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耳朵小時候發燒聾了,聽不見動靜兒,俺先給你們頂著,等一會兒大人發號施令的時候了,你推推俺。”
箭雨襲來,在弓火銃手和投石手正是焦急的時候,一名健碩的青壯直接頂著一麵大盾趕來,護衛住大家的性命。
他的盾牌跟他的身軀都仿佛一座大山保護著大家。
篤篤篤。
箭簇不停的射在盾牌上,但是那青壯死死的舉著盾牌,周圍一個傷亡的士兵都沒有。
等到箭雨結束,一名投石手輕輕的推他的肩膀,示意他可以退去了。
卻見那大山一般的青壯身子一晃,哐當倒在地上。
原來他用肩膀和頭顱死死的頂著的巨盾早就被射穿,一支箭簇射穿了他的頭顱,但是他到死依然保持了保護袍澤的姿勢。
“兄弟,你!”
眾袍澤皆眼眶泛紅,將兄弟的屍首抱到後方。
“該死的畜生!”
弓手奮不顧身,朝著正在前進的敵軍,練練射出數箭,皆中敵頭顱,一箭斃命。
他還不解氣,解下後背的火銃就要放銃。
“混賬!這位兄弟以死保全你的性命,就是讓你不尊軍令的嗎?”肩膀上插著箭簇尚未來得及處理的小旗,見到這麵的混亂,連忙趕過來。那弓箭手跪在地上嗚嗚哭泣,“老大,二柱子死的慘,我心理難受。他已經過了炮手考核,過些日子就可以做炮兵,讓他家裏的四個丫頭片子都過上好日子了,為了救我們
,一下子全都沒了。”
那小旗自然是知道二柱子的事情,心理也很是難過。
踹了那弓箭手一腳,罵道:“二柱子死的慘,咱們更應該好好打仗,別讓他在天下看不起咱們!你小子先留著腦袋,打完仗,自有軍紀處找你的麻煩!”
類似的一幕,負責指揮的將領常茂皆瞧在眼裏,但是此時此刻,他卻顧不上惋惜那些犧牲的優秀的軍山士卒。
“敵軍的步兵接近營牆了,弓手下,換火銃手,盾兵負責將陣亡人員背下營牆。”常茂冷靜地下達著將令,而軍山的軍山將士們,亦冷靜地履行著將令,弓手們紛紛跳下營牆,代替他們的火銃手們向前邁步,手中的火銃對準了距離營牆越來越近的張家
聯軍步兵,而在此期間,軍山盾兵們則迅速地,將在方才的箭雨中犧牲的同澤屍體運下營牆,以免屍體占據位置。
而在此期間,用層層盾牌嚴密保護著朱振與虎二等人的盾兵們,亦紛紛散開了。
“爵爺小心。”虎二第一時間舉著盾保護在朱振身前,生怕敵軍突然又展開一波弓箭齊射。
“沒事。”
朱振輕輕推開了虎二,因為他發現,營外遠處的敵軍陣型,那充當左右兩翼的長弓手方陣,已經徐徐向後方撤退了一段距離。
這意味著那些張家聯軍的長弓手們暫時已沒有體力放箭,因此,朱振倒也不擔心敵軍再一次地“偷襲”他們。
是的,是偷襲。
雖說朱振並不清楚指揮戰事的敵軍主將叫做張秀林,也並不了解此人,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張秀林高看幾分。
在正麵戰場,堂堂正正地偷襲敵軍,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
但是張秀林卻辦到了。張秀林用五千名張家聯軍步兵吸引了軍山營牆上軍山將士的主意,在後者用弓弩射殺那五千張家聯軍步兵時,張秀林悄然改變了大軍的陣型,將兩個營整整一萬名張家聯
軍長弓手,分別安置在左右雙翼上,旋即借著全軍向軍山推進的幌子,使那一萬名張家聯軍長弓手站到了足夠的射程。
然後利用火箭一錘定音。
“大都張家果然名不虛傳,若是這些人真心實意輔佐北元,我們漢人的偉業還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麽時候。”朱振由衷地感慨著,他絲毫不為自己方才洞察了張秀林的意圖而感到沾沾自喜,他反而後怕,因為若是他方才沒能提早片刻察覺到了張秀林的詭計,相信此刻軍山營牆上
必定是橫屍遍地
當然了,對此,軍山的統兵將領之一朱沐英早已氣地滿臉慍色。
“可恥!簡直是可恥!”
朱沐英雖然在應天聲名不顯,但是終究是年輕一帶擅長戰事的武將,事到如今又豈會想不通張秀林的意圖,但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張秀林這種“可恥”的做法。
在沐英看來,但凡戰事就必定會出現傷亡,己方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每一名兵將,都有可能會在一場戰事中陣亡,這無可厚非,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是,為了達到戰術目的,而故意叫麾下的士卒去送死,純粹當誘餌陪葬,這種事,朱沐英萬萬不能接受。
這便是軍山正統將領與張家聯軍將領之間的價值觀的差別。
“那張家人……真不配為將!”虎二滿臉慍怒地大罵著,他由衷地為自己麾下優秀的軍山將士,死在張秀林這種“不配為將”的楚將手中,而感到莫名的憤怒。
朱振倒沒有這種強烈的憤恨,在他看來,戰場之上,各憑生死,無所不用其極,但凡是能為最終取得勝利目的服務的戰術,都可以使用。
當然了,理解歸理解,但朱振並不想要張秀林這種將領,畢竟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已逾越了他所奉行的底線。瞧瞧軍營外那被張秀林當成誘餌的張家聯軍步兵,瞧瞧那些人的下場,恐怕這些豁出性命才疾奔到軍山附近的士兵們,做夢都想不到他們沒有死在軍山的弓弩下,卻反而
死在他們友軍的齊射下。
那些至死都難以瞑目的士兵,簡直就是諷刺!
“這種朝廷,這種家族,竟然在華夏存在了數十年,真的是可笑可恨!”
朱振不禁搖了搖頭,感慨果然是世事無常。而這種在軍山眾人看來難以理解的用兵方式,在貴族亦或是流寇將領看來卻似乎司空見慣,至少敵軍的主將張秀林毫不在意那些充當誘餌的步兵們的犧牲,他頂多隻是遺
憾,這些誘餌的犧牲並沒有讓他得到足夠的回報,使軍山內的軍山將士如預計的那樣傷亡慘重罷了。
當然,張秀林也不會無端端使麾下的軍隊前往送死,他隻不過為了勝利罷了。不誇張地說,哪怕那五千誘餌的犧牲能換來軍山三千軍山將士、甚至隻是兩千軍山將士的傷亡,張秀林都覺得是賺的,畢竟軍山大營的兵馬絕對不會多,而如今他們卻有
源源不斷的援軍加入,軍山將士的傷亡率卻高,無疑會使攻克這座軍營的機會更大。
但很遺憾,今日他的戰術卻似乎被軍山將士們給看穿了,並沒有達到預計的收獲,也沒有使軍山將士的士氣下跌。
若在以往,張秀林會選擇暫時退兵,再思考幾種能有效殺死軍山將士的戰術,但是今日,他卻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強攻。
“第三隊,進攻!長弓手朝軍山漫射,壓製軍山弓火銃手和投石車,給予步兵掩護。
敵軍的第二波攻勢早已襲來,那又是一營整整五千名的步兵,距離軍山也已僅僅三四丈遠。
在這種距離下,營上的軍火銃手用火銃射殺士兵簡直就是一槍一個,但凡是被火銃命中的,幾乎沒有不倒地身亡的。
曾幾何時,弓弩是這個戰場上最不講理的武器,因為你不論武功再高,萬箭齊發之下,也必死無疑。
而這種不講道理,隨著火銃的出現,徹底被取代了。
因為火銃比弓更加強力,盡管有著射程不如弓、裝填弩箭費力的種種弱點,但是火銃在中、近距離下的殺傷力,那絕對是弓拍馬也趕不及的。
要知道,在中近距離下,火銃所射出的彈丸能夠輕易洞穿鐵甲,哪怕是一般的木盾都無法抵擋威力強勁的火銃。麵對著軍山營牆上那連綿不絕的火銃攻勢,組成第二輪攻勢的五千名士兵一排排地爆發血花倒地,可要命的是,即便在這種險惡之境,那些張家聯軍步兵們仍然不得不放
緩速度。
因為在他們前方,出現了一出出深坑。
而深坑之中,則是密密麻麻角度傾斜的長槍,竹槍,平日裏在這深坑上麵,會有一麵麵鐵索懸掛的鐵橋。
而在戰時,這些鐵橋都滑索拉回了寨牆,成為了巨型盾牌。
“搬運屍體和石頭填滿大坑!”一名張家家將急切地大聲喊著。
可話剛說完,他胸口便中了兩發彈丸,隻見他瞪大著眼睛,從嗓子裏發出“咳咳”的幾聲怪響後,便在周圍士兵們驚恐駭然的目光中,倒地斃命。
太近了。士兵們被迫停下衝鋒勢頭的地方,距離軍山實在是太近了。
那仿佛就僅僅隻有一兩丈遠。
在這種近距離下,哪怕武藝再是高強的將領,也抵擋不住強勁的火銃。
士兵們又是驚恐又是無助。明明營牆距離他們僅僅隻有一兩丈遠,可這一兩丈的距離,卻仿佛是咫尺天涯,任憑他們如何努力,也無法逾越這道天塹。
他們頂著軍山的火銃的彈丸火幕,跳入坑中。雙手抓住那些死死固定在地上的長槍,奮力地拔動、搖動著,希望能將這些阻擋了去路的阻礙清除掉。
哪怕是填不滿,清除出一條坎坷的路來也好。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士兵們雙手才剛剛觸及那些長槍,就被軍山營牆上那些軍山將士們用火銃給射死了。士兵們溫熱的鮮血,儼然在那距離軍山一兩丈遠的位置,流淌出一片令人觸目驚心的血色地帶,而在這片已被鮮血所澆遍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皆是那些死不瞑目的士兵們
的橫屍。
『簡直是屠殺……』
茹太蘇組織青壯支援戰事,抽時間眺望了幾眼,忍不住暗自搖頭歎了口氣。
他真無法估算出,究竟有多少名士兵無法越過這道壕溝,這軍山所設的第一道障礙,死不瞑目地倒在距離軍山寨牆僅僅隻有一兩丈遠的地方。
而令許多士兵們更為之絕望的是,這壕溝並非是前方唯一的障礙,軍山營牆外側那密集的勾刃。
讓意圖攀登寨牆攻入營內的士兵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無助與沮喪。
軍山將大量廢棄的武器,鑲嵌入寨牆之中,別說是爬不上去,便是費勁力氣爬上去,隻要被推杆推下來,便回迅速被這些勾刃劃破腹髒。
同時他們還要麵對寨牆上密密麻麻的火銃手的射擊。
但是那些士兵們沒有辦法,因為他們很清楚,若是他們於此刻背向軍山逃離,他們軍中的大將們。會毫不猶豫地命令弓弓箭手殺他們。
所以他們唯有前進,冒著軍山的弩矢前進。
因為隻有打了勝仗,他們才能有機會存活下來,並且有機會去收刮軍山的財富。然而。當整整五千人的攻勢竟然沒能突破壕溝這軍山的第一道防線,反而被軍山營牆上的士兵們像射靶一樣輕輕鬆鬆收割了將近一半友軍的性命時,第二波攻勢的張家聯
軍步兵們,終於趨近崩潰了。
他們哭叫著、慘嚎著,甚至有人不敢再麵對那些冰冷而恐怖的壕溝,企圖背身逃跑時,組成第三波攻勢的張家聯軍步兵們到了。那些手握戰刀與盾牌的張家聯軍步兵們,毫不憐憫那些從前線向後方逃離的逃兵,用手中的武器驅趕著他們,將那些曾經的友軍又逼回了原地,逼著他們以自身性命為代
價,去拔除那些固定在深坑裏的長槍。
...............
望著這一幕,朱振不由地頻頻皺眉。或許鐵血的軍規條例是約束士卒的最佳手段,但對此朱振打從心底裏厭惡,他更加傾向於用鼓舞或者激將,讓麾下的士卒明白,他們究竟是為何而戰,而不是像對麵的敵
軍那樣,用恐嚇、威懾的手段逼迫士卒們不得不奮戰。
話說回來,盡管朱振不屑於敵軍的這種統率方式,但不可否認,敵軍依靠著這種古老的恐嚇、威懾手段,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不,第一道防線壕溝已經被那些士兵們撕開了一角:也不曉得究竟有多少名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拔除了十幾杆長槍。雖然那十幾杆微不足道的,但已足以讓一個
人擠過去。
第一道防線被攻破,隻是時間問題了……
朱振微微皺了皺眉。盡管目前僅有寥寥幾名士兵突破了長槍林,並且還是沒走幾步就被軍山將士們給射死了,但不可否認,隨著時間的推延,被撕開的口子隻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將會有更多
的士兵冒死突破。
不過對此,朱振並不感覺多少擔憂。
畢竟那些長槍林充其量也就是拒馬、鹿角的作用而已,他真正寄以厚望的,是那無數內嵌在營牆外側,刀刃衝外、衝上的無數刀劍,是那儼然如刀山一般的營牆外側。營外的士兵們若想攀登營牆,就唯有手攀那些刀刃,可想而知那將會何等的艱難。
箭雨襲來,在弓火銃手和投石手正是焦急的時候,一名健碩的青壯直接頂著一麵大盾趕來,護衛住大家的性命。
他的盾牌跟他的身軀都仿佛一座大山保護著大家。
篤篤篤。
箭簇不停的射在盾牌上,但是那青壯死死的舉著盾牌,周圍一個傷亡的士兵都沒有。
等到箭雨結束,一名投石手輕輕的推他的肩膀,示意他可以退去了。
卻見那大山一般的青壯身子一晃,哐當倒在地上。
原來他用肩膀和頭顱死死的頂著的巨盾早就被射穿,一支箭簇射穿了他的頭顱,但是他到死依然保持了保護袍澤的姿勢。
“兄弟,你!”
眾袍澤皆眼眶泛紅,將兄弟的屍首抱到後方。
“該死的畜生!”
弓手奮不顧身,朝著正在前進的敵軍,練練射出數箭,皆中敵頭顱,一箭斃命。
他還不解氣,解下後背的火銃就要放銃。
“混賬!這位兄弟以死保全你的性命,就是讓你不尊軍令的嗎?”肩膀上插著箭簇尚未來得及處理的小旗,見到這麵的混亂,連忙趕過來。那弓箭手跪在地上嗚嗚哭泣,“老大,二柱子死的慘,我心理難受。他已經過了炮手考核,過些日子就可以做炮兵,讓他家裏的四個丫頭片子都過上好日子了,為了救我們
,一下子全都沒了。”
那小旗自然是知道二柱子的事情,心理也很是難過。
踹了那弓箭手一腳,罵道:“二柱子死的慘,咱們更應該好好打仗,別讓他在天下看不起咱們!你小子先留著腦袋,打完仗,自有軍紀處找你的麻煩!”
類似的一幕,負責指揮的將領常茂皆瞧在眼裏,但是此時此刻,他卻顧不上惋惜那些犧牲的優秀的軍山士卒。
“敵軍的步兵接近營牆了,弓手下,換火銃手,盾兵負責將陣亡人員背下營牆。”常茂冷靜地下達著將令,而軍山的軍山將士們,亦冷靜地履行著將令,弓手們紛紛跳下營牆,代替他們的火銃手們向前邁步,手中的火銃對準了距離營牆越來越近的張家
聯軍步兵,而在此期間,軍山盾兵們則迅速地,將在方才的箭雨中犧牲的同澤屍體運下營牆,以免屍體占據位置。
而在此期間,用層層盾牌嚴密保護著朱振與虎二等人的盾兵們,亦紛紛散開了。
“爵爺小心。”虎二第一時間舉著盾保護在朱振身前,生怕敵軍突然又展開一波弓箭齊射。
“沒事。”
朱振輕輕推開了虎二,因為他發現,營外遠處的敵軍陣型,那充當左右兩翼的長弓手方陣,已經徐徐向後方撤退了一段距離。
這意味著那些張家聯軍的長弓手們暫時已沒有體力放箭,因此,朱振倒也不擔心敵軍再一次地“偷襲”他們。
是的,是偷襲。
雖說朱振並不清楚指揮戰事的敵軍主將叫做張秀林,也並不了解此人,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張秀林高看幾分。
在正麵戰場,堂堂正正地偷襲敵軍,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事!
但是張秀林卻辦到了。張秀林用五千名張家聯軍步兵吸引了軍山營牆上軍山將士的主意,在後者用弓弩射殺那五千張家聯軍步兵時,張秀林悄然改變了大軍的陣型,將兩個營整整一萬名張家聯
軍長弓手,分別安置在左右雙翼上,旋即借著全軍向軍山推進的幌子,使那一萬名張家聯軍長弓手站到了足夠的射程。
然後利用火箭一錘定音。
“大都張家果然名不虛傳,若是這些人真心實意輔佐北元,我們漢人的偉業還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麽時候。”朱振由衷地感慨著,他絲毫不為自己方才洞察了張秀林的意圖而感到沾沾自喜,他反而後怕,因為若是他方才沒能提早片刻察覺到了張秀林的詭計,相信此刻軍山營牆上
必定是橫屍遍地
當然了,對此,軍山的統兵將領之一朱沐英早已氣地滿臉慍色。
“可恥!簡直是可恥!”
朱沐英雖然在應天聲名不顯,但是終究是年輕一帶擅長戰事的武將,事到如今又豈會想不通張秀林的意圖,但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張秀林這種“可恥”的做法。
在沐英看來,但凡戰事就必定會出現傷亡,己方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每一名兵將,都有可能會在一場戰事中陣亡,這無可厚非,畢竟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可是,為了達到戰術目的,而故意叫麾下的士卒去送死,純粹當誘餌陪葬,這種事,朱沐英萬萬不能接受。
這便是軍山正統將領與張家聯軍將領之間的價值觀的差別。
“那張家人……真不配為將!”虎二滿臉慍怒地大罵著,他由衷地為自己麾下優秀的軍山將士,死在張秀林這種“不配為將”的楚將手中,而感到莫名的憤怒。
朱振倒沒有這種強烈的憤恨,在他看來,戰場之上,各憑生死,無所不用其極,但凡是能為最終取得勝利目的服務的戰術,都可以使用。
當然了,理解歸理解,但朱振並不想要張秀林這種將領,畢竟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已逾越了他所奉行的底線。瞧瞧軍營外那被張秀林當成誘餌的張家聯軍步兵,瞧瞧那些人的下場,恐怕這些豁出性命才疾奔到軍山附近的士兵們,做夢都想不到他們沒有死在軍山的弓弩下,卻反而
死在他們友軍的齊射下。
那些至死都難以瞑目的士兵,簡直就是諷刺!
“這種朝廷,這種家族,竟然在華夏存在了數十年,真的是可笑可恨!”
朱振不禁搖了搖頭,感慨果然是世事無常。而這種在軍山眾人看來難以理解的用兵方式,在貴族亦或是流寇將領看來卻似乎司空見慣,至少敵軍的主將張秀林毫不在意那些充當誘餌的步兵們的犧牲,他頂多隻是遺
憾,這些誘餌的犧牲並沒有讓他得到足夠的回報,使軍山內的軍山將士如預計的那樣傷亡慘重罷了。
當然,張秀林也不會無端端使麾下的軍隊前往送死,他隻不過為了勝利罷了。不誇張地說,哪怕那五千誘餌的犧牲能換來軍山三千軍山將士、甚至隻是兩千軍山將士的傷亡,張秀林都覺得是賺的,畢竟軍山大營的兵馬絕對不會多,而如今他們卻有
源源不斷的援軍加入,軍山將士的傷亡率卻高,無疑會使攻克這座軍營的機會更大。
但很遺憾,今日他的戰術卻似乎被軍山將士們給看穿了,並沒有達到預計的收獲,也沒有使軍山將士的士氣下跌。
若在以往,張秀林會選擇暫時退兵,再思考幾種能有效殺死軍山將士的戰術,但是今日,他卻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強攻。
“第三隊,進攻!長弓手朝軍山漫射,壓製軍山弓火銃手和投石車,給予步兵掩護。
敵軍的第二波攻勢早已襲來,那又是一營整整五千名的步兵,距離軍山也已僅僅三四丈遠。
在這種距離下,營上的軍火銃手用火銃射殺士兵簡直就是一槍一個,但凡是被火銃命中的,幾乎沒有不倒地身亡的。
曾幾何時,弓弩是這個戰場上最不講理的武器,因為你不論武功再高,萬箭齊發之下,也必死無疑。
而這種不講道理,隨著火銃的出現,徹底被取代了。
因為火銃比弓更加強力,盡管有著射程不如弓、裝填弩箭費力的種種弱點,但是火銃在中、近距離下的殺傷力,那絕對是弓拍馬也趕不及的。
要知道,在中近距離下,火銃所射出的彈丸能夠輕易洞穿鐵甲,哪怕是一般的木盾都無法抵擋威力強勁的火銃。麵對著軍山營牆上那連綿不絕的火銃攻勢,組成第二輪攻勢的五千名士兵一排排地爆發血花倒地,可要命的是,即便在這種險惡之境,那些張家聯軍步兵們仍然不得不放
緩速度。
因為在他們前方,出現了一出出深坑。
而深坑之中,則是密密麻麻角度傾斜的長槍,竹槍,平日裏在這深坑上麵,會有一麵麵鐵索懸掛的鐵橋。
而在戰時,這些鐵橋都滑索拉回了寨牆,成為了巨型盾牌。
“搬運屍體和石頭填滿大坑!”一名張家家將急切地大聲喊著。
可話剛說完,他胸口便中了兩發彈丸,隻見他瞪大著眼睛,從嗓子裏發出“咳咳”的幾聲怪響後,便在周圍士兵們驚恐駭然的目光中,倒地斃命。
太近了。士兵們被迫停下衝鋒勢頭的地方,距離軍山實在是太近了。
那仿佛就僅僅隻有一兩丈遠。
在這種近距離下,哪怕武藝再是高強的將領,也抵擋不住強勁的火銃。
士兵們又是驚恐又是無助。明明營牆距離他們僅僅隻有一兩丈遠,可這一兩丈的距離,卻仿佛是咫尺天涯,任憑他們如何努力,也無法逾越這道天塹。
他們頂著軍山的火銃的彈丸火幕,跳入坑中。雙手抓住那些死死固定在地上的長槍,奮力地拔動、搖動著,希望能將這些阻擋了去路的阻礙清除掉。
哪怕是填不滿,清除出一條坎坷的路來也好。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士兵們雙手才剛剛觸及那些長槍,就被軍山營牆上那些軍山將士們用火銃給射死了。士兵們溫熱的鮮血,儼然在那距離軍山一兩丈遠的位置,流淌出一片令人觸目驚心的血色地帶,而在這片已被鮮血所澆遍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皆是那些死不瞑目的士兵們
的橫屍。
『簡直是屠殺……』
茹太蘇組織青壯支援戰事,抽時間眺望了幾眼,忍不住暗自搖頭歎了口氣。
他真無法估算出,究竟有多少名士兵無法越過這道壕溝,這軍山所設的第一道障礙,死不瞑目地倒在距離軍山寨牆僅僅隻有一兩丈遠的地方。
而令許多士兵們更為之絕望的是,這壕溝並非是前方唯一的障礙,軍山營牆外側那密集的勾刃。
讓意圖攀登寨牆攻入營內的士兵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無助與沮喪。
軍山將大量廢棄的武器,鑲嵌入寨牆之中,別說是爬不上去,便是費勁力氣爬上去,隻要被推杆推下來,便回迅速被這些勾刃劃破腹髒。
同時他們還要麵對寨牆上密密麻麻的火銃手的射擊。
但是那些士兵們沒有辦法,因為他們很清楚,若是他們於此刻背向軍山逃離,他們軍中的大將們。會毫不猶豫地命令弓弓箭手殺他們。
所以他們唯有前進,冒著軍山的弩矢前進。
因為隻有打了勝仗,他們才能有機會存活下來,並且有機會去收刮軍山的財富。然而。當整整五千人的攻勢竟然沒能突破壕溝這軍山的第一道防線,反而被軍山營牆上的士兵們像射靶一樣輕輕鬆鬆收割了將近一半友軍的性命時,第二波攻勢的張家聯
軍步兵們,終於趨近崩潰了。
他們哭叫著、慘嚎著,甚至有人不敢再麵對那些冰冷而恐怖的壕溝,企圖背身逃跑時,組成第三波攻勢的張家聯軍步兵們到了。那些手握戰刀與盾牌的張家聯軍步兵們,毫不憐憫那些從前線向後方逃離的逃兵,用手中的武器驅趕著他們,將那些曾經的友軍又逼回了原地,逼著他們以自身性命為代
價,去拔除那些固定在深坑裏的長槍。
...............
望著這一幕,朱振不由地頻頻皺眉。或許鐵血的軍規條例是約束士卒的最佳手段,但對此朱振打從心底裏厭惡,他更加傾向於用鼓舞或者激將,讓麾下的士卒明白,他們究竟是為何而戰,而不是像對麵的敵
軍那樣,用恐嚇、威懾的手段逼迫士卒們不得不奮戰。
話說回來,盡管朱振不屑於敵軍的這種統率方式,但不可否認,敵軍依靠著這種古老的恐嚇、威懾手段,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不,第一道防線壕溝已經被那些士兵們撕開了一角:也不曉得究竟有多少名士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拔除了十幾杆長槍。雖然那十幾杆微不足道的,但已足以讓一個
人擠過去。
第一道防線被攻破,隻是時間問題了……
朱振微微皺了皺眉。盡管目前僅有寥寥幾名士兵突破了長槍林,並且還是沒走幾步就被軍山將士們給射死了,但不可否認,隨著時間的推延,被撕開的口子隻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將會有更多
的士兵冒死突破。
不過對此,朱振並不感覺多少擔憂。
畢竟那些長槍林充其量也就是拒馬、鹿角的作用而已,他真正寄以厚望的,是那無數內嵌在營牆外側,刀刃衝外、衝上的無數刀劍,是那儼然如刀山一般的營牆外側。營外的士兵們若想攀登營牆,就唯有手攀那些刀刃,可想而知那將會何等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