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聲,急馳過村後的一段土路,揚起一路塵埃。臨近山腳時,張四娘已經能夠感覺到來自大山的陰涼,額頭的薄汗眨眼間就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山腳下尚有日光,可一上了山路,繁茂的樹木枝葉遮擋住了陽光,隻有斑駁的光點映在林間。山路越發的崎嶇陡峭,石頭躍下馬,牽著馬走著山路。不時地向四娘介紹這東山嶺的風景,野獸,飛鳥……一路上,石頭還抽空打了一隻山雞,采了一大捧野山菇。就這樣走走停停的,大約有半個時辰左右,當一抹陽光直射到四娘的身上時,石頭住的地方到了。
她被石頭扶下馬,站在地上的雙腳有點發軟。雖看不到景物,可她還是有模有樣的“環顧”了四周,“石頭哥,這地方可真好!”
石頭拴好馬,聞言道:“如何好?”
四娘展開雙臂,深吸了一口氣,“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有這山間的野味、林中的木屋……啊!多麽美妙的度假聖地呀!”
張四娘所說的這段話,完全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說的,可聽在石頭的耳朵裏卻是那麽稀奇又古怪。不過,他還是能聽懂她的意思,應該是在表示她喜歡這個地方。
“你若喜歡,我往後帶你常來。”石頭的手搭在她瘦削的肩膀上,已經過了變聲期的男性嗓音聽起來如同秋日後鳴奏的大提琴般動聽悠揚。
張四娘聽了又驚又喜,“可是,馬上就秋天了,山上的獵物一多,你哪裏還有空兒顧念我?”
石頭含笑,握著她肩膀的手緊了緊,眼中眸光閃耀,“妹妹,你要記得,隻要你需要,石頭哥會永遠陪著你。”
這句話起來既鄭重又有些突兀。
張四娘聽得呆了。一雙明澈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石頭,完全不知道要怎麽說才好。
石頭歎了口氣,放開了她的肩膀,輕輕地拍了下她的頭,“你呀,真是個傻丫頭。要不要進我的小木屋裏坐坐?”
“嗯!”張四娘定了定神,跟著他進了木屋,用手摸了一遍屋子――一鋪土炕,一張桌,一把椅,牆上掛著弓、箭、弩、叉等打獵用的器具。整不整潔她不知道,但這屋子確實簡陋的很。看來這石頭的日子過得也不怎麽樣。
“你是打算在這裏坐坐還是到外麵等我燒這隻山雞給你吃?”石頭將張四娘麵上的每個表情都看在眼裏,豈能不知她所想,他不想讓她為他擔心,試圖打消她的憂慮。
而張四娘想的卻是不讓石頭感到尷尬,便無謂的笑道,“那我還是到外等著吃好了。看看我石頭哥的手藝怎麽樣!”
石頭眉頭舒展,眼底的笑意更濃,“那好。我快點做,吃好了就送你回家。免得讓義母擔心。”
張四娘點頭,石頭牽著她的手出去。
來到屋外,正看到周老四與陸三遠遠往這木屋來。他微不可見地皺了下眉,扶四娘坐在一個小木凳上,“妹妹,你坐這兒歇會兒。我去附近撿點幹柴,一會兒就回。”
四娘點頭,說不能白吃他的東西,要幫著他摘洗野山菇。石頭安置好,便往兩人停腳的地方走去。
“私自下山,別以為我不知道?!”石頭的壓低聲線很是嚴厲。
兩個漢子不約而同地瑟縮了下,末了還是陸三道:“主子,我們這不是不放心您嘛。”
石頭沉下臉,“你們將我的話都當作耳旁風了,嗯?”
兩人齊齊跪下,“屬下不敢!”
石頭負手而立,清俊的麵容滿是凝肅,“你們走吧。就當沒有我這個主子,經過這麽多年,大業無望。你們跟著我,也是年華虛度。還是不要耽擱你們了……”
“主子,主子,我們再也不敢了!”兩人攸地抬起來頭,滿目傷痛,“家仇不報,我等豈能苟且偷生!主子,請再允我等一次機會。”
家仇、國恨、多年前的那場血戰,仍曆曆在目,刺目的鮮血染紅戰袍,嘶吼,呐喊,悲愴著萬裏山河、壯士悲歌,故人長絕……
石頭的手握緊,良久,緩緩鬆開,狹長雙眸垂下,遮住眸色幽深。他背轉過身,再開口時語調平穩無波,“記住你們今天所說的話。再有下次……”
“絕沒有下次!”
“好,你們起來吧。跟了我一早,木屋前的那個女娃兒想必你們已經看清楚了。好好認仔細,若我不在時,你們務必要護她周全。”石頭淡淡吩咐道,看向木屋的方向,眼中的冰霜褪盡,滿是溫情,“以死相護!”
陸三與周老四兩人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主子的不容置疑,“屬下遵命!”
張四娘摘好了野山菇,就著一盆清水洗幹淨,等了一會兒,仍不見石頭回來,正想著喊他,石頭抱著一堆幹樹枝回來了。
四娘樂得眉開眼笑,方才她想起電視劇裏、小說裏常描述的橋段,有心在他麵前賣弄一番,“石頭哥,我教你做叫花雞呀?”
石頭挑眉,不明白她為何笑得這般開心,“你知道怎麽做叫花雞?”
四娘點頭,將她從前學來的那套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咋樣?聽了之後是不是要流口水了?”
石頭看著她古靈精怪的樣子忍不住笑了,“你這法子已經是早年的老黃曆了,現在的做法,還要往雞肚子裏加一點青梅酒。”
四娘聞言,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垮掉了,喃喃道:“原來你也會做啊……”
如此看來,這叫花雞已經不再是穿越者的特權了。
山菇湯,加了梅酒的叫花雞,又讓四娘胃口大開,十指大動,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反正她也看不到別人的表情,自然不用為此而煩惱。
石頭則坐在一邊,吃著自己的那份,一舉一動都優雅清貴,好似坐在最好的食案著,品嚐著最精美的宴席,風度出眾。
回去的路上,四娘問石頭青梅在哪裏摘的,石頭告訴她是在東山嶺的北邊,那裏有一大遍梅樹。因它的果實酸澀,村民們一般都隻摘它泡青梅酒。
張四娘央求石頭幫她摘一捧,也想回家泡點梅酒。兩人便轉過山腰向北,往梅林那邊去了。
***********
過渡章節,簡單地交待些朝堂背景。下章繼續種田……
山腳下尚有日光,可一上了山路,繁茂的樹木枝葉遮擋住了陽光,隻有斑駁的光點映在林間。山路越發的崎嶇陡峭,石頭躍下馬,牽著馬走著山路。不時地向四娘介紹這東山嶺的風景,野獸,飛鳥……一路上,石頭還抽空打了一隻山雞,采了一大捧野山菇。就這樣走走停停的,大約有半個時辰左右,當一抹陽光直射到四娘的身上時,石頭住的地方到了。
她被石頭扶下馬,站在地上的雙腳有點發軟。雖看不到景物,可她還是有模有樣的“環顧”了四周,“石頭哥,這地方可真好!”
石頭拴好馬,聞言道:“如何好?”
四娘展開雙臂,深吸了一口氣,“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還有這山間的野味、林中的木屋……啊!多麽美妙的度假聖地呀!”
張四娘所說的這段話,完全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說的,可聽在石頭的耳朵裏卻是那麽稀奇又古怪。不過,他還是能聽懂她的意思,應該是在表示她喜歡這個地方。
“你若喜歡,我往後帶你常來。”石頭的手搭在她瘦削的肩膀上,已經過了變聲期的男性嗓音聽起來如同秋日後鳴奏的大提琴般動聽悠揚。
張四娘聽了又驚又喜,“可是,馬上就秋天了,山上的獵物一多,你哪裏還有空兒顧念我?”
石頭含笑,握著她肩膀的手緊了緊,眼中眸光閃耀,“妹妹,你要記得,隻要你需要,石頭哥會永遠陪著你。”
這句話起來既鄭重又有些突兀。
張四娘聽得呆了。一雙明澈的大眼睛定定地“看著”石頭,完全不知道要怎麽說才好。
石頭歎了口氣,放開了她的肩膀,輕輕地拍了下她的頭,“你呀,真是個傻丫頭。要不要進我的小木屋裏坐坐?”
“嗯!”張四娘定了定神,跟著他進了木屋,用手摸了一遍屋子――一鋪土炕,一張桌,一把椅,牆上掛著弓、箭、弩、叉等打獵用的器具。整不整潔她不知道,但這屋子確實簡陋的很。看來這石頭的日子過得也不怎麽樣。
“你是打算在這裏坐坐還是到外麵等我燒這隻山雞給你吃?”石頭將張四娘麵上的每個表情都看在眼裏,豈能不知她所想,他不想讓她為他擔心,試圖打消她的憂慮。
而張四娘想的卻是不讓石頭感到尷尬,便無謂的笑道,“那我還是到外等著吃好了。看看我石頭哥的手藝怎麽樣!”
石頭眉頭舒展,眼底的笑意更濃,“那好。我快點做,吃好了就送你回家。免得讓義母擔心。”
張四娘點頭,石頭牽著她的手出去。
來到屋外,正看到周老四與陸三遠遠往這木屋來。他微不可見地皺了下眉,扶四娘坐在一個小木凳上,“妹妹,你坐這兒歇會兒。我去附近撿點幹柴,一會兒就回。”
四娘點頭,說不能白吃他的東西,要幫著他摘洗野山菇。石頭安置好,便往兩人停腳的地方走去。
“私自下山,別以為我不知道?!”石頭的壓低聲線很是嚴厲。
兩個漢子不約而同地瑟縮了下,末了還是陸三道:“主子,我們這不是不放心您嘛。”
石頭沉下臉,“你們將我的話都當作耳旁風了,嗯?”
兩人齊齊跪下,“屬下不敢!”
石頭負手而立,清俊的麵容滿是凝肅,“你們走吧。就當沒有我這個主子,經過這麽多年,大業無望。你們跟著我,也是年華虛度。還是不要耽擱你們了……”
“主子,主子,我們再也不敢了!”兩人攸地抬起來頭,滿目傷痛,“家仇不報,我等豈能苟且偷生!主子,請再允我等一次機會。”
家仇、國恨、多年前的那場血戰,仍曆曆在目,刺目的鮮血染紅戰袍,嘶吼,呐喊,悲愴著萬裏山河、壯士悲歌,故人長絕……
石頭的手握緊,良久,緩緩鬆開,狹長雙眸垂下,遮住眸色幽深。他背轉過身,再開口時語調平穩無波,“記住你們今天所說的話。再有下次……”
“絕沒有下次!”
“好,你們起來吧。跟了我一早,木屋前的那個女娃兒想必你們已經看清楚了。好好認仔細,若我不在時,你們務必要護她周全。”石頭淡淡吩咐道,看向木屋的方向,眼中的冰霜褪盡,滿是溫情,“以死相護!”
陸三與周老四兩人對視一眼,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主子的不容置疑,“屬下遵命!”
張四娘摘好了野山菇,就著一盆清水洗幹淨,等了一會兒,仍不見石頭回來,正想著喊他,石頭抱著一堆幹樹枝回來了。
四娘樂得眉開眼笑,方才她想起電視劇裏、小說裏常描述的橋段,有心在他麵前賣弄一番,“石頭哥,我教你做叫花雞呀?”
石頭挑眉,不明白她為何笑得這般開心,“你知道怎麽做叫花雞?”
四娘點頭,將她從前學來的那套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咋樣?聽了之後是不是要流口水了?”
石頭看著她古靈精怪的樣子忍不住笑了,“你這法子已經是早年的老黃曆了,現在的做法,還要往雞肚子裏加一點青梅酒。”
四娘聞言,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垮掉了,喃喃道:“原來你也會做啊……”
如此看來,這叫花雞已經不再是穿越者的特權了。
山菇湯,加了梅酒的叫花雞,又讓四娘胃口大開,十指大動,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反正她也看不到別人的表情,自然不用為此而煩惱。
石頭則坐在一邊,吃著自己的那份,一舉一動都優雅清貴,好似坐在最好的食案著,品嚐著最精美的宴席,風度出眾。
回去的路上,四娘問石頭青梅在哪裏摘的,石頭告訴她是在東山嶺的北邊,那裏有一大遍梅樹。因它的果實酸澀,村民們一般都隻摘它泡青梅酒。
張四娘央求石頭幫她摘一捧,也想回家泡點梅酒。兩人便轉過山腰向北,往梅林那邊去了。
***********
過渡章節,簡單地交待些朝堂背景。下章繼續種田……