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爺子又訓了幾句話,覺得疲累不堪,緊繃的精神頭一旦鬆懈下來,就無法再支撐下去。他躺在炕上略歇息一會兒,說是等著石頭來了再擺飯。
張四娘則從上房的西屋出來,幫著宋氏摘蘑菇。
雞是何氏燉的,肉香襲人。張四娘穿越到農家後,也吃過一次雞肉,肉質緊致滑嫩,有嚼頭。不像現代的一個月就出欄的肉食雞,肉質鬆懈,毫無雞的原味,甚至喂了不好了飼料,雞肉裏帶著一股腥味兒。
手裏摘著的蘑菇肉也厚實,半個手掌大小,一片是一片的。張四娘摸著菇頭似小傘狀的,問道:“娘,這是榛蘑不?”
宋氏瞧了一眼,“榛蘑是啥?這個不是,這是滑子蘑。長在雨後,一旦沒有雨水,滑子蘑就不好采了。”
何氏因張老爺子的災給破了,心情也好起來,湊近前,偷偷往四娘的嘴裏塞了個雞心眼,“你娘不知道榛蘑,我可知道。”
何氏粗中有細,知道四娘愛吃雞心眼,上次吃雞肉的時候心眼被三娘搶了去。這次,何氏就先把心眼塞進她嘴裏了。若是三娘問起,她就告訴給她姥爺姥娘盛去了。想是三娘也不會為了那麽一個心眼兒跑去姥爺要去。
宋氏聽了,奇道:“咱們附近幾個村子都靠東山嶺采蘑菇,各色的蘑菇我都知道,哪來的榛蘑?”
何氏搬了小凳坐過來,幫著淘洗四娘摘過的蘑菇,“要說你心眼實呢,咋的,你就不能往再遠點的地方想,過了太子河,西南方向有個弓長嶺,那山上就有榛蘑。我當姑娘時,遠房的表哥家就住在弓長嶺,他逢年就會給我們家帶這種菇。好吃些咧,比這滑子蘑香得多。”說到這兒,何氏才想四娘最早提出的榛蘑,便她咋知道這個的。
張四娘總不能告訴她現代也有這種菇吧,就吭哧了半天,又把這事兒推到了石頭身上。
“喲,你這大哥沒白認啊,啥啥都知道。”何氏聽了就捂著嘴笑。
四娘因著說了謊,臉上就有些發紅,然而看在宋氏的眼裏,卻又變了另一層意思。她對石頭倒是十分滿意,就是不知石頭對四娘如何。雖說,兩人的感情看著不錯,可看怎麽瞧著都是兄妹之情多些。再者,四娘的眼睛……宋氏歎了口氣,終是個拖累。
“喲,嬸子是在說我嗎?”石頭笑著進了屋。
何氏與宋氏忙站起身,將他迎了進來,“說曹操,曹操到。你爺正等著你開飯呢。”
石頭笑著應了聲,看著坐在板凳上的四娘低著頭,就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妹妹,怎麽了?見我來了不高興?”
四娘搖頭,仍不肯抬頭。
石頭笑了笑,也不為難她,道了句,我先去看爺爺,就往西屋裏去了。
張四娘聽見他的腳步聲遠了,才慢慢地抬起頭。何氏的打趣她聽得懂,宋氏的歎息她也明白。她這俱身子的年紀雖小,但作為一個二十多歲就穿越過來的現代人來說,她想得終究要多一些……
石頭坐到她身邊時,她的心情還沒有平複下來。對他的問話,也就沒有言語。自己還小,張四娘這樣告訴自己,永遠都不要忘記現在的年紀。路還很長,要慢慢走。
待吃過了晚飯,石頭起身告辭時,張老爺子拿出了做長輩的姿態,對石頭的這次遠行,千叮嚀萬囑咐,貼心的話,張家人都附和著說了不老少。
最後,張老爺子讓宋氏、張四娘送石頭出院門。
宋氏跑了趟東廂房,從屋子裏取出新做的布鞋、鞋墊、襪套兒用包袱皮兒包得嚴實了,給石頭帶上。
石頭見四下裏無人,從懷裏掏出了二兩銀子塞進了宋氏的手裏,宋氏推辭,死活也不要。石頭勸道,“義母,你快別這樣。你若不拿著,我走了也不安心。妹妹正長身體,多給她買點吃的,你也要吃些好的。別屈著自己。”
宋氏仍舊不願拿石頭的銀子,道他一個人在外麵,窮家富路,正是用錢的時候。二兩銀子不是個小數了,她怎麽能安心收下。
張四娘的想法則不然,一來,石頭是不是去走皮貨生意,她不敢保證。二來,既然他能拿出這二兩銀子,也絕不會少了這點錢不行。三來,石頭的身份始終是個迷。
石頭做到這一步,一定是有了實質的打算。
見兩人因著這二兩銀子相持不下,把手一攤,“石頭哥,銀子給我吧。”
石頭一怔,繼而笑道:“好,果然還是妹妹爽快!”
張四娘微微一笑,將銀子揣進袖袋裏裝好。
宋氏見她收了,也就作罷。這時,石頭提議帶四娘出去走走,一會兒將她送回來。
這就是石頭要有話單獨對四娘說了,宋氏囑咐兩人別走得太遠,就進了院子。
石頭扶著四娘的手臂,兩人默然地走了一會兒,不大一會兒,就聽到了河水嘩嘩地流淌聲,石頭帶她來到了村口的河邊。
兩人雙雙停下了腳步。
石頭靜靜地看著那奔不息的河水,默默無言,月光把他頎長的身影拖得長長的。
氣氛竟是靜寂得古怪。
張四娘這個急性子最是耐不住這種場麵,率先開口道:“石頭哥,此去也不知多久才回。你自己要多加保重。”
張家人都道他冬日裏能回,他也是這樣應承的。可她一開口,卻是不知何日。想來,他這個義妹果真如陸三兒等人所言,是個冰雪聰明的。
石頭聽出她言外之意,盯著她頭上空無飾物的丫髻,眸色微凝,“總是會有回來的那一天。而待那一天,我必會讓妹妹過上好日子,不必如此辛苦的過活。”
石頭是張四娘穿越這半年多來,除去宋氏外,最關愛她的人。他走,她的心也空空的。她眼盲,心再巧,處事再不吃虧,也不能夠像健全人一樣,快意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張家的這條路該怎麽走,她心裏最清楚不過。但她不能把這話講給宋氏聽,她這個娘太老實,太善良。隻怕說了,不到非狠下心來的那一天,她也不會按自己的想法做。搞不好,反而會壞了她的打算。
也隻有石頭哥了,原想著有他幫襯著,張四娘對未來也有個盼頭。可他一走,一切都隻能靠著自己。其實,所謂的幫襯,還不如說是在自己堅持不下去,或遇到困難時,能有個人支撐著。她確實如張老爺子所言,心氣高,要強得厲害,隻想著萬事靠自己打拚。可事實上呢,一路跌跌撞撞的,明裏暗裏沒少吃虧,比如三娘的算計。
人活一世,哪能事事都順著你的心,如著你的意。
而石頭不管他究竟是何人,他到底是個男人,是男人都是有大誌向的,張四娘不能自私的攔著他。她笑得雖苦,卻帶著摯誠,“好,我等你回來過好日子!”
石頭聽了,隻覺得胸口被堵得酸酸脹脹的,哽在喉頭的話,終究沒有說出來,而是問道,“妹妹這幾日沒睡好?”
不是說笑,看她眼下有陰影,麵容疲憊。
“老做惡夢。”四娘雙手一捂,正好擋掉一個嗬欠,可眼角仍有濕淚溢出,“落入池塘裏的那一瞬,我真是有些後怕――”
石頭微微側頭,深吸了口氣,陷入深深地自責,都怪自己沒能護好她。讓她受了那麽多的委屈。溫暖的指腹輕抹她的眼角,她立刻噤聲,強撐起來的笑容凝結在嘴角。
“妹妹,你記住。你我二人的命,除非我們自己,否則再無人可以隨意拿去,無論活著的,還是死去的……”石頭如玉的麵色,月光下更顯瑩白,好似春日下消融的雪,“相信我,妹妹。”
張四娘摒住呼吸,不敢眨眼。然後,那臉頰上的暖意蔓延開去,她看不見麵前的石頭是怎樣的神情。可她卻聽懂了他的話,亦體會到他的決絕之意!
她信他!從一開始就信的。
眼眸微動,淚落。
“妹妹,我不在日子,沒有人強迫你必須堅強。”石頭的每句話,都給她心裏注入力量,“你隻需按照你的心意過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千萬莫要委屈自己。”
“石頭哥……”眼淚更多了,她微微仰麵,覺得有什麽東西重重擊中了自己的心髒。
張四娘則從上房的西屋出來,幫著宋氏摘蘑菇。
雞是何氏燉的,肉香襲人。張四娘穿越到農家後,也吃過一次雞肉,肉質緊致滑嫩,有嚼頭。不像現代的一個月就出欄的肉食雞,肉質鬆懈,毫無雞的原味,甚至喂了不好了飼料,雞肉裏帶著一股腥味兒。
手裏摘著的蘑菇肉也厚實,半個手掌大小,一片是一片的。張四娘摸著菇頭似小傘狀的,問道:“娘,這是榛蘑不?”
宋氏瞧了一眼,“榛蘑是啥?這個不是,這是滑子蘑。長在雨後,一旦沒有雨水,滑子蘑就不好采了。”
何氏因張老爺子的災給破了,心情也好起來,湊近前,偷偷往四娘的嘴裏塞了個雞心眼,“你娘不知道榛蘑,我可知道。”
何氏粗中有細,知道四娘愛吃雞心眼,上次吃雞肉的時候心眼被三娘搶了去。這次,何氏就先把心眼塞進她嘴裏了。若是三娘問起,她就告訴給她姥爺姥娘盛去了。想是三娘也不會為了那麽一個心眼兒跑去姥爺要去。
宋氏聽了,奇道:“咱們附近幾個村子都靠東山嶺采蘑菇,各色的蘑菇我都知道,哪來的榛蘑?”
何氏搬了小凳坐過來,幫著淘洗四娘摘過的蘑菇,“要說你心眼實呢,咋的,你就不能往再遠點的地方想,過了太子河,西南方向有個弓長嶺,那山上就有榛蘑。我當姑娘時,遠房的表哥家就住在弓長嶺,他逢年就會給我們家帶這種菇。好吃些咧,比這滑子蘑香得多。”說到這兒,何氏才想四娘最早提出的榛蘑,便她咋知道這個的。
張四娘總不能告訴她現代也有這種菇吧,就吭哧了半天,又把這事兒推到了石頭身上。
“喲,你這大哥沒白認啊,啥啥都知道。”何氏聽了就捂著嘴笑。
四娘因著說了謊,臉上就有些發紅,然而看在宋氏的眼裏,卻又變了另一層意思。她對石頭倒是十分滿意,就是不知石頭對四娘如何。雖說,兩人的感情看著不錯,可看怎麽瞧著都是兄妹之情多些。再者,四娘的眼睛……宋氏歎了口氣,終是個拖累。
“喲,嬸子是在說我嗎?”石頭笑著進了屋。
何氏與宋氏忙站起身,將他迎了進來,“說曹操,曹操到。你爺正等著你開飯呢。”
石頭笑著應了聲,看著坐在板凳上的四娘低著頭,就走到她身邊坐了下來,“妹妹,怎麽了?見我來了不高興?”
四娘搖頭,仍不肯抬頭。
石頭笑了笑,也不為難她,道了句,我先去看爺爺,就往西屋裏去了。
張四娘聽見他的腳步聲遠了,才慢慢地抬起頭。何氏的打趣她聽得懂,宋氏的歎息她也明白。她這俱身子的年紀雖小,但作為一個二十多歲就穿越過來的現代人來說,她想得終究要多一些……
石頭坐到她身邊時,她的心情還沒有平複下來。對他的問話,也就沒有言語。自己還小,張四娘這樣告訴自己,永遠都不要忘記現在的年紀。路還很長,要慢慢走。
待吃過了晚飯,石頭起身告辭時,張老爺子拿出了做長輩的姿態,對石頭的這次遠行,千叮嚀萬囑咐,貼心的話,張家人都附和著說了不老少。
最後,張老爺子讓宋氏、張四娘送石頭出院門。
宋氏跑了趟東廂房,從屋子裏取出新做的布鞋、鞋墊、襪套兒用包袱皮兒包得嚴實了,給石頭帶上。
石頭見四下裏無人,從懷裏掏出了二兩銀子塞進了宋氏的手裏,宋氏推辭,死活也不要。石頭勸道,“義母,你快別這樣。你若不拿著,我走了也不安心。妹妹正長身體,多給她買點吃的,你也要吃些好的。別屈著自己。”
宋氏仍舊不願拿石頭的銀子,道他一個人在外麵,窮家富路,正是用錢的時候。二兩銀子不是個小數了,她怎麽能安心收下。
張四娘的想法則不然,一來,石頭是不是去走皮貨生意,她不敢保證。二來,既然他能拿出這二兩銀子,也絕不會少了這點錢不行。三來,石頭的身份始終是個迷。
石頭做到這一步,一定是有了實質的打算。
見兩人因著這二兩銀子相持不下,把手一攤,“石頭哥,銀子給我吧。”
石頭一怔,繼而笑道:“好,果然還是妹妹爽快!”
張四娘微微一笑,將銀子揣進袖袋裏裝好。
宋氏見她收了,也就作罷。這時,石頭提議帶四娘出去走走,一會兒將她送回來。
這就是石頭要有話單獨對四娘說了,宋氏囑咐兩人別走得太遠,就進了院子。
石頭扶著四娘的手臂,兩人默然地走了一會兒,不大一會兒,就聽到了河水嘩嘩地流淌聲,石頭帶她來到了村口的河邊。
兩人雙雙停下了腳步。
石頭靜靜地看著那奔不息的河水,默默無言,月光把他頎長的身影拖得長長的。
氣氛竟是靜寂得古怪。
張四娘這個急性子最是耐不住這種場麵,率先開口道:“石頭哥,此去也不知多久才回。你自己要多加保重。”
張家人都道他冬日裏能回,他也是這樣應承的。可她一開口,卻是不知何日。想來,他這個義妹果真如陸三兒等人所言,是個冰雪聰明的。
石頭聽出她言外之意,盯著她頭上空無飾物的丫髻,眸色微凝,“總是會有回來的那一天。而待那一天,我必會讓妹妹過上好日子,不必如此辛苦的過活。”
石頭是張四娘穿越這半年多來,除去宋氏外,最關愛她的人。他走,她的心也空空的。她眼盲,心再巧,處事再不吃虧,也不能夠像健全人一樣,快意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張家的這條路該怎麽走,她心裏最清楚不過。但她不能把這話講給宋氏聽,她這個娘太老實,太善良。隻怕說了,不到非狠下心來的那一天,她也不會按自己的想法做。搞不好,反而會壞了她的打算。
也隻有石頭哥了,原想著有他幫襯著,張四娘對未來也有個盼頭。可他一走,一切都隻能靠著自己。其實,所謂的幫襯,還不如說是在自己堅持不下去,或遇到困難時,能有個人支撐著。她確實如張老爺子所言,心氣高,要強得厲害,隻想著萬事靠自己打拚。可事實上呢,一路跌跌撞撞的,明裏暗裏沒少吃虧,比如三娘的算計。
人活一世,哪能事事都順著你的心,如著你的意。
而石頭不管他究竟是何人,他到底是個男人,是男人都是有大誌向的,張四娘不能自私的攔著他。她笑得雖苦,卻帶著摯誠,“好,我等你回來過好日子!”
石頭聽了,隻覺得胸口被堵得酸酸脹脹的,哽在喉頭的話,終究沒有說出來,而是問道,“妹妹這幾日沒睡好?”
不是說笑,看她眼下有陰影,麵容疲憊。
“老做惡夢。”四娘雙手一捂,正好擋掉一個嗬欠,可眼角仍有濕淚溢出,“落入池塘裏的那一瞬,我真是有些後怕――”
石頭微微側頭,深吸了口氣,陷入深深地自責,都怪自己沒能護好她。讓她受了那麽多的委屈。溫暖的指腹輕抹她的眼角,她立刻噤聲,強撐起來的笑容凝結在嘴角。
“妹妹,你記住。你我二人的命,除非我們自己,否則再無人可以隨意拿去,無論活著的,還是死去的……”石頭如玉的麵色,月光下更顯瑩白,好似春日下消融的雪,“相信我,妹妹。”
張四娘摒住呼吸,不敢眨眼。然後,那臉頰上的暖意蔓延開去,她看不見麵前的石頭是怎樣的神情。可她卻聽懂了他的話,亦體會到他的決絕之意!
她信他!從一開始就信的。
眼眸微動,淚落。
“妹妹,我不在日子,沒有人強迫你必須堅強。”石頭的每句話,都給她心裏注入力量,“你隻需按照你的心意過活,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千萬莫要委屈自己。”
“石頭哥……”眼淚更多了,她微微仰麵,覺得有什麽東西重重擊中了自己的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