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章合一
*********
過了吊水橋,河灘地,再走上半盞茶的功夫就到了宋家。
宋家的院落相較於老張家的要小很多,房子起的是坐北朝南,南麵開門,正對著村道兒。院子裏隻有一處正房,正房的西邊是灶房,秋冬季節做飯的時候就連帶著把炕給燒熱了。到了天熱了,就用另一個小灶做飯。正房的東邊是個穀倉。院子裏的家禽也不過是三隻母雞,兩隻鴨子。
屋頂鋪的是茅草,待到了雨天,就會滲下雨水來。
宋王氏將兩人箱籠放在炕上,就出去做飯去了。
宋氏的精神頭懨懨的,不太說話,張四娘卻不想她亂想,纏著她一路,將宋家的院落描述給她聽。
張四娘上了炕,拉過宋氏也在炕上坐了,“娘,你還在想那些事兒呢?值得你費心思想這些嗎?娘,你要打起精神來,從此,這家裏頭就我們三個人了。咱們得多想著咋掙錢,過好日子。你瞧我姥娘過的是啥日子啊?如今,又添了我們兩口人,飯就更吃不上了。你不愁啊?”
宋氏的眼睛漸漸靈動起來,不再如死水般沉寂了。
是了,她上有老母,下有孩子,怎麽才能吃飽吃好,才是她該想的事兒。
“嗯,四娘放心,娘一定會多幹些活,不讓你和姥娘餓肚子的。”宋氏下了保證。
張四娘搖頭,不動腦子出苦力。永遠脫不了貧,“娘,你算過沒有,姥娘家總共才兩畝地。賣了糧食再買種子啥的,僅夠糊口。你在地裏幹多少活也沒有用。”
“那,那咱也跟周掌櫃的說說看,也去剝大蒜賣糖蒜去?”周掌櫃要的糖蒜越來越多,張玉鳳與趙氏都不想找人幫忙幹活,怕人家把錢給分了。照此下去,供不應求,再不想解決辦法,這買賣恐怕就做不成了。
“娘,人家得月樓與二房簽的合約上寫得清楚明白。隻從一家進貨。咋能還從我們這裏進呢。這失信譽的事情周掌櫃是不會做的。”
“對。四娘說得有理。就算周掌櫃的同意了,咱也不能再去和老張家有啥牽扯。”宋王氏拿圍裙擦了把手,說飯一會兒就好。
鍋裏燉著窩瓜。上麵烀了一大張麵餅。等菜好了,餅也就好了。
“姥娘,你手裏還有多少錢?”
自從上次四娘對她講的一番話後,宋王氏就不再把她當成小孩子來看了。這丫頭的心思可比宋玉重,心眼也多,“姥娘手裏還有二兩多的銀子,咋,你想做點啥?”
“我手裏還有一兩銀子,加起來就三兩多……”張四娘手裏的一兩銀子還是上次大郎給的,她一直藏在身上。“姥娘,咱做辣白菜賣吧。”
“辣白菜?”宋王氏與宋氏兩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前有酸梅湯,再有糖蒜、她們對張四娘能提出這個賺錢的路子也不奇怪了。
“行,你說咋幹都行。姥娘我還有把子力氣,還能幹上十幾年。”宋王氏一口答應。
張四娘穿越前所居住的城市與韓國仁川是友好城市。每年的五月份都會舉行中韓友好文化周,在那裏可以吃到好多正宗的韓式料理。而她家的小區正對著韓國區,那裏都是韓國人開的酒店、飯店……對於韓國的泡菜她還是比較有研究的。
“嗯。”張四娘點頭,“咱先不急著多做,先做個四五棵白菜,醃好了,就給周掌櫃那裏送去嚐嚐。也不知道咱這方圓百裏的人能不能吃辣子?”
“能,咱們這兒的人都能吃辣子。”宋氏很肯定的答道,“四娘,得月樓真能進咱們的辣白菜就好了。到時賺了銀子,把你姥娘的房子翻蓋一下,要不然到了夏天還得漏雨。”
宋氏說的都是些小事了。隻要有了銀子,幹啥不行啊。
與宋氏的單純相比,張四娘的想法更切合實際,打從與周掌櫃的談第一份合約的時候,她就想到了這個區域區的問題。那時,她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報恩。因此也就沒有去想得那麽長遠。
可眼下不同了。她與宋氏娘倆個是一條心,她自然要拚了全力去幫扶著這個家。所以,如果能簽合約的話,再得要與周掌櫃的在這個問題上談好。
宋王氏就笑道:“好了,今天都鬧騰的乏了。這白菜啥的,咱都留明天幹,今晚好好歇歇睡一覺。有了四娘啊,咱的好日子都在後麵的呢。走,咱先吃飯。”
*******
何氏從上房回來,灰頭土臉的。她不明白,明明走的時候,公爹的臉上還是一副笑模樣,怎麽回來後,一個個地都把她當成出氣筒了。
方才,公爹把她好一通罵。都說長嫂如母,這麽多年,你這個當嫂子的一點都沒把小姑子照顧好。家不像家的,幹活也不利索……接著張老爺子就把她打從嫁進門那裏所犯的錯誤一一地說了一遍,虧他記憶好,十多年了,還記得這麽清楚。
何氏回了上房東屋。張義忠蹲在地上抽煙,見她進來,說了句“餓了,整飯吃吧。”就與她沒話兒了。
何氏就問元娘,她走後是不是家裏發生了什麽事?怎麽一個個的都無精打采的。
元娘就掉下了眼淚,說三叔和三嬸合離了,三嬸子帶著妹妹回娘家去了。二娘旁邊插嘴,小姑母下午還跳了河。
何氏哎呀一聲,她走了不過兩個時辰,家裏竟發生了這麽多的事情。
追著張義忠問,他也說不清楚,還是大郎,把聽到的話告訴了何氏。何氏聽了,也氣得夠嗆,“平日裏打罵弟妹也夠意思了。咱當他是爺們。也沒多管教他。這回可好,不僅弄大了人家的肚子,還要接寡婦進門。真是,唉。造孽啊!”
“你爺就不沒攔著?”
“爺攔著有啥用。四娘的姥娘都來了,說要合離。”大郎也覺得三叔做得太過份。三嬸子多老實,厚道啊,他咋能做出這種事呢。
何氏也沒了精神頭去做飯,一屁股坐在了炕上,“那,你小姑母跳河咋回事?不對啊,她不是會遊水嘛,咋還……?”
二娘道:“哎呀娘,你走了之後。爺就讓我們去找小姑母。村子裏我們都找遍了。也沒看到人。大姐就提議去河邊看看。”
二娘說著就瞧了元娘一眼。臉上的神色十分複雜。
元娘隻得接口道:“我們到了河沿就看到河上遊,小姑母正往河裏走……小姑母會水,我們沒想到那麽多。隻遠遠地喊了她兩嗓子,她卻不理人。眼瞅著到了河心了,人影一晃,人就不見了……我和二娘嚇壞了,就往河裏跑,那時就見到那個劉郎中從河對岸遊過來救了小姑母……”
“劉郎中拖小姑母上岸時,我瞧著她身上還捆著繩子……就問了一句,劉郎中說她下水時身上綁了河石了,他是先解了河石,才救得小姑母……”
這可是要一門心思地尋死呐!
怪不得公爹方才發了那麽大通的火!
何氏喊了元娘、二娘幫忙做飯。換了身衣裙叫上張義忠,兩人就往上房西屋去。方才老爺子不是罵她擔不起這個家嗎,那時她還不知道是咋回事,這回知道了,她就得再去走一趟。
何氏兩口子進屋的時候,張義光正好送了劉寡婦回來,坐在炕邊低著頭。
張玉鳳卻像傻了一般,半張著嘴,死死地盯著張義光看。
“爹,我才聽孩子們說了。”何氏湊過來,站在張老爺子麵前開始唉聲歎氣。(.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歎得他心更煩了。
憑心說話,張老爺子並不喜歡何氏。在過了門的幾個兒媳婦當中,他頂看不上她。因為她同趙氏比,缺少她的聰明、伶俐和乖巧,拙嘴笨腮的,不會說話兒;而是宋氏比呢,又缺少她的溫良和嫻靜,活雖然不少幹,汗雖然也不少出,可是大手大腳、毛毛躁躁地。
最使張老爺子耿耿於懷的是,作為長房的兒媳婦,她隻給他生了一個孫子!張家的香火單薄,他把這件事當成一樁很不好的事情!
在張家這個小院裏,張老爺子從來都是一手遮天。被他看不上的人,哪裏還有好下場?所以,無論大事小情上,何氏總比別人低一頭。
對於宋氏,張老爺子是偏著,疼著;對趙氏,老爺子多少有點懼著;隻有對何氏,他總是黑著臉兒,說話的聲音就變調。
大郎其實不是何氏的頭一胎,頭一胎她生的是丫頭。可惜未足月就夭折了。等到趙氏進門的時候,她又懷上了,卻不知是男是女。張老爺子那時開始就沒給過她好臉兒。
趙氏成親那天,她是實心實意地跟著高興,特意起了個大早,挺著個肚子忙裏忙外的。她幹完了外麵的活,又跑到屋子裏頭,又給鄉親們抓糖,又給倒酒的,忙得不亦樂乎。她整整忙了一天,等把鄉親們都送走了,人家新郎倌和新娘子要入洞房睡覺了,她又一閃身跟了進去,笑嗬嗬地為他們鋪炕。
在高崖村這一代,有個風俗。小叔子成親有嫂子鋪炕的規矩。對此,何氏自是樂於承擔的。她一邊細心地把墊褥鋪平,把枕頭擺正,把被子鋪好,一邊小聲地向張義勇和趙氏叮囑床上的諸事。所謂:“長嫂如母”,啥話都可以說,盡管那小兩口早已滿臉通紅,她卻依然毫不介意。
她正說在興頭上,張老爺子出現在門口了。張老太太那時剛生了張玉鳳沒多久,身子一直不好。連兒子娶親也沒能起得來炕。就囑咐張老爺子過去看著。
這一看,不要緊,他的臉色馬上就黑了,“你在幹什麽?”
“爹,我在給他們鋪炕呢。”何氏回過頭來,滿麵春風的說,“你看,行嗎?”
“不行,不行!”張老爺子的臉更難看了,但礙著新媳婦在場。不好發火。他悶頭走過去,把被子、褥子、枕頭全都掀起來了,衝著他身後的一位鄰家嫂子一拱手,“有勞了。”
鄰家嫂子瞅了何氏一眼。猶豫著,沒動地方。可這時,何氏卻笑意盈盈地說:“哎喲,嫂子,你來得正好。我頭一回鋪這炕,不會,正好跟你學學。”
她說完,就拉著鄰家嫂子進了屋,讓到了炕邊。人家隻衝她苦笑,無可奈何的動了手。這時候。她又要伸手去幫忙。不料。被公爹一把攔住,同時低聲吼道:“你別動手!”
她慌忙把手縮了回去,怔怔地看著公爹。心中好惶恐。
鄰家嫂子低了頭,快手快腳地鋪好了炕,然後,不無歉意地衝何氏一笑,就匆匆告辭了。張老爺子千恩萬謝地將人送出去,回來時,見何氏還在屋子裏,就把她叫了出去。一直叫到上房當著張老太太的麵兒,罵道:“你又不是兒女雙全的人,誰要你去鋪炕的啊?”
張老太太也沒給何氏好臉兒。又擔心張老爺子的吼聲嚇到小女兒,就讓他壓低聲音。
何氏這時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她嚇壞了,忙不迭地跪下來嗑頭認錯。這時,張義忠聞信也來了,聽了老爺子的告狀也很生氣,但他下不了手去打何氏,畢竟她還大著肚子。
就提議罰她一天不吃飯,這事兒才算是完了。
可是呢,從這以後,這件事變成了何氏人生曆史上一個永遠抹不掉的汙點。張老爺子一不順心,就要把這件事重提,把何氏劈頭蓋臉地數落一頓。直到她生了大郎出來,她的日子才稍稍好過一些。
張老爺子雖然看不上何氏,但當年同何氏的爹卻是極好的,關係好的連宋氏的親爹都比不上。因為兩人的關係好,所以才成全了子女的這樁婚事。
何氏的爹是個獵戶,隻要打了野味總會分一半給老張家。在一個冬日裏出去打獵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後來,在東山嶺的山坳裏找到了他的屍身。
這也是張老爺子不同意給張玉鳳找個獵戶當夫君的原故。
“行了,你要是有話就說,沒話說就別在我耳邊嘮叨個沒完了。我煩著呐!”老爺子擺手,讓她靠邊站。
其實何氏也沒啥話說,就是關心家裏頭的事,過來瞧瞧。
他讓她站遠點,她就真的站得遠了一些,一雙憂慮的小眼睛,瞄來瞄去。
“老三,現在你把好好的家鬧成這樣,你想咋地?”張義忠端起大哥的威風喝斥道。
他不喜歡劉寡婦的為人。自家男人死了,要麽跟著一起死,要麽就該關門閉戶的過日子,哪能張張揚揚地開起了豆腐房,找的幫工都還是些老爺們。這可不好……好女人哪能幹出這種事呐!
如果這寡婦取代了宋氏的地位,他這個當大伯的到時都得把臉丟盡了。他可抬不起頭。
“大哥,我有兒子了,你知道嗎?這是最重要的,我也是個當爹的人了。你們行,一個個的生男娃生女娃,有誰想過我的心情。”張義光激動起來,“爹,你不顧及劉氏,也得顧及你的親孫子不是?你讓他生下來就沒有爹嗎?爹啊,你倒是說句話啊?”
“爹,那劉寡婦不能進門!”張玉鳳傻了半晌,終於緩過神來,惡狠狠地來了這麽一句。
“為啥?!”張義光瞪過去,“那是你親侄子,你也往外推?!”
張玉鳳不理他,走到張老爺子麵前,“爹,三哥的合離書寫了沒?”
張老爺子吼了一聲,“他敢?!”
張玉鳳鬆了一口氣,“對,爹,你可不能讓三哥寫合離書。劉寡婦身份不祥,即使進門也當不得正房娘子。更何況她還帶著一個拖油瓶,吃我們張家,住我們張家的,憑什麽我們替劉家養崽子。”
這點倒不用張玉鳳提示。張老爺子也不傻,她都能想到,他自然也想到了。
他不讓張義光寫合離書,還有另一層意思。這劉寡婦今天當著他的麵兒這一番哭鬧,他冷眼瞧著,就知這寡婦是極厲害的角色。老三這個糊塗蛋啊……所以,他暫時不打算讓劉寡婦進門。想等她生了孩子,若是男娃就讓她進門做妾,否則……什麽都別談,給他們一筆錢。送他們走得遠遠的。
張老爺子這樣想著,就開始心疼自己的錢袋子了。還要掏出來搭外人,這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受。
但沒辦法,那也是他張家的根呐!
“嗯。”張老爺子點頭,“老三呐,你有空過去告訴她一聲,等她把孩子生下來,咱們再談進門的事兒。現在,天頭冷了,沒事兒也別讓她到處亂走了。風言風語的對誰都不大好聽!你讓她放心。咱家的孩子。咱家認!”
張義光點頭。隻要能讓劉氏進門,多等個把月也沒關係。他等得起,而且他非常有信心。她肚了懷的就是男娃。
老三的事情解決了,張老爺子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張玉鳳身上,“我瞧著劉成不錯,你大嫂既然都已經托了裏長做媒,你就嫁過去吧!”
張義忠斜了一眼張玉鳳,“爹,她還能嫁過去嗎?河邊上,她都把人家罵成啥樣了?!”
張老爺子擺手,“這事兒我方才也想過了,到時劉成要是不同意。我就帶著你妹子親自上門找他去!”
“爹?”
“爹!”
兄妹兩人齊開口,一個不可思議,一個堅持反對。
“叫啥都沒有用!”張老爺子的眼底閃過一絲狡黠,“人家救了你,你就得報恩。再說他救你時,是不是背著你出來的?這摟也摟了,抱也抱了,背的時候連屁股都摸過了,你為啥不嫁?!”
張玉鳳的臉漲得通紅,“爹,你是不是老糊塗了,你哪隻眼睛看著他摸我屁股了?”
“放屁!我還活這麽大把歲數了,連這還不知道?若不摸著你屁股,他咋背的你呢?!”張老爺子說完,擺著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朝何氏喝道:“老大媳婦,你這飯不做了啊?!”
“啊?啊!做著呢,元娘和二娘都在灶間呢,爹,那我也去瞧瞧?”何氏惶恐道。
“嗯,這幾天你多往西山村走幾次,聽到信兒,就馬上告訴我!好了下去準備吧!”張老爺子吩咐完了,就往炕上一倒,闔上了眼。
任張玉鳳如何哭鬧,也裝作聽不見。
這一天,他真的是累壞了。
吃晚飯的時候,二房除了二郎過來吃飯外,那兩口子一個也沒過來。張義忠有心去喊,被老爺子製止住了,隻說把飯菜給他們留一份,吃完了讓元娘給他們送過去。
趙氏腦袋纏了頭帶歪倒在炕上,背對著張義勇,任他怎麽勸,也不起來吃飯,也不理他。
張義勇無力地靠在了椅子上,半晌沒有說話,他閉著眼睛,腦海裏都是張老爺子痛苦的、流著眼淚的神情……一邊是媳婦,一邊老爹,他夾在中間真的好難……
這時,趙氏忍不住了,她翻過身,見他閉著眼睛,手撫著額頭,一副窩囊相,氣就不打一處來,她衝他淡淡一笑,不無諷刺意味地說:“張老二,你真行呐,當得起家,做得起主了,是不是?”
說完了,她便把臉一沉,不轉眼珠兒地盯著張義勇。
張義勇睜開了眼睛,在她的逼視下,顯得很不自在,長籲短歎道:“唉,金鳳啊,咱們……就這麽過吧,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多好。”
“就這麽過?”趙氏嘴一撇,“你願意讓那寡婦進門,吃著占著公中的東西,你願意?”
“隻要爹同意,我就願意。”
“呸!你這話可說得真輕巧啊!”趙氏又是淡淡一笑,驀地沉下臉,“那好,那咱就學三房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從此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金鳳!”張義勇撲騰一下就站了起來,仿佛生怕她這就走了似的,一把拽住她的胳膊,用近乎央求的語氣說:“爹這輩子不易啊!你就不能體諒一下?”
“不易?”趙氏猛地甩開了他的手,身子跟著一扭,眼睛斜睨著他,“那你就去跟他過唄,咱不攔你!”
“你說這是人話嗎?”張義勇有點生氣了。
“跟你這種不是人的人,還用得著說人話嗎?!”趙氏的嘴巴厲害,一下子就把張義勇給氣懵住了。
張義勇很生氣,巴掌一揚,想打,又不敢下手。
“哼,今天你可是真出息了,下午的時候你摔我,現在又要打我。來,你打啊,你朝這兒打,使勁打啊!你怎麽不打啦?!你來打我啊!”
張義勇麵對一點點湊近他的趙氏,實在是沒有勇氣打下去,他長歎一聲,把高高揚起的巴掌使勁地砸向了自己的大腿,垂氣喪氣地蹲在了地上。
――本卷完――
*********
過了吊水橋,河灘地,再走上半盞茶的功夫就到了宋家。
宋家的院落相較於老張家的要小很多,房子起的是坐北朝南,南麵開門,正對著村道兒。院子裏隻有一處正房,正房的西邊是灶房,秋冬季節做飯的時候就連帶著把炕給燒熱了。到了天熱了,就用另一個小灶做飯。正房的東邊是個穀倉。院子裏的家禽也不過是三隻母雞,兩隻鴨子。
屋頂鋪的是茅草,待到了雨天,就會滲下雨水來。
宋王氏將兩人箱籠放在炕上,就出去做飯去了。
宋氏的精神頭懨懨的,不太說話,張四娘卻不想她亂想,纏著她一路,將宋家的院落描述給她聽。
張四娘上了炕,拉過宋氏也在炕上坐了,“娘,你還在想那些事兒呢?值得你費心思想這些嗎?娘,你要打起精神來,從此,這家裏頭就我們三個人了。咱們得多想著咋掙錢,過好日子。你瞧我姥娘過的是啥日子啊?如今,又添了我們兩口人,飯就更吃不上了。你不愁啊?”
宋氏的眼睛漸漸靈動起來,不再如死水般沉寂了。
是了,她上有老母,下有孩子,怎麽才能吃飽吃好,才是她該想的事兒。
“嗯,四娘放心,娘一定會多幹些活,不讓你和姥娘餓肚子的。”宋氏下了保證。
張四娘搖頭,不動腦子出苦力。永遠脫不了貧,“娘,你算過沒有,姥娘家總共才兩畝地。賣了糧食再買種子啥的,僅夠糊口。你在地裏幹多少活也沒有用。”
“那,那咱也跟周掌櫃的說說看,也去剝大蒜賣糖蒜去?”周掌櫃要的糖蒜越來越多,張玉鳳與趙氏都不想找人幫忙幹活,怕人家把錢給分了。照此下去,供不應求,再不想解決辦法,這買賣恐怕就做不成了。
“娘,人家得月樓與二房簽的合約上寫得清楚明白。隻從一家進貨。咋能還從我們這裏進呢。這失信譽的事情周掌櫃是不會做的。”
“對。四娘說得有理。就算周掌櫃的同意了,咱也不能再去和老張家有啥牽扯。”宋王氏拿圍裙擦了把手,說飯一會兒就好。
鍋裏燉著窩瓜。上麵烀了一大張麵餅。等菜好了,餅也就好了。
“姥娘,你手裏還有多少錢?”
自從上次四娘對她講的一番話後,宋王氏就不再把她當成小孩子來看了。這丫頭的心思可比宋玉重,心眼也多,“姥娘手裏還有二兩多的銀子,咋,你想做點啥?”
“我手裏還有一兩銀子,加起來就三兩多……”張四娘手裏的一兩銀子還是上次大郎給的,她一直藏在身上。“姥娘,咱做辣白菜賣吧。”
“辣白菜?”宋王氏與宋氏兩人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前有酸梅湯,再有糖蒜、她們對張四娘能提出這個賺錢的路子也不奇怪了。
“行,你說咋幹都行。姥娘我還有把子力氣,還能幹上十幾年。”宋王氏一口答應。
張四娘穿越前所居住的城市與韓國仁川是友好城市。每年的五月份都會舉行中韓友好文化周,在那裏可以吃到好多正宗的韓式料理。而她家的小區正對著韓國區,那裏都是韓國人開的酒店、飯店……對於韓國的泡菜她還是比較有研究的。
“嗯。”張四娘點頭,“咱先不急著多做,先做個四五棵白菜,醃好了,就給周掌櫃那裏送去嚐嚐。也不知道咱這方圓百裏的人能不能吃辣子?”
“能,咱們這兒的人都能吃辣子。”宋氏很肯定的答道,“四娘,得月樓真能進咱們的辣白菜就好了。到時賺了銀子,把你姥娘的房子翻蓋一下,要不然到了夏天還得漏雨。”
宋氏說的都是些小事了。隻要有了銀子,幹啥不行啊。
與宋氏的單純相比,張四娘的想法更切合實際,打從與周掌櫃的談第一份合約的時候,她就想到了這個區域區的問題。那時,她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了報恩。因此也就沒有去想得那麽長遠。
可眼下不同了。她與宋氏娘倆個是一條心,她自然要拚了全力去幫扶著這個家。所以,如果能簽合約的話,再得要與周掌櫃的在這個問題上談好。
宋王氏就笑道:“好了,今天都鬧騰的乏了。這白菜啥的,咱都留明天幹,今晚好好歇歇睡一覺。有了四娘啊,咱的好日子都在後麵的呢。走,咱先吃飯。”
*******
何氏從上房回來,灰頭土臉的。她不明白,明明走的時候,公爹的臉上還是一副笑模樣,怎麽回來後,一個個地都把她當成出氣筒了。
方才,公爹把她好一通罵。都說長嫂如母,這麽多年,你這個當嫂子的一點都沒把小姑子照顧好。家不像家的,幹活也不利索……接著張老爺子就把她打從嫁進門那裏所犯的錯誤一一地說了一遍,虧他記憶好,十多年了,還記得這麽清楚。
何氏回了上房東屋。張義忠蹲在地上抽煙,見她進來,說了句“餓了,整飯吃吧。”就與她沒話兒了。
何氏就問元娘,她走後是不是家裏發生了什麽事?怎麽一個個的都無精打采的。
元娘就掉下了眼淚,說三叔和三嬸合離了,三嬸子帶著妹妹回娘家去了。二娘旁邊插嘴,小姑母下午還跳了河。
何氏哎呀一聲,她走了不過兩個時辰,家裏竟發生了這麽多的事情。
追著張義忠問,他也說不清楚,還是大郎,把聽到的話告訴了何氏。何氏聽了,也氣得夠嗆,“平日裏打罵弟妹也夠意思了。咱當他是爺們。也沒多管教他。這回可好,不僅弄大了人家的肚子,還要接寡婦進門。真是,唉。造孽啊!”
“你爺就不沒攔著?”
“爺攔著有啥用。四娘的姥娘都來了,說要合離。”大郎也覺得三叔做得太過份。三嬸子多老實,厚道啊,他咋能做出這種事呢。
何氏也沒了精神頭去做飯,一屁股坐在了炕上,“那,你小姑母跳河咋回事?不對啊,她不是會遊水嘛,咋還……?”
二娘道:“哎呀娘,你走了之後。爺就讓我們去找小姑母。村子裏我們都找遍了。也沒看到人。大姐就提議去河邊看看。”
二娘說著就瞧了元娘一眼。臉上的神色十分複雜。
元娘隻得接口道:“我們到了河沿就看到河上遊,小姑母正往河裏走……小姑母會水,我們沒想到那麽多。隻遠遠地喊了她兩嗓子,她卻不理人。眼瞅著到了河心了,人影一晃,人就不見了……我和二娘嚇壞了,就往河裏跑,那時就見到那個劉郎中從河對岸遊過來救了小姑母……”
“劉郎中拖小姑母上岸時,我瞧著她身上還捆著繩子……就問了一句,劉郎中說她下水時身上綁了河石了,他是先解了河石,才救得小姑母……”
這可是要一門心思地尋死呐!
怪不得公爹方才發了那麽大通的火!
何氏喊了元娘、二娘幫忙做飯。換了身衣裙叫上張義忠,兩人就往上房西屋去。方才老爺子不是罵她擔不起這個家嗎,那時她還不知道是咋回事,這回知道了,她就得再去走一趟。
何氏兩口子進屋的時候,張義光正好送了劉寡婦回來,坐在炕邊低著頭。
張玉鳳卻像傻了一般,半張著嘴,死死地盯著張義光看。
“爹,我才聽孩子們說了。”何氏湊過來,站在張老爺子麵前開始唉聲歎氣。(.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歎得他心更煩了。
憑心說話,張老爺子並不喜歡何氏。在過了門的幾個兒媳婦當中,他頂看不上她。因為她同趙氏比,缺少她的聰明、伶俐和乖巧,拙嘴笨腮的,不會說話兒;而是宋氏比呢,又缺少她的溫良和嫻靜,活雖然不少幹,汗雖然也不少出,可是大手大腳、毛毛躁躁地。
最使張老爺子耿耿於懷的是,作為長房的兒媳婦,她隻給他生了一個孫子!張家的香火單薄,他把這件事當成一樁很不好的事情!
在張家這個小院裏,張老爺子從來都是一手遮天。被他看不上的人,哪裏還有好下場?所以,無論大事小情上,何氏總比別人低一頭。
對於宋氏,張老爺子是偏著,疼著;對趙氏,老爺子多少有點懼著;隻有對何氏,他總是黑著臉兒,說話的聲音就變調。
大郎其實不是何氏的頭一胎,頭一胎她生的是丫頭。可惜未足月就夭折了。等到趙氏進門的時候,她又懷上了,卻不知是男是女。張老爺子那時開始就沒給過她好臉兒。
趙氏成親那天,她是實心實意地跟著高興,特意起了個大早,挺著個肚子忙裏忙外的。她幹完了外麵的活,又跑到屋子裏頭,又給鄉親們抓糖,又給倒酒的,忙得不亦樂乎。她整整忙了一天,等把鄉親們都送走了,人家新郎倌和新娘子要入洞房睡覺了,她又一閃身跟了進去,笑嗬嗬地為他們鋪炕。
在高崖村這一代,有個風俗。小叔子成親有嫂子鋪炕的規矩。對此,何氏自是樂於承擔的。她一邊細心地把墊褥鋪平,把枕頭擺正,把被子鋪好,一邊小聲地向張義勇和趙氏叮囑床上的諸事。所謂:“長嫂如母”,啥話都可以說,盡管那小兩口早已滿臉通紅,她卻依然毫不介意。
她正說在興頭上,張老爺子出現在門口了。張老太太那時剛生了張玉鳳沒多久,身子一直不好。連兒子娶親也沒能起得來炕。就囑咐張老爺子過去看著。
這一看,不要緊,他的臉色馬上就黑了,“你在幹什麽?”
“爹,我在給他們鋪炕呢。”何氏回過頭來,滿麵春風的說,“你看,行嗎?”
“不行,不行!”張老爺子的臉更難看了,但礙著新媳婦在場。不好發火。他悶頭走過去,把被子、褥子、枕頭全都掀起來了,衝著他身後的一位鄰家嫂子一拱手,“有勞了。”
鄰家嫂子瞅了何氏一眼。猶豫著,沒動地方。可這時,何氏卻笑意盈盈地說:“哎喲,嫂子,你來得正好。我頭一回鋪這炕,不會,正好跟你學學。”
她說完,就拉著鄰家嫂子進了屋,讓到了炕邊。人家隻衝她苦笑,無可奈何的動了手。這時候。她又要伸手去幫忙。不料。被公爹一把攔住,同時低聲吼道:“你別動手!”
她慌忙把手縮了回去,怔怔地看著公爹。心中好惶恐。
鄰家嫂子低了頭,快手快腳地鋪好了炕,然後,不無歉意地衝何氏一笑,就匆匆告辭了。張老爺子千恩萬謝地將人送出去,回來時,見何氏還在屋子裏,就把她叫了出去。一直叫到上房當著張老太太的麵兒,罵道:“你又不是兒女雙全的人,誰要你去鋪炕的啊?”
張老太太也沒給何氏好臉兒。又擔心張老爺子的吼聲嚇到小女兒,就讓他壓低聲音。
何氏這時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她嚇壞了,忙不迭地跪下來嗑頭認錯。這時,張義忠聞信也來了,聽了老爺子的告狀也很生氣,但他下不了手去打何氏,畢竟她還大著肚子。
就提議罰她一天不吃飯,這事兒才算是完了。
可是呢,從這以後,這件事變成了何氏人生曆史上一個永遠抹不掉的汙點。張老爺子一不順心,就要把這件事重提,把何氏劈頭蓋臉地數落一頓。直到她生了大郎出來,她的日子才稍稍好過一些。
張老爺子雖然看不上何氏,但當年同何氏的爹卻是極好的,關係好的連宋氏的親爹都比不上。因為兩人的關係好,所以才成全了子女的這樁婚事。
何氏的爹是個獵戶,隻要打了野味總會分一半給老張家。在一個冬日裏出去打獵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後來,在東山嶺的山坳裏找到了他的屍身。
這也是張老爺子不同意給張玉鳳找個獵戶當夫君的原故。
“行了,你要是有話就說,沒話說就別在我耳邊嘮叨個沒完了。我煩著呐!”老爺子擺手,讓她靠邊站。
其實何氏也沒啥話說,就是關心家裏頭的事,過來瞧瞧。
他讓她站遠點,她就真的站得遠了一些,一雙憂慮的小眼睛,瞄來瞄去。
“老三,現在你把好好的家鬧成這樣,你想咋地?”張義忠端起大哥的威風喝斥道。
他不喜歡劉寡婦的為人。自家男人死了,要麽跟著一起死,要麽就該關門閉戶的過日子,哪能張張揚揚地開起了豆腐房,找的幫工都還是些老爺們。這可不好……好女人哪能幹出這種事呐!
如果這寡婦取代了宋氏的地位,他這個當大伯的到時都得把臉丟盡了。他可抬不起頭。
“大哥,我有兒子了,你知道嗎?這是最重要的,我也是個當爹的人了。你們行,一個個的生男娃生女娃,有誰想過我的心情。”張義光激動起來,“爹,你不顧及劉氏,也得顧及你的親孫子不是?你讓他生下來就沒有爹嗎?爹啊,你倒是說句話啊?”
“爹,那劉寡婦不能進門!”張玉鳳傻了半晌,終於緩過神來,惡狠狠地來了這麽一句。
“為啥?!”張義光瞪過去,“那是你親侄子,你也往外推?!”
張玉鳳不理他,走到張老爺子麵前,“爹,三哥的合離書寫了沒?”
張老爺子吼了一聲,“他敢?!”
張玉鳳鬆了一口氣,“對,爹,你可不能讓三哥寫合離書。劉寡婦身份不祥,即使進門也當不得正房娘子。更何況她還帶著一個拖油瓶,吃我們張家,住我們張家的,憑什麽我們替劉家養崽子。”
這點倒不用張玉鳳提示。張老爺子也不傻,她都能想到,他自然也想到了。
他不讓張義光寫合離書,還有另一層意思。這劉寡婦今天當著他的麵兒這一番哭鬧,他冷眼瞧著,就知這寡婦是極厲害的角色。老三這個糊塗蛋啊……所以,他暫時不打算讓劉寡婦進門。想等她生了孩子,若是男娃就讓她進門做妾,否則……什麽都別談,給他們一筆錢。送他們走得遠遠的。
張老爺子這樣想著,就開始心疼自己的錢袋子了。還要掏出來搭外人,這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受。
但沒辦法,那也是他張家的根呐!
“嗯。”張老爺子點頭,“老三呐,你有空過去告訴她一聲,等她把孩子生下來,咱們再談進門的事兒。現在,天頭冷了,沒事兒也別讓她到處亂走了。風言風語的對誰都不大好聽!你讓她放心。咱家的孩子。咱家認!”
張義光點頭。隻要能讓劉氏進門,多等個把月也沒關係。他等得起,而且他非常有信心。她肚了懷的就是男娃。
老三的事情解決了,張老爺子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張玉鳳身上,“我瞧著劉成不錯,你大嫂既然都已經托了裏長做媒,你就嫁過去吧!”
張義忠斜了一眼張玉鳳,“爹,她還能嫁過去嗎?河邊上,她都把人家罵成啥樣了?!”
張老爺子擺手,“這事兒我方才也想過了,到時劉成要是不同意。我就帶著你妹子親自上門找他去!”
“爹?”
“爹!”
兄妹兩人齊開口,一個不可思議,一個堅持反對。
“叫啥都沒有用!”張老爺子的眼底閃過一絲狡黠,“人家救了你,你就得報恩。再說他救你時,是不是背著你出來的?這摟也摟了,抱也抱了,背的時候連屁股都摸過了,你為啥不嫁?!”
張玉鳳的臉漲得通紅,“爹,你是不是老糊塗了,你哪隻眼睛看著他摸我屁股了?”
“放屁!我還活這麽大把歲數了,連這還不知道?若不摸著你屁股,他咋背的你呢?!”張老爺子說完,擺著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朝何氏喝道:“老大媳婦,你這飯不做了啊?!”
“啊?啊!做著呢,元娘和二娘都在灶間呢,爹,那我也去瞧瞧?”何氏惶恐道。
“嗯,這幾天你多往西山村走幾次,聽到信兒,就馬上告訴我!好了下去準備吧!”張老爺子吩咐完了,就往炕上一倒,闔上了眼。
任張玉鳳如何哭鬧,也裝作聽不見。
這一天,他真的是累壞了。
吃晚飯的時候,二房除了二郎過來吃飯外,那兩口子一個也沒過來。張義忠有心去喊,被老爺子製止住了,隻說把飯菜給他們留一份,吃完了讓元娘給他們送過去。
趙氏腦袋纏了頭帶歪倒在炕上,背對著張義勇,任他怎麽勸,也不起來吃飯,也不理他。
張義勇無力地靠在了椅子上,半晌沒有說話,他閉著眼睛,腦海裏都是張老爺子痛苦的、流著眼淚的神情……一邊是媳婦,一邊老爹,他夾在中間真的好難……
這時,趙氏忍不住了,她翻過身,見他閉著眼睛,手撫著額頭,一副窩囊相,氣就不打一處來,她衝他淡淡一笑,不無諷刺意味地說:“張老二,你真行呐,當得起家,做得起主了,是不是?”
說完了,她便把臉一沉,不轉眼珠兒地盯著張義勇。
張義勇睜開了眼睛,在她的逼視下,顯得很不自在,長籲短歎道:“唉,金鳳啊,咱們……就這麽過吧,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多好。”
“就這麽過?”趙氏嘴一撇,“你願意讓那寡婦進門,吃著占著公中的東西,你願意?”
“隻要爹同意,我就願意。”
“呸!你這話可說得真輕巧啊!”趙氏又是淡淡一笑,驀地沉下臉,“那好,那咱就學三房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從此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金鳳!”張義勇撲騰一下就站了起來,仿佛生怕她這就走了似的,一把拽住她的胳膊,用近乎央求的語氣說:“爹這輩子不易啊!你就不能體諒一下?”
“不易?”趙氏猛地甩開了他的手,身子跟著一扭,眼睛斜睨著他,“那你就去跟他過唄,咱不攔你!”
“你說這是人話嗎?”張義勇有點生氣了。
“跟你這種不是人的人,還用得著說人話嗎?!”趙氏的嘴巴厲害,一下子就把張義勇給氣懵住了。
張義勇很生氣,巴掌一揚,想打,又不敢下手。
“哼,今天你可是真出息了,下午的時候你摔我,現在又要打我。來,你打啊,你朝這兒打,使勁打啊!你怎麽不打啦?!你來打我啊!”
張義勇麵對一點點湊近他的趙氏,實在是沒有勇氣打下去,他長歎一聲,把高高揚起的巴掌使勁地砸向了自己的大腿,垂氣喪氣地蹲在了地上。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