跡可循的境界,其關鍵處,在於一個“
快”,在於一個“狠”!
而追根究底,朱振為何要對張家下這樣的狠手?
還不就是因為張家先是策動趙家人反叛、鼓動各大家族派出死士戰兵想要將朱振斬殺在霍山,接著又聯合淮安士族抵製朱振,為朱振掌控淮安設置了層層障礙。
別人對於絆腳石的處置方法是一腳踢開,而朱振的方法簡單粗暴,老子直接掄錘子砸碎你……林州是淮安重鎮,能夠在府衙之中擔任署官,任意一個都跟淮安士族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甚至許多本就是世家出身的子弟,哪個沒有明裏暗裏跟朱振有過衝突、給朱振
添堵過?
看看眼前張家的慘狀……一個個都是滿頭大汗,驚懼不已。此刻根本沒有心思在這裏看水師兵卒如何殺人、如何滅門。隻想趕緊回到家中,將此間發生的一切都跟家裏好生匯報,提醒家中再也不
能跟朱振對著幹。
這人瘋起來,實在是太嚇人了!
王乾一更是心生退意,眼前這就是一個巨坑啊,誰也麽願意沾邊?
他拱拱手,一臉唏噓說道:“說起來,本官亦有失察之責,畢竟張家這等凶頑就在本官的治下。所以,此事本官就不參與了,一切皆由朱平章處置即可,本官這就告辭……”
想走?
沒門兒!虎二趕緊上前一步,拉住了王乾一的袖子,冷著臉說道:“知府留步!末將奉命來此之前,伯爺早有交待,此地乃是知府治下,如此天大的功勞,豈能由水師獨占?是以,
還請知府與吾家伯爺一起署名上書,向國公請功!”
王乾一差點罵娘!
你特麽這會兒想起來這是本官治下了?
你們縱馬入城,殺得張家老宅男丁俱亡的時候,怎麽沒想著問問我這個林州知府?
屁的功勞!當我傻呀?
誰特麽愛要誰要!
跟你一起署名上書,豈不是說這張氏的滅門有我的一份?一個百世累積的世家豪族旦夕之間斬草除根、灰飛煙滅,你讓滿大宋的那些世家門閥們怎麽想?甭管張家的罪名是什麽,今日的張家可以被如此肆意的誅滅,那麽明天是
不是就輪到其他家?
朱元璋打天下,靠得是無數世家和世族的支持。他早就不是那個代表老百姓和窮人的小嘍囉了。
別看現如今的應天蒸蒸日上、兵備昌盛,其實都是依靠著大大小小的世家門閥在支撐。
朝堂之上,他們掌握著絕對大的權利,即便是身為大權在握的國公,有時候也得在逼迫之下低頭!
世家和士族盤根錯節,說是相互倚重、相互勾結亦不為過,今天你朱振滅了張家,明天就得遭到全天下的世家的抵製攻殲!
兔死狐悲,屆時所掀起的風浪,絕對能將任何人湮滅!王乾一強硬的拒絕:“多謝朱平章提攜,隻是本官剛剛赴任,兩眼一抹黑,連半點功勞也無,怎敢厚顏貪功?請將軍回複伯爺,就說本官感謝他的好意,卻也無顏愧領了!
”
說罷,轉身就走。
可虎二卻拽著他的袖子不撒手……
王乾一無奈道:“將軍還有何事?”
眼前這殺神一身血漬,剛剛也不知殺了多少人,王乾一這個文弱書生看著虎二既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居然不敢在語氣當中帶上一點點的不悅或者惱怒。
他是真的害怕……虎二嘿嘿一笑,看了眾署官一眼,無人敢與他對視,皆將頭不自然的扭開,瞅著別處。虎二將王乾一拉開兩步,俯身在他耳邊低聲說道:“伯爺說了,若是王知府高風亮節,不欲分沾功勞,他定然心生向往。不過伯爺乃是義氣仁厚之人,怎能獨占這天大的功勞?王知府越是推辭,他就越是仰慕,越是要抬舉王知府一番,讓您的資曆愈加豐厚。要知道,知府之上,可是還有三公九卿,還有三省長官,還有平章……他便會向國公諫言,說此次剿滅張家的行動,是獲得了王知府的首肯和幫助,是王知府將一眾署
官瞞著,不至於使得消息走漏,這才能夠將張家賊子一網打盡……”
王乾一聽得那叫一個心驚肉跳!
無恥,簡直太無恥了!
這個朱振大抵也是清楚剿滅張家之後將要麵對的困難局麵,簡直就是天下共討之!是以,就想要拉上我這麽一個墊背的,替他分擔一點火力吧?
說起來,一個上州知府,勉勉強強也夠資格背黑鍋了……
可是,憑什麽!
老子當上這麽一個林州知府的官職容易麽?
王乾一當即又驚又怒,憤然道:“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他朱振這也太無賴了吧?此時與本官根本就沒有半點關係,為何要將本官拖下水?”
虎二幹咳一聲:“這個……怎麽能這麽說呢?這個功勞簡直就是立國之後的第一大功,多少人想要沾邊沾點福氣都沾不上呢,怎麽能說是拖您下水呢?”
他也覺得自家伯爺這事兒辦的不太地道,明顯是欺負老實人啊,誰叫這個王乾一沒背景沒靠山呢……至於朱振此舉的用意,他是猜不出的,也懶得猜。
伯爺叫幹啥,咱就幹啥唄,問那麽多作甚……
王乾一臉色陣青陣白,遲疑了一下,問道:“沒有回旋的餘地?”
虎二搖頭:“伯爺說一不二,絕對沒有!”
王乾一咬牙切齒,憤然道:“隨你們的便,愛咋咋地吧!”
一甩袍袖,憤怒的轉身離去。
真是天可憐見,怎麽就遇到這麽一個畜生?
想想自己將要被江南世家門閥一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王乾一就覺得前途一片灰暗。萬分後悔花了大錢、搭了天大的人情謀求了這麽一個燙手的官職……
這倒黴催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
這場大雨下了三天,才漸漸歇止。
隻是雨勢雖歇,卻並未完全轉晴,天空依舊如鉛墜一般陰沉,雨滴淅淅瀝瀝,猶未斷絕。
張家的慘案飛快的傳遍淮安,漸漸向淮安一帶傳遞。隻是與想象中的嘩然震驚不同,淮安各家士族出乎預料的盡皆保持沉默,隻是不知因忌憚於朱振的強勢,亦或是因為張家牽扯到大宋皇室的陰謀翻亂之中,唯恐惹禍上身…
…
整個淮安,宛如被恐怖的氣壓籠罩。
便是往常行走各地最是喜好傳遞消息的商賈,這次都噤若寒蟬,老老實實的做買賣,老老實實的交割貨物收取銀錢,將自己的嘴巴貼上了封條,半個字都不敢多說。
禍從口出的道理,誰都懂。往常商賈們喜歡在做完買賣之後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各地貨物的價格商情,順帶著談論一番各處的風土人情坊間趣事,來了興致,便是朝廷大事也會針砭一下。江南的風氣
開放,可不僅僅是指男女之事的約束寬鬆,便是政治氛圍也極是自由。
較之“文字獄”“因言獲罪”的某朝,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當然朱振不會同意這種說法,言論自由也要有個限度,那就是必須在“政治正確”的前提下。社會輿論需要引導和管製,否則若是任意妄為,百分之一百會被別有用心的挑
撥利用,屆時政局動蕩、社會矛盾加劇,倒黴的還是那些叫囂著“言論自由”的老百姓……
但是現在的形勢,誰敢多說一句?
就算不提張家,可誰能保證自己說出去的話就不會被引申揣測,然後上綱上線?
朝廷或許不會管你怎麽說,但是沒看到那些世家豪族各個都憋著一股勁兒,就等著一個宣泄口的出現,好搞出一番大事情來?
這時候誰撞上刀口,那純粹就是自己找死……
楊勳看著朱振坐在椅子上愣愣出神,忍不住,問道:“這次對張家大動幹戈,實在是有些過了,從此之後,伯爺將要麵對的局麵,著實太過艱難……”
朱振尚未出聲,一側的朱沐英已經酷酷的說道:“張家,死有餘辜!”
楊勳差點被朱沐英噎死!這位是國公義子,不能發火,連一點點不悅的態度都不能有,隻得無奈苦笑道:“不是張家是否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的問題,而是這件事情做得太糙,用伯爺的話來說……就是簡單粗暴,太沒有技術含量。張家自然是死不足惜,但是因此而令江南所有的世家豪族感受到忌憚,兔死狐悲,定然群起而對伯爺表達不滿,甚至是直接的攻擊!現
在海州一切步入正軌,猶如旭日初升,正展示出美好的未來,若是因此事而對海州的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打擊,豈非因小失大?”說來說去,那就是怕朱元璋抵受不住世家豪族的壓力,將朱振調回應天。
快”,在於一個“狠”!
而追根究底,朱振為何要對張家下這樣的狠手?
還不就是因為張家先是策動趙家人反叛、鼓動各大家族派出死士戰兵想要將朱振斬殺在霍山,接著又聯合淮安士族抵製朱振,為朱振掌控淮安設置了層層障礙。
別人對於絆腳石的處置方法是一腳踢開,而朱振的方法簡單粗暴,老子直接掄錘子砸碎你……林州是淮安重鎮,能夠在府衙之中擔任署官,任意一個都跟淮安士族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甚至許多本就是世家出身的子弟,哪個沒有明裏暗裏跟朱振有過衝突、給朱振
添堵過?
看看眼前張家的慘狀……一個個都是滿頭大汗,驚懼不已。此刻根本沒有心思在這裏看水師兵卒如何殺人、如何滅門。隻想趕緊回到家中,將此間發生的一切都跟家裏好生匯報,提醒家中再也不
能跟朱振對著幹。
這人瘋起來,實在是太嚇人了!
王乾一更是心生退意,眼前這就是一個巨坑啊,誰也麽願意沾邊?
他拱拱手,一臉唏噓說道:“說起來,本官亦有失察之責,畢竟張家這等凶頑就在本官的治下。所以,此事本官就不參與了,一切皆由朱平章處置即可,本官這就告辭……”
想走?
沒門兒!虎二趕緊上前一步,拉住了王乾一的袖子,冷著臉說道:“知府留步!末將奉命來此之前,伯爺早有交待,此地乃是知府治下,如此天大的功勞,豈能由水師獨占?是以,
還請知府與吾家伯爺一起署名上書,向國公請功!”
王乾一差點罵娘!
你特麽這會兒想起來這是本官治下了?
你們縱馬入城,殺得張家老宅男丁俱亡的時候,怎麽沒想著問問我這個林州知府?
屁的功勞!當我傻呀?
誰特麽愛要誰要!
跟你一起署名上書,豈不是說這張氏的滅門有我的一份?一個百世累積的世家豪族旦夕之間斬草除根、灰飛煙滅,你讓滿大宋的那些世家門閥們怎麽想?甭管張家的罪名是什麽,今日的張家可以被如此肆意的誅滅,那麽明天是
不是就輪到其他家?
朱元璋打天下,靠得是無數世家和世族的支持。他早就不是那個代表老百姓和窮人的小嘍囉了。
別看現如今的應天蒸蒸日上、兵備昌盛,其實都是依靠著大大小小的世家門閥在支撐。
朝堂之上,他們掌握著絕對大的權利,即便是身為大權在握的國公,有時候也得在逼迫之下低頭!
世家和士族盤根錯節,說是相互倚重、相互勾結亦不為過,今天你朱振滅了張家,明天就得遭到全天下的世家的抵製攻殲!
兔死狐悲,屆時所掀起的風浪,絕對能將任何人湮滅!王乾一強硬的拒絕:“多謝朱平章提攜,隻是本官剛剛赴任,兩眼一抹黑,連半點功勞也無,怎敢厚顏貪功?請將軍回複伯爺,就說本官感謝他的好意,卻也無顏愧領了!
”
說罷,轉身就走。
可虎二卻拽著他的袖子不撒手……
王乾一無奈道:“將軍還有何事?”
眼前這殺神一身血漬,剛剛也不知殺了多少人,王乾一這個文弱書生看著虎二既有點心驚肉跳的感覺,居然不敢在語氣當中帶上一點點的不悅或者惱怒。
他是真的害怕……虎二嘿嘿一笑,看了眾署官一眼,無人敢與他對視,皆將頭不自然的扭開,瞅著別處。虎二將王乾一拉開兩步,俯身在他耳邊低聲說道:“伯爺說了,若是王知府高風亮節,不欲分沾功勞,他定然心生向往。不過伯爺乃是義氣仁厚之人,怎能獨占這天大的功勞?王知府越是推辭,他就越是仰慕,越是要抬舉王知府一番,讓您的資曆愈加豐厚。要知道,知府之上,可是還有三公九卿,還有三省長官,還有平章……他便會向國公諫言,說此次剿滅張家的行動,是獲得了王知府的首肯和幫助,是王知府將一眾署
官瞞著,不至於使得消息走漏,這才能夠將張家賊子一網打盡……”
王乾一聽得那叫一個心驚肉跳!
無恥,簡直太無恥了!
這個朱振大抵也是清楚剿滅張家之後將要麵對的困難局麵,簡直就是天下共討之!是以,就想要拉上我這麽一個墊背的,替他分擔一點火力吧?
說起來,一個上州知府,勉勉強強也夠資格背黑鍋了……
可是,憑什麽!
老子當上這麽一個林州知府的官職容易麽?
王乾一當即又驚又怒,憤然道:“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他朱振這也太無賴了吧?此時與本官根本就沒有半點關係,為何要將本官拖下水?”
虎二幹咳一聲:“這個……怎麽能這麽說呢?這個功勞簡直就是立國之後的第一大功,多少人想要沾邊沾點福氣都沾不上呢,怎麽能說是拖您下水呢?”
他也覺得自家伯爺這事兒辦的不太地道,明顯是欺負老實人啊,誰叫這個王乾一沒背景沒靠山呢……至於朱振此舉的用意,他是猜不出的,也懶得猜。
伯爺叫幹啥,咱就幹啥唄,問那麽多作甚……
王乾一臉色陣青陣白,遲疑了一下,問道:“沒有回旋的餘地?”
虎二搖頭:“伯爺說一不二,絕對沒有!”
王乾一咬牙切齒,憤然道:“隨你們的便,愛咋咋地吧!”
一甩袍袖,憤怒的轉身離去。
真是天可憐見,怎麽就遇到這麽一個畜生?
想想自己將要被江南世家門閥一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王乾一就覺得前途一片灰暗。萬分後悔花了大錢、搭了天大的人情謀求了這麽一個燙手的官職……
這倒黴催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
這場大雨下了三天,才漸漸歇止。
隻是雨勢雖歇,卻並未完全轉晴,天空依舊如鉛墜一般陰沉,雨滴淅淅瀝瀝,猶未斷絕。
張家的慘案飛快的傳遍淮安,漸漸向淮安一帶傳遞。隻是與想象中的嘩然震驚不同,淮安各家士族出乎預料的盡皆保持沉默,隻是不知因忌憚於朱振的強勢,亦或是因為張家牽扯到大宋皇室的陰謀翻亂之中,唯恐惹禍上身…
…
整個淮安,宛如被恐怖的氣壓籠罩。
便是往常行走各地最是喜好傳遞消息的商賈,這次都噤若寒蟬,老老實實的做買賣,老老實實的交割貨物收取銀錢,將自己的嘴巴貼上了封條,半個字都不敢多說。
禍從口出的道理,誰都懂。往常商賈們喜歡在做完買賣之後聚在一起交流一下各地貨物的價格商情,順帶著談論一番各處的風土人情坊間趣事,來了興致,便是朝廷大事也會針砭一下。江南的風氣
開放,可不僅僅是指男女之事的約束寬鬆,便是政治氛圍也極是自由。
較之“文字獄”“因言獲罪”的某朝,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當然朱振不會同意這種說法,言論自由也要有個限度,那就是必須在“政治正確”的前提下。社會輿論需要引導和管製,否則若是任意妄為,百分之一百會被別有用心的挑
撥利用,屆時政局動蕩、社會矛盾加劇,倒黴的還是那些叫囂著“言論自由”的老百姓……
但是現在的形勢,誰敢多說一句?
就算不提張家,可誰能保證自己說出去的話就不會被引申揣測,然後上綱上線?
朝廷或許不會管你怎麽說,但是沒看到那些世家豪族各個都憋著一股勁兒,就等著一個宣泄口的出現,好搞出一番大事情來?
這時候誰撞上刀口,那純粹就是自己找死……
楊勳看著朱振坐在椅子上愣愣出神,忍不住,問道:“這次對張家大動幹戈,實在是有些過了,從此之後,伯爺將要麵對的局麵,著實太過艱難……”
朱振尚未出聲,一側的朱沐英已經酷酷的說道:“張家,死有餘辜!”
楊勳差點被朱沐英噎死!這位是國公義子,不能發火,連一點點不悅的態度都不能有,隻得無奈苦笑道:“不是張家是否罪有應得、死有餘辜的問題,而是這件事情做得太糙,用伯爺的話來說……就是簡單粗暴,太沒有技術含量。張家自然是死不足惜,但是因此而令江南所有的世家豪族感受到忌憚,兔死狐悲,定然群起而對伯爺表達不滿,甚至是直接的攻擊!現
在海州一切步入正軌,猶如旭日初升,正展示出美好的未來,若是因此事而對海州的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打擊,豈非因小失大?”說來說去,那就是怕朱元璋抵受不住世家豪族的壓力,將朱振調回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