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十月初,二房這邊許氏即將臨盆,算日子也不過半月,許氏更是小心待著,四月初時童姨娘生下了一個女兒著實讓許氏放心了不少,她懷胎的心就更穩了。


    一天深夜,許氏睡著睡著從夢中驚醒,腹部一陣的痛,以為是要生了,急急的讓方媽媽過去讓穩婆準備好,隻疼了一炷香的時辰卻又不疼了。


    許氏以為是孩子鬧騰,第二天上午時又這樣疼了一回,時間短暫,許氏畢竟自己已經生過兩個孩子,這樣的征兆不太像是要生了,心下安心了些,院子裏穩婆守著,一等有了動靜就能即刻安排。


    入夜柳尚義回來說起此事,許氏還笑說是孩子好動,“早上動過那一回後下午到現在倒是安分了,一直都沒什麽動靜。”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第三天上午,方媽媽端了藥過來讓她喝下,這藥才不過喝下去半碗,腹部那一陣痛,直接讓許氏手抖的鬆掉了抓著藥碗的手,痛苦的哼了出聲。


    半碗中藥灑在了她的衣服上,方媽媽派人去請穩婆過來,扶著許氏到床邊躺下,她才一躺下,下腹陣陣絞痛傳來,像是等不及的要出生。


    屋子內頓時忙成了一段,燒水拿剪子送紗布,兩個穩婆過來洗淨了手,其中一人讓許氏抬起腿,驚訝的發現孩子竟然已經快露頭了。


    “夫人您可忍者些,生的太快對您不宜。”由於孩子下來的太快,許氏這都有撕裂的跡象,但她實在是太疼了,腹部那一股子垂漲感迫使著她要不斷用力才是舒服,隻有把孩子生下來了才算是了結。


    半個時辰的時間都不到,消息傳到綴錦院那邊,等李氏放下手頭的事過來看,屋子裏許氏已經把孩子生下來了。


    這一趟生的順利,屋外的人都慶幸了幾分,上回生平姐兒時的凶險還記得呢,這回從發動到生下一個時辰都不到,已經算是很順利了。


    李氏上前到門口想問問這孩子的情況,是男是女。


    但等了有一會兒這屋子內都遲遲沒有動靜,李氏有些疑惑,這時門急急的打開了,其中一個穩婆滿手的血出來,臉上的神情很急切,“快,快請大夫。”


    李氏以為是弟媳出了什麽事,屋子內滿是血腥她也不便進去,問那穩婆,“到底出了什麽事。”


    “孩子生的順利,生下來發現不會動,也沒有呼吸。”穩婆也沒遇到過幾遭這樣的事,有些是懷胎中期胎死腹中了滑胎的,像這位夫人,孩子明明足月,生下來卻是一點呼吸都沒有的,她若說是死胎怕是主人家都不肯信的,還是請過大夫來才好。


    屋子裏的許氏孩子生的順利,疼過隻有並沒有睡去,遲遲不見孩子哭,她也有些不解,就要方媽媽把孩子抱過來給她看看,方媽媽陪在屋子內是看了全程了,知道孩子生下來不會哭不會鬧不會動,怕她受刺激,勸道,“夫人您先休息著,孩子的是有穩婆顧著。”


    “那怎麽一點聲音都沒有。”許氏抬頭看去,那邊被穩婆遮住著也看不見,她有些心慌,“把孩子抱來我看看。”


    “您距離那日子差了些天呢,雖說生的順利了,孩子畢竟虛著,二姑娘出生的時候不也好一會兒才哭的。”方媽媽看她這心急的樣子,又因為生的急底下撕裂著出了不少血,更不能說實情了,柔聲勸著,“是個哥兒呢。”


    屋外李氏趕緊差人跑了一趟老夫人的院子,按著穩婆的意思,這孩子估摸是救不回來了,弟妹這邊剛剛生下孩子身子還虛的很,李氏吩咐那穩婆把孩子抱到隔壁屋子去,這兒大夫很快來了,李氏跟著到了隔壁一間,看到了這個臉色發青,毫無動靜的孩子。


    穩婆早已經確定孩子沒氣兒了,楊大夫拿過孩子的手又按了一下脖子那邊,搖搖頭,“在腹中時已經過世了。”


    許氏之所以生的那麽急,她不是按著臨盆時別人生孩子的模樣,而是孩子胎死腹中,滑胎的征兆,隻不過她這孩子已經足月,所以看著才像是臨盆而已。


    楊大夫又仔細檢查過這孩子,走出了屋子似有話要說,李氏跟了出來,走廊中楊大夫低聲道,“孩子的四肢並不像別的孩子這般強健,偏虛了些,我聽聞二夫人這一回懷胎都是以靜養為主,還喝了不少安胎藥,其中的緣由,要看過二夫人喝的藥,再給二夫人看過才知道。”


    要借口給許氏把個脈不難,產房已經收拾好,許氏也換了一身衣服,李氏帶著楊大夫進去,隔著帷帳,李氏拉開一角關切道,“弟妹,這孩子生的急,身子骨也有虧損,我請了楊大夫過來給你瞧瞧,你躺著把手伸出來就好,來。”


    李氏幫著她把手腕露在帷帳外,由楊大夫把脈,這端許氏這麽久沒見到孩子,不禁問她,“大嫂可看過孩子。”


    “還沒呢,我在門口等大夫,等會兒就去看,你先安心休息。”李氏合上帷帳,楊大夫按著許氏的脈象,眉頭微皺,方媽媽走了進來把許氏尋常喝的安胎藥取了一貼,屋子內不方便說話,到了屋外,楊大夫搖著頭,“二夫人的身子本就不合適再有身孕,我看了那藥貼,這些藥是極霸道,雖能助孕養胎,但喝的多了,對夫人的身子造成影響不說,腹中的孩子也不一定能保住。”


    懷著身孕腹中的孩子汲取營養都是來自於母親,有些人懷胎最初三月不穩當,服一些安胎藥是能穩定下來,穩定後就不必再多服用湯藥,那些十月懷胎十月都需喝藥維持的,生下來的孩子也健康不到哪裏去,更何況許氏喝的藥性又如此霸道。


    “是藥三分毒,我們尋常給人開藥,懷有身孕的,都要從輕著來,二夫人這般,那孩子怕是前兩天腹痛時就已經不行了。”楊大夫本來還想保留著一些,畢竟這樣大戶人家沒了足月的孩子又是個男孩,心情都不會好,但是他在這柳府也看了好幾年了,老夫人那兒大大小小的都找他,他也就實話實說,把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給挑明了。


    “還得請楊大夫開一些安神養身的藥出來。”李氏聽罷點點頭,楊大夫去一旁寫藥方,方媽媽哄完了許氏出來,看到李氏,麵有難色,“大夫人,這事兒可怎麽辦。”


    “讓她好好睡一覺先,剛生下孩子再受刺激對她身子也不好,孩子沒了自己總得好好的,我去老夫人那兒,中午時你們老爺回來了你就把事兒如實和他說,由他勸著你們夫人會好一些。”李氏還要去和老夫人商量這孩子該怎麽辦...


    許氏是在生下孩子後第二天才得知這件事,柳尚義親口告訴她的,許氏急瘋了,怎麽都不肯信丈夫說的,這是她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她足月生下來的,怎麽可能是死胎,怎麽可能不能活。


    “你騙我的,尚義,你騙我的對不對,這孩子怎麽可能不好。”許氏揪著他的衣服,想要下床去找孩子。


    “大夫都說了,你這麽喝藥法,孩子就算生下來也不會是好的,那藥的藥性太霸道,在最初的時候你請大夫過來看不是也說過,不宜多喝。”柳尚義抓住她壓在床上,在她發動的時候她還正在喝藥。


    “不可能,那藥藥性霸道是要助我有身孕,助我懷的安穩,別人喝了都順利生下孩子,為什麽我的孩子會出事,你騙我。”許氏的神情幾近乎癲狂,她想了十月啊,念了十月,所有的用心都在這孩子身上,怎麽可能胎死腹中,這真是天大的玩笑。


    “別人哪有像你這樣的喝法。”柳尚義重重的嗬斥了一句,許氏停止掙紮,抬頭紅著眼眶,披頭散發的看著他,柳尚義拍了拍她的肩膀把她抱在懷裏安慰,“別想這麽多了,我知道你心裏不好受,就當這個孩子與我們沒有緣分,還有思霖和青漾呢。”


    “不可能的,這不可能的,你讓我見見孩子好不好。”許氏沒有親眼看到孩子如何都不肯信這件事是真的,她是真真切切把這個孩子生下來,真真切切感受到他在自己腹中動著,怎麽一轉眼說是死胎就是死胎。


    “孩子已經入殮了,打了一副小棺材,就當他是出生了夭折的,這麽小的年紀也不能辦喪,一早已經派人送去祖墳那兒安葬了。”


    柳尚義說完許氏激動了,她猛地推開了他,滿是懷疑的看著他,“你是不是不想讓我生下這個孩子,還有老夫人,你們都不想讓我生下孩子對不對,故意告訴我孩子沒了,如今還不讓我看孩子,你們故意瞞著我是不是,你們好狠的心!”


    “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麽!”柳尚義甩開她抓著自己的手,看著她瘋癲胡言,“難道你要讓這孩子孤零零的就躺著不下葬,不告訴你是怕你受不了,你怎麽還責怪到娘身上去了,誰不想讓你好好生下這孩子了,我要是不想會把你接回來家裏養著。”


    “是啊,沒有這個孩子我永遠還呆在祖宅那個鬼地方,永遠都出不來,好了,現在這孩子沒了,你是不是還要把我再送回去,你們就有理由再把我送回去了。”許氏幹脆就是破罐破摔了,說孩子是死胎她見都沒見到一麵,她怎麽能不發狂。


    “真是不可理喻!”柳尚義本是要安慰她的,看她這胡言亂語的樣子頓時也沒耐心了,說到底他心裏也有點兒怪妻子,明知藥的藥性這麽大還一直服用,孩子不好能怪誰,又沒人害她。


    柳尚義摔門出去了,方媽媽忙跑了進來,見許氏要下床,把她抱住抱上了床勸道,“夫人,您這是要做什麽。”


    “他們騙我,方媽媽,我的孩子呢,你不是說孩子好好的,人呢,你快帶我去找他。”許氏仿佛是抓到了最後的救命線,方媽媽不會騙她的,她不是說了孩子沒事。


    “夫人,哥兒生出來的時候已經沒氣了,不和您說是怕您剛生下孩子受不得這刺激,今早把孩子送去了祖宅安葬,不讓您瞧也是怕您難受啊。”方媽媽這時也隻能說實話,一早的時候裝著小少爺的棺木就送走了,剛出生的孩子又不能辦什麽祭喪,要讓小少爺走的安穩,也就是如此安安靜靜的送。


    許氏愣在那兒,方媽媽不斷的拍著她的背安慰她也沒出聲,淚水掛在眼底,框紅著眸子直直的望著門口那邊。


    半響,屋子內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嚎哭聲...


    許氏這廂身子整整養了兩個月都還沒見好,月子中忌流淚,許氏卻哭了好幾天,柳尚義來了哭,兩個孩子來看她了也哭,哭的柳尚義不敢去了,兩個孩子也怕看到她這怨氣衝天的樣子,許氏還在難過。


    這會兒都已經十二月了,許氏的月子坐的長,含芳院內長達兩月氣氛壓抑,柳尚義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留宿在了幾個姨娘那兒,因為許氏還臥床的關係柳青蕪省了這倆月的請安。


    直到臘八過了,漯城已經是大雪紛飛的時節,許家老夫人來瞧過的第三趟,許氏這月子終於坐出了。


    老人言女人坐月子等於是再重養一回身子,過去有什麽病痛,月子坐的好身子骨就能養回來,貧苦人家沒那條件的也都會堅持躺上大半月,有條件的許多都坐足了一個半月,許氏月子中這番鬧騰,出了月子後她的麵色都不甚好,盡管好湯好藥送著,也需要產婦自己的心態好,等到來老夫人這邊請安,柳老夫人看到她這活似被人折騰了好些天的憔悴模樣,更是無語。


    許氏一直對他們沒能讓自己見上孩子最後一麵耿耿於懷,就是讓她瞧一眼,她心也就徹底的死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心裏頭還隱隱冒著什麽,不肯妥協。


    她這樣的態度,一麵還怨著丈夫,和柳尚義的關係自然也恢複不了,新年氣氛本該熱熱鬧鬧,柳老夫人眼不見心不煩,瞧她病怏怏的樣子,幹脆讓她在院子裏好好養身子,別過來請安了。


    各家忙著一轉眼大年三十。


    新的一年又將要過去。


    今年柳青蕪沒有入宮,柳老夫人有意讓孫女避著,孫媳婦生下曾孫後可以跟著大兒媳婦一塊兒入宮,柳青蕪留在家中陪著柳老夫人。


    年三十的團圓飯後就是守歲,前院如今輪到柳思祺和柳思衡守著,嬙嫵院這邊,幾個小的紮堆在柳青蕪這兒,坐在榻上人手端了一碗剛剛煮上來的糖茶,聽柳青蕪念一個話本子給他們聽。


    “我知道,那大俠肯定是飛簷走壁救了被擄走的女子是不是。”柳思城舉手,柳思磊在一旁補充,“他會輕功的。”


    柳青蕪笑了,繼續念道,“獨孤英雄救了彩蓮姑娘後把她送回了家,趁著夜色,離開了衛莊,而那半路劫道的逃犯不知什麽時候被人綁著扔在了衙門口,等著第二天官府的人來給他應有的處罰。”


    “肯定是獨孤英雄。”柳思城一臉崇拜的說道,看向坐在旁邊的柳思煜,“三哥,你說他是不是很離開。”


    “那都是假的。”柳思煜不留情的戳破了弟弟們心中對話本中英雄人物的崇拜,“哪有人會輕功的,飛簷走壁的那是壁虎,不是人。”


    柳思磊撅嘴看著他,十分認真,“那就沒有英雄了麽。”


    “有啊,我就認識一個。”柳思煜輕咳了一聲,兩個弟弟一齊看向了他,柳思煜瞥了姐姐一眼,“我覺得霍家大哥就是大英雄,殺敵立功,保衛漠地的百姓不受狼族的侵害,那比這裏的厲害多了。”


    “那他會飛簷走壁麽。”


    “那他會水上漂麽,就是那樣,蜻蜓點水的就飛走了。”柳思磊張開手做了一個飛的姿勢。


    柳思煜微漲紅了臉,“都說話本子是假的了,怎麽會輕功。”


    柳青蕪攬著平姐兒眯眯笑著,幾個侍奉的丫鬟進來把自己主子帶走,柳思煜見他們都走了,一骨碌到柳青蕪身邊,“姐,霍大哥二月就要回漠地去了,我能不能跟大哥一起去看看他。”


    “可以啊,他找到了你,你還沒親自謝過他。”柳青蕪點點頭,柳思煜靠著她,“那姐姐你也沒親自謝他啊,是家裏送了東西過去致謝的。”


    柳青蕪輕拍了一下他的額頭,笑罵,“你去就去,自己準備不就行了。”


    “我聽聞漠地那兒天幹物燥,入了十月天就很冷了,比我們這兒雪要早下好久,我在想送霍大哥什麽好,他的傷也不知道全好了沒。”柳思煜一個人嘟囔著,柳青蕪拿著話本子的手一頓,倒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


    等柳思煜困頓著去睡覺,翠玲進來鋪床,柳青蕪下了臥榻抬頭看翠玲,“上次給祖母做護腿的絨還剩下多少。”


    “還有不少呢,張媽媽說可以給您做一身小夾襖穿著,襯裏頭禦寒是最好了。”翠玲給她脫下衣服,柳青蕪鑽入被窩中,尋思了一番,“讓張媽媽別做了,明天那那些絨和那段織錦綢布一塊兒取來。”


    “哎。”...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早這邊請安過後兩個院子走遍,又去大嫂的院子裏坐了一會兒,空閑下來時已經是下午。


    翠玲早早把柳青蕪要的東西準備好,清理幹淨了坐榻,柳青蕪讓她把織錦綢布鋪開,拿起量尺寸劃線的筆,按著比大哥再大一些的尺寸量了內襯的布。


    “小姐,若是都填進去了這可顯大了。”尋常家裏穿的絨芯子內襯都是薄薄的一件,襯的多了容易顯蓬,做工好的師傅能夠多放一些,壓平了再在中間用暗線固定,最後外襯的縫起來,一件內夾襖就做成了。


    柳青蕪想盡量多塞一些進去,塞多了就顯得蓬,並沒有做袖子,隻是夾襖的背心,柳青蕪幹脆讓才翠玲做成兩片,前麵一片後麵一片,做好了再接起來,襯著前麵的一片厚一些,護著胸膛保暖。


    後來還是張媽媽進來一塊兒想辦法,絨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拚湊上去,把在裏襯把固定的線縫的緊密一些,拉緊了布,再把縫好的內襯壓上兩天才顯得扁薄,這樣即便是拿去曬太陽去黴也不會蓬大。


    柳青蕪花了十來天的功夫才做好了這件內襯的夾襖背心,穿裏麵那一麵是最舒適的布料,朝外的顏色用的深,耐髒不必時常清洗。


    此時也才一月十二三,柳思煜說要在元宵節這天跟著大哥去霍家看霍大哥,柳青蕪就趕在之前把衣服做好,讓弟弟帶去霍家送給霍靖祁...


    一月十五是元宵,連尚書家的小姐約柳青蕪一起去看燈會,怕兩個人會無聊,又叫了錢家小姐一起。


    天黑的時候連家馬車到了柳家門口,柳青蕪出來,連惠兒拉開簾子衝著她招手,她已經接到了錢若盼,後到柳府來接柳青蕪。


    “好不容易出來這一趟呢。”連惠兒歎了一聲,去年年底她定了親事後就沒再出門,這一趟元宵燈會去過後,回家肯定也是再難出來走動。


    “那我還是托了柳姐姐的福,第一回來漯城的燈會。”柳青蕪笑道,錢若盼拉開小簾子,沿路已經點起了燈籠。


    “那就帶你們好好瞧瞧。”連惠兒一下來了精神,馬車到街市內一家酒家門口,三個人下了馬車,後頭那輛下來翠玲她們服侍的丫鬟,連惠兒帶著上了二樓,靠街市的這邊進了包廂,從上往下看,幾乎是縱觀全景。


    “我早早就定下這邊了。”連惠兒朝下看了一眼,眼神微閃了閃,朝著她們招手,“還真是遇上熟人了啊。”


    柳青蕪跟著她的視線朝下看去,這家酒樓門口又停了兩輛馬車,第一輛上麵走下了關家小姐關采菱,第二輛上麵下來的是塗乾昊與一個比他年紀若大一些的少年,三個人進了這酒樓,看起來也是定了包間。


    才進門的那點功夫,關采菱下了馬車後對塗乾昊又是說話又是嬌羞的,柳青蕪看在眼裏,視線落在關采菱的臉上,想起了前年宮宴時假山那一幕,


    柳青蕪是後來才知道關家和宮中的淑妃娘娘有沾請帶故的關係,不過這個淑妃低調的很,因為沒有孩子,風頭也沒有沈貴妃和德妃盛,所以沒什麽人說起她。


    柳青蕪不明白關采菱到底是受人指使還是借人之手,不過她要自己在塗家少爺麵前難堪出糗敗壞名聲這一點是肯定的。


    “看到她身邊那個塗家少爺沒有,有傳說塗家和關家要結親。”連惠兒看不爽關采菱不是一天兩天,她聽到外頭有腳步聲,微壓低了些聲音,“你近時沒出來不知道,今年六月塗家山莊的賞荷,一個尋常和塗家走的挺近的官家小姐對塗少爺示好,約莫就是多說了幾句,沒多久那官家小姐就落水了,說是失足,當時關采菱就在她旁邊。”


    連惠兒頓了頓,嘴角勾了勾,臉上的神情意味不明,“我親眼看到她把人絆下湖去的。”


    柳青蕪默聲,忽然想起自己和那塗家少爺也有過那麽幾回的接觸,有一回也是在塗家山莊,還是當了那關小姐的麵,不過那都是四年前的事。


    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出其它理由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蕪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小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小涼並收藏青蕪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