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星野一郎除卻嗷嗷亂叫,拳打腳踢的將手下的嘍囉趕走,趕緊去收拾金銀財寶之外,一點其餘的辦法都沒有。
打肯定是打不過,自己隻能認慫。
至於島嶼上仿佛山堆一樣的糧食肯定是帶不走的,索性心一狠,就讓手下人全都給燒了。
我得不到的,你們也別想得到。
島上的倭寇和亡命徒,一向是當大爺習慣了,從來都是他們駕著船,將別人攆的哭爹喊娘,東逃西竄,何時被人家這般欺負。
聽到星野一郎的號令,頓時亂作一團,心裏慌亂的不成樣子。
俗話說破價值萬貫,更別說他們這辛辛苦苦搶劫來的家。
金銀財寶舍不得,鍋碗瓢盆甚至衣物都舍不得一件,搶來的女人但凡是過了日子的,更是舍不得了。
一行人罵罵咧咧,推推搡搡的,什麽東西都想往船上帶,搞得整個小島的碼頭,就像是逃難的災民一樣,混亂不堪。
星野一郎畢竟是做頭目的,這個時候還是能鎮得住場子的。知曉朱振離自己越來越近,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就手底下人這速度,還沒都上船呢,淮安水師那邊就殺過來了!咬著牙命令身邊的親兵拎著刀子,見到不守規矩的就砍
,見到攜帶的女人就殺!
片刻之間,碼頭上哭爹喊娘宛如人間地獄,鮮血染紅了海水。不過經由星野一郎這麽狠狠殺了一通,剩餘的賊寇也知曉逃命要緊,將島上值錢的物品帶上,都上了戰船,女人則盡數拋棄。不過這幫窮凶極惡之徒最是殘暴,知道此後
這些女人算是逃脫魔掌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盡數砍殺個幹淨!
星野一郎目眥欲裂,狠狠的一拍船頭,咬牙切齒道:“某經營此處十幾年年,卻一朝被朱振傾覆,朱振,此仇不共戴天!”
船上的嘍囉亦是各個神情凶悍憤怒。
此地就是他們的小王國……隻要出去搶,那就要什麽有什麽,簡直就是天堂一樣的存在!
可是一旦這處棲身之地沒了,茫茫大海,何處是他們的家園?海州附近島嶼上百,但是有淡水能夠生活的島嶼卻不多,此時早已被各路海寇占據,哪個能讓給他們?想要在這裏生存下去,接下來就要跟其他的海寇搶奪島嶼,那將是
不死不休的死戰!
這一刻,所有的海寇都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將淮安水師恨之入骨!
星野一郎深深吸了口氣:“傳令下去,所有戰船拔錨啟航,我們去九曲十八彎暫避風頭,看看有無機會可以狠狠的斬殺這幫狗日的,再決定去留不遲!”
部屬聞聽此言,全無異議,當即打起旗號揮動旗幟,七八十條戰船接到命令,紛紛拔錨啟航,調頭向南逃竄。
朱振站在樓船的船頭,有些後悔乘坐這種船出海。
這種樓船就是為內河的水文條件建造的,吃水淺,重心高,虧得淮安附近洋流平穩,今日又是無風無浪,否則隨時都有舟覆人亡的慘劇發生……
想想若是自己出師未捷舟先覆,恐怕將會成為曆史上的一大笑話。遠處的島嶼上騰空而起一條粗粗的煙柱,濃煙滾滾,朱振歎口氣說道:“這幫賊寇將糧食燒了,這個星野一郎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識時務者,知道不敵我們的水師,便果
斷棄島逃走,看著這次的繳獲不會太理想。”
一旁的張旭實在聽不下去,雖然自己是元朝臣子,但是畢竟現在在他手底下做事,他可不希望朱振墮落到不成樣子。
當下恨鐵不成鋼的教訓道:“此言差矣!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能輕易動之?每一兵一卒,都要用在保家衛國之重任!此次出海,水師的目的乃是剿滅海寇,肅清航道,使得萬千海商得意順利通行,行商天下。豈能張嘴閉嘴的繳獲、收益、利潤,
你有這等心境,與那些倭寇有什麽區別?”
道德君子不分國界。尤其是像是張旭這種讀了大半輩子聖賢書的大儒,最是受不得朱振這種市儈的心思,一想到這小子生生將一場為國為民剿匪的戰鬥說成大敗海寇繳獲物資……張旭就覺得一
陣心裏不舒服。
自己這那裏是給陛下招攬賢臣,自己這是給陛下招攬強盜啊。
朱振卻是比他還要悲憤……
仁義道德,誰不喜歡?
可大家卻忘記了人與禽獸講道德,如傻瓜何異?
這擺明了是對牛彈琴啊。
禮儀之邦怎麽了?禮儀之邦就要對一群身懷惡意的人講究道德仁義?
簡直不知所謂!朱振覺得不能慣著這幫腐儒毛病,便正色說道:“《左傳》上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麽今日晚輩也要問夫子一句:東瀛雖大,非吾族也,我們有必要跟他們講禮儀嗎
?”
張旭氣得瞪眼:“老夫在跟你說清剿海寇之事,緣何扯到東瀛身上?”
朱振不理他,自顧自問道:“晚輩再問一句,這些海寇該不該剿滅,東瀛該不該征討?”
“海寇倭寇該剿,以此肅清海疆;東瀛該剿,以此安靖邊患!可王者之師,師出有名,名正則言順,你口口聲聲繳獲敵資,是何道理?”“海寇既然該剿,為何不能以海寇的輜重以養水師?帝國百姓繳納稅賦,辛辛苦苦有多不容易,為何不能以敵養我,以戰養戰?您說我們是王者之師,可我要說的是,我們
更是人民之師。我不僅現在要靠倭寇以戰養戰,將來征伐東瀛,我還要以東瀛養我百萬大軍呢!你要是非要讓我講大道理,我就是看他們不爽。”
張旭氣得胡子直翹:“庶子!”
一甩袖子,進船艙去了……
朱振歎口氣,同樣罵罵咧咧:“老東西,老頑固……”船隊繼續前進,等到駛進港灣,島上唯一一座碼頭就在眼前。三三兩兩破敗的舢板被遺棄,隨著海浪起伏顛簸打著轉兒,島上已是濃煙處處,顯然海寇在逃竄之前放火燒
毀了大部分物資。
等到再近一些,所有水師兵卒都呆住了……
碼頭附近的海水已經被鮮血染紅,其狀之慘,宛如人間地獄。張旭站在船頭,渾身打顫,眼珠子都紅了。一輩子生活優渥與學問打交道的大儒,往來皆是飽學之士禮義之家,這種慘狀隻是在書本上見到過,怎能有親眼目睹來得震撼
?“禽獸,一群禽獸啊!毫無抵抗力的女人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更何況他們已經逃走,又何必要如此殘暴統統趕盡殺絕?簡直喪盡天良,人神共棄,人人得而誅之…
…”
張旭不愧是飽學大儒,道德水準絕對是當世最高的那一撥兒,眼珠子都氣紅了,可嘴裏反反複複就是這麽幾句,連句狠一點的罵人話都不會說……
不過朱振覺得讓老夫子見識見識這般慘狀是有好處的。曆史上的那些所謂卻清流文臣之所以口口聲聲“禮義之邦”“道德寬厚”,大多都是因為他們隻是坐在繁華的城池裏看著眼前的戰報,沒有直觀的意識到那些異族所犯下的滔
天罪行,沒有那種更直觀的震撼和憤怒、悲傷,因此他們就隻是放放嘴炮,從來不認為那些異族和他們有什麽本質的不同。朱振看著島上的慘狀,問張旭:“待會兒若是活捉了海寇,是不是要好生對待,先將他們押回朐縣審問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人會幡然醒悟,畢竟都是人嘛,一時誤入歧途做
下錯事,也不是不可原諒……”
聞聽此言,張旭頓時爆發了。手指都接觸到朱振的鼻子,口水唾沫更是噴了朱振一臉:“你說什麽?都是人?可以原諒?還好生對待?你個小混賬東西是不是腦子有毛病?那些倭寇還是人麽?審問個屁
!他們根本沒人性,對待這種禽獸不如的東西,那就要斬盡殺絕,一個不留!指望他們會幡然醒悟,你還不如指望老夫能提刀上陣殺敵!”朱振抹了一把臉上的口水,點點頭,向左右下令:“登島給我仔仔細細的搜,若有海寇,當即格殺,若有傷者,立即施救!其餘人等隨某追擊海寇,聽好了,不要俘虜,殺
無赦!”
“殺無赦!”“殺無赦!”
打肯定是打不過,自己隻能認慫。
至於島嶼上仿佛山堆一樣的糧食肯定是帶不走的,索性心一狠,就讓手下人全都給燒了。
我得不到的,你們也別想得到。
島上的倭寇和亡命徒,一向是當大爺習慣了,從來都是他們駕著船,將別人攆的哭爹喊娘,東逃西竄,何時被人家這般欺負。
聽到星野一郎的號令,頓時亂作一團,心裏慌亂的不成樣子。
俗話說破價值萬貫,更別說他們這辛辛苦苦搶劫來的家。
金銀財寶舍不得,鍋碗瓢盆甚至衣物都舍不得一件,搶來的女人但凡是過了日子的,更是舍不得了。
一行人罵罵咧咧,推推搡搡的,什麽東西都想往船上帶,搞得整個小島的碼頭,就像是逃難的災民一樣,混亂不堪。
星野一郎畢竟是做頭目的,這個時候還是能鎮得住場子的。知曉朱振離自己越來越近,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就手底下人這速度,還沒都上船呢,淮安水師那邊就殺過來了!咬著牙命令身邊的親兵拎著刀子,見到不守規矩的就砍
,見到攜帶的女人就殺!
片刻之間,碼頭上哭爹喊娘宛如人間地獄,鮮血染紅了海水。不過經由星野一郎這麽狠狠殺了一通,剩餘的賊寇也知曉逃命要緊,將島上值錢的物品帶上,都上了戰船,女人則盡數拋棄。不過這幫窮凶極惡之徒最是殘暴,知道此後
這些女人算是逃脫魔掌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盡數砍殺個幹淨!
星野一郎目眥欲裂,狠狠的一拍船頭,咬牙切齒道:“某經營此處十幾年年,卻一朝被朱振傾覆,朱振,此仇不共戴天!”
船上的嘍囉亦是各個神情凶悍憤怒。
此地就是他們的小王國……隻要出去搶,那就要什麽有什麽,簡直就是天堂一樣的存在!
可是一旦這處棲身之地沒了,茫茫大海,何處是他們的家園?海州附近島嶼上百,但是有淡水能夠生活的島嶼卻不多,此時早已被各路海寇占據,哪個能讓給他們?想要在這裏生存下去,接下來就要跟其他的海寇搶奪島嶼,那將是
不死不休的死戰!
這一刻,所有的海寇都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將淮安水師恨之入骨!
星野一郎深深吸了口氣:“傳令下去,所有戰船拔錨啟航,我們去九曲十八彎暫避風頭,看看有無機會可以狠狠的斬殺這幫狗日的,再決定去留不遲!”
部屬聞聽此言,全無異議,當即打起旗號揮動旗幟,七八十條戰船接到命令,紛紛拔錨啟航,調頭向南逃竄。
朱振站在樓船的船頭,有些後悔乘坐這種船出海。
這種樓船就是為內河的水文條件建造的,吃水淺,重心高,虧得淮安附近洋流平穩,今日又是無風無浪,否則隨時都有舟覆人亡的慘劇發生……
想想若是自己出師未捷舟先覆,恐怕將會成為曆史上的一大笑話。遠處的島嶼上騰空而起一條粗粗的煙柱,濃煙滾滾,朱振歎口氣說道:“這幫賊寇將糧食燒了,這個星野一郎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識時務者,知道不敵我們的水師,便果
斷棄島逃走,看著這次的繳獲不會太理想。”
一旁的張旭實在聽不下去,雖然自己是元朝臣子,但是畢竟現在在他手底下做事,他可不希望朱振墮落到不成樣子。
當下恨鐵不成鋼的教訓道:“此言差矣!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能輕易動之?每一兵一卒,都要用在保家衛國之重任!此次出海,水師的目的乃是剿滅海寇,肅清航道,使得萬千海商得意順利通行,行商天下。豈能張嘴閉嘴的繳獲、收益、利潤,
你有這等心境,與那些倭寇有什麽區別?”
道德君子不分國界。尤其是像是張旭這種讀了大半輩子聖賢書的大儒,最是受不得朱振這種市儈的心思,一想到這小子生生將一場為國為民剿匪的戰鬥說成大敗海寇繳獲物資……張旭就覺得一
陣心裏不舒服。
自己這那裏是給陛下招攬賢臣,自己這是給陛下招攬強盜啊。
朱振卻是比他還要悲憤……
仁義道德,誰不喜歡?
可大家卻忘記了人與禽獸講道德,如傻瓜何異?
這擺明了是對牛彈琴啊。
禮儀之邦怎麽了?禮儀之邦就要對一群身懷惡意的人講究道德仁義?
簡直不知所謂!朱振覺得不能慣著這幫腐儒毛病,便正色說道:“《左傳》上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麽今日晚輩也要問夫子一句:東瀛雖大,非吾族也,我們有必要跟他們講禮儀嗎
?”
張旭氣得瞪眼:“老夫在跟你說清剿海寇之事,緣何扯到東瀛身上?”
朱振不理他,自顧自問道:“晚輩再問一句,這些海寇該不該剿滅,東瀛該不該征討?”
“海寇倭寇該剿,以此肅清海疆;東瀛該剿,以此安靖邊患!可王者之師,師出有名,名正則言順,你口口聲聲繳獲敵資,是何道理?”“海寇既然該剿,為何不能以海寇的輜重以養水師?帝國百姓繳納稅賦,辛辛苦苦有多不容易,為何不能以敵養我,以戰養戰?您說我們是王者之師,可我要說的是,我們
更是人民之師。我不僅現在要靠倭寇以戰養戰,將來征伐東瀛,我還要以東瀛養我百萬大軍呢!你要是非要讓我講大道理,我就是看他們不爽。”
張旭氣得胡子直翹:“庶子!”
一甩袖子,進船艙去了……
朱振歎口氣,同樣罵罵咧咧:“老東西,老頑固……”船隊繼續前進,等到駛進港灣,島上唯一一座碼頭就在眼前。三三兩兩破敗的舢板被遺棄,隨著海浪起伏顛簸打著轉兒,島上已是濃煙處處,顯然海寇在逃竄之前放火燒
毀了大部分物資。
等到再近一些,所有水師兵卒都呆住了……
碼頭附近的海水已經被鮮血染紅,其狀之慘,宛如人間地獄。張旭站在船頭,渾身打顫,眼珠子都紅了。一輩子生活優渥與學問打交道的大儒,往來皆是飽學之士禮義之家,這種慘狀隻是在書本上見到過,怎能有親眼目睹來得震撼
?“禽獸,一群禽獸啊!毫無抵抗力的女人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更何況他們已經逃走,又何必要如此殘暴統統趕盡殺絕?簡直喪盡天良,人神共棄,人人得而誅之…
…”
張旭不愧是飽學大儒,道德水準絕對是當世最高的那一撥兒,眼珠子都氣紅了,可嘴裏反反複複就是這麽幾句,連句狠一點的罵人話都不會說……
不過朱振覺得讓老夫子見識見識這般慘狀是有好處的。曆史上的那些所謂卻清流文臣之所以口口聲聲“禮義之邦”“道德寬厚”,大多都是因為他們隻是坐在繁華的城池裏看著眼前的戰報,沒有直觀的意識到那些異族所犯下的滔
天罪行,沒有那種更直觀的震撼和憤怒、悲傷,因此他們就隻是放放嘴炮,從來不認為那些異族和他們有什麽本質的不同。朱振看著島上的慘狀,問張旭:“待會兒若是活捉了海寇,是不是要好生對待,先將他們押回朐縣審問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人會幡然醒悟,畢竟都是人嘛,一時誤入歧途做
下錯事,也不是不可原諒……”
聞聽此言,張旭頓時爆發了。手指都接觸到朱振的鼻子,口水唾沫更是噴了朱振一臉:“你說什麽?都是人?可以原諒?還好生對待?你個小混賬東西是不是腦子有毛病?那些倭寇還是人麽?審問個屁
!他們根本沒人性,對待這種禽獸不如的東西,那就要斬盡殺絕,一個不留!指望他們會幡然醒悟,你還不如指望老夫能提刀上陣殺敵!”朱振抹了一把臉上的口水,點點頭,向左右下令:“登島給我仔仔細細的搜,若有海寇,當即格殺,若有傷者,立即施救!其餘人等隨某追擊海寇,聽好了,不要俘虜,殺
無赦!”
“殺無赦!”“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