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懷風身材勻稱,相貌儒雅,一看就像是翩翩君子之輩。
曾經見過他的茹太素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這人看著也很儒雅,怎麽能做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竟然對自己的姐夫全家下此毒手!”
朱振嗬嗬笑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古人雲,楚王好細腰,宮婦多餓死。張士誠是好背信棄義,他手下的女婿又能好到哪裏去?”
朱振這麽說著,似乎有連帶著自己也罵了的嫌疑,不由得尷尬的笑了笑。
不過想到,自己似乎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心理負擔了。
此時的茹太素追隨朱振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卻是個務實的君子,又處於軍山找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之中,自然缺乏了幾分對人性的理解。朱振緩緩說道:“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有的人平日裏散財救窮,有的人看著翩翩君子,讓人如沐春風,可是當你有可能威脅到他的利益的時候,他那張俊逸的臉後麵的醜
陋崢嶸,能嚇得你睡不著覺。”
見識過這個世界最壞的人心的朱振諄諄教導著自己的手下。
說實話,茹太素性子太直,不好跟人相處,但是跟這種人打交道,你可以放心,盡情的將事情交給他。
“不要被外表所迷惑,麵醜心善的人也有的是,你看宛娘,了解他的人誰會討厭他呢?”茹太素點頭說道:“是了,其實應天不少被吳國公處置的官員,我年少遊覽山河時,也曾有見過幾麵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豐神俊逸之輩,可是一旦做了官,做的事情卻讓
人惡心。這大抵便是古人常說的,人不可貌相吧。”
“這用詞可不算準確。”朱振給茹太素倒了一杯茶,“這越是動蕩的時候,越容易暴露一個人的本來麵目。”茹太素點點頭說道:“不過他雖然給我們惹來不少麻煩,但是第一我們有了對張士誠動手的借口,第二,讓我們知道了邵榮的滁州那邊兒出現了問題。我們要提醒吳國公了
。”朱振笑眯眯的說道:“那還等什麽?趕緊給吳國公上書吧。不過此時我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就是吳國公亦有些虛張聲勢,邵榮便是真的反了,他也沒有實力鎮壓了。
”關押起秦懷風和卞元亨,朱振靜靜的坐在書房想著事情,想起自己一旦出兵幫助朱元璋,北元便給了對手喘息時間,心裏就感覺有些可惜,不過想想對手的卑劣行徑,以
及對待百姓的態度,朱振便忍不住一陣冷笑,“希望你們能撐過這個冬天,不然等我回來,豈不是沒有了對手。”
“少爺,又有一家豪門倒向了朱振了。”
陳海平正在琢磨著如何挽救尊嚴,好好的籠絡各家家主,好穩住宿遷和海州一帶,借助海貿,重新恢複實力,聞言就怒道:“滾!別拿這種事情煩我!”
下人嚇得噤若寒蟬,立刻退出書房。
自從少爺殘疾之後,整個人都病態了許多。杖斃了很多陳家的家奴。隻是少爺自己不知道,族老已經多次商議要推他下來的事情。
陳海平嗬退了下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朱振是嗎?
我承認你很強,張家廢了那麽大的力氣都沒有廢了你。
但是你又能囂張幾天呢?
等到你去支援朱元璋,我就撤機端了你的老窩!
陳海平心裏越想越美,等到朱振走了,自己就立刻出兵,等到他回來的時候,老窩就沒有了。
朱振啊,朱振,你隻不過是個粗鄙的武人。
隻要你倒了,那些世家大族還不是得倒向我?
畢竟我才是真真正正跟他們是一類的人啊。
兩三天一閃而過,朱元璋在大帳裏處理政務,這便是朱元璋的與眾不同之處,哪怕是行軍打仗,應天的一切事物依然被他處理的井井有條。
再加上應天有李善長坐鎮,雖然應天方麵大戰連連,但是政務一丁點兒都不會被落下。
這一點兒張士誠與朱元璋相比就差遠了。
隨著戰爭的推進,張士誠的治下經濟越來越差,已經快要超過了張士誠的忍耐限度。
所以說,現在最想結束戰爭的已經不是朱元璋,而是張士誠了。
朱標正在往營帳裏走,卻被一衛兵攔住了去路。
朱標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大吃一驚,原來攔住自己去路的,竟然是自己的妹妹。
小妮子眉開眼笑的看著朱標,“大兄,你自從從軍山回來,也沒抽個時間跟我說說朱振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他過得好不好。”
馬夫人本意是讓她的大女兒好好的在家學習女紅,誰曾想到這個小丫頭竟然女扮男裝偷偷的跟著朱元璋出征了。
還整天嚷嚷著自己要做女將軍,弄得朱元璋哭笑不得,但是畢竟是自己女兒,朱元璋溺愛的很,便讓他在軍中擔任自己的宿衛。
朱標心中有事兒,就敷衍到:“朱振好著呢。”
小妮子一看兄長敷衍自己,拉著朱標的袖子就是不撒手。
朱標立刻哀求道:“罷了,罷了,等到朱振出兵的時候,有機會讓你們見一麵。”
見妹妹消停了,朱標這才說道:“我找父親有急事,你就別拉著我了。”
朱元璋接過兒子遞過來的軍報,皺著眉頭罵道:“這個茹太素是什麽人?”
朱標回應道:“是朱振手下的一個挺不錯的書生。”
朱元璋皺著眉頭說道:“朱振這小子不像是養廢物的人啊?怎麽這個書生寫個軍報那麽拖遝?我讀了三千多字,竟然沒有找到重點。”
說著朱元璋就要將軍報扔到一邊兒。
朱標趕緊說道:“父親,這茹太素我聽朱振提起過,好賣弄文字,但是本人還是挺有才華的,您還是看完這封軍報吧。”
朱元璋礙於兒子的麵子,勉為其難的看完了軍報,這眉頭也越皺越深。
“這茹太素到底是有幾分才華。”朱元璋看了足足半個時辰,這才放下軍報,皺著眉頭說道:“邵榮有可能要反。”
“不會吧!”朱標一臉的震驚。
旋即又說道:“如果這是真的,還請父親即刻發兵,鎮壓邵榮。”
因為是軍報,朱標沒敢拆開看,如今聽父親這麽說,當下有些驚慌失措的感覺。
因為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朱標卻清楚的很,自己的父親手下沒有多少兵了。
“先等等吧。”朱元璋將軍報扔在一邊兒,平淡的說道。
朱標一臉不解問道:“父親,要知道您即刻就要發兵與張士誠決戰,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邵榮從背後捅咱們一刀,那麽您多年來的努力,可就要付諸東流了啊。”朱元璋看著朱標緊張的模樣,許久搖了搖頭,苦笑道:“傻兒子,作為一軍之主,一國之君,不論何時都要有耐心,邵榮也許真的要反,但是他一日沒反,我就不能動他,
你懂嗎?”
朱標忽然想起,聽母親跟自己交談的時候,父親在郭子興手下為將,受盡了千般委屈,似乎每一次父親都要活不下去了,但是那些對不起父親的人,最後全都死了。
而受盡委屈的父親,卻越來越受人信任,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想起父親的所作所為,諸般謀劃,朱標心中漸漸有了感悟。
邵榮是地位和父親相當的老將,權利也很大,他的地位讓他逐漸飄飄然,目空一切,最後生出了易鑫。
但是邵榮又不敢輕易謀反,因為邵榮比誰都清楚朱元璋的狠辣。可朱元璋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對邵榮動手,因為缺乏證據,一旦動手就會寒了老人們的心,在這個用人之際,必然會讓朱元璋墜入深淵。其次,那就是朱元璋抽出兵力
來對付邵榮,便少了反攻張士誠的兵力,最後反而讓張士誠漁翁得利。
所以這個時候,朱元璋與邵榮隻能比拚忍耐。
其實朱元璋早就得到了邵榮有異心的風聲,隻是缺乏強有力的證據罷了。看到兒子一臉的沉思,朱元璋就說道:“你若是想對付一個人,一定要學會忍耐和等待,因為隻有你忍耐和等待,才會讓他肆無忌憚,得意忘形,而這個時候,就是你出手
對付他的時候了。”
朱標點點頭,一臉的欽佩,“兒子知曉了。父親這是您放養軍山的原因嗎?”
朱標試探著問道。
因為從心底朱標特別擔心,父親最後會對朱振做出什麽讓自己傷心的事情來。
朱元璋表情愕然,然後猛地一腳揣在朱標的大腿上,喝道:“敢跟你老子耍心眼兒!找打!”
朱標連忙躲閃,原來在軍山這一陣子,朱標跟著範希堯學了不少本事。
所以躲避的很輕鬆。
朱標笑嘻嘻的說道:“我就知道,父親對待自己家人,不會那麽狠心的。您是想考驗他是不是?朱振那小子常說,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就是這個道理。”
看著朱標離去時候矯健的步伐,朱元璋不禁露出了微笑,可是隨著朱標走遠後,朱元璋的微笑就變成了陰冷。
“兒子,這個世道,我們誰都不能信,便是我的女婿,該殺的時候,一樣得殺。”
說著朱元璋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油燈映在上麵,顯然寫著幾個大字,史記·高祖本紀。朱元璋低頭細細的研讀起來,仿佛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一般。
曾經見過他的茹太素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這人看著也很儒雅,怎麽能做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竟然對自己的姐夫全家下此毒手!”
朱振嗬嗬笑道:“這有什麽奇怪的。古人雲,楚王好細腰,宮婦多餓死。張士誠是好背信棄義,他手下的女婿又能好到哪裏去?”
朱振這麽說著,似乎有連帶著自己也罵了的嫌疑,不由得尷尬的笑了笑。
不過想到,自己似乎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心理負擔了。
此時的茹太素追隨朱振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卻是個務實的君子,又處於軍山找個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之中,自然缺乏了幾分對人性的理解。朱振緩緩說道:“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有的人平日裏散財救窮,有的人看著翩翩君子,讓人如沐春風,可是當你有可能威脅到他的利益的時候,他那張俊逸的臉後麵的醜
陋崢嶸,能嚇得你睡不著覺。”
見識過這個世界最壞的人心的朱振諄諄教導著自己的手下。
說實話,茹太素性子太直,不好跟人相處,但是跟這種人打交道,你可以放心,盡情的將事情交給他。
“不要被外表所迷惑,麵醜心善的人也有的是,你看宛娘,了解他的人誰會討厭他呢?”茹太素點頭說道:“是了,其實應天不少被吳國公處置的官員,我年少遊覽山河時,也曾有見過幾麵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豐神俊逸之輩,可是一旦做了官,做的事情卻讓
人惡心。這大抵便是古人常說的,人不可貌相吧。”
“這用詞可不算準確。”朱振給茹太素倒了一杯茶,“這越是動蕩的時候,越容易暴露一個人的本來麵目。”茹太素點點頭說道:“不過他雖然給我們惹來不少麻煩,但是第一我們有了對張士誠動手的借口,第二,讓我們知道了邵榮的滁州那邊兒出現了問題。我們要提醒吳國公了
。”朱振笑眯眯的說道:“那還等什麽?趕緊給吳國公上書吧。不過此時我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那就是吳國公亦有些虛張聲勢,邵榮便是真的反了,他也沒有實力鎮壓了。
”關押起秦懷風和卞元亨,朱振靜靜的坐在書房想著事情,想起自己一旦出兵幫助朱元璋,北元便給了對手喘息時間,心裏就感覺有些可惜,不過想想對手的卑劣行徑,以
及對待百姓的態度,朱振便忍不住一陣冷笑,“希望你們能撐過這個冬天,不然等我回來,豈不是沒有了對手。”
“少爺,又有一家豪門倒向了朱振了。”
陳海平正在琢磨著如何挽救尊嚴,好好的籠絡各家家主,好穩住宿遷和海州一帶,借助海貿,重新恢複實力,聞言就怒道:“滾!別拿這種事情煩我!”
下人嚇得噤若寒蟬,立刻退出書房。
自從少爺殘疾之後,整個人都病態了許多。杖斃了很多陳家的家奴。隻是少爺自己不知道,族老已經多次商議要推他下來的事情。
陳海平嗬退了下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朱振是嗎?
我承認你很強,張家廢了那麽大的力氣都沒有廢了你。
但是你又能囂張幾天呢?
等到你去支援朱元璋,我就撤機端了你的老窩!
陳海平心裏越想越美,等到朱振走了,自己就立刻出兵,等到他回來的時候,老窩就沒有了。
朱振啊,朱振,你隻不過是個粗鄙的武人。
隻要你倒了,那些世家大族還不是得倒向我?
畢竟我才是真真正正跟他們是一類的人啊。
兩三天一閃而過,朱元璋在大帳裏處理政務,這便是朱元璋的與眾不同之處,哪怕是行軍打仗,應天的一切事物依然被他處理的井井有條。
再加上應天有李善長坐鎮,雖然應天方麵大戰連連,但是政務一丁點兒都不會被落下。
這一點兒張士誠與朱元璋相比就差遠了。
隨著戰爭的推進,張士誠的治下經濟越來越差,已經快要超過了張士誠的忍耐限度。
所以說,現在最想結束戰爭的已經不是朱元璋,而是張士誠了。
朱標正在往營帳裏走,卻被一衛兵攔住了去路。
朱標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大吃一驚,原來攔住自己去路的,竟然是自己的妹妹。
小妮子眉開眼笑的看著朱標,“大兄,你自從從軍山回來,也沒抽個時間跟我說說朱振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他過得好不好。”
馬夫人本意是讓她的大女兒好好的在家學習女紅,誰曾想到這個小丫頭竟然女扮男裝偷偷的跟著朱元璋出征了。
還整天嚷嚷著自己要做女將軍,弄得朱元璋哭笑不得,但是畢竟是自己女兒,朱元璋溺愛的很,便讓他在軍中擔任自己的宿衛。
朱標心中有事兒,就敷衍到:“朱振好著呢。”
小妮子一看兄長敷衍自己,拉著朱標的袖子就是不撒手。
朱標立刻哀求道:“罷了,罷了,等到朱振出兵的時候,有機會讓你們見一麵。”
見妹妹消停了,朱標這才說道:“我找父親有急事,你就別拉著我了。”
朱元璋接過兒子遞過來的軍報,皺著眉頭罵道:“這個茹太素是什麽人?”
朱標回應道:“是朱振手下的一個挺不錯的書生。”
朱元璋皺著眉頭說道:“朱振這小子不像是養廢物的人啊?怎麽這個書生寫個軍報那麽拖遝?我讀了三千多字,竟然沒有找到重點。”
說著朱元璋就要將軍報扔到一邊兒。
朱標趕緊說道:“父親,這茹太素我聽朱振提起過,好賣弄文字,但是本人還是挺有才華的,您還是看完這封軍報吧。”
朱元璋礙於兒子的麵子,勉為其難的看完了軍報,這眉頭也越皺越深。
“這茹太素到底是有幾分才華。”朱元璋看了足足半個時辰,這才放下軍報,皺著眉頭說道:“邵榮有可能要反。”
“不會吧!”朱標一臉的震驚。
旋即又說道:“如果這是真的,還請父親即刻發兵,鎮壓邵榮。”
因為是軍報,朱標沒敢拆開看,如今聽父親這麽說,當下有些驚慌失措的感覺。
因為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朱標卻清楚的很,自己的父親手下沒有多少兵了。
“先等等吧。”朱元璋將軍報扔在一邊兒,平淡的說道。
朱標一臉不解問道:“父親,要知道您即刻就要發兵與張士誠決戰,這個節骨眼上,如果邵榮從背後捅咱們一刀,那麽您多年來的努力,可就要付諸東流了啊。”朱元璋看著朱標緊張的模樣,許久搖了搖頭,苦笑道:“傻兒子,作為一軍之主,一國之君,不論何時都要有耐心,邵榮也許真的要反,但是他一日沒反,我就不能動他,
你懂嗎?”
朱標忽然想起,聽母親跟自己交談的時候,父親在郭子興手下為將,受盡了千般委屈,似乎每一次父親都要活不下去了,但是那些對不起父親的人,最後全都死了。
而受盡委屈的父親,卻越來越受人信任,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想起父親的所作所為,諸般謀劃,朱標心中漸漸有了感悟。
邵榮是地位和父親相當的老將,權利也很大,他的地位讓他逐漸飄飄然,目空一切,最後生出了易鑫。
但是邵榮又不敢輕易謀反,因為邵榮比誰都清楚朱元璋的狠辣。可朱元璋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對邵榮動手,因為缺乏證據,一旦動手就會寒了老人們的心,在這個用人之際,必然會讓朱元璋墜入深淵。其次,那就是朱元璋抽出兵力
來對付邵榮,便少了反攻張士誠的兵力,最後反而讓張士誠漁翁得利。
所以這個時候,朱元璋與邵榮隻能比拚忍耐。
其實朱元璋早就得到了邵榮有異心的風聲,隻是缺乏強有力的證據罷了。看到兒子一臉的沉思,朱元璋就說道:“你若是想對付一個人,一定要學會忍耐和等待,因為隻有你忍耐和等待,才會讓他肆無忌憚,得意忘形,而這個時候,就是你出手
對付他的時候了。”
朱標點點頭,一臉的欽佩,“兒子知曉了。父親這是您放養軍山的原因嗎?”
朱標試探著問道。
因為從心底朱標特別擔心,父親最後會對朱振做出什麽讓自己傷心的事情來。
朱元璋表情愕然,然後猛地一腳揣在朱標的大腿上,喝道:“敢跟你老子耍心眼兒!找打!”
朱標連忙躲閃,原來在軍山這一陣子,朱標跟著範希堯學了不少本事。
所以躲避的很輕鬆。
朱標笑嘻嘻的說道:“我就知道,父親對待自己家人,不會那麽狠心的。您是想考驗他是不是?朱振那小子常說,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就是這個道理。”
看著朱標離去時候矯健的步伐,朱元璋不禁露出了微笑,可是隨著朱標走遠後,朱元璋的微笑就變成了陰冷。
“兒子,這個世道,我們誰都不能信,便是我的女婿,該殺的時候,一樣得殺。”
說著朱元璋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油燈映在上麵,顯然寫著幾個大字,史記·高祖本紀。朱元璋低頭細細的研讀起來,仿佛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