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其實並不是很值錢。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就算是個村長領著村民造反,也自稱元帥。
可是胡大海這個元帥可不是一般。
宋濂、孫炎、葉琛以及朱振有過一麵之緣的劉伯溫都是胡大海這個大老粗舉薦給朱元璋的。
別看這個大老粗字兒不認幾個,但是卻非常有識人之明。
自從上次見識過朱振神乎其技的醫術之後,隔三差五就往朱振家裏跑。
而且還死皮賴臉的總是央求朱振釀上次喝過的酒精給他喝。
很難想象一位軍中巨擘每天不去軍營,天天泡在人家家裏央求喝酒的樣子。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下了禁酒令的,朱振無奈之能抄了個釀酒的方子給胡大海,胡大海視若珍寶,便讓他長子胡德去給他釀酒喝。
“胡元帥,這釀酒的方子也抄給你了,你為何還每日我這裏跑?軍隊裏很閑嗎?”
“自宋末崖山一戰,我漢人皇統斷絕,這天下便成了胡人的天下。從極北之地到江南水鄉我漢人被胡人欺壓的太厲害了,我主起於毫末之間,但能為民請命,以驅逐韃虜,恢複華夏為己任,乃是天下有道的明君,我五次三番前來找小哥兒你,目的就是希望你入我軍中,幫助我輔佐明主。”
朱振一臉嫌棄。
你胡大元帥不地道啊。幫助你輔佐朱元璋,豈不是我每日裏嘔心瀝血,最後給你鋪平升官發財的道路?
就算是你胡大海愛兵如子,但是我朱振這一身本事圖什麽?
況且,我朱振憑借自己能力,過不上好日子嗎?為什麽非得每日裏打打殺殺的?
再說了,朱元璋這個人脾氣那麽暴躁,而且喜歡大殺功臣那是曆史上出了名的,我跟著你混,最後能有好下場嗎?
別忙活了半輩子,把江山給朱元璋打下來了,他老人家來個炮打慶功樓什麽的,我豈不是白跟著折騰了。
還不如安心做個小地主,朱振記得曆史記載,朱元璋對待小地主的態度還是不錯的。
正所謂,小日子和和美美,為什麽非要打打殺殺?
“元帥說的對,我們這般武夫,一身的功夫若不尋找一明主輔佐,豈不是白瞎了這大好亂世?再說了,不做官,不為將,你又哪裏來的銀子和女人,男子漢大丈夫不轟轟烈烈的過一輩子,著實可惜。”
朱文正明顯是喝酒喝高了,有些飄。看樣子一會兒還要去逛窯子。
別看朱文正傲氣,但是兩次見識到朱振的本事後,服氣了。
隔三差五的就跟胡大海一起尋朱振吃酒。
見朱文正那張欲求不滿的臉,朱振也明白了,為何朱元璋建國後要大殺功臣,這群老手下,大多是粗人出身,沒什麽遠大的政治訴求,銀子和女人就是他們最大的追求,沒有什麽大的幫助,隻剩下惹禍來了,除了除掉,對於沒有太大的幫助。
隻能殺了。
而太聰明的人,本事又踢打。若是獨立創業,又有推翻朱元璋公司的可能性,諸如胡大海這種人,如果不早死,也得殺了。
朱振感覺自己的現狀挺好的,一想到將來朱元璋會奪取天下,而且會善待中小地主階層,朱振就想拿著胡大海給自己的銀子,買上些良田。
三個人約定不要把有美酒這件事情透露出去之後,胡大海和朱文正再次帶著遺憾離開。
朱振的買田之旅非常的痛快,賣家朱振竟然聽說過,大名鼎鼎的沈萬三沈員外,這位爺最近正在給朱元璋休憩應天城牆,銀子不夠使,便開始賤賣土地。
朱振的一百兩銀子,也拍得十畝良田,沈家官家聽聞朱振與胡大海關係不錯,還送了二十畝荒田,朱振搖身一變,也算是應天周邊的小地主。
多少土地朱振並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可以去郊區躲避令人煩躁的胡大海了。
……
隻是躲到城郊的日子也不好過。
胡大海來了幾次見效果不佳,便派了其他的說客。
劉基仙風道骨,手拿鵝毛大扇,皺著眉頭道:“小子,為何不願意入伍為將,千戶也可以管理上千軍士,你在軍中並無根基,在江南也無甚名望,千戶之職已不算低了。”
“正如先生所言,小子年紀輕輕,又無甚功績,直接做千戶,怕壞了明公大事。”
劉基眉毛輕挑,“哦?看不出你小子倒是挺謙虛,可是你莫要忘了,這裏是應天,明主若是要征辟你,你怕是跑不掉的。我劉伯溫都要俯首帖耳,你一個好無根基的小子,能堅持了幾日?”
朱振眉毛一跳,旋即笑道:“若是明公征辟,自然不敢不從,隻是這些日子明公除卻給我了一棟宅子,並無相召,怕是早就將小子忘了。”
劉吉聞言,啞然失笑,“以明公的脾氣,不許你重任,定然有他的原因。年輕人,還是要主動一些。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老夫這般,能夠主公三顧茅廬的。”
朱振一臉鄙視。
大叔,裝逼可恥好不?我朱振要麽不當官,要想讓我當官,起碼得朱元璋親自請我,還得寫下保證書,有生之年,不許帶我走係列。
還有,我什麽時候想要辭官,都不能攔著。
“非是小子自傲,實在是小子沒什麽本事,怕侍奉不好明主,若是輕易領軍,壞了明公大事,才是真的不對黎民百姓負責。”
覺得言語不能變的內心的真誠,朱振舉目遠眺,看著街道上衣衫襤褸的窮人,竟然忍不住流下了幾滴熱淚。
“小子,差不多得便是。汝是何人,老夫會不知?”
“抱歉,抱歉,入戲太深。”朱振尷尬的笑了笑,實在是不擅長演戲啊,在劉基這種人精麵前,簡直是無所遁形。
“算了。算了。老人家年紀大了,不與你計較。小子,我聽說你買了三十畝地,真的準備做過小官人?”
“正是。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小子想要生活,總該有些產業。”朱振看著劉基的臉,然後露出很認真的表情,“先生若是論謀略,我拍馬也追不上您,但是若是論種地,先生定然不如我。我聽坊間言,當初您在青田讀書,還曾被兄長趕去種田,結果五體不勤,啥都幹不了,鬧出了不少笑話。”
劉基表情尷尬,“小子,你確實不適合為官。”
“請先生直言。”朱振反而有些奇怪。
“你比我都不會說話。”劉伯溫臉色有些難看,仿佛要起身,似乎又意識到什麽,當下譏笑道:“好小子,竟然變著法子趕我走,小子說句實話,為何不想當官?莫非嫌棄胡元帥的營中太小,沒有你表現自己的機會?若是真的如此,我可以親自走一趟,與明公舉薦你。”
“我聽聞儒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子年紀才十六,自己的事情還沒搞明白,就不摻合天下大事了。再說了,有了良田,小子便有了吃不完的糧食,攢夠了銀子,還可以娶上幾房美妾,日子多麽逍遙。”
劉基臉色難堪,“朽木……”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就算是個村長領著村民造反,也自稱元帥。
可是胡大海這個元帥可不是一般。
宋濂、孫炎、葉琛以及朱振有過一麵之緣的劉伯溫都是胡大海這個大老粗舉薦給朱元璋的。
別看這個大老粗字兒不認幾個,但是卻非常有識人之明。
自從上次見識過朱振神乎其技的醫術之後,隔三差五就往朱振家裏跑。
而且還死皮賴臉的總是央求朱振釀上次喝過的酒精給他喝。
很難想象一位軍中巨擘每天不去軍營,天天泡在人家家裏央求喝酒的樣子。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下了禁酒令的,朱振無奈之能抄了個釀酒的方子給胡大海,胡大海視若珍寶,便讓他長子胡德去給他釀酒喝。
“胡元帥,這釀酒的方子也抄給你了,你為何還每日我這裏跑?軍隊裏很閑嗎?”
“自宋末崖山一戰,我漢人皇統斷絕,這天下便成了胡人的天下。從極北之地到江南水鄉我漢人被胡人欺壓的太厲害了,我主起於毫末之間,但能為民請命,以驅逐韃虜,恢複華夏為己任,乃是天下有道的明君,我五次三番前來找小哥兒你,目的就是希望你入我軍中,幫助我輔佐明主。”
朱振一臉嫌棄。
你胡大元帥不地道啊。幫助你輔佐朱元璋,豈不是我每日裏嘔心瀝血,最後給你鋪平升官發財的道路?
就算是你胡大海愛兵如子,但是我朱振這一身本事圖什麽?
況且,我朱振憑借自己能力,過不上好日子嗎?為什麽非得每日裏打打殺殺的?
再說了,朱元璋這個人脾氣那麽暴躁,而且喜歡大殺功臣那是曆史上出了名的,我跟著你混,最後能有好下場嗎?
別忙活了半輩子,把江山給朱元璋打下來了,他老人家來個炮打慶功樓什麽的,我豈不是白跟著折騰了。
還不如安心做個小地主,朱振記得曆史記載,朱元璋對待小地主的態度還是不錯的。
正所謂,小日子和和美美,為什麽非要打打殺殺?
“元帥說的對,我們這般武夫,一身的功夫若不尋找一明主輔佐,豈不是白瞎了這大好亂世?再說了,不做官,不為將,你又哪裏來的銀子和女人,男子漢大丈夫不轟轟烈烈的過一輩子,著實可惜。”
朱文正明顯是喝酒喝高了,有些飄。看樣子一會兒還要去逛窯子。
別看朱文正傲氣,但是兩次見識到朱振的本事後,服氣了。
隔三差五的就跟胡大海一起尋朱振吃酒。
見朱文正那張欲求不滿的臉,朱振也明白了,為何朱元璋建國後要大殺功臣,這群老手下,大多是粗人出身,沒什麽遠大的政治訴求,銀子和女人就是他們最大的追求,沒有什麽大的幫助,隻剩下惹禍來了,除了除掉,對於沒有太大的幫助。
隻能殺了。
而太聰明的人,本事又踢打。若是獨立創業,又有推翻朱元璋公司的可能性,諸如胡大海這種人,如果不早死,也得殺了。
朱振感覺自己的現狀挺好的,一想到將來朱元璋會奪取天下,而且會善待中小地主階層,朱振就想拿著胡大海給自己的銀子,買上些良田。
三個人約定不要把有美酒這件事情透露出去之後,胡大海和朱文正再次帶著遺憾離開。
朱振的買田之旅非常的痛快,賣家朱振竟然聽說過,大名鼎鼎的沈萬三沈員外,這位爺最近正在給朱元璋休憩應天城牆,銀子不夠使,便開始賤賣土地。
朱振的一百兩銀子,也拍得十畝良田,沈家官家聽聞朱振與胡大海關係不錯,還送了二十畝荒田,朱振搖身一變,也算是應天周邊的小地主。
多少土地朱振並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可以去郊區躲避令人煩躁的胡大海了。
……
隻是躲到城郊的日子也不好過。
胡大海來了幾次見效果不佳,便派了其他的說客。
劉基仙風道骨,手拿鵝毛大扇,皺著眉頭道:“小子,為何不願意入伍為將,千戶也可以管理上千軍士,你在軍中並無根基,在江南也無甚名望,千戶之職已不算低了。”
“正如先生所言,小子年紀輕輕,又無甚功績,直接做千戶,怕壞了明公大事。”
劉基眉毛輕挑,“哦?看不出你小子倒是挺謙虛,可是你莫要忘了,這裏是應天,明主若是要征辟你,你怕是跑不掉的。我劉伯溫都要俯首帖耳,你一個好無根基的小子,能堅持了幾日?”
朱振眉毛一跳,旋即笑道:“若是明公征辟,自然不敢不從,隻是這些日子明公除卻給我了一棟宅子,並無相召,怕是早就將小子忘了。”
劉吉聞言,啞然失笑,“以明公的脾氣,不許你重任,定然有他的原因。年輕人,還是要主動一些。並不是所有人都像老夫這般,能夠主公三顧茅廬的。”
朱振一臉鄙視。
大叔,裝逼可恥好不?我朱振要麽不當官,要想讓我當官,起碼得朱元璋親自請我,還得寫下保證書,有生之年,不許帶我走係列。
還有,我什麽時候想要辭官,都不能攔著。
“非是小子自傲,實在是小子沒什麽本事,怕侍奉不好明主,若是輕易領軍,壞了明公大事,才是真的不對黎民百姓負責。”
覺得言語不能變的內心的真誠,朱振舉目遠眺,看著街道上衣衫襤褸的窮人,竟然忍不住流下了幾滴熱淚。
“小子,差不多得便是。汝是何人,老夫會不知?”
“抱歉,抱歉,入戲太深。”朱振尷尬的笑了笑,實在是不擅長演戲啊,在劉基這種人精麵前,簡直是無所遁形。
“算了。算了。老人家年紀大了,不與你計較。小子,我聽說你買了三十畝地,真的準備做過小官人?”
“正是。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小子想要生活,總該有些產業。”朱振看著劉基的臉,然後露出很認真的表情,“先生若是論謀略,我拍馬也追不上您,但是若是論種地,先生定然不如我。我聽坊間言,當初您在青田讀書,還曾被兄長趕去種田,結果五體不勤,啥都幹不了,鬧出了不少笑話。”
劉基表情尷尬,“小子,你確實不適合為官。”
“請先生直言。”朱振反而有些奇怪。
“你比我都不會說話。”劉伯溫臉色有些難看,仿佛要起身,似乎又意識到什麽,當下譏笑道:“好小子,竟然變著法子趕我走,小子說句實話,為何不想當官?莫非嫌棄胡元帥的營中太小,沒有你表現自己的機會?若是真的如此,我可以親自走一趟,與明公舉薦你。”
“我聽聞儒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子年紀才十六,自己的事情還沒搞明白,就不摻合天下大事了。再說了,有了良田,小子便有了吃不完的糧食,攢夠了銀子,還可以娶上幾房美妾,日子多麽逍遙。”
劉基臉色難堪,“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