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提示:本文有少量朝堂背景。但不涉及宮鬥,也不會披著高貴不凡的外衣,作威作福。隻踏踏實實在民間種田經商,然後嫁人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
大門一開,高舉過頭的掃帚砸了下去。
站在門外的人,幸虧反應得快,向旁一閃身,怪叫道:“四娘!你發啥瘋呢?!”
張四娘聽得這叫聲耳熟,定盯一瞧,竟是元娘提著燈籠躲在門邊兒。
她忙將掃帚扔進院裏,“嘿嘿……沒咋,我以為是,是別人……對了,大姐,這麽晚了你咋還來了?”
天黑下來後,整個村子都靜悄悄的,顯得姐妹兩人的說話聲就比較大。
元娘見問,忙走到她跟前,壓低嗓音:“四娘,二娘今天可曾來過?”
“嗯,”四娘點頭,“今天晌午的時候來過。”
元娘眼睛一亮,緊接又黯然下去,“晌午?不是晚上嗎?她來找你幹啥?”
張四娘覓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將二娘來賣爆米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元娘。末了,“大姐,二姐出了啥事了?”
“五十文錢……”元娘喃喃自語,臉色漸漸發白,“娘壓根就沒見著那五十文錢……不好,這死丫頭別是真的跑了吧?”
張四娘聽完元娘訴說晌午發生在張家小院的事情,也覺得二娘八成真的是跑了。
二娘可是有“前科”的人,去年夏天的時候已經跑過一回了。幸虧沒跑遠,去了養蜂賀老伯家裏幫人家幹了一晚上的活,賺了勺蜜吃。
“……罰不給她吃……娘趁天黑去菜園子找她……送飯……院子裏的人就不見了……”元娘急得直跺腳,“這可怎麽辦?她現在手裏有了五十文錢,也不會再跑去弄人家蜜喝了。”
“大姐。你別急。我和你一道去找。”
張四娘跑回屋子裏,把事情和宋王氏母女兩人說了。便提了燈籠和元娘一道往高崖村去了。
宋王氏母女兩人在四娘走後,也坐不安穩了。便由宋氏去尋了順子。在西山村周圍去尋二娘。
“……大魁叔家去了沒?”四娘問道。
“……沒有……”元娘沒去,是因為怕大魁一家笑話。一個姑娘家總離家出走。名聲很不好。即便大魁家人都很好,可畢竟是她未來的婆家。總會有所顧念。
“大姐,咱得先去大魁叔家問。”張四娘突然想到了與二娘一起賣爆米花的柱子,兩人私下裏走得近些。或者能知道些情況,“你不方便出頭,我就一個人去找梁子哥問。他家人若也跟著出來問我啥事的話……我就說作坊裏的事情……也好扯謊……”
“妹妹,真是難為你了。”元娘想來想去也隻能四娘出頭。自家與梁子太熟識,不好扯謊的。
到了大魁家院門口,四娘讓元娘躲起來。
自己則拍響了院門兒,大魁家屋子裏還亮著燈。靜悄悄的,並沒有什麽異常。
不大一會兒,梁子披著衣服,問了一聲:“誰啊?”
張四娘應了一聲,“梁子哥。是我,四娘。”
梁子一聽,加快了腳步,“妹妹,你這是出了啥事了?”
“嗯。也沒啥事。我想問柱子哥在家沒?”張四娘往院門裏探了探頭。
梁子覺得奇怪,四娘很少與柱子來往的,“柱子去我舅家送菜籽了。明兒個能回來,你找他有事?”
張四娘聞言一怔,心下當即一慌,盯著梁子的眼睛問道:“柱子哥走的時辰,不會是吃晚飯前後吧?”
見她如此相問,梁子也跟著警覺起來,“沒錯,是過吃晚飯走的。說要在舅舅家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回來。四娘,你別賣關子了,到底出了什麽事?”
張四娘的心涼了半截,將二娘離家的事情說了。
照此說來,兩人走的時辰差不多。
張四娘招喚元娘出來,現在不是躲著的時候了。梁子知這事兒肯定假不了了。
梁子突然想到一個地方,顧上不別的,就往張家的菜園子裏跑。
二娘離家的事情,沒敢驚動老爺子。
上房的屋子是黑著的,老爺子累了一天,早就睡下了。
“……上次我就見他們在這裏鼓搗……也不知是什麽……”
元娘提著燈籠,梁子在菜園子的角落裏翻找,不大一會兒,看到牆角處,有一處新翻動的土質。四娘忙將鐵鏟遞了過去。
挖了幾下,是一處淺坑,坑裏有一個木製的匣子。梁子一眼認出那匣子,是原先柱子藏在家裏那棵大樹裏的“寶貝”……竟是給了二娘了……
匣子打開,空空如也。
“大姐,看,是錢……”張四娘蹲在地上搜尋,在淺坑的土堆裏發現了一文錢。
三人對視一眼,由此可見,二娘走得時候該有多匆忙。
“……這一冬天賣爆米花的錢,能有三兩銀子了吧……”元娘喃喃自語。
“……再加上今天晌午的五十文錢……”四娘接口。
梁子深吸了一口氣,若是柱子與二娘一起跑的,那兩人的手裏足有七、八兩銀子之多。
都夠買一畝良田或一頭壯牛的了。
原先家裏人都沒把爆米花賣錢當成正事兒來看,也沒有人想到把兩人手裏的錢都上交給長輩。都以為是掙些零嘴兒的小錢……殊不知,這小錢兒日積月累也能攢成大錢兒……
“我這就去舅舅家一趟……如果沒有……元娘,你也稍稍放心,畢竟是兩人在一起,不會有什麽意外。”梁子見元娘的臉色很不好看,心疼極了。
“可……他們跑哪兒去了呢?”
“大姐,咱們先把大伯和嬸子找回來家來。等梁子哥的信兒吧。”在四娘看來,二娘與柱子一起跑的可能性最大,難得二人“誌趣相同。”
“對,大晚上的。這事兒別張揚。我馬上就去。”梁子說著話,就要走。
他舅舅家在鷹守村,離高崖村不算近。
張四娘讓梁子去宋家借驢車去鷹守村。這樣能節省時間與腳力。
於是。三人分頭行動。
待和元娘把張義忠兩口子找回來,已過了子時。
張四娘怕宋王氏母女擔心。不好在張家多待,反正梁子回來得先到她家還驢車。在家裏等消息也是一樣的。張義忠送她過了吊水橋,便回去了。
“……啊?二娘和柱子?”宋王氏聽四娘把事情經過這麽一說,心下駭然。
張四娘思付了一會兒,道:“隻怕這事兒二姐早就和柱子兩人核計好了的。被爺罵,被爺罰,不過是個由頭。”
二娘在菜園子裏埋錢。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她與柱子賣爆米花是秋末的事兒,這一冬天正是農閑,兩人走街串戶,附近的幾個村子都轉著賣。幾個月下來,有那麽些銀子也不奇怪了。
想到晌午二娘對她的抱怨,看來她對目前的家境很是不滿。她本身就懶、饞。從前因著家裏賣酸梅湯有了進項,日子好過了些。她跟著解了不少的饞。後來又趕上過年,飯菜又都是魚肉好吃好喝的供著……
可眼下。因著燒了私塾家裏拉下了饑荒,老爺子又下了不允大房幫工堵了他們家的後路。大房的日子又不好過了。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二娘受不住了,跑了……這麽做也是符合她的性格。
這時,宋氏也回來了。
“……送我回來。就回家去了。他爹最近身子不太好,整夜的咳……”
宋王氏點頭,“往後,咱家裏頭有啥事兒就少麻煩順子。百事孝為先,萬不能阻了順子盡孝。你有空兒也常過去看看吧。再忙,看一眼老人的時間也是有的。”
宋氏咬了下唇,點了點頭。
順子爹雖然應了這門親事,可心裏頭仍看不上宋氏。
宋氏自打與順子訂了親後,開始也常去順子家幫忙收拾屋子,做做飯啥的。可老爺子並不給她好臉色,她過門後,若再不能生,隻怕這日子不能好過了。
可不管怎麽說,順子爹都是她未來公爹。老人病了,於情於理,都應當去看看他的。
張四娘轉了兩人的話題,把二娘的事情與宋氏又重述了一遍。
“……一個人跑了,就想著別出什麽事才好。兩個人一起跑了,雖是放心,但二娘的名聲也就完了。村子裏的人會咋想他們兩個……”宋氏分析道。
張四娘一聽,這才想到這一碼事兒,真要是兩人一起跑的,那不成了私奔了嘛?!
兩家人都別想著抬頭做人了。
高崖村就那麽百十來戶的人家,村人長年居住在一個村子,沒有什麽流動人口,誰不知道誰家的那點子事啊。藏是藏不住的。
兩個人跑了一天、兩天的回家,編個瞎話倒是好說。萬一時間一長,總也不見人,這事兒就捂蓋不住了。
一時間,張四娘也矛盾不安起來。
直到了寅時(淩晨三至五點),剛合眼睡著的張四娘,被敲門聲驚醒,飛快地穿上衣裙去開門。
“梁子哥,咋樣?”
梁子將驢牽了進來,臉色十分難看,“人是去了,可送完菜籽就走了。沒在舅舅家住……這下可好了,把舅舅也給驚動了。”
“會不會出了什麽意外?”張四娘又想到另一種可能。
梁子搖頭,“說別人出意外我信,就柱子那機靈勁,他出意外我可不信。再說鷹守村到我們村子一路都是平坦的村道……不可能的……”
“咱們村子裏,我娘也找過了。”張四娘道。
梁子苦笑:“他們要是打定主意跑,就不可能在這附近村子裏待著。賣了一冬天的爆米花,這十裏八村的,誰不認識他們呐。”
“梁子哥,你別急。你回高崖村裏報個信兒,再合合眼,歇個乏。我正好天亮後要去鎮上,不如我就先去姑夫的醫館裏找找。萬一他們去了鎮上。也說不定。”
梁子一想,也是這個理兒。又說,明個兒一早。他也過來。兩人一道去鎮上。
梁子走後,張四娘在炕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了。
依她看來。張老爺子最看重兩樣,一樣是名聲,一樣是家的完整。
自打張老太太過世後,他把這個家看得更緊了。生怕一家人離了心,什麽地方都伸手,精心維護著。最大的體現就在於他的“獨裁”,讓家裏的人。不管好賴都得聽他的。然而,他不知道,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先是三房人的合離,加上小兒子在外麵搞寡婦進門做妾。讓他失了臉麵。再來家裏人越來越不服管,二房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去了縣城,是不能回來了。劉寡婦這人,他也有些打怵擺弄不明白了。唯一聽話的大房一家人,日子不好過。如今還弄出來二娘這個事兒。
無疑是給老爺子雪上加霜了。
不知等他知道二娘跑了後,會做何感想。
她翻了個身,轉念一想,自己跟著操心什麽勁兒啊?人家都把她轟出來了,她還在這兒寢食不安的替人家擔心……
可又一想。不為別的,就為一個屋簷下住著這幾年的感情,也不能不管。
能搭把手照應的事兒,還是要做的。要不,她也不安心。
第二天一早,天光還沒有放亮的時候,宋家門口站著兩個大眼瞪小眼的男人。
“你誰啊?”梁子打量著麵前這個異常英俊的男人,他還不知西山村出了這麽一號人物。
齊昊天打了一個嗬欠,就怕這丫頭一早跑掉,特意早起守在這裏。
見對麵那個粗布衣褲的少年問他,懶得理他,便開始兩眼發直裝癡呆。
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梁子,倒把梁子盯得有些發毛。
哪來的傻子啊?瞧著穿衣打扮,挺精神的啊……
梁子仗著與四娘曾是親戚的關係,準備替她把眼前這個障礙物弄走。
手馬上就要觸碰到齊昊天的衣袖,電光石火間一把扇子啪地一下,擋住了他的手。
見他收手,齊昊天雲淡風清地搖了搖扇子,……嘶……有點冷啊……
梁子見他身手不凡,便知他方才是在裝瘋賣傻。又等了一刻,見對方還沒有走的意思,拱手道:“這位大哥,方才小弟多有得罪。還望見諒。隻是……不知大哥在此等的何人?”
齊昊天又打了一個嗬欠,“你等誰,我就等誰。”
梁子微皺下眉,這話說的……
便不在說話,顧自想著心事。昨晚,他將二娘離家,柱子也不在舅家的消息告訴了爹娘。一家人幾乎一夜未合眼。
能想到的地方都被梁子給否定了,人壓根就不在。
聽說一早要與四娘去鎮上,吳氏給他拿了些銀錢,好方便托人打點。
梁子看得出吳氏的為難與不甘。退一步說,柱子真和二娘在一起的話,事情好說不好聽,這兩人的名聲就都完了。隻有一條,除非兩人訂了親,還勉強說得過去。否則……
可吳氏真的不喜歡二娘。人長得還算漂亮,可人又懶又饞,到處惹事。自家的小兒子雖也不見得怎麽出息懂事,可誰願意再招這麽一個不懂事的兒媳婦進門呢。她不甘心呐,娶誰也不能娶二娘。
大魁也擔心,一旦提及這門親事,他雖也不太滿意,但不看僧麵看佛麵,老張家的大房一家人還是不錯的。
梁子沒想像他爹娘想得那麽多,那麽長遠。
隻盼著村人在還不知情的情況下,盡快把人找回來!這回要是能把柱子找回來,他絕對不饒他!
齊昊天暗中將梁子的表情盡收眼底。
昨晚發生了什麽事,梁子是什麽人,他心裏都一清二楚的。
知道張四娘今早要去鎮上,他正好要去見一個人。就一早等在了宋家的門口。
張四娘收拾好,讓梁子進來趕驢車的時候,突然發現了齊昊天,“喲,上工挺積極的。這麽早就來了,別是你餓了,特意來噌早飯的吧。”
齊昊天淡淡一笑。往驢車上一跳,坐了上去。
“你幹嘛?!”張四娘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跳,嚇住了。
“四娘。這人是誰啊,在門口等了一大早兒了。”梁子這下逮到機會問了。
“要飯的。”張四娘上前去拉齊昊天下車。卻怎麽也拉扯不動,“我要去鎮上辦事,你快給我下來,我沒空兒和你鬧。”
“我正好也要去鎮上,搭你的便車。你不至於那麽小氣吧。”齊昊天穩穩地坐在車上,就是不下車。
“四娘,好了。齊公子要去鎮上。你就搭他一路。”宋王氏出來打圓場,相處久了,她發現,隻有在與四娘一起時。這齊公子就會變得玩世不恭。勸四娘,“辦正事要緊!”
是啊,眼下找人是最要緊的。
她上了驢車,在他對麵坐下。“梁子哥,咱們走吧。”
梁子跳上驢車。鞭子一甩直奔了鎮上去。
驢車一路疾馳,風塵仆仆地趕到鎮上的時候,還不到晌午。驢車停在了回春堂醫館的後院,車上隻留了被顛著七葷八素的齊昊天翻著白眼兒緩神。
張玉鳳見了四娘的麵,有些不太自然。尋了借口。躲進後堂不出來。
張四娘先問了大郎的腿傷,劉成雖給他用了上好的接骨膏藥,但最重的骨傷在關節處,隻怕腿傷養好後,腿也會瘸。
“……吳家姑娘天天都來……”劉成道,“……你小姑不怎麽給她好臉色看……那姑娘也是不易啊……”
梁子雖也關心大郎的傷勢,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給四娘使了眼色,正被劉成看到,笑道:“怎麽?今天怕不是單為了大郎才來的吧?”
一語中的。
張四娘挑重點把事情跟劉成說了。
劉成很是驚訝,“……怎麽說也不至於離家出走吧?”
他哪裏了解二娘的脾氣。
他搖頭,“沒有到這兒來過。這樣,既是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天到鎮上來也有可能。我會留意的,不過,這事兒也得讓你小姑知道。我坐館走不開,讓她在鎮上找找,興許能找到人呢。”
二娘除非與柱子搭了馬車否則不能這麽快到鎮上。
幸好今天鎮上沒有市集,人也不多。要是找的話,也不那麽困難。
於是,四娘決定和梁子兩人先在鎮上找找。
人剛走,張玉鳳慌慌張張地跑到前堂,“劉大哥,驢車上的那人吐了。”
張玉鳳到了鎮上後改回了姑娘的發式,隻喚劉成大哥。
這些,劉成都沒有在意。
他隻要她做回那個純真善良的好姑娘,其他的,他……一切要看緣份。
劉成讓她在前堂守醫館,自己往後院去。果見那驢車之上,仰麵躺著一人。正拿了帕子抹嘴角。
他繞到那人身側,打算先為他診脈。
目光一落那人麵容之上,刹那驚怔住,繼而,撩起衣袍雙膝跪地,行了一記君臣大禮。
“臣……草民叩見……殿下。”劉成垂頭哽咽道。
齊昊天閉了閉眼,掩下眼中的濕潤,半晌,他長歎一聲,“什麽臣子,什麽殿下……往事已矣,我與你,不過都是草民罷了。”
“殿下……”劉成低喊。
齊昊天微轉過頭,看了依舊跪在地上的劉成,“起來吧……快來看看我……這死丫頭,可把我顛壞了……”
劉成忙起身為他診了脈,“無事。歇息一會兒便會好。”
他看了眼驢車,驚問道:“殿下,你坐這個……驢車來的?”
“她家裏也沒有馬,我還能怎麽來?聽聞你在西山村,趕過去你已不在了。幸好那丫頭還在,現如今,尋著一個算一個……咳咳……”齊昊天慢慢噌下了驢車,他這一輩子也隻坐過這一回驢車,這滋味足夠他懷念好多年了。
“殿下……”劉成神情悲戚。
“殿下便不必叫了,我在這裏化名齊昊天。你喚我齊公子便是。”齊昊天負手佇立,半晌幽幽問,“你這後背……是因為那年的事嗎?”
“是。”劉成並不避諱,“當年是我與師傅為容妃娘娘診治的……師傅為了救我,擔下了一切罪名……師傅最後一刻,已知那解藥的方子,我本以為留下一口氣,再為長公主去解毒……卻不曾想長公主沒能等到……”
齊昊天擺擺手,劉成立刻不再說話。
“過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齊昊天轉身看看劉成,“這麽多年你也不易,況且你治好四娘的眼睛,也是一樁功勞。姑母在天之靈,也會感念你的恩德。”
劉成暗驚,這便是他承認了四娘的身世。
從前他對四娘的身世,也是心存疑慮。如今看來是沒錯了。
“草民惶恐……苟活至今,已是無顏麵對殿下……”
“別想太多。”齊昊天看他一眼,悠悠然道,“這十幾年來,前朝舊臣哪一個不是苟活至今?如今,我隻是要等一等,好確定今上到底是什麽心思。”
義軍掀竿而起,數月後直逼京城。怎奈今上兵戎多年,豈容義軍兵臨城下。半月後,便將義軍逼退珠江以北。至今卻隻是囤重兵於江邊,之後便再無半點音信。
大周疆域內大小一共三十二座城池,而義軍這一戰,便占去了十座,退守江北後,也僅占了八座。
劉成的身份始然,對於義軍的事情,他比尋常百姓更為敏感。加之常來往於鎮上、縣城之中的藥鋪子,消息也稍稍靈通一些。
初聽義軍,以為不過是民間隊伍,未放在心上。直至後來聽聞青陽縣開始往青州府城押運糧草時,他才頓悟,這義軍怕是來曆不凡。否則,州府不會這般興師動眾的搞這麽大的動靜出來。
現在,親耳聽聞齊昊天提及,心知這義軍便是前朝舊部。
“四娘她可知……”
齊昊天一聽劉成提到她,不禁苦笑,“她什麽都不知。等她的石頭哥回來,由他告訴她好了。我現在說什麽,她都不往心裏去。再者,看著她,我也說出不口……”
“你先擋她一擋。我還有話對你說。”齊昊天微側過身,避開了某人的視線。
劉成一怔,下意識地回頭,正瞧著張玉鳳站在前堂往後院裏探頭探腦……
**************
大門一開,高舉過頭的掃帚砸了下去。
站在門外的人,幸虧反應得快,向旁一閃身,怪叫道:“四娘!你發啥瘋呢?!”
張四娘聽得這叫聲耳熟,定盯一瞧,竟是元娘提著燈籠躲在門邊兒。
她忙將掃帚扔進院裏,“嘿嘿……沒咋,我以為是,是別人……對了,大姐,這麽晚了你咋還來了?”
天黑下來後,整個村子都靜悄悄的,顯得姐妹兩人的說話聲就比較大。
元娘見問,忙走到她跟前,壓低嗓音:“四娘,二娘今天可曾來過?”
“嗯,”四娘點頭,“今天晌午的時候來過。”
元娘眼睛一亮,緊接又黯然下去,“晌午?不是晚上嗎?她來找你幹啥?”
張四娘覓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將二娘來賣爆米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元娘。末了,“大姐,二姐出了啥事了?”
“五十文錢……”元娘喃喃自語,臉色漸漸發白,“娘壓根就沒見著那五十文錢……不好,這死丫頭別是真的跑了吧?”
張四娘聽完元娘訴說晌午發生在張家小院的事情,也覺得二娘八成真的是跑了。
二娘可是有“前科”的人,去年夏天的時候已經跑過一回了。幸虧沒跑遠,去了養蜂賀老伯家裏幫人家幹了一晚上的活,賺了勺蜜吃。
“……罰不給她吃……娘趁天黑去菜園子找她……送飯……院子裏的人就不見了……”元娘急得直跺腳,“這可怎麽辦?她現在手裏有了五十文錢,也不會再跑去弄人家蜜喝了。”
“大姐。你別急。我和你一道去找。”
張四娘跑回屋子裏,把事情和宋王氏母女兩人說了。便提了燈籠和元娘一道往高崖村去了。
宋王氏母女兩人在四娘走後,也坐不安穩了。便由宋氏去尋了順子。在西山村周圍去尋二娘。
“……大魁叔家去了沒?”四娘問道。
“……沒有……”元娘沒去,是因為怕大魁一家笑話。一個姑娘家總離家出走。名聲很不好。即便大魁家人都很好,可畢竟是她未來的婆家。總會有所顧念。
“大姐,咱得先去大魁叔家問。”張四娘突然想到了與二娘一起賣爆米花的柱子,兩人私下裏走得近些。或者能知道些情況,“你不方便出頭,我就一個人去找梁子哥問。他家人若也跟著出來問我啥事的話……我就說作坊裏的事情……也好扯謊……”
“妹妹,真是難為你了。”元娘想來想去也隻能四娘出頭。自家與梁子太熟識,不好扯謊的。
到了大魁家院門口,四娘讓元娘躲起來。
自己則拍響了院門兒,大魁家屋子裏還亮著燈。靜悄悄的,並沒有什麽異常。
不大一會兒,梁子披著衣服,問了一聲:“誰啊?”
張四娘應了一聲,“梁子哥。是我,四娘。”
梁子一聽,加快了腳步,“妹妹,你這是出了啥事了?”
“嗯。也沒啥事。我想問柱子哥在家沒?”張四娘往院門裏探了探頭。
梁子覺得奇怪,四娘很少與柱子來往的,“柱子去我舅家送菜籽了。明兒個能回來,你找他有事?”
張四娘聞言一怔,心下當即一慌,盯著梁子的眼睛問道:“柱子哥走的時辰,不會是吃晚飯前後吧?”
見她如此相問,梁子也跟著警覺起來,“沒錯,是過吃晚飯走的。說要在舅舅家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回來。四娘,你別賣關子了,到底出了什麽事?”
張四娘的心涼了半截,將二娘離家的事情說了。
照此說來,兩人走的時辰差不多。
張四娘招喚元娘出來,現在不是躲著的時候了。梁子知這事兒肯定假不了了。
梁子突然想到一個地方,顧上不別的,就往張家的菜園子裏跑。
二娘離家的事情,沒敢驚動老爺子。
上房的屋子是黑著的,老爺子累了一天,早就睡下了。
“……上次我就見他們在這裏鼓搗……也不知是什麽……”
元娘提著燈籠,梁子在菜園子的角落裏翻找,不大一會兒,看到牆角處,有一處新翻動的土質。四娘忙將鐵鏟遞了過去。
挖了幾下,是一處淺坑,坑裏有一個木製的匣子。梁子一眼認出那匣子,是原先柱子藏在家裏那棵大樹裏的“寶貝”……竟是給了二娘了……
匣子打開,空空如也。
“大姐,看,是錢……”張四娘蹲在地上搜尋,在淺坑的土堆裏發現了一文錢。
三人對視一眼,由此可見,二娘走得時候該有多匆忙。
“……這一冬天賣爆米花的錢,能有三兩銀子了吧……”元娘喃喃自語。
“……再加上今天晌午的五十文錢……”四娘接口。
梁子深吸了一口氣,若是柱子與二娘一起跑的,那兩人的手裏足有七、八兩銀子之多。
都夠買一畝良田或一頭壯牛的了。
原先家裏人都沒把爆米花賣錢當成正事兒來看,也沒有人想到把兩人手裏的錢都上交給長輩。都以為是掙些零嘴兒的小錢……殊不知,這小錢兒日積月累也能攢成大錢兒……
“我這就去舅舅家一趟……如果沒有……元娘,你也稍稍放心,畢竟是兩人在一起,不會有什麽意外。”梁子見元娘的臉色很不好看,心疼極了。
“可……他們跑哪兒去了呢?”
“大姐,咱們先把大伯和嬸子找回來家來。等梁子哥的信兒吧。”在四娘看來,二娘與柱子一起跑的可能性最大,難得二人“誌趣相同。”
“對,大晚上的。這事兒別張揚。我馬上就去。”梁子說著話,就要走。
他舅舅家在鷹守村,離高崖村不算近。
張四娘讓梁子去宋家借驢車去鷹守村。這樣能節省時間與腳力。
於是。三人分頭行動。
待和元娘把張義忠兩口子找回來,已過了子時。
張四娘怕宋王氏母女擔心。不好在張家多待,反正梁子回來得先到她家還驢車。在家裏等消息也是一樣的。張義忠送她過了吊水橋,便回去了。
“……啊?二娘和柱子?”宋王氏聽四娘把事情經過這麽一說,心下駭然。
張四娘思付了一會兒,道:“隻怕這事兒二姐早就和柱子兩人核計好了的。被爺罵,被爺罰,不過是個由頭。”
二娘在菜園子裏埋錢。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她與柱子賣爆米花是秋末的事兒,這一冬天正是農閑,兩人走街串戶,附近的幾個村子都轉著賣。幾個月下來,有那麽些銀子也不奇怪了。
想到晌午二娘對她的抱怨,看來她對目前的家境很是不滿。她本身就懶、饞。從前因著家裏賣酸梅湯有了進項,日子好過了些。她跟著解了不少的饞。後來又趕上過年,飯菜又都是魚肉好吃好喝的供著……
可眼下。因著燒了私塾家裏拉下了饑荒,老爺子又下了不允大房幫工堵了他們家的後路。大房的日子又不好過了。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二娘受不住了,跑了……這麽做也是符合她的性格。
這時,宋氏也回來了。
“……送我回來。就回家去了。他爹最近身子不太好,整夜的咳……”
宋王氏點頭,“往後,咱家裏頭有啥事兒就少麻煩順子。百事孝為先,萬不能阻了順子盡孝。你有空兒也常過去看看吧。再忙,看一眼老人的時間也是有的。”
宋氏咬了下唇,點了點頭。
順子爹雖然應了這門親事,可心裏頭仍看不上宋氏。
宋氏自打與順子訂了親後,開始也常去順子家幫忙收拾屋子,做做飯啥的。可老爺子並不給她好臉色,她過門後,若再不能生,隻怕這日子不能好過了。
可不管怎麽說,順子爹都是她未來公爹。老人病了,於情於理,都應當去看看他的。
張四娘轉了兩人的話題,把二娘的事情與宋氏又重述了一遍。
“……一個人跑了,就想著別出什麽事才好。兩個人一起跑了,雖是放心,但二娘的名聲也就完了。村子裏的人會咋想他們兩個……”宋氏分析道。
張四娘一聽,這才想到這一碼事兒,真要是兩人一起跑的,那不成了私奔了嘛?!
兩家人都別想著抬頭做人了。
高崖村就那麽百十來戶的人家,村人長年居住在一個村子,沒有什麽流動人口,誰不知道誰家的那點子事啊。藏是藏不住的。
兩個人跑了一天、兩天的回家,編個瞎話倒是好說。萬一時間一長,總也不見人,這事兒就捂蓋不住了。
一時間,張四娘也矛盾不安起來。
直到了寅時(淩晨三至五點),剛合眼睡著的張四娘,被敲門聲驚醒,飛快地穿上衣裙去開門。
“梁子哥,咋樣?”
梁子將驢牽了進來,臉色十分難看,“人是去了,可送完菜籽就走了。沒在舅舅家住……這下可好了,把舅舅也給驚動了。”
“會不會出了什麽意外?”張四娘又想到另一種可能。
梁子搖頭,“說別人出意外我信,就柱子那機靈勁,他出意外我可不信。再說鷹守村到我們村子一路都是平坦的村道……不可能的……”
“咱們村子裏,我娘也找過了。”張四娘道。
梁子苦笑:“他們要是打定主意跑,就不可能在這附近村子裏待著。賣了一冬天的爆米花,這十裏八村的,誰不認識他們呐。”
“梁子哥,你別急。你回高崖村裏報個信兒,再合合眼,歇個乏。我正好天亮後要去鎮上,不如我就先去姑夫的醫館裏找找。萬一他們去了鎮上。也說不定。”
梁子一想,也是這個理兒。又說,明個兒一早。他也過來。兩人一道去鎮上。
梁子走後,張四娘在炕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了。
依她看來。張老爺子最看重兩樣,一樣是名聲,一樣是家的完整。
自打張老太太過世後,他把這個家看得更緊了。生怕一家人離了心,什麽地方都伸手,精心維護著。最大的體現就在於他的“獨裁”,讓家裏的人。不管好賴都得聽他的。然而,他不知道,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先是三房人的合離,加上小兒子在外麵搞寡婦進門做妾。讓他失了臉麵。再來家裏人越來越不服管,二房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去了縣城,是不能回來了。劉寡婦這人,他也有些打怵擺弄不明白了。唯一聽話的大房一家人,日子不好過。如今還弄出來二娘這個事兒。
無疑是給老爺子雪上加霜了。
不知等他知道二娘跑了後,會做何感想。
她翻了個身,轉念一想,自己跟著操心什麽勁兒啊?人家都把她轟出來了,她還在這兒寢食不安的替人家擔心……
可又一想。不為別的,就為一個屋簷下住著這幾年的感情,也不能不管。
能搭把手照應的事兒,還是要做的。要不,她也不安心。
第二天一早,天光還沒有放亮的時候,宋家門口站著兩個大眼瞪小眼的男人。
“你誰啊?”梁子打量著麵前這個異常英俊的男人,他還不知西山村出了這麽一號人物。
齊昊天打了一個嗬欠,就怕這丫頭一早跑掉,特意早起守在這裏。
見對麵那個粗布衣褲的少年問他,懶得理他,便開始兩眼發直裝癡呆。
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梁子,倒把梁子盯得有些發毛。
哪來的傻子啊?瞧著穿衣打扮,挺精神的啊……
梁子仗著與四娘曾是親戚的關係,準備替她把眼前這個障礙物弄走。
手馬上就要觸碰到齊昊天的衣袖,電光石火間一把扇子啪地一下,擋住了他的手。
見他收手,齊昊天雲淡風清地搖了搖扇子,……嘶……有點冷啊……
梁子見他身手不凡,便知他方才是在裝瘋賣傻。又等了一刻,見對方還沒有走的意思,拱手道:“這位大哥,方才小弟多有得罪。還望見諒。隻是……不知大哥在此等的何人?”
齊昊天又打了一個嗬欠,“你等誰,我就等誰。”
梁子微皺下眉,這話說的……
便不在說話,顧自想著心事。昨晚,他將二娘離家,柱子也不在舅家的消息告訴了爹娘。一家人幾乎一夜未合眼。
能想到的地方都被梁子給否定了,人壓根就不在。
聽說一早要與四娘去鎮上,吳氏給他拿了些銀錢,好方便托人打點。
梁子看得出吳氏的為難與不甘。退一步說,柱子真和二娘在一起的話,事情好說不好聽,這兩人的名聲就都完了。隻有一條,除非兩人訂了親,還勉強說得過去。否則……
可吳氏真的不喜歡二娘。人長得還算漂亮,可人又懶又饞,到處惹事。自家的小兒子雖也不見得怎麽出息懂事,可誰願意再招這麽一個不懂事的兒媳婦進門呢。她不甘心呐,娶誰也不能娶二娘。
大魁也擔心,一旦提及這門親事,他雖也不太滿意,但不看僧麵看佛麵,老張家的大房一家人還是不錯的。
梁子沒想像他爹娘想得那麽多,那麽長遠。
隻盼著村人在還不知情的情況下,盡快把人找回來!這回要是能把柱子找回來,他絕對不饒他!
齊昊天暗中將梁子的表情盡收眼底。
昨晚發生了什麽事,梁子是什麽人,他心裏都一清二楚的。
知道張四娘今早要去鎮上,他正好要去見一個人。就一早等在了宋家的門口。
張四娘收拾好,讓梁子進來趕驢車的時候,突然發現了齊昊天,“喲,上工挺積極的。這麽早就來了,別是你餓了,特意來噌早飯的吧。”
齊昊天淡淡一笑。往驢車上一跳,坐了上去。
“你幹嘛?!”張四娘被他這突如其來的一跳,嚇住了。
“四娘。這人是誰啊,在門口等了一大早兒了。”梁子這下逮到機會問了。
“要飯的。”張四娘上前去拉齊昊天下車。卻怎麽也拉扯不動,“我要去鎮上辦事,你快給我下來,我沒空兒和你鬧。”
“我正好也要去鎮上,搭你的便車。你不至於那麽小氣吧。”齊昊天穩穩地坐在車上,就是不下車。
“四娘,好了。齊公子要去鎮上。你就搭他一路。”宋王氏出來打圓場,相處久了,她發現,隻有在與四娘一起時。這齊公子就會變得玩世不恭。勸四娘,“辦正事要緊!”
是啊,眼下找人是最要緊的。
她上了驢車,在他對麵坐下。“梁子哥,咱們走吧。”
梁子跳上驢車。鞭子一甩直奔了鎮上去。
驢車一路疾馳,風塵仆仆地趕到鎮上的時候,還不到晌午。驢車停在了回春堂醫館的後院,車上隻留了被顛著七葷八素的齊昊天翻著白眼兒緩神。
張玉鳳見了四娘的麵,有些不太自然。尋了借口。躲進後堂不出來。
張四娘先問了大郎的腿傷,劉成雖給他用了上好的接骨膏藥,但最重的骨傷在關節處,隻怕腿傷養好後,腿也會瘸。
“……吳家姑娘天天都來……”劉成道,“……你小姑不怎麽給她好臉色看……那姑娘也是不易啊……”
梁子雖也關心大郎的傷勢,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給四娘使了眼色,正被劉成看到,笑道:“怎麽?今天怕不是單為了大郎才來的吧?”
一語中的。
張四娘挑重點把事情跟劉成說了。
劉成很是驚訝,“……怎麽說也不至於離家出走吧?”
他哪裏了解二娘的脾氣。
他搖頭,“沒有到這兒來過。這樣,既是昨天晚上的事情,今天到鎮上來也有可能。我會留意的,不過,這事兒也得讓你小姑知道。我坐館走不開,讓她在鎮上找找,興許能找到人呢。”
二娘除非與柱子搭了馬車否則不能這麽快到鎮上。
幸好今天鎮上沒有市集,人也不多。要是找的話,也不那麽困難。
於是,四娘決定和梁子兩人先在鎮上找找。
人剛走,張玉鳳慌慌張張地跑到前堂,“劉大哥,驢車上的那人吐了。”
張玉鳳到了鎮上後改回了姑娘的發式,隻喚劉成大哥。
這些,劉成都沒有在意。
他隻要她做回那個純真善良的好姑娘,其他的,他……一切要看緣份。
劉成讓她在前堂守醫館,自己往後院去。果見那驢車之上,仰麵躺著一人。正拿了帕子抹嘴角。
他繞到那人身側,打算先為他診脈。
目光一落那人麵容之上,刹那驚怔住,繼而,撩起衣袍雙膝跪地,行了一記君臣大禮。
“臣……草民叩見……殿下。”劉成垂頭哽咽道。
齊昊天閉了閉眼,掩下眼中的濕潤,半晌,他長歎一聲,“什麽臣子,什麽殿下……往事已矣,我與你,不過都是草民罷了。”
“殿下……”劉成低喊。
齊昊天微轉過頭,看了依舊跪在地上的劉成,“起來吧……快來看看我……這死丫頭,可把我顛壞了……”
劉成忙起身為他診了脈,“無事。歇息一會兒便會好。”
他看了眼驢車,驚問道:“殿下,你坐這個……驢車來的?”
“她家裏也沒有馬,我還能怎麽來?聽聞你在西山村,趕過去你已不在了。幸好那丫頭還在,現如今,尋著一個算一個……咳咳……”齊昊天慢慢噌下了驢車,他這一輩子也隻坐過這一回驢車,這滋味足夠他懷念好多年了。
“殿下……”劉成神情悲戚。
“殿下便不必叫了,我在這裏化名齊昊天。你喚我齊公子便是。”齊昊天負手佇立,半晌幽幽問,“你這後背……是因為那年的事嗎?”
“是。”劉成並不避諱,“當年是我與師傅為容妃娘娘診治的……師傅為了救我,擔下了一切罪名……師傅最後一刻,已知那解藥的方子,我本以為留下一口氣,再為長公主去解毒……卻不曾想長公主沒能等到……”
齊昊天擺擺手,劉成立刻不再說話。
“過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齊昊天轉身看看劉成,“這麽多年你也不易,況且你治好四娘的眼睛,也是一樁功勞。姑母在天之靈,也會感念你的恩德。”
劉成暗驚,這便是他承認了四娘的身世。
從前他對四娘的身世,也是心存疑慮。如今看來是沒錯了。
“草民惶恐……苟活至今,已是無顏麵對殿下……”
“別想太多。”齊昊天看他一眼,悠悠然道,“這十幾年來,前朝舊臣哪一個不是苟活至今?如今,我隻是要等一等,好確定今上到底是什麽心思。”
義軍掀竿而起,數月後直逼京城。怎奈今上兵戎多年,豈容義軍兵臨城下。半月後,便將義軍逼退珠江以北。至今卻隻是囤重兵於江邊,之後便再無半點音信。
大周疆域內大小一共三十二座城池,而義軍這一戰,便占去了十座,退守江北後,也僅占了八座。
劉成的身份始然,對於義軍的事情,他比尋常百姓更為敏感。加之常來往於鎮上、縣城之中的藥鋪子,消息也稍稍靈通一些。
初聽義軍,以為不過是民間隊伍,未放在心上。直至後來聽聞青陽縣開始往青州府城押運糧草時,他才頓悟,這義軍怕是來曆不凡。否則,州府不會這般興師動眾的搞這麽大的動靜出來。
現在,親耳聽聞齊昊天提及,心知這義軍便是前朝舊部。
“四娘她可知……”
齊昊天一聽劉成提到她,不禁苦笑,“她什麽都不知。等她的石頭哥回來,由他告訴她好了。我現在說什麽,她都不往心裏去。再者,看著她,我也說出不口……”
“你先擋她一擋。我還有話對你說。”齊昊天微側過身,避開了某人的視線。
劉成一怔,下意識地回頭,正瞧著張玉鳳站在前堂往後院裏探頭探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